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

你關心的也是我關注的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實現財務自由與多少錢沒關係,與人有關。


1、我們先來看看財務自由是如何定義的。


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也就是說,假設你生活需要的花費是每月1千元,而你可以無需付出勞動就可以每月輕鬆獲得一千零一元收入,那麼恭喜你,你實現了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有一條線或者說臨界值,就是你生活所必須的成本。一旦被動收入超過這個臨界值,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那麼問題來了,人的需求是在不斷上漲的。當一千元的需求很容易滿足時,需求會上漲到兩千;當五千元的需求很容易滿足時,慾望會上漲到1萬。也就是說,慾望是個無底洞,無法填滿。


2、財務自由是個偽命題

從上面描述中很容易發現,財務自由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概念。即使我們的被動收入超過了生活需求的臨界值,但生活處處存在意外。如果生一次病,所有的自由就回到了解放前。

這也是很多人焦慮的原因,存款可以給滿足目前的生活需求,但卻不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意外。於是我們像陀螺一樣旋轉,從這裡到那裡。匆匆忙忙的生活,卻忽略了生活本身。成年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人們為了實現財務自由前赴後繼,甚至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最終淪為為錢工作,一切的目標就是讓自己有錢更有錢。


3、新觀點

最近在看《會賺錢的媽媽》很喜歡書中作者克勒斯特爾.潘恩對於財務自由的理解。


她說財務自由是:

做出的選擇既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也符合長遠的目標。
有大格局和創新思維。
利用技巧和天賦。
承擔可控的風險,嘗試新事物。
把知識和可用的資源變成創收的點子。
能夠慷慨解囊。
用時間和才能祝福別人,影響別人。


我再補充幾條,財務自由應該是可以產生持續收入並且可以享受生活。進一步講,財務自由應該是“睡後收入”,在你休息的時候還可以源源不斷產生收入的。


打個比方,你擁有一套房子,自己住屬於生活必須品,租出去且房租抵扣掉貸款和物業費還有結餘,那麼這個房子屬於資產,它產生了“睡後收入”。


4、實現

我覺得財務自由被妖魔化了,總看到有些“年入XXX萬,幫你實現財務自由”。但其實這個財務自由只能自己選擇。

說白了想實現財務自由就是:提高賺錢能力、理性消費、合理儲蓄投資。


月薪1萬時,每月花8K買的衣服的人,永遠實現不了財務自由,只能成為慾望的奴隸。當然我也贊成消滅慾望,很大程度上慾望是我們努力的動力,但是要合理控制慾望。如果慾望超過了賺錢的能力,那終其一生都在為慾望打工了。會很悲劇。


弓長小初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檸檬

什麼是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就是擁有足夠的財富,在面臨各種選擇需要做決策時錢都不是困擾因素。換一種數學方式來說,就是財富多到依靠財富增值可以在滿足高標準生活的情況下跑贏通貨膨脹。

假如家庭每月的生活開支為10萬,每年就是120萬。現在的通貨膨脹速度在3%,低風險理財的收益率在5%,那麼擁有6000萬(120萬/(5%-3%)=6000萬)財富就能實現財務自由。當你擁有6000萬時,每年的理財收益為300萬,花掉120萬後還剩下180萬,剛好抵消了3%的通貨膨脹,所以財富不會因為不工作縮水。

如何能降低財務自由的門檻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不合理慾望的需求。按照上面的公示,如果每月消費1萬,你就能非常開心,那麼600萬就能財務自由。但是人的慾望往往是無限的,有1萬想花3萬買包,有10萬想開奔馳寶馬,有100萬想住別墅,有1000萬就想要北京四合院。

慾望控制不住,有多少錢都不會自由。


首席投資官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財務自由是每個人的夢想,那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呢?其實簡單來說只要被動收入能大於支出就是財務自由。

不同地區,財務自由需要的錢不一樣

如果在一線城市,財務自由需要的錢肯定和生活在小城市不一樣。前陣子在網上看到說一線城市財務自由需要上億,可能有點誇張,不過最主要還是看您一年支出是多少。如果不工作的收入也能覆蓋支出,就是財務自由了。



