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0 萬和 10 萬的汽車,開起來有什麼區別?

Mr_陌陌


開起來有什麼區別?先別急著地板油,30W的車你開起來之後,有沒有發現靜謐性更好?這個價位的車,在隔音上的成本會更高,比如發動機艙和前圍外板的隔音處理,內飾件與車身鈑金件之間填充隔音吸聲材料,頂棚、地板、胎噪聲學處理上都會有全套的解決方案。10萬級的車,考慮定價的經濟性,這些方面自然是要打折扣的。

然後路面暢通,你就可以試試地板油感受下推背效果了,如今10W級別的車,配備的都是1.2T、1.5L又或者1.5T的發動機,這中間得有30-60匹馬力的差距,傳動系統匹配更高效,加速更生猛,你會開始享受到駕駛的樂趣。

接下來,路上沒人沒車的話,你做蛇形運動試試(相當於繞樁),區別就出來了。他們所說的行駛質感,大部分可以這樣的駕駛裡面體現。在這樣左衝右突的行駛裡面,30萬的車,在轉向精準、底盤支撐和車身穩定性上都會更好。當然了,由於車的設定不一樣,未必30萬的車開起來就更有操控樂趣,人家設定的可能是舒適穩定。

其實除了開起來,感官都是不一樣的。10萬的車,基本都是緊湊級的車子,30萬的車,起碼是中級車。不僅是更大,設計上,30W的車,車身的姿態、比例、線面、漆面和細節都會更好,下圖對比可知。

簡而言之,10萬級別的車,產品設計之初,一般考慮的是經濟性,30萬級的車,會更注意舒適性和運動性。

10萬的車,能解決的問題是你上下班代步,偶爾長途自駕遊,開起來順暢,養起來不貴,能送老婆上班接孩子放學,日曬不著雨淋不到的問題。30萬的車,能解決的是你想要享受生活,品質感升級,開出去有面子的問題。


StephenMu


既然只說駕駛感,那就不談內飾工藝等方面的問題了——而且也沒必要談這些。

雖然說30萬的車和10萬的車區別很大,但這也分品牌、分車型。

其實這點我是非常有體會的,之前在奧迪4S店工作,但我們配備的公車是高配的本田飛度(集團旗下品牌),所以,我們就從飛度和A6L談起。

首先在駕駛時,最大的影響來自與駕駛的穩定性。

在市區駕駛時,飛度其實比A6L相對來講是靈活許多的,方向盤比較輕巧但不是太精準,而且摁喇叭非常方便(德系車的喇叭太難摁了);但他的減震效果實在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過井蓋的時,你會有上天的感覺。

然則一旦車速增加,二者的區別就上來:

第一點,噪聲。

飛度只要上了60碼,他的風噪、胎噪就會震耳欲聾(絲毫不誇張)-------因為他的皮太薄了,所以減噪水平太差勁;A6L的風噪幾乎沒有,只是略微有些胎噪聲。

第二點,高速穩定性。

飛度上80碼都是飄著走了,彷彿動一下方向就要飛一邊去;A6L就算開到120碼都感覺意猶未盡。

第三點,高速時的視覺效果。

在關閉車窗的時候,飛度開到60碼感覺上就跟開到100碼一樣;A6L開到120碼感覺跟開到八十碼一樣,我開始以為是“減速玻璃”的原因,後來查了一下,根本沒有這玩意。造成這種視覺差的原因僅僅是來自於汽車的減震性、穩定性以及玻璃質量的好壞:

1.汽車減震差則容易造成視線波動,使得視線捕捉景物變困難

2.玻璃不好的話看車窗外會容易產生變形給運動物體疊加了一種由於變形而產生的恍惚,就容易使駕駛員視覺疲勞,給你快的感覺。

這裡稍微科普一下,避免大家被高檔車裡提到的“減速玻璃”給矇騙了。

第四點,動力差。

這點應該不用多說了,本來10W的都沒有20W的車排量大,動力不足很正常。

第五點,適應性。

飛度輪胎沒有A6L的好,自重沒有A6L高,所以抓地力比A6L差太遠了,在下雨天開飛度根本不敢踩油門,尤怕剎不住車不說,有時候甚至會有失去駕駛的感覺;而A6L在下雨天,或者溼滑路面,依然有很強的掌控感。



