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出國留學什麼時間段最適合?

同城家長圈


我在德國呆了七年,見到了很多不同時期出國的華人,有小學就送出國的,有高中去德國的,也有高考完了去讀本科的,我是本科畢業去讀碩士的,還有一些是讀博士才出國的。我覺得,每個時期出國都是有優劣的。


1,小學就出國

一般小學出國的,家庭條件都是非常好的,因為去國外讀國際學校,價格不菲,而且,基本是母親是要陪著的。我在一次回國飛機上旁邊遇到了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是在德國讀國際學校的。小時候出國學習優點很明顯,語言環境,兩個小朋友一個三年級一個剛剛一年級,媽媽說,兩個小朋友根本沒有去讀過德語,直接去學校上課的,一個月不到,德語就都會了。這樣在德國讀完小學,高中,自然而然進入德國大學,而且從小在德國可以很自然的融入德國社會。但是缺點是不能像在國內一樣,享受更多來自父親,爺爺奶奶等家人的溫暖。很多家庭也放心不下,畢竟孩子還小,不捨得送出去。而且小朋友不能接受到中國的傳統教育。


2,高中出國

高中出國在留學生群體裡也有不少人數,高中出國比讀大學再出國好就好在,更能和外國人打成一片。不過高中出國也需要再學好外語才能上課。而且高中出國的華人,在大學裡更願意和外國人交流,和國人交集不多。不過有時候,在國外換個環境,教育方式的改變,有時候可能對孩子更有利,學習可能會更好。

3,大學出國

大學出國的算是留學生的主要人群,大學以後出國好處在於,孩子已經有了自主生活能力,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不需要家人更多擔心,有時打工後,連生活費都不需要家裡給。但是,大學出國也很困難,首先語言考試很難,其次申請後不一定能被錄取。

在我看來,出國留學還是要看孩子自己是否樂意,如果他很小就願意出去,而且家裡也可以負擔,何樂而不為。如果他不願意出國,以現在中國的實力,國內也非常好的。


朱小呆Simon


如果已經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那麼我們什麼時候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成了許多家長最糾結的一個問題。首先我想說的是,送孩子出國留學和我們送孩子在國內上學一樣,就是去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我們糾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出國留學時大部分孩子會離開父母,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讀書,在很多方面需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總希望孩子大點以後再出國留學,可是看到周圍出國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小,我們就不知所措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取決於你希望孩子未來留在國外發展還是回國發展,也就是說孩子出去越早,孩子越容易適應,融入當地主流,甚至可能成為一個黃皮膚白心的“香蕉人”,這些孩子大學畢業後更願意留在國外發展。如果太晚出去,很多方面的習慣已經在國內形成,我們的生存就會更加困難和具有挑戰性,想要學有所獲,我們就需要付出加陪的努力。語言學家一般認為,孩子12歲以前出國就可能成為一個外國人,12歲之後出國往往就容易保持國內形成的習慣和本色,畢業後更容易趨向回國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建議我們家長儘量讓孩子在國內完成中小學學業,打紮實中文和科學基礎課的基礎,掌握好中國文化、歷史和傳統的框架知識,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之後再出國讀高中或本科,這時候孩子已經基本成熟,又相對年輕,可塑性較強,容易吸納和接受新的知識和思想。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國際化的複合型人才,在21世紀全球化的舞臺上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


周成剛


大家好,我也許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兒子是11歲,小學五年級畢業就出國了,他已經在加拿大學習4年,目前每年要參加加拿大青少年各種級別的辯論賽幾十場。

我個人認為如果有家長陪同,孩子們出國讀六年級比較好。兒子在公立學校讀了一年,7年級轉到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他喜歡戲劇表演、拍電影和攝影比賽,一直參加辯論賽(指導老師是政府的律師);他今年高一,平均分95,在年級應該是前三名。他的西人好朋友一直平均分98-87。