比如一年支出10萬,那如果被動收入有十萬,就是基本上財務自由了。不過在我看來,剛剛能覆蓋支出還是有點危險,著名投資人李傑曾寫有關於財務自由的一篇文章,裡面就提到如果想財務自由,那投資收入最好能覆蓋三年的支出。

換句話說如果您的被動收入能覆蓋您三年的支出,恭喜您財務自由了。假如一年支出十萬,三年三十萬,如果投資收益率10%,那需要300萬的本金。而且這三百萬還是可投的淨資產,不能隨意動用。



理財越早,財務自由越快

如果22歲大學畢業,在工作前十年儘早贊下第一桶金,比如20萬,每年需要存兩萬,一個月1700。30年以後,也就是52歲可以財務自由了。這就是複利的力量,複利也稱利滾利。



複利取決於三個因素,一個是本金,一個是收益率,一個是時間。如果本金越大,收益率越高,時間越長,複利威力越大,所以說理財越早越好。

這裡還要考慮通貨膨脹,三十年以後300萬可能又不夠財務自由了。以前萬元戶就是富翁,現在百萬都不算富,一線城市一套房子就是幾百萬。

總之,想要財務自由,就得越早開始理財,從每個月存下收入百分之十開始存起來,儘早攢下第一桶金。另外更重要的是不斷學習理財知識,不斷提高理財收益。


理財在路上


財務自由這個詞聽上去比較高大上,也時不時地從一些中產階層口中蹦出:“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怎麼敢停下來,所以壓力大啊……”那麼,何為財務自由,要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



財務自由,說白了就是一種狀態,當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支出,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工作,也能產生足夠你生活的收益(而且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並還有結餘,這就是財務自由了。比如,你一年的花銷是8萬,但是你即使不工作也能產生超過8萬的收入,那便是財務自由了。

財務自由狀態下,你可以選擇工作,也可以選擇不工作,總之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那麼,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這裡舉個例子,假如你現在正還房子按揭,加上日常開銷,你每月需要花銷8000元,一年大約花銷10萬。那麼,要實現財務自由,你就必須在你不工作的情況下能超過10萬收入。假設年收益按照常規的較為保守的5%計算,那麼,一年產生10萬的收益,需要本金大約是200萬。



那是不是有了200萬就能財務自由呢?這不一定,除非你保證以後沒有別的花銷!如果真的有200萬的現金了,你很可能會買車,或者說會換車,所以你的消費一年10萬就不夠了,或者你家裡孩子的費用增加了,一年10萬也不夠用了。此外,考慮到通脹,所以,還得多加3-5個點,衝抵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

實際上,當你手頭真的有幾百萬現金之後,你消費肯定更高了,比如旅遊費用增加了,有換更好的房子和車子的需求,有享受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擁有幾千萬,甚至幾億的人依然停不下來的一個原因。所以,所謂財務自由,真不是用多少錢來直接衡量的!


坤鵬論


黑馬來回答一下


1 什麼叫做財務自由?


人生有二種收入,一種叫做主動收入,一種叫做被動收入,主動收入意思是主動投入時間,智力,體力去換報酬,最典型的就是打工,一旦停止投入,收入也停止了,所以這種收入不能給你財務自由,人就像被工作綁架了。被動收入也叫“睡後收入”,顧名思義,就是睡覺的時候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是一種管道式收入,最典型的是資產帶來的收入,比如房租,利息,股票收益,公司分紅等等。我們從學校畢業後一般都是用第一種方式賺錢,但只有少數人實現了第二種方式賺錢,從第一種收入到第二種收入,是收入方式的升級,這需要你完成思維方式和能力的升級,如果你無法跨越這個門檻,就永遠一輩子用時間,體力,智力換報酬,這正是大多數人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原因。

資產就是你養的“鵝”,“鵝”下的金蛋就是資產性收益,所以財務自由指的是你的鵝下的蛋能滿足你的生活需求,你無需為了錢去工作,而是因為熱愛去工作,這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2 多少錢叫做實現了財務自由?


