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e周行告誡您如何辨別互聯網金融平臺自融?

經常投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投資者,也許會經常聽到“龐氏騙局”這個詞語。其實龐氏騙局與今天的平臺自融道理類似。作為投資者,這類平臺我們萬萬不能觸碰。那麼究竟什麼是龐氏騙局呢?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子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那麼,什麼是自融呢?

自融就是某些平臺自身的資金鍊斷裂,冒充第三方借款人而自發標的,為自身進行融資。那麼本息如何返給投資人呢?此種情況類似於龐氏騙局,平臺繼續發假標融資來進行融資。而對於投資人來說,自融平臺隨時會爆發人走樓空的情況,最終導致本息俱損。最典型的,就是線下理財。

線下理財公司平臺會吹噓把錢投資到各種高新技術的項目中,比如“區塊鏈”、“生物科技”、“共享經濟”、“旅遊度假村”,年化收益能達到10%、20%、30%甚至100%。除此之外,拉人入夥還有有獎金,所以致使很多人身邊親戚朋友也接連上當受騙。

我們應該如何辨別自融呢?

1.看資金存管

有銀行存管的平臺自融風險大大降低。銀行存管可以做到資金與交易的分離,使得平臺無法直接接觸資金,避免客戶資金被直接挪用。

2.看收益

如果平臺利用高額的利息來吸引投資者,那麼我們也要提高警惕。

一個平臺的運營週轉需要多方面的費用:員工工資、企業日常維護、營銷廣告、還有投資人的利息等。如果投資人的利息過高,就會影響平臺盈利。那麼一個想要正常運營的平臺,利息是不會超過15%的。對於投資人而言,收益超過15%的平臺要小心謹慎。

3.看標的透明性

為了不讓投資人識別出自融,這類不合規的平臺不會公開太多標的信息,這就會造成信息不透明。所以當投資人在考察一個平臺時,需要重點關注標的的信息披露。

4.看資金流向、投資方式

如果需要投資人是在線下籤紙質協議,用轉賬或者刷POS機等方式把錢打到公司賬戶或者私人賬戶,這就屬於典型的線下理財,可千萬不可觸碰。

以上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最大限度的避開有自融傾向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如今,自融已經成為法律條文所明文禁止的,但是,為了提升我們的本金安全性,我們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學會甄別臺自融平臺,學會識別風險,才能讓我們的理財之路更加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