我見過很多出來讀9年級的孩子(國內的高一),功課太難,他們的語言壓力很大,頭半年幾乎是崩潰的,完全聽不懂課。愛學習的孩子跟國內的優秀成績反差很大,於是就下午去語言學校補習,晚上回來做學校的作業到深夜,第二天起不了床,不吃早飯就衝出去上學,造成惡性循環,身體吃不消,老是感冒。

有些學習不刻苦的孩子幾乎就是混日子,晚上打遊戲到深夜,也沒人管。


用戶94805220412


題主好,我在美國工作期間接觸了不同年齡階段的留學生,有高中生、語言學校學生、美國本科生和研究生。

通過和他們密切的交往和觀察,我個人推薦是大學期間來美國上學。

  • 美高:青春期撞上異國文化衝擊,家長孩子都hold的很辛苦

即便是在國內的高中上學,家長和老師都很頭疼“高中”這一敏感階段,青春期叛逆、更年期媽媽、再加上千軍萬馬的高考壓力,於是家長們羨慕起大洋彼岸“自由輕鬆的”美國高中。

真正開始了美國高中,才發現青春期叛逆在時差和距離的影響下,愈發猖狂;才發現日常學習、SAT、託福這些考試哪個都不比高考簡單,最要命的是這些都要學生自己去安排、實施,已經習慣了老師和家長督促的中國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規劃和自覺執行。這才是中國孩子最水土不服的地方。除此之外,寄宿家庭也可能會突然冒出一些“家庭矛盾”,中國、美國,從清晨鬧到半夜。這時才發現,原本期待的“自由輕鬆”,早已是一地雞毛的疲憊不堪。


從知識來說,美高學生由於出國較早,沒有打下牢固的人文知識基礎,當她們在美國高中學習歷史、政治等文科時,一些孩子就會出現“學不會”的情況,這裡不是因為語言不通,而是因為她們壓根沒有學習過這些概念。比如,以為十年級學生學習《蠅王》這部小說,當老師在分析作者對民主與專制的觀點時,留學生壓根不知道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專制。這種情況下,美高學生會需要額外的補習。

當然,這裡不是說去美國高中讀書就一定會失敗,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閱歷淺,孤身一人在國外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需要家長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財力,全方位地支持和鼓勵。高投入也可能會帶來高回報,如果孩子和家長能夠齊心協力克服這些困難,孩子的獨立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我確實不能下結論說,美高孩子就一定比美本厲害。

  • 美本:三觀和思維二次發育關鍵期,接受新事物的最好時期

從年齡上來說,美本孩子比高中生要成熟很多,在處理緊急事件、複雜人際關係和學習自覺性方面都要比高中生成熟。因此,從生理角度說,他們比美高學生準備得更好一些。此外,研究表明,20-25歲的early adulthood是一個人三觀、思維方式最後一次大的發展,這段時間所受的教育和經歷將會對一個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此外,企業和國人普遍認為相比於兩三年的碩士而言,美本接觸美國校園和社會時間較長,語言水平、社交能力等方面要更美國化一些,具有一定的優勢。


修辭工廠廠牌康康


我個人的觀點是在國內讀完高中後出國留學最適合,我的女兒今年是高二,我也打算在高考後考慮讓她出去,我自己有幾個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

1:孩子在這個年齡基本能自理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了,這樣對我們做家長的來說相對比較放心。2:大學的很多人脈關係對他們以後上社會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時候也正好能讓他們更多的接觸各國朋友和更深的瞭解和交流,這樣能讓他們有更廣泛的世界觀。



5楽楽5


我一般都推薦我學生高中開始在美國念。因為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孩子太小,家長要犧牲掉國內的事業過去陪讀,一般這種大部分是移民過去的。高中的學生自理能力會強一點,而且大部分美國讀高中的都是寄宿學校或是美國家庭寄宿,而且美國讀高中的好處是考大學的時候不用再考託福雅思了。當然,如果家裡有條件,早點出去也可以,畢竟孩子在13歲之前去美國會成為中文英文雙語母語者。這個還是要看您的實際情況而定。


