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面積和周長還分不清楚嗎?試試這個方法吧!說不定孩子會愛上學習

人教版教材,周長是在2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面積是安排在3年級,慢慢地,孩子們就分不清面積和周長了,到了高年級更是影響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柱、圓錐等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體積的學習,

因此這一內容顯得特別重要,孩子們分不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概念不清。今天,我就介紹一下如何正確區分面積和周長,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面積和周長還分不清楚嗎?試試這個方法吧!說不定孩子會愛上學習

一、要讓孩子們真正理解什麼是圖形的面積和周長

周長是指圖形一週的長度,在學習圖形周長的時候關鍵要讓孩子們經歷找周長的過程,可以找平面圖形來描一描他們的一週,周長實際上是一條線,所以用的是長度單位。比如:“圖形的花邊”、“繞著長方形跑道跑步”等是涉及求圖形的周長。

面積是指圖形所佔平面的大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是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圖形的面積的,是用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大的格子來量平面圖形,看平面圖形佔了多少個這樣的格子。如:1平方米是指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如果用這樣的格子去量一個平面圖形,而有6 個這麼大的話,那麼它的面積就是6平方米。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等。解決問題時,“給牆壁刷油漆”、“給地面鋪瓷磚”、“鋪草坪”等就是涉及到求圖形的面積。

我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畫畫,畫一個長方形,並且給圖形塗上顏色,那畫的線就是它的周長,而塗顏色的部分就是圖形的面積。(如下圖)

面積和周長還分不清楚嗎?試試這個方法吧!說不定孩子會愛上學習

二、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記住圖形的周長和麵積計算公式

孩子們分不清周長和麵積還反映在,記不住周長和麵積計算公式,套用公式時會搞混淆,那麼在推導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們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比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都指圖形一週的長度,那麼就是四條邊的長度之和,公式是根據圖形的特點總結出來的,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所以可以用(長+寬)乘2,而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所以可以用邊長乘4來計算。

再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就是數有多少個方格,如圖:一個長方形,一小格代表1平方釐米,本來是一個一個地數有多少個格子,就是多少平方釐米,但我們數方格的時候發現了簡便方法,一行有4格,有3行,相乘正好得12格,這就讓我們推導出長方形面積的公式是長乘寬,正方形的面積是邊長乘邊長。

面積和周長還分不清楚嗎?試試這個方法吧!說不定孩子會愛上學習

學習的時候只有孩子們理解了周長和麵積的概念,並且經歷了這個推導總結的過程,孩子們才不會忘記,而死記硬背是非常容易忘記的。

三、藉助單位進行區分

有的孩子可能公式也能記住,但是理解不清什麼時候是求圖形的周長,什麼時候是求圖形的面積,除了剛剛說的通過理解概念來區分,還可以通過看單位來進行選擇。(這只是一個輔助判斷的方法,比較呆板一點)


周長是圖形一週的長度,用的是長度單位:千米、米、分數、釐米、毫米等,平面圖形的問題裡出現這些單位可能就是涉及到求圖形的周長。

面積是圖形所佔平面的大小,用的是長度單位: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數、平方釐米等,平面圖形的問題裡出現這些單位可能就是涉及到求圖形的面積。

四、典型題型

如下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題目,經常考試。這種題型還喜歡以填空題的形式考察孩子們,如果孩子們不願畫圖,是很容易出錯的,因此也是一個拉開距離的題目。那麼這一題思路就是,先畫好圖,不要管原來是什麼樣子,只要看現在拼成了什麼樣的圖形,找出拼好了的圖形的長和寬,通過長和寬套用公式來計算周長和麵積,不需要管裡面有多少條線。

面積和周長還分不清楚嗎?試試這個方法吧!說不定孩子會愛上學習

加強練習:

兩個邊長為3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後,長方形的周長是( ),面積是( )

還要注意一點,填空題要注意帶上單位。需要答案的可以在下方留言!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個前後聯繫很緊密的學科,基礎不好,會影響後面知識的學習,而且很多知識都需要孩子們經歷學習的過程才能夠學好,光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不僅難記,而且學得不靈活,所以希望孩子們一定要注意學習方法,上課的時候一定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後認真及時地完成作業。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的知識才會記得比較牢。

今天的介紹,有沒有幫到你們呢?希望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如果覺得對您有用,希望 能多多轉發,先謝謝啦!還有什麼方面的知識,需要我梳理一下的,也可以留言,說不定就會滿足您的願望哦!

我是師者說,為大家帶來各種學習的方法和資料,點開我的頭像,在“文章”列表下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內容,想提高孩子們的成績,就一定要關注我哦!

更多內容,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