所以我們知道了,財務自由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金額,而是和你的生活支出多少有關,假設你的家庭一個月需要開支3萬元,那麼到底需要多少錢?這和另外一個因素有關,就是你利用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簡單計算一下:


如果你每年有10%的獲利能力,那麼需要本金是3萬*12個月=36萬/10%=360萬


如果你的投資能力有獲得15%年化收益的能力,那麼你只需要36萬/15%=240萬


所以我們看到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的資產獲利能力決定了你需要的本金不一樣,如果你需要3萬一個月,在10%的獲利能力下,你需要36萬元,在15%的獲利能力下,你只需要240萬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但到這一步就結束了嗎?沒有,我們還需要考慮二個其他因素,第一個叫做通貨膨脹,它會讓你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你的本金和收益如果一直保持不變,你的生活水平會越來越下降,這不是我們追求的財務自由,所以我們需要在你的投資收益裡減去通貨膨脹這個因素。


假設通貨膨脹是5%,那麼計算公式如下:


36萬/(10%-5%)=720萬


36萬/(15%-5%)=360萬


這公式說明,為了抵消通貨膨脹吞噬你資產的真實購買力,如果你有15%的投資能力,你需要360萬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而如果你只有年化10%的獲利能力,你需要720萬才可以。


其實除了通貨膨脹,你還需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GDP在不斷的增長,整個社會的財富水平在不斷的提高,80年代萬元戶是有錢了,而現在一個月幾萬都沒有錢用,這除了通貨膨脹的因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整個社會在進步,而如果你沒有跟隨社會在進步,那麼你的財富水平就會停止不前,時間一長,你會跌落到社會最低層次,代表社會財富增長的指標是GDP增長率,所以我們需要在你的獲利能力中減去這個因素,以當下中國的GDP增長率6.5%作為標準:


36萬/(15%-5%-6.5%)=1028萬

36萬/(10%-5%-6.5%)=?


如果你有15%的資產獲利能力,那麼你需要1028萬才能抵禦通貨膨脹,跟上社會財富增長的腳步,長期保持你在社會中的財富地位。而如果你只有10%的獲利能力,顯然你的資產會被通貨膨脹慢慢侵蝕,會在整個社會中慢慢掉隊。


所以看到沒有,決定你是否能實現財務自由的,與你的投資能力有極大的關係,而投資能力來自於不斷的學習投資知識,我開通頭條專欄也是希望能為此盡一點微薄之力。


3 怎麼實現財務自由?


假設你有2000萬的本金,那麼你根本不需要15%的資產獲利能力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本金越多當然實現就更加容易。那本金如何來呢?



第一,你一定要養成儲蓄的習慣,剛剛走上社會沒有多少工資,很多人以為存那點錢沒有用,結果就成為了月光族,但他們大錯特錯,財富累積其實是一種品格的養成,其中一種品格就是自律,能剋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滿足,這非常重要,而那些月光族是沒有這種品格的,他們今朝有酒今朝醉,實際上就是對自我的放縱,所以儲蓄的意義在於培養品格,而不僅僅是積累本金。人生財富的大廈需要本金和品格作為堅實的基礎,沒有在年輕的時候打下堅實的基礎就無法承受未來財富帶來的重力。


剋制,自律並不是說不享受生活,恰恰相反,是要求你不要先殺死自己的“鵝”,你必須要養大自己的鵝,然後用鵝下的金蛋來享受生活,這樣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價值,樂趣,尊嚴,自由,而很多沒有自我剋制的人藉口是我要享受生活,其實他只是不懂自律而已,他們在不斷殺死自己的“鵝”,結果就是一輩子在為生活奔波。


第二 你需要拼命賺錢,二點建議:


1 工作中基礎是把本職工作做好,只有這樣才能鍛鍊自己的能力,這叫做及格線,同時多承擔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的人欣賞,從而得到更多的機會,有了能力,又得到了別人沒有的機會,當然你賺錢的速度就比別人快很多。