威爾森美國留學


有移民需求,越早越好

以新加坡ICA的要求為例

學生申請PR的必要條件:

1、申請時,在新加坡以超過2年

2、拖過至少一次國家級考試,如PSLE、N水準、A水準、O水準等,或進入IP計劃,即Integrated Programme,允許中學表現優異的學生跳過O-LEVEL考試,直接進入JC學習O-LEVEL課程。


拿到PR 2年後,就可以繼續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學生申請PR目前政策相對寬鬆,中學生申請通過率高。


推薦高一準備語言,高二畢業直接出去讀本科預科或直接轉到那邊高中

原因如下:

1、國內的基礎教育實力有目共睹,知識結構與國外教學內容也有重合,解決語言的情況下,相對輕鬆不少。

2、國外院校對於國際生要求比本國生高,到那邊上高中是用該國學生要求考大學,競爭在人數上會比國內小一些。

3、心智已經成熟,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用過多的擔心三觀不正的問題。

4、進入大學前,已經熟悉當地環境,有助於快速進入大學學習狀態。

5、節約時間,高三畢業出國,因為有些院校不承認高考成績,學制與中國有差異,這些院校需要學生先讀一年預科,雖然很多大學專業學制是3年,大學畢業時,也只花4年時間,如果高三去就讀就能節約這1年時間,時間成本上是非常划算的。


留學顧問幫


不同的人生階段總會有不同的煩惱

最適合的留學時機

到底是什麼時候呢?


1 研究生

研究生留學,學費和生活費的負擔相對較小。通過大學的學習,很清晰自己的求學目標,留學準備較充分,容易申請成功。對於全英的授課環境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通過大學的生活,對於人際交往有了一定的認知和技巧,生活和心理的獨立性比較高。

美國大學的真正優勢是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不僅水準高而且可供選擇的專業多,如醫學、法律、商學、工程、教育等等。通常美國研究生的學制是兩年,學生基本上是成年人。在美國讀研究生是進入研究領域的必要途徑,沒有研究生學位是很難在專業領域裡有所發展的。讀研究生的費用相對於本科來說每年要高一些,以MBA為例,一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至少要10萬美元,但研究生獲得資助的機會也會多一些。儘管近年來留學趨於低齡化,但是研究生時期出國還是佔相當大的大比重。

關鍵詞:時間短,費用高,成年人,獨立

2 本科

大學四年,前兩年側重基礎課,後兩年側重專業課,學習基礎課的兩年是學生最累的兩年。大學一年級,新生既要適應新環境,又要保持GPA,還要參加各種校內外的活動,所以對許多大學新鮮人來說頭一年最讓人心煩,同時也是最難度過的一年。二年級剛對學校有些熟悉,課程便壓了下來,應付課程是二年級的首要任務。三年級,學生忙的除了課程之外,便是實習的事,在大學三年級的暑期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要參加實習,實習對一個學生畢業後的工作非常重要,好多學生會在實習後留下來獲得大學畢業後正式的工作機會,所以很多學生都非常看重大學期間的實習機會。有的同學認為工作要等到畢業後再找,其實不然,大學畢業後再找工作會失去很多機會。

優點:

◆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大多數留學生的工作英語將無可挑剔

◆去美國名校深造的跳板。如果你在美國讀本科,首先你的語言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肯定要強於剛從國內的同齡學生。而且也會有近水樓臺的“名校錄取優勢”。

3 高中

美國的高中是從9至12年級,既然打算高中留學,那就越早越好。一般來說,高中階段的課程難度開始增加,各項活動要上水準,標準考試也需要有所安排,總之,高中階段的每一分鐘都是非常寶貴的。

