06.11 為什麼“我愛你”和“對不起”用英語更容易說出口,但聽起來不太真心?|週末之選

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在給別人說“對不起”,或者邀請別人做什麼事,或者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的時候,如果用英文說“sorry”,“please”,“I love you”就沒那麼難說出口。當然了,在聽的人看來,英文的請求或者道歉聽起來也不那麼走心。

你可以用周圍的人試一試,看看他們的反應,問問他們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這背後的原因,和你學習英語的年紀有關。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會說2門以上語言的人和只會說一門語言的人思維方式和大腦結構都不一樣。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那麼,什麼才叫會2門語言呢?

語言能力通常分為2個部分,說和寫屬於主動的語言能力,聽和讀屬於被動的語言能力。當你是雙語者時,你的2門語言的主動和被動部分的能力相差無幾。

當然了,根據學會第二門語言的方式,雙語者又分成三類。

比如,假設你的爸爸媽媽在你2歲的時候帶你和你的中學生哥哥移民到了美國。那麼你、你的哥哥,還有你的爸媽就分別對應於不同的雙語者類型。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從小同時學習2門語言的你是複合雙語者,你從小就對同一個概念產生了2種語言的編碼,這2門語言是同時發展的;

你的中學生哥哥是協調雙語者,因為他從小學的是中文,但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中文還沒有很熟練的情況下)習得了第二門語言。

如果你的爸媽能算得上雙語者,那麼他們就屬於從屬雙語者。他們的母語是中文,第二門語言是通過中文學會的。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神經語言學家利用最新的大腦成像技術發現,不同類型的雙語者之間也有差別。這種差別就能解釋文章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

是這樣的,大腦的左半球更多地參與邏輯和分析性的神經活動,右半球更多地參與情緒和社會交往相關的神經活動。當然了,2個半球的功能並不完全分裂,只是各自略有側重。

語言和兩邊的大腦都有關,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會偏向其中的一邊,這就導致了一個語言學習的重要假說——關鍵期假說

關鍵期假說認為,小孩子學語言比成年人更容易,因為他們的大腦更具有可塑性,可以同時使用左半球和右半球加工和處理語言。

但是成年人就不同了,成年人在學習新的語言時主要使用某個半球,一般來說是左半球,這讓成年人學習外語時更注重語言的邏輯性而不是詞彙的情感色彩。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因此,從小習得的語言更具有情感和社會含義,而成年後習得的外語則不帶什麼感情。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沒有熟練掌握英語,或者長大後才成為真正的雙語者的人更容易用英語說出“我愛你”、“對不起”,因為對於他們的大腦來說“I love you”帶的情感成分並不如“我愛你”那麼多,“sorry”同理,因此反而比較容易說出口而不會感到尷尬。

這也是為什麼在被激怒時,一般人會用母語罵髒話的原因,因為用外語的髒話使用時感覺搔不到癢處。(小孩子別學!)

當然了,對於同一個語言水平的聽者來說,這樣的道歉和表達愛意的方式也不能很好地觸動他們大腦中情感的部分,因此聽起來也不太走心。

作為證據支持,最近的研究發現,相對於母語,在用外語處理問題時,人會更理性,更少帶有情緒性。

但別高興得太早。無法通過外語表達和感受情緒或許就是讓一些留學生出國後感覺無法適應的一個因素,因為在國外他們情感需求無法通過外語表達。

不過,聽到這樣的結果千萬不要感到洩氣而放棄學習外語。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學習外語,大腦都會喜歡你的決定。

比如,研究發現,學習外語後,大腦的灰質的密度會變高,而大腦灰質主要是由神經元和突觸構成的。

另外,學習外語還可以拖延阿爾茲海默症和痴呆症的發生。一些研究顯示,雙語能力對這些神經疾病的延緩作用可以達到5年之久。

另外,在雙語的轉換過程中,大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也會得到強化。這個腦區主要負責大腦的執行功能、過濾無關信息和任務轉換功能。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視頻版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674377/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好評圖書

不過癮,請戳

为什么“我爱你”和“对不起”用英语更容易说出口,但听起来不太真心?|周末之选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