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0 万和 10 万的汽车,开起来有什么区别?

Mr_陌陌


开起来有什么区别?先别急着地板油,30W的车你开起来之后,有没有发现静谧性更好?这个价位的车,在隔音上的成本会更高,比如发动机舱和前围外板的隔音处理,内饰件与车身钣金件之间填充隔音吸声材料,顶棚、地板、胎噪声学处理上都会有全套的解决方案。10万级的车,考虑定价的经济性,这些方面自然是要打折扣的。

然后路面畅通,你就可以试试地板油感受下推背效果了,如今10W级别的车,配备的都是1.2T、1.5L又或者1.5T的发动机,这中间得有30-60匹马力的差距,传动系统匹配更高效,加速更生猛,你会开始享受到驾驶的乐趣。

接下来,路上没人没车的话,你做蛇形运动试试(相当于绕桩),区别就出来了。他们所说的行驶质感,大部分可以这样的驾驶里面体现。在这样左冲右突的行驶里面,30万的车,在转向精准、底盘支撑和车身稳定性上都会更好。当然了,由于车的设定不一样,未必30万的车开起来就更有操控乐趣,人家设定的可能是舒适稳定。

其实除了开起来,感官都是不一样的。10万的车,基本都是紧凑级的车子,30万的车,起码是中级车。不仅是更大,设计上,30W的车,车身的姿态、比例、线面、漆面和细节都会更好,下图对比可知。

简而言之,10万级别的车,产品设计之初,一般考虑的是经济性,30万级的车,会更注意舒适性和运动性。

10万的车,能解决的问题是你上下班代步,偶尔长途自驾游,开起来顺畅,养起来不贵,能送老婆上班接孩子放学,日晒不着雨淋不到的问题。30万的车,能解决的是你想要享受生活,品质感升级,开出去有面子的问题。


StephenMu


既然只说驾驶感,那就不谈内饰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了——而且也没必要谈这些。

虽然说30万的车和10万的车区别很大,但这也分品牌、分车型。

其实这点我是非常有体会的,之前在奥迪4S店工作,但我们配备的公车是高配的本田飞度(集团旗下品牌),所以,我们就从飞度和A6L谈起。

首先在驾驶时,最大的影响来自与驾驶的稳定性。

在市区驾驶时,飞度其实比A6L相对来讲是灵活许多的,方向盘比较轻巧但不是太精准,而且摁喇叭非常方便(德系车的喇叭太难摁了);但他的减震效果实在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过井盖的时,你会有上天的感觉。

然则一旦车速增加,二者的区别就上来:

第一点,噪声。

飞度只要上了60码,他的风噪、胎噪就会震耳欲聋(丝毫不夸张)-------因为他的皮太薄了,所以减噪水平太差劲;A6L的风噪几乎没有,只是略微有些胎噪声。

第二点,高速稳定性。

飞度上80码都是飘着走了,仿佛动一下方向就要飞一边去;A6L就算开到120码都感觉意犹未尽。

第三点,高速时的视觉效果。

在关闭车窗的时候,飞度开到60码感觉上就跟开到100码一样;A6L开到120码感觉跟开到八十码一样,我开始以为是“减速玻璃”的原因,后来查了一下,根本没有这玩意。造成这种视觉差的原因仅仅是来自于汽车的减震性、稳定性以及玻璃质量的好坏:

1.汽车减震差则容易造成视线波动,使得视线捕捉景物变困难

2.玻璃不好的话看车窗外会容易产生变形给运动物体叠加了一种由于变形而产生的恍惚,就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疲劳,给你快的感觉。

这里稍微科普一下,避免大家被高档车里提到的“减速玻璃”给蒙骗了。

第四点,动力差。

这点应该不用多说了,本来10W的都没有20W的车排量大,动力不足很正常。

第五点,适应性。

飞度轮胎没有A6L的好,自重没有A6L高,所以抓地力比A6L差太远了,在下雨天开飞度根本不敢踩油门,尤怕刹不住车不说,有时候甚至会有失去驾驶的感觉;而A6L在下雨天,或者湿滑路面,依然有很强的掌控感。



当然,以上谈的是30W的轿车,但如果是SUV或者是MPV,驾驶感觉又不一样的;而SUV有没有全时四驱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简单的来说,开SUV的时候,在转弯时的容易转向不足,有全时四驱(带差速锁的)的话就很顺畅,MPV么,铺装路面根本跑不了。

其次,就是30W的车品牌之间也有差距,日系车悬挂软,开起来就舒服很多,但是操控不太灵敏;德系车运动性强,但是操控精准。至于美、韩、法么,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所以这里暂时不谈了。


无聊到巅峰


我最早是一辆10万左右的马自达3,后来换了一辆高配的凯美瑞,差不多接近30万。所以也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动力对比