當然,以上談的是30W的轎車,但如果是SUV或者是MPV,駕駛感覺又不一樣的;而SUV有沒有全時四驅又是另外一種感覺了。

簡單的來說,開SUV的時候,在轉彎時的容易轉向不足,有全時四驅(帶差速鎖的)的話就很順暢,MPV麼,鋪裝路面根本跑不了。

其次,就是30W的車品牌之間也有差距,日系車懸掛軟,開起來就舒服很多,但是操控不太靈敏;德系車運動性強,但是操控精準。至於美、韓、法麼,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所以這裡暫時不談了。


無聊到巔峰


我最早是一輛10萬左右的馬自達3,後來換了一輛高配的凱美瑞,差不多接近30萬。所以也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動力對比

馬自達3是1.6L,凱美瑞是2.4L。

馬自達3雖然是號稱操控第一,但是1.6L的動力也只是夠用,如果滿載或者天熱開空調就會覺得起步,超車動力不足。凱美瑞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動力儲備充足,起步超車隨叫隨到。

空間對比

馬自達3後排空間較小,坐三個人有些擁擠,不適合長途乘坐。後備箱也較小。

凱美瑞雖然不是同級別後排空間最大的,但是也比馬自達3大了不少,坐三個人也不覺得擁擠。長途乘坐也沒問題。後備箱也比馬自達3大不少唯一不足是後排不能放倒,這點不如馬自達3。

配置對比

馬自達3 凱美瑞

天窗 無 有

座椅加熱 無 有

車載導航 無 有

倒車雷達 無 有

自動空調 無 有

ESP 無 有

真皮座椅 無 有

電動座椅 無 有

後視鏡自動摺疊 無 有

從這些配置來看,貴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的這些都是兩輛車的硬件對比。開起來的體驗也很不一樣。馬自達3的隔音明顯要比凱美瑞差不少,特別是跑高速發動機超過3000轉後聲音很大,凱美瑞一般120公里時速轉速也只有2000多,聲音溫和。馬自達3原廠是固特異胎低端胎,路噪也大。凱美瑞原廠是米其林中高端胎,路噪控制不錯。

馬自達3舒適感也要差於凱美瑞,高速穩定性也要差。最關鍵的是開凱美瑞比馬自達3要有面子。要不然多的20萬不是白花了。哈哈

不過中高檔車對比低檔車也一個劣勢,就是保養和使用費用較高,不過一分價格一分貨,要享受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趣車報告


都說一分錢一分貨,買汽車來說在30萬以下的車型還是很有層次感的,可能過了30萬以後,汽車該有的配置也都有了,更多的是品牌價值和麵子,但是30萬以下的車型每10萬元都差不多代表的一種舒適度,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感受。

因為經常在二手車市場開各種車一般的車都是新車在8萬元到15萬元,這麼一個區間的車,當然像中大型車,寶馬七系,奧迪a6以及奔馳e級,像雷克薩斯es,ls等等這些車型也都開過不少。

這裡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說大眾的朗逸銷量嘎嘎的好,這個不言而喻吧,銷量排名要麼第一要麼第二,然後再對比下奧迪A4L,這就相當於是10萬元的汽車對比30萬元的汽車吧,首先這兩種車在開起來的行車質感是非常不同的,像普通的家用車來說都是板車懸掛,也就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這麼一個懸掛,而像上了20萬以上的車。後懸架基本上都是獨立的懸掛,像什麼多連桿的懸掛等等,提高舒適性和操控感。





再有一個區別就是內飾功能設計上全景,你比如說一些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座椅按摩,多功能方向盤,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胎壓檢測等等這些功能雖然說有些功能顯得比較積累,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而且這種營造的豪華感是普通的家用車所比不了的。

一分錢一分貨,你花了更多的錢,肯定無論是從外觀的品牌價值,還是從乘車的舒適度以及空間各個方面來講都是要好的,但是有多大鍋咱下多少米。

就和以前我和朋友說的一樣,什麼車最好?我給他回答的答案是:我自己的車最好!因為別人的車再好有個球用啊,和自己有毛關係!


