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德不孤,必有邻

文|Sinopec淡然

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

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也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说道这个“邻”,大到国际友人,小到自我周边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与国外友好合作的重要因素。

生活中,我们可以想到在工作中,你品德高尚,更容易吸引朋友,不是有句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在与国外合作中,要有诚意,才能赢得外国人的信赖。从引申角度出发,“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帮能做到内外兼修、体用兼备,自然而然的会影响近身的人,从而提升国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德不孤,必有邻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空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犹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人们都会产生共鸣,这也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

故,这句话的重要意义是,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句经典的台词: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一个人的内心是富足还是贫瘠,并不是由于物质的多与寡而决定的,内心的丰盈源自于一个人生活的态度。无论是谁,只要你有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善良宽容地对待每一个人。贫穷的思维与眼光,会一代接一代地控制着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他就永远不可能放大格局来修炼内心。

德不孤,必有邻

“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一则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在安徽桐城境内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张英身为一朝宰辅,却不恃权压邻,律己从严、舍利求义,权不为己所用,正心修身,讲规矩、守戒律,身以德服天下。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多一份谦让,多一份包容: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当你对邻居宽容、热情,也必然会迎来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