马自达3是1.6L,凯美瑞是2.4L。

马自达3虽然是号称操控第一,但是1.6L的动力也只是够用,如果满载或者天热开空调就会觉得起步,超车动力不足。凯美瑞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动力储备充足,起步超车随叫随到。

空间对比

马自达3后排空间较小,坐三个人有些拥挤,不适合长途乘坐。后备箱也较小。

凯美瑞虽然不是同级别后排空间最大的,但是也比马自达3大了不少,坐三个人也不觉得拥挤。长途乘坐也没问题。后备箱也比马自达3大不少唯一不足是后排不能放倒,这点不如马自达3。

配置对比

马自达3 凯美瑞

天窗 无 有

座椅加热 无 有

车载导航 无 有

倒车雷达 无 有

自动空调 无 有

ESP 无 有

真皮座椅 无 有

电动座椅 无 有

后视镜自动折叠 无 有

从这些配置来看,贵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的这些都是两辆车的硬件对比。开起来的体验也很不一样。马自达3的隔音明显要比凯美瑞差不少,特别是跑高速发动机超过3000转后声音很大,凯美瑞一般120公里时速转速也只有2000多,声音温和。马自达3原厂是固特异胎低端胎,路噪也大。凯美瑞原厂是米其林中高端胎,路噪控制不错。

马自达3舒适感也要差于凯美瑞,高速稳定性也要差。最关键的是开凯美瑞比马自达3要有面子。要不然多的20万不是白花了。哈哈

不过中高档车对比低档车也一个劣势,就是保养和使用费用较高,不过一分价格一分货,要享受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趣车报告


都说一分钱一分货,买汽车来说在30万以下的车型还是很有层次感的,可能过了30万以后,汽车该有的配置也都有了,更多的是品牌价值和面子,但是30万以下的车型每10万元都差不多代表的一种舒适度,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因为经常在二手车市场开各种车一般的车都是新车在8万元到15万元,这么一个区间的车,当然像中大型车,宝马七系,奥迪a6以及奔驰e级,像雷克萨斯es,ls等等这些车型也都开过不少。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大众的朗逸销量嘎嘎的好,这个不言而喻吧,销量排名要么第一要么第二,然后再对比下奥迪A4L,这就相当于是10万元的汽车对比30万元的汽车吧,首先这两种车在开起来的行车质感是非常不同的,像普通的家用车来说都是板车悬挂,也就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这么一个悬挂,而像上了20万以上的车。后悬架基本上都是独立的悬挂,像什么多连杆的悬挂等等,提高舒适性和操控感。





再有一个区别就是内饰功能设计上全景,你比如说一些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座椅按摩,多功能方向盘,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胎压检测等等这些功能虽然说有些功能显得比较积累,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且这种营造的豪华感是普通的家用车所比不了的。

一分钱一分货,你花了更多的钱,肯定无论是从外观的品牌价值,还是从乘车的舒适度以及空间各个方面来讲都是要好的,但是有多大锅咱下多少米。

就和以前我和朋友说的一样,什么车最好?我给他回答的答案是:我自己的车最好!因为别人的车再好有个球用啊,和自己有毛关系!


66号车坊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汽车作为商品自然也会符合这句话,目前10万块的汽车随处可见,30万的汽车只要家庭条件稍好一些,也能负担得起,可以说看你开什么车就大概能知道你的经济水平。那么10万的车和30万的车开起来有什么区别呢?

1. 硬件差距

10万和30万的车型在各个硬件方面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主要我们说说三大件,首先是动力总成的两件,10万的车型除非是国产车,否则基本上还是1.5L及以下的自然吸气,匹配的变速箱基本上就是5MT手动挡,或者CVT自动挡。

30万左右的现款车型,基本上都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部分还有2.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AT、8AT甚至9AT的变速箱,动力的账面数据基本在200匹以上,因此总体来看性能要比10万车型好上不少。

至于底盘和悬架方面,10万车型和30万车型其实差别就很明显了,主要是后轮的悬挂方式,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有着天生的硬件差距,而且10万车型的调校一般,因此整体感觉偏硬,而是由松散感。至于30万的车型,虽然每款车的调校不同,但处理地面颠婆的能力还是要强上不少,舒适性明显更好。

2. 体验差距

既然有了硬件上的差距,那么自然就会转化成体验上的差距,比如行驶质感、NVH水平还是操控性能等等,总体而言30万的车子,开起来会有一种更加流畅的感觉,各个部件配合起来更能够了解驾驶人的意图,而10万左右的车型可能开起来的时候会有些费神,尤其是手动挡的车型。