66號車坊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汽車作為商品自然也會符合這句話,目前10萬塊的汽車隨處可見,30萬的汽車只要家庭條件稍好一些,也能負擔得起,可以說看你開什麼車就大概能知道你的經濟水平。那麼10萬的車和30萬的車開起來有什麼區別呢?

1. 硬件差距

10萬和30萬的車型在各個硬件方面還是有明顯差距的,主要我們說說三大件,首先是動力總成的兩件,10萬的車型除非是國產車,否則基本上還是1.5L及以下的自然吸氣,匹配的變速箱基本上就是5MT手動擋,或者CVT自動擋。

30萬左右的現款車型,基本上都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部分還有2.5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6AT、8AT甚至9AT的變速箱,動力的賬面數據基本在200匹以上,因此總體來看性能要比10萬車型好上不少。

至於底盤和懸架方面,10萬車型和30萬車型其實差別就很明顯了,主要是後輪的懸掛方式,非獨立懸掛和獨立懸掛有著天生的硬件差距,而且10萬車型的調校一般,因此整體感覺偏硬,而是由鬆散感。至於30萬的車型,雖然每款車的調校不同,但處理地面顛婆的能力還是要強上不少,舒適性明顯更好。

2. 體驗差距

既然有了硬件上的差距,那麼自然就會轉化成體驗上的差距,比如行駛質感、NVH水平還是操控性能等等,總體而言30萬的車子,開起來會有一種更加流暢的感覺,各個部件配合起來更能夠了解駕駛人的意圖,而10萬左右的車型可能開起來的時候會有些費神,尤其是手動擋的車型。

3. 舒適性差距

舒適性主要講的是乘坐而不是駕駛,這體現在隔音水平、內飾做工、座椅的軟硬度、車內的人機工程學等方面,30萬的車型一般開起來比較安靜,內飾上有不少的軟質材料,加上各類舒適性的配置,在日常用車中會帶來不少便利,而10萬級的車型,座椅、內飾都會較硬,而且耐久度不好,配置方面的低下,很多時候就只能由人力代勞了。


SUV大師


作為一個一年多駕齡的新手司機,我開過的車不多,但正好開過十幾萬的車和三四十萬的車,就是下圖中這倆車。



右邊的是我的車,本田十代思域,裸車139900,左邊是捷豹XF,當時買的時候好像40萬左右。

首先說直觀感受就是,當我開完捷豹後在上我的車感覺我的車跟個小玩具車似的。真的,不僅僅是因為方向盤小,車身短且窄,而且內飾的用料和觸感都讓我感覺我這個車就是,咋說呢,糊弄事呢,鬧著玩呢,一點檔次都沒有。

其次,具體開起來的區別就有很多了。例如,一般十萬左右的合資車都屬於A級車的範疇,也就是車身長度、軸距、輪胎尺寸等比較短或小,方向盤從正常狀態到打死狀態不到兩圈就可以了,但是你要開30萬左右或者更貴的車,動輒車身將近5米的車,都要打好幾圈才能到底,這個對於新手司機來說尤其是在倒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開慣了小車再開大一點的車很不習慣,甚至有次我開朋友的邁銳寶(不到20萬)停車,都沒習慣打死要打好幾圈才行。同時這裡也可以看出還是10萬左右的小車好停車,車身小遇到窄的地方停車揉幾把就行了。