2 工作之外利用自己的喜好賺錢,很多人是公務員,工作之外有大把時間,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喜好是什麼,往這個方面深度發展,成為專家,當有一天你的業餘收入超過你的工作收入的時候,你離財富自由也近了一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賺錢,這是最幸福的事情,也是最接近財務自由的本質,在這種狀態下你不會覺得累。比如黑馬其實有自己的生意做,在過去幾年我在互聯網行業創業,也融資過幾百萬,但沒有成功,現在我做了幾個產品的代理,寫財經是業餘愛好,但這種愛好能幫我不斷提高投資能力,讓資產下更多金蛋,也能幫助更多願意追求財務自由的小夥伴,我覺得很有意義。


第三 當然是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這是一種學到了就不會忘記的,讓你受益終身的能力,所以值得你花時間投入,這需要你停止浪費時間,把時間從打麻將,泡吧,刷視頻等無聊的事情上轉移到學習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面來。



如果覺得有價值,請關注黑馬財經圈,致力於傳播有價值的財經知識服務


黑馬財經圈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這是沒有標準的,要看個人追求的的生活品質,,當然生活品質和物質水平有很大關係,有的人一個月花5000元就很滿足了,但有的人可能花一萬多都還不夠,所以有的人也許100萬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但有的人有500萬也實現不了財務自由,因為有的人越有錢開銷越大,很快就花光了。但一般實現財務自由有兩種方式實現財務自由:1.一是節流,減少你的支出,越容易實現財務自由;2.二是開源,就是增大你的被動收入。


財務自由公式:財務自由=被動收入>總支出,被動收入就是說不是通過你上班打工等主動花時間去賺取金錢的收入,而是你不工作也有收入,比如投資收益、分紅、收取的租金等等,所以實現財務自由需要金錢支持,但是具體數額要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


弘富財商/ 助您追求財務幸福/ 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深圳前海弘富財商


我們常說財務自由,指的是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也就是即使不上班,也能過得很好。



那麼要有多少資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

MIT學者William Bengen提出的4%法則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他分析了過去75年的美國股市回報和不同退休案例後,發現如果只要退休第一年,從自己退休存款中提取不超過4.2%的本金,之後每年依通脹率微調,即使到去世時也花不完退休金。



所以要有多少資產,其實是取決於你每個月花多少錢。假設一個月支出為2萬,一年共提取24萬,即要有24萬÷4.2%=571萬的退休存款。

想要提前退休環遊世界?那就從現在開始算算需要多少退休金,開源節流、有效投資吧~


anyi3251


財富自由就是被動收入大於生活開支,一是要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二是要減少生活開支,大致有500萬現金用於理財,2套房子,2套商鋪即可,沒有用具體的數額,是因為在不同城市開銷區別較大,轉而用房產的租金比較合理;500萬的現金做一些資產配置,年化收益大概5%-10%,以平均7.5%計算,每年大概收益30多萬,加上租金,足夠一家老小的生活、養老、子女教育開支


尋天21177013


其實有個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如果你已經有房有車,那麼把你的家庭一年的花銷計算出來。

然後再看看現在的平均壽命,預估一下你還能活多少年。

把一年的家庭開支乘個2,然後再乘一下年數,最後再乘個2,基本就差不多了。

如果沒有房更簡單,只要賺出當地一套大三居的錢,最後再有能買三套這樣的房子的現金,就差不多了。

當然上述的財富自由,只是保證比普通家庭花錢更隨心所欲一些,能買一些不算很昂貴的東西。

如果想能夠每年四處旅遊,吃遍天下美味,什麼品牌的奢侈品都想體驗一把,還想每年出國看看。那麼,一千萬也是不夠的。


財智成功


在很多人眼裡實現財務自由可能真的需要很多錢吧,但是又無法說出具體的數字。老虎君覺得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決定。

很多人生活支出較少,雖然生活平淡,也過得很好,有些人很有錢,但也不滿足現狀,想要讓自已的財富增值。你對未來的生活有什麼期待?就決定了你該付出怎樣的努力。

當你擁有了100萬,普通人一輩子可能也掙不到這麼多錢,而你通過努力掙到了100萬,是不是你就能實現財務自由?其實不是,當你擁有100萬的時候,你會想要擁有更多的錢,來滿足自已的慾望。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尤其是通過努力獲得的時候,會想要更多。

所以,老虎君認為,實現財務自由並不是由錢多少來決定的,但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實現財務自由而努力奮鬥。

你覺得我說的對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