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近年来,IP热得有些烫手,而且同一个IP,在不同领域也有着不同的精彩。

6月18日,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原创文学影视创投峰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在此次峰会上,15位文学影视大咖围绕“如何让IP完成多元转化”这一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共话行业发展,引发现场观众掌声不断、讨论不断。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事实上,实践也已证明,只要方式合理,路径得当,每一部优质文学作品都能够衍生出不同业态的跨界精品,从而使其知名度、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得到再次提升,尤其在取得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获取更大社会效益。

如何强化作品内核

使其具备滚雪球的能力?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人称“网络历史小说第一人”的月关,一直在从事网络文学的创作,在网络文学界拥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他对于网文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看来,一部作品要想成为爆款,好的内容至关重要,只要人物鲜活,情节动人,故事好看,就一定会成为爆款。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月关

多年以来,深谙IP核心价值和运作技巧的中汇影视、火星小说创始人侯小强,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和IP的孵化、运营和开发,也一直在升级对IP的认知。他认为,IP的本质其实是人设,比如“我们今天讲到《西游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孙悟空、白骨精”;一个好的作品,尤其是能让很多人关注或者传世的作品,必须要有共情能力,吸引大众关心;还有就是要有比较经典的叙事模型。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侯小强

连续三年创造了三个大爆款(《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的开心麻花,俨然已成为了精品喜剧的代名词。开心麻花CEO刘洪涛表示,影视创作无非两种,一是原创,二是改编。在改编过程中,编剧之于原著,并非是改了什么,而应该是保留了什么,也就是编剧跟作品进行对话的保留能力。此外,随着IP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越来越多,编剧在跟IP对话的时候,传统的赋能要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类型化越来越明显,编创人员应该多向国外类型化作品取经,用类型化思维对原著进行更好地表达。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刘洪涛

曾因执导《虎妈猫爸》等诸多情感大戏而获赞“治愈系导演”的姚晓峰认为,好故事是根本,二度创作的真诚同样也是核心。“不仅人物、内心、情感、思想、价值观,是真实的、质朴的,最关键的是发自你的内心,是真心的。因为只有通过真实情感,才能够和观众形成真实而真诚的沟通。”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姚晓峰

对于什么样的原创作品才是好作品,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振华表示,作品是有灵魂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创作者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作为创作者,要放低自己,“我们是中国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梦想着他们的梦想,欢乐着他们的欢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所以我们的创作应该是替普通大众发出他们的声音。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要有特别好的想象力,不然就会像白开水一样乏味。”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梁振华

将小众作品打造成超级大IP

需解决哪些难题?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行业里很多论坛都讨论过超级IP,但是绝大多数作品不管是平台还是创作者,面临的多是小众作品,怎样把小众作品成功打造成爆款产品,这是所有影视剧从业人员面临的艰巨问题。”复星影视集团执行总裁荣阳如此开门见山地表示。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荣阳

那么,在将小众作品打造成国民级大爆款的漫长开发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呢?

知名导演、五元文化创始人、弧光联盟发起人五百分析认为,文学是文字,影视是影像和声音,这其实是两个产品。“有时候对于文学上的IP,我们是先看故事,觉得故事OK,转化成剧本,再转化成影视,这是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所以文学的IP大小和影视转化出来的影响,我觉得还是两回事,但只要做好这个东西(影视作品)就是IP。”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五百

“任何作品我们在改编的时候,都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就是去掉一些无用的,无法转化的,无法实现的,保留所要改编的内核,然后再做加法。”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马筱楠也表示,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变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叙述方式、结构逻辑不同,主创团队需要从开始就要发现其不同的独特内核,当然人也很重要,需要找到合适的制作团队。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马筱楠

在IP转化的过程中,台湾知名制作人曾瀚贤亦有自己的心得,就是要想在原本的基础里创造更好的转换逻辑,还是要强调故事内核,透过大家对角色的认同,去开展接下来的转化工作,“角色的塑造需要更偏于原著的原有气质,这个气质非常重要,而很多时候需要回到情感的认同和共鸣”。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曾瀚贤

“一般我在拿到一个IP的时候,会琢磨这个IP第一位开发的到底应该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或者网剧还是网大。”在华山论剑影视CEO宗珊看来,现在的IP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运营方式,有些IP适合从电视剧的方向开始,有些或许更适合从游戏开始,所以说作为制作人也需要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做更适合的延展性思考,毕竟“IP是有巨大商业价值的”。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宗珊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将小作品发展为大IP,才能让原作者的价值获得更多认同,也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原作品的真正魅力。而要真正挖掘出这种魅力所在,荣阳认为要根植于内容创造,最终让IP在好内容里得到提升,并实现在衍生品系列里的梦想。

IP跨界转化

如何提升转化效率共享转化成果?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有观点认为,利用优质文学作品开发影视作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以IP主要来源的网络小说为例,这些畅销小说是广大网民从海量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符合网络时代读者的审美,将它们改编成影视剧、游戏等产品更容易引起共鸣。亦有数据显示,有IP的手机游戏下载转化率是无IP游戏的2.4倍,收入则是无IP游戏的两倍。

被誉为“网剧第一人”的知名编剧、导演、制片人白一骢表示,利用优质文学IP开发的作品,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风险,而好的IP在传播初期,包括对观众的转化率上也确实很高。“优质的作品具备强大的跨界能力,优质的IP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白一骢

“一个作品如何实现快速转换,以及在哪一些领域可以快速转换,来自认知度。”上海金禾影视传播有限公司CEO王晶晶分析称,一是来自人们对故事本身的认知,二是对粉丝期待值的认知,三是对营销价值的认知,四是能否成为爆款系数的认知。“只有清晰的认知,加上专业化团队的开发,才能让它实现快速转化。”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王晶晶

“无论如何转换,内容永远是最关键的,要真的把它当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产品去好好经营。”爱奇艺副总裁戴莹提醒说,“我们这个行业够浮躁的了,天天在提钱,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回归内容创造本身。”她还以迪斯尼持续变现的米老鼠形象举例称,他们当时在设计和研发的时候,一定不会想着这个事可以赚100年的钱吧。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戴莹

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共享转化成果,不踩红线尤为重要。

对此,阿里影业剧集中心总经理敦淇认为,首先政策风险是不可逆转的;二是人的风险很重要,比如从有效的IP找到合适的人是锦上添花,反之如果主创在道德上出现问题便是摧毁式的风险;三是剧本的风险,也就说IP能不能有效地转化成产生内容价值的剧本;四是版权上的风险,尤其是得到部分授权时,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产品版权的界定;五是时效性的风险,要有全局观,判断好趋势,适应好市场。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敦淇

咪咕数媒总经理张燕鹏则表示,有价值认同的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重要,这将避免后续非常复杂的相关纠纷,再就是版权权益的保护。“大家事先把一些东西都说清楚,后续就不会造成不利的推进,只有大家全力投入,成功的的概率才会更大,价值也才会最大化。”

上影节论道|关于IP多元转化,15位文学影视大咖观点集锦

▲张燕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