有一些人總說豪華車還不是和我10萬的車一樣等紅燈,一樣堵車,這種就是類似“孔乙己”的自我安慰或是自我感覺良好,如果豪華車除了品牌加成(為什麼人家能有品牌加成,還不是人家東西好)以外,功能舒適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沒有做到比一般的車要強,在信息傳遞如此迅速的時代,早就被大家噴的體無完膚了,怎麼可能還會那麼多人去買。像圖中捷豹這車,發動機是2.0t的,本田思域是1.5t,但是我在跑高速的過程中,就更能感覺出30萬的車比10幾萬的車高出不止一個檔次。思域我最快高速開到過150多(強烈不建議大家超速),說實話開到150左右就感覺車身很漂了,沒開100邁時候的自信了,但是開捷豹我最快到過170,感覺油門還能再往下踩,車身雖然也感覺輕了點,但是仍覺得很穩,我覺得這就是30萬以上的車在高速行駛的時候相對10萬的車的最大區別,30萬的車給你的是更多的自信,10萬的車需要司機給自己壯膽。

這就是有些人說有些豪華車性能過剩了,其實不是過剩,而是儲存,就好比你出門在外,兜裡裝一萬塊錢和裝一百塊錢的區別,雖然你花不完一萬塊錢,但是在你兜裡裝著你就做什麼事買什麼東西都不會猶豫,因為你有儲存,你有資本。

另外提一下捷豹這車雖然檔次上不及BBA,但是保養費用可不低,親戚說有次大保養花了一萬多,平時也得大好幾千,我想了想我每次六七百的保養,感覺還是我的小車好。

說到底人人都想買好車,都想開更貴的車,但是也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車,思域是我自己奮鬥賺錢買的第一輛車,雖然沒有30萬車的豪華,但是它也能帶我去遊山玩水,帶我回家、上班,為我遮風擋雨,希望大家都能早日開上屬於自己的30萬以上的豪車 😄


Anloney


哈哈國人真是土豪為主,對車的認識居然只停留在表面,連基本的駕駛和乘坐都沒人打算搞懂,本人不才,儘量試試講清楚,長期開過的車:三代高爾夫,現代伊蘭特,一汽第一批馬自達6,寶馬上一代325

三代高爾夫和寶來是奠定大眾神車名聲的楷範,厚重車門,三層厚漆,1.6的動力120-160碼穩定得根本感覺不到車速變化,一直是我銘記和回味的美好記憶,但是國產加高地盤導致剎車點頭嚴重,底盤技術落後,低速對震動的過濾明顯落後於較新款的伊蘭特,而伊蘭特超過70邁就開始讓人沒有信心了,特別是高速超車心理壓力山大,而高爾夫完全是閒庭信步。

一汽馬自達也算是一代神車,超控稍勝高爾夫,很多報道說可以跟寶馬3一比。325上手第一時間並沒有多少感覺,除了大家熟知的豪華感,其他貌似平平,但第一次跑長途,大約400公里,就發現了與馬6完全不同,一路幾乎沒停車居然不累,以前開馬6跑同樣的路都要腰痠背痛人乏的,這次居然無感,於是開始了認真的審視,

第一,震動,325和馬6都是硬派底盤,日常行車或爛路的震動都多而且明顯,但感覺完全不同,325是柔韌的回彈,馬6是雜亂的震動還伴有方向控制的偏移感,這對長途中人的舒適性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我發現豪華車與經濟車最基本的區別,就好似高爾夫與奧迪Q3雖然什麼都看起來一樣但是開起來根本不一樣的原因!

第二,駕駛感受,方向控制精準穩定,車身平穩受控,就算突遇路上坑窪車身穩定也讓人有信心,可以減輕高速駕駛時的緊張感,特別是會車時要輕鬆得多。轉彎也是很影響體驗的,同一個彎道,同樣姿態馬6可以80碼過寶馬可以100碼過,其他車估計只能60碼過了,而且過完彎的存速更不是一個級別。

第三,剎車的感覺,這是最令我震驚的,同樣的一百碼40米左右的剎車停距離,人在車裡的感覺卻是天上地下,馬6一百碼急剎車上的人是要嚇一跳的,325一百碼剎停可謂信手拈來的感覺,所以給大家一個經驗,不要跟豪車太近,因為他剎車太靈敏而且太舒服。