  美國高中的安排大致是,9、10年級文科重,11、12年級理科重,課內外活動則貫徹始終,但必須要在11年級出成績,否則12年級報學校時就來不及了。標準考試美國學生對時間選擇各不相同,有的11年級考,有的12年級剛開始時考,標準考試有 ACT、SAT、SATII,對留學生來說還有 TOEFL考試,AP 也是必須要考的,所以考試時間的安排非常重要,不僅要把握住各科的考試時間,而且不要錯過報名時間。SAT中文和AP中文建議留學生一定要考,這兩個高分會讓申請表加重一些分量。對於小留學生來說只要能安排得開,建議考試的時間稍微推後一些,這樣有可能成績會提高一些,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留學生的英語水平會有較大的提高。

優點:

◆不再需要兩三年的英語適應期

◆只要不申請獎學金,在美小留學生將與美國學生同等對待,這意味著小留學生將不必佔用國際學生名額(假如10%是國際學生),而直接進入美國學生90%錄取率的範圍

4 初中

初中留學的好處是學生在學業及英語方面能打下一個好基礎,在高中階段能與其它美國孩子站在一個起跑線上,雖然失去了一些活動的機會,但也有得有失無礙大局。美國大學不要求初中成績,所以如果初中成績不理想,在高中階段尚有彌補的機會。

  一般來說,初中生初出茅廬,不知深淺特別是對留學生來說,人文環境、地理環境都發生了變化,發生意外和走向歧途的機會肯定會高一些。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在叛逆年齡非常難管,常常自以為是而且講不通道理,家長在這方面不要有僥倖心理,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懂事比別人的孩子強,其實不一定如想象的好。所以,初中生留學美國時,家長一定要深思熟慮,有確切把握才可放行。

優點:語言、學業方面打好基礎

缺點:叛逆期、環境適應能力較弱

5 小學

童年,一般被人們認為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無憂無慮。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快樂?自由?壓力?小編覺得,是父母的關愛和尊重。物質只能滿足一時之需,心裡才至關重要,孩子柔弱的內心,大人們可能永遠都讀不懂。如果這個時候送孩子出國留學,父母陪在身邊的例外,但凡是父母不在身邊,這個時機相對來講還是不合適的,沒有獨立的判斷力,沒有父母的依靠,這樣長大,或許會很孤僻。通常來講是不益於孩子成長的。如果有父母在身邊,當然越早越好,畢竟語言的學習和耳濡目染在童年時代尤為重要,國外的環境對語言對於以後接收教育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建議:如果想出國學習, 家長不妨考慮利用寒暑假送孩子去國外遊學,幫助學生和家長提早了解留學這件事。

小結

到底什麼時候出國留學才是最佳時機呢?其實每個時間段都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需要每一個同學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己的留學規劃,希望大家都能認真考量,前途菌也希望大家能有愉快的留學經歷~


武漢新東方前途出國


我的觀念是初三或者高一出去比較合適的時間段。

1. 初三或者高一出去,國內的基礎知識已經打好。中國文化,數理化,語數英,幾乎都不是啥大問題了。相對出國而言,最大的障礙就是英語了。初三出去,不用經歷一箇中考,但同時中考又是一個極好的鍛鍊,所以也可以實際參加一下。

2.國外讀書,一般有四年讀書史的話,申請大學可以不遞交雅思或者託福成績,直接提供高三英語成績。這個就是初三的時間段合適。但是有些學生語言基礎薄弱,高中英語成績反而不夠,那麼也可以通過雅思或者託福成績來申請。這個有兩手準備,選擇自己優勢大的。

3.初中和高中相對來說學習語言還是很有優勢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得到鍛鍊,比大學階段有優勢。這是對留學生而言最大的收穫。