3. 舒适性差距

舒适性主要讲的是乘坐而不是驾驶,这体现在隔音水平、内饰做工、座椅的软硬度、车内的人机工程学等方面,30万的车型一般开起来比较安静,内饰上有不少的软质材料,加上各类舒适性的配置,在日常用车中会带来不少便利,而10万级的车型,座椅、内饰都会较硬,而且耐久度不好,配置方面的低下,很多时候就只能由人力代劳了。


SUV大师


作为一个一年多驾龄的新手司机,我开过的车不多,但正好开过十几万的车和三四十万的车,就是下图中这俩车。



右边的是我的车,本田十代思域,裸车139900,左边是捷豹XF,当时买的时候好像40万左右。

首先说直观感受就是,当我开完捷豹后在上我的车感觉我的车跟个小玩具车似的。真的,不仅仅是因为方向盘小,车身短且窄,而且内饰的用料和触感都让我感觉我这个车就是,咋说呢,糊弄事呢,闹着玩呢,一点档次都没有。

其次,具体开起来的区别就有很多了。例如,一般十万左右的合资车都属于A级车的范畴,也就是车身长度、轴距、轮胎尺寸等比较短或小,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打死状态不到两圈就可以了,但是你要开30万左右或者更贵的车,动辄车身将近5米的车,都要打好几圈才能到底,这个对于新手司机来说尤其是在倒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开惯了小车再开大一点的车很不习惯,甚至有次我开朋友的迈锐宝(不到20万)停车,都没习惯打死要打好几圈才行。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出还是10万左右的小车好停车,车身小遇到窄的地方停车揉几把就行了。

有一些人总说豪华车还不是和我10万的车一样等红灯,一样堵车,这种就是类似“孔乙己”的自我安慰或是自我感觉良好,如果豪华车除了品牌加成(为什么人家能有品牌加成,还不是人家东西好)以外,功能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没有做到比一般的车要强,在信息传递如此迅速的时代,早就被大家喷的体无完肤了,怎么可能还会那么多人去买。像图中捷豹这车,发动机是2.0t的,本田思域是1.5t,但是我在跑高速的过程中,就更能感觉出30万的车比10几万的车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思域我最快高速开到过150多(强烈不建议大家超速),说实话开到150左右就感觉车身很漂了,没开100迈时候的自信了,但是开捷豹我最快到过170,感觉油门还能再往下踩,车身虽然也感觉轻了点,但是仍觉得很稳,我觉得这就是30万以上的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相对10万的车的最大区别,30万的车给你的是更多的自信,10万的车需要司机给自己壮胆。

这就是有些人说有些豪华车性能过剩了,其实不是过剩,而是储存,就好比你出门在外,兜里装一万块钱和装一百块钱的区别,虽然你花不完一万块钱,但是在你兜里装着你就做什么事买什么东西都不会犹豫,因为你有储存,你有资本。

另外提一下捷豹这车虽然档次上不及BBA,但是保养费用可不低,亲戚说有次大保养花了一万多,平时也得大好几千,我想了想我每次六七百的保养,感觉还是我的小车好。

说到底人人都想买好车,都想开更贵的车,但是也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车,思域是我自己奋斗赚钱买的第一辆车,虽然没有30万车的豪华,但是它也能带我去游山玩水,带我回家、上班,为我遮风挡雨,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开上属于自己的30万以上的豪车 😄


Anloney


哈哈国人真是土豪为主,对车的认识居然只停留在表面,连基本的驾驶和乘坐都没人打算搞懂,本人不才,尽量试试讲清楚,长期开过的车:三代高尔夫,现代伊兰特,一汽第一批马自达6,宝马上一代325

三代高尔夫和宝来是奠定大众神车名声的楷范,厚重车门,三层厚漆,1.6的动力120-160码稳定得根本感觉不到车速变化,一直是我铭记和回味的美好记忆,但是国产加高地盘导致刹车点头严重,底盘技术落后,低速对震动的过滤明显落后于较新款的伊兰特,而伊兰特超过70迈就开始让人没有信心了,特别是高速超车心理压力山大,而高尔夫完全是闲庭信步。

一汽马自达也算是一代神车,超控稍胜高尔夫,很多报道说可以跟宝马3一比。325上手第一时间并没有多少感觉,除了大家熟知的豪华感,其他貌似平平,但第一次跑长途,大约400公里,就发现了与马6完全不同,一路几乎没停车居然不累,以前开马6跑同样的路都要腰酸背痛人乏的,这次居然无感,于是开始了认真的审视,

第一,震动,325和马6都是硬派底盘,日常行车或烂路的震动都多而且明显,但感觉完全不同,325是柔韧的回弹,马6是杂乱的震动还伴有方向控制的偏移感,这对长途中人的舒适性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发现豪华车与经济车最基本的区别,就好似高尔夫与奥迪Q3虽然什么都看起来一样但是开起来根本不一样的原因!