第四,,,,不一而足,自行腦補了,豪華車是人家百年的積累,鬼子都還嫩呢,國人還得繼續做夢囈語喧譁三五十載,才會真正從容而堅定,也就會少了那些日雜等等妖魔鬼怪


羅昌耀


基本上有下面這三個方面吧:

第一個:品牌

30萬你可以選擇奔馳、寶馬、奧迪等低端車型,但是10萬你最多能選擇哈弗、長安、吉利的一些車型,即便是頂配車型配置上比較高,但是真的談到品牌的時候,你覺得能和奔馳、寶馬、奧迪比嗎?千萬不要說對方只有一個品牌,只是一個車標。這麼說吧,這個車標可能值5萬,但是絕對不會一輛30萬的車型僅憑一個車標就贏了,尤其是一些不是豪華品牌的合資車,其價格和品質還是成正比的。還是那句話,一分價錢一分貨,30萬的合資車如果真的和10萬元的國產車一個質量、技術的話,那麼早就玩完了。

第二個:技術

就像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次中華V7採用的是寶馬某款發動機的衍生品,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應用了寶馬的發動機技術,但是重點是,這個發動機真的是寶馬最新的技術嗎?或者能代表寶馬目前的技術最高水平嗎?我想即便是寶馬說是,對方把最先進的技術給中華V7使用了,你會相信嗎?至少我是不相信的,畢竟中華V7才多少錢,而寶馬一輛中型SUV的價格又是多少,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記得之前有個開哈弗H6的朋友在等紅綠燈起步的時候挑釁一輛寶馬X1,等真的人家油門加上去之後會發現真的不一樣。這裡不是說哈弗H6不好,而是有時候價格真的能決定一款車的動力水平等等。

第三個:駕乘體驗

除了所謂的技術方面的感受之外,在駕駛和乘坐兩方面30萬的合資車和10萬元的國產車的差距也是比較大的。就像上文說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眾泰SR9和保時捷macan的真皮座椅雖然說著都是真皮坐椅,但是真的對比的話就會明白差距有多大了。而且就像比亞迪宋max與別克GL8的乘坐體驗真的差別巨大,所以別說30萬的合資車和10萬元的國產車沒有啥差別,只是很多人自己給自己的安慰罷了,真的比起來又何止差的這麼多。當然,國產車20萬以上的車型我覺得反而和30萬左右的合資車基本上沒啥差別。


川雨玩車


30萬和十萬的汽車開起來有什麼區別!首先說空間,30萬的轎車要比十萬多的多,有人說是廢話,咱們說的是一般車輛對比,有很多豪車空間可不咋滴!
身材高大的人,開小車和坐小車直接是活受罪啊,軒逸,卡羅拉級別的銷量一直不錯,但是動力方面比高一級的凱美瑞和雅閣一比較……開著空調就聽見發動機聲音,但是……
現在很多二線豪華品牌車型也在三十萬以內了,無論舒適性空間配置還有動力都遠超十萬級別的,十萬左右的車頂多是遮風擋雨,代步而已,三十萬左右的才開始體現車子座椅給人帶來舒適享受,發動機強力的推背感,而且內飾給人感覺更好。


三十萬的車各方面都要優於十萬的車,包括後期養護費用!買什麼車看自己需求還有實際情況最好!


帝三冥


汽車真是好傢伙

個人駕駛過多款10萬左右的汽車,試駕過N款20一200萬左右小車。不過它們好多共同點,一、照樣四個輪子跑,二、同樣一個發動機運行、三、還是單個空調運作。

10萬和30萬車子的區別在於:

1.起步提速有差距

2.轉彎穩定有距離

3.剎車減速不一樣

4.空調效果有上下

5.發動轉速有高低

6.安全性能有區別

不過在中國條條馬路上,即便你車再好。對不起,同樣待遇。此路限速15碼,這路限速40,哪路限速60,好在最高限速120碼。你若跑快或違章。交警大隊歡迎你!

總結:車不在多,且不在好。先把交通學好。平安出行世界夢,切勿充當阻路人!

請問你身邊有阻路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