4.申請大學的機會,越早留學的,適應語言,文化越早,申請到名校的機會越大。今年的新聞,MIT招生,大陸的名額都被美高學生佔領了,這說明了什麼?美高競爭力大啊。

5.再說一下大學或者研究生留學。這一部分,學生自己很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很少有盲從的了。因為留學生涯真的挺苦,還花費巨大,留學就要好好認真思考,為啥要留學。前面不講留學費用啥的,是因為初高中小留學生一般是家長做主的多,家長會考慮這些情況。大學留學,就是孩子自己要好好考慮性價比了,是否合適。我個人支持留學,但不支持過度消費的留學。所以我認為大學以上的留學是學生本人佔主動,家長附議。


藤創教育


關於什麼時候出國留學最好,我聽到的幾種常見的說法:

1、越早越好。理由:出來的越早,英語就學得越好,越容易融入當地文化。

2、小學三四年級最好。理由:中文的漢字都學完了,閱讀能力也具備了;學英語也比較容易。

3、中學初二(8年級)讀完。理由:美高從9年級開始,可以讀完整的美高;加拿大4年高中可免雅思考試;中文的文言文已經學完,中文基礎高;中國的數學基礎紮實,出國後基本不用學習數學了。

4、高中畢業後出國讀本科。理由:孩子的高中階段是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需要有穩定的環境和父母的引導;中國的基礎教育還是比較紮實的,但大學教育相對較差。

5、本科結束後國內工作1-2年後出國讀研。理由:知道自己到底想學什麼想要什麼,有針對性的選擇學校和專業。

6、從經濟性價比來說,出國留學不是很划算,不僅要花費大量的money,畢業後能否收回還是未知數,而且失去了國內高中、大學同學的人脈圈,還是選擇國內大學更明智。

我的女兒是8年級來溫哥華讀書的,對我來說我覺得是正正好。我的理由如下:

1、已經學習了文言文和一定量的古詩詞,對中國文化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基本可以完全理解中文書籍;我希望她以中文、中國文化為根基。

2、讀過國內的小學(5年)、中學(2年),基本的社會化已經完成,可以基本理解中國人的人情世故,在國內有一些朋友,有興趣關注國內同齡人的狀況;我希望她無論何時都可以和中國人交往。

3、溫哥華的中學是從8年級至12年級,當地孩子和她一樣,入學時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便於她融入新環境,插班生更不容易進入已形成的小團體中。

4、中學階段開始學英語也不算太晚,如果用功一些,多練習多讀英文書籍,也是可以達到接近母語程度的;我更希望我的女兒中文的程度完全接近母語,所以英語水平有所損失,我認為是值得的。

5、因為我可以陪讀,所以孩子價值觀的問題,我相信不是太大的問題;

6、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女兒能體驗更豐富多彩的人生,始終保持一顆中國心的情況下了解更多的異國文化,將來可在西人環境中養家餬口,回國發展更是遊刃有餘。


其實我是貪心的,希望女兒可以中西合璧,但現實是那需要她付出極大的努力,相當於她要完成兩個孩子的基礎教育。我很理解現在留學的孩子們,他們要了解當地孩子在過去的10幾年他們經歷的所有,才能更好的和他們對話,而這種經歷有時候還是我們難以理解或接受的,所以我不強求女兒有什麼完美的結果,只要她盡力就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培養理念,每個家庭都處於不同的狀況,所以,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我想羅列一些相關問題供大家思考:

1、孩子自己想出國留學嗎?

2、孩子將來想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發展?

3、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如何?

4、家長可以陪讀嗎?留學地方有可依賴的朋友嗎?

5、家長平時和孩子的溝通狀況如何?出國後會發生溝通障礙嗎?

6、家長能承受的最壞結果是什麼?如果幾年後再回國學習或發展,可以接受嗎?如果孩子不想回國了,家長可以接受嗎?

7、整個家庭有移民的打算嗎?家長會經常出來看望孩子嗎?

8、家長能承受多少留學費用和精力?孩子想付出多少努力?

“以終為始”,想清楚了留學的目的,如何規劃留學之路自然就會清晰明瞭。不管留學與否,只要真誠認真地生活,在哪裡都會有精彩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