第二,驾驶感受,方向控制精准稳定,车身平稳受控,就算突遇路上坑洼车身稳定也让人有信心,可以减轻高速驾驶时的紧张感,特别是会车时要轻松得多。转弯也是很影响体验的,同一个弯道,同样姿态马6可以80码过宝马可以100码过,其他车估计只能60码过了,而且过完弯的存速更不是一个级别。

第三,刹车的感觉,这是最令我震惊的,同样的一百码40米左右的刹车停距离,人在车里的感觉却是天上地下,马6一百码急刹车上的人是要吓一跳的,325一百码刹停可谓信手拈来的感觉,所以给大家一个经验,不要跟豪车太近,因为他刹车太灵敏而且太舒服。

第四,,,,不一而足,自行脑补了,豪华车是人家百年的积累,鬼子都还嫩呢,国人还得继续做梦呓语喧哗三五十载,才会真正从容而坚定,也就会少了那些日杂等等妖魔鬼怪


罗昌耀


基本上有下面这三个方面吧:

第一个:品牌

30万你可以选择奔驰、宝马、奥迪等低端车型,但是10万你最多能选择哈弗、长安、吉利的一些车型,即便是顶配车型配置上比较高,但是真的谈到品牌的时候,你觉得能和奔驰、宝马、奥迪比吗?千万不要说对方只有一个品牌,只是一个车标。这么说吧,这个车标可能值5万,但是绝对不会一辆30万的车型仅凭一个车标就赢了,尤其是一些不是豪华品牌的合资车,其价格和品质还是成正比的。还是那句话,一分价钱一分货,30万的合资车如果真的和10万元的国产车一个质量、技术的话,那么早就玩完了。

第二个:技术

就像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次中华V7采用的是宝马某款发动机的衍生品,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应用了宝马的发动机技术,但是重点是,这个发动机真的是宝马最新的技术吗?或者能代表宝马目前的技术最高水平吗?我想即便是宝马说是,对方把最先进的技术给中华V7使用了,你会相信吗?至少我是不相信的,毕竟中华V7才多少钱,而宝马一辆中型SUV的价格又是多少,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记得之前有个开哈弗H6的朋友在等红绿灯起步的时候挑衅一辆宝马X1,等真的人家油门加上去之后会发现真的不一样。这里不是说哈弗H6不好,而是有时候价格真的能决定一款车的动力水平等等。

第三个:驾乘体验

除了所谓的技术方面的感受之外,在驾驶和乘坐两方面30万的合资车和10万元的国产车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就像上文说的一分价钱一分货,众泰SR9和保时捷macan的真皮座椅虽然说着都是真皮坐椅,但是真的对比的话就会明白差距有多大了。而且就像比亚迪宋max与别克GL8的乘坐体验真的差别巨大,所以别说30万的合资车和10万元的国产车没有啥差别,只是很多人自己给自己的安慰罢了,真的比起来又何止差的这么多。当然,国产车20万以上的车型我觉得反而和30万左右的合资车基本上没啥差别。


川雨玩车


30万和十万的汽车开起来有什么区别!首先说空间,30万的轿车要比十万多的多,有人说是废话,咱们说的是一般车辆对比,有很多豪车空间可不咋滴!
身材高大的人,开小车和坐小车直接是活受罪啊,轩逸,卡罗拉级别的销量一直不错,但是动力方面比高一级的凯美瑞和雅阁一比较……开着空调就听见发动机声音,但是……
现在很多二线豪华品牌车型也在三十万以内了,无论舒适性空间配置还有动力都远超十万级别的,十万左右的车顶多是遮风挡雨,代步而已,三十万左右的才开始体现车子座椅给人带来舒适享受,发动机强力的推背感,而且内饰给人感觉更好。


三十万的车各方面都要优于十万的车,包括后期养护费用!买什么车看自己需求还有实际情况最好!


帝三冥


汽车真是好家伙

个人驾驶过多款10万左右的汽车,试驾过N款20一200万左右小车。不过它们好多共同点,一、照样四个轮子跑,二、同样一个发动机运行、三、还是单个空调运作。

10万和30万车子的区别在于:

1.起步提速有差距

2.转弯稳定有距离

3.刹车减速不一样

4.空调效果有上下

5.发动转速有高低

6.安全性能有区别

不过在中国条条马路上,即便你车再好。对不起,同样待遇。此路限速15码,这路限速40,哪路限速60,好在最高限速120码。你若跑快或违章。交警大队欢迎你!

总结:车不在多,且不在好。先把交通学好。平安出行世界梦,切勿充当阻路人!

请问你身边有阻路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