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在常州慈善总会

朱兴清

是一个知名人物

说起他

都知道他的

“53211”计划

“5”代表的是,连续5年,每年向慈善总会捐赠1万元。这一计划,从2011年起到2015年止,这一家人已经完成。

“321”指的是从2016年9月份开始,从他、他老伴和儿子3个人的养老金和工资中,每月分别按3%、2%和1%的比例取出“慈善金”,转入常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专户。这一捐赠,将持续到他和妻子的生命终止。至于他儿子的1%,则由儿子自己决定。

最后的一个“1”,是指等到地铁一号线开通后,他们家将捐出一间近20平方米的店铺,用作公益慈善。

情深义重,10年军旅生涯铸就性格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这是一张战友抓拍的照片,朱兴清手里捧着的是一个菠萝手雷形状的酒瓶,冒着大雨正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朱兴清和部分战友及亲属在祭祀牺牲的英烈战友。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朱兴清这个名字就跟助人为乐扯上了关系。朱兴清是一名退伍军人,10年军旅生涯生活对他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1984年,朱兴清所在部队奉命奔赴前线。战火硝烟中,副指导员、一班班长和一名新兵不幸牺牲。都说战友的感情是最深厚的,在朱兴清这儿,也是如此。从战场回来,朱兴清想方设法与战友的家人取得联系,为寄托哀思,先后按300元、500元、800元、1000元地给牺牲战友的父母亲邮寄心意。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时间固定在元旦之后,春节之前,把这个事情做到位。我爱人很理解和支持。”这样的善行,持续了19年,从未间断。2017年4月底,朱兴清和他爱人还带着当年全连战友出征前的合影照重走老山古战场。

2018年清明节之前,他俩又带上全连战友(出征前的合影照),体现大家多年的共同心愿,分赴南昌、合肥(霍邱)两地,为在1984年12月24日10时许,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牺牲捐躯的卞祖华和陈舟峥两位亲密战友,做一次认真的祭扫活动。以表缅怀思念英烈之心。寄托哀思!

学做善事,寻求积极向上生活方式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2011年11月、2012年5月,朱兴清和妻子又在常州市红十字会进行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分别是第56、57位志愿者;同时进行了遗体、眼角膜捐献登记。“人活一世,什么也带不走,金钱是身外之物,遗体和器官也是如此。只要它们还有用,就应该让它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夫妻俩的影响下,儿子也成为了一个热心助人的人。“我常常跟他讲,将来我留给你的东西,一定有一块是精神层面的。为什么要学做善事?终极目标是想寻求一种积极向上、心情舒畅、健康快乐、振奋精神的生活方式。”

常州退伍老兵7年前签生死“器”约,如今又要捐地铁沿街铺

现在的朱兴清,每天都把生活安排的很充实。在怀德苑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创建两块6米长的怀德苑社区“德文化”阅报栏,每个月至少更新2期。为便于搜集整理报纸,社区的阅读室也交由他打理。

“我带动几名志愿者,分二、四、六下午开放图书室,这期间要做好各种报刊、宣传资料的放置、归类、裁剪工作,对于热心居民和单位的捐书,要做好登记、造册和借阅等工作。”其它时间,朱兴清还兼职参与尤辉“雷锋科技服务站”的志愿工作。

60后的朱兴清,

对未来有着清晰的目标定位:

捐出时间,

为社区居民和常州市民多做微公益,

直至生命“谢幕”,

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党员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