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梁山好汉为啥之前打仗一人没死?而南征方腊时却死伤殆尽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颗魔星转世,小时候曾经很执迷的记忆他们的绰号,并经常做为记忆力的标识跟旁人吹嘘,而且绝大多数至今不忘。以前看水浒,只看一百单八将排座次和一些著名桥段(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后面一般都不细看,特别是征方腊,每一回,篇后都列出阵亡名单,每看到此,心底都有瑟瑟秋风涌起,或者中国的每一个男人曾经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着梁山情结,梁山情结是什么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论称分金银,四海兄弟是一家。

梁山好汉为啥之前打仗一人没死?而南征方腊时却死伤殆尽

所以就有了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中国的男人,在青少年时代,都很重义轻财,兄弟情谊,常摆在首位,而这其中,梁山的影子,时时可见。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天文所载,上应星曜,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梁山之上,兄弟无隙,仿若一家,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有战一起打,出生入死,何等潇洒,然后梁山老大宋江却接受朝廷诏安,梁山众多兄弟为了义气于他一同接受招安。

梁山好汉为啥之前打仗一人没死?而南征方腊时却死伤殆尽

他们同征辽国,同剿田虎,同擒王庆,望风披靡,攻无不克。 征战数载,没有损失一员将领,可偏偏在南征方腊时,却屡屡损兵折将,竟至“宋江三十六,回来十八双。”为什么梁山一百单八将在官军围歼中屡战屡胜,一百单八将连根毛都没伤到,招安后“征大辽、平王庆、灭田虎”除了几个受点重伤外,梁山一百单八将更是未损失一人,但在征方腊的战役中,梁山一百单八将损失沉重,只有三十六人活着回来,阵亡率高达三分之二。为什么??

读水浒后二十回征方腊,你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以前所向披靡梁山好汉突然变的不会打仗了;军事吴用真的成无用了;从第91回梁山好汉开始死人,往后每回死的梁山好汉都有增无减,98回这一回就死了24个头领,尤其是秦明、史进、石秀、董平、张清、张顺、阮小二、阮小五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梁山好汉惨遭横死,更让人唏嘘不已,让很多读者和观众包括本人在内 情感上都无法接受。

梁山好汉为啥之前打仗一人没死?而南征方腊时却死伤殆尽

为何单单南征方腊损失如此严重呢?一是南方地形的复杂。长江中下游一带,水网庞杂,再往下,崇山峻岭颇多,和北方一马平川的平原,有比较大的区别。这一点,在原著《水浒传》倒数第二回由神机军师朱武点的很明了,朱武道:“古人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等皆是中原山东、河北人氏,不曾惯演水战,因此失了地利。须获得本处乡民,指引路径,方得知得他此间山路曲折。”

二是水土不服。青面兽杨志才到丹徒县,就病倒了,后来的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穆春,朱富,一一因病倒下。我寻思着,还是水土不服。连五虎之一的豹子头林冲,也不适应这水土,一到杭州,就病倒了。

三是妙手回春的神医安道全。在进攻杭州之前,宋徽宗得病,索取安道全回京了。前脚刚走,后脚金枪手徐宁便脖子中毒箭,受伤身亡了。在杭州还有六位好汉患瘟疫而死: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白日鼠白胜和笑面虎朱富。催命判官李立、金钱豹子汤隆、铁臂膊蔡福在攻取清溪城的战役中各带重伤,医治不痊身死。如果神医安道全一直在军中,梁山因伤病而死亡的好汉肯定会大大减少。以及梁山最神秘的高手入云龙公孙胜的离开。

梁山好汉为啥之前打仗一人没死?而南征方腊时却死伤殆尽

四是诏安后宋江带领好汉进攻大辽时,是梁山最鼎盛的时期,并且和辽打仗,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大多数人都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势如破竹,才能大获全胜。轮到宋江去打南国的方腊,当时好汉们对招安本身就十分不满意,并且在招安后好汉立下三次大功,皇帝无动于衷不见封赏,私底下好汉们都十分寒心,这时梁山气数已尽!不再是众志成城,人心已经散了。而方腊在北方苦心经营了数十年,深得当地百姓人心。并且他本人十分痛恨剥削之苦,对朝廷有深深的反抗之情,当地的百姓也都是深受迫害,对朝廷十分的痛恨。并且方腊所在地,意守难攻,地势险要,而梁山好汉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而且长途跋涉。方腊手下人才济济,八大金刚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而且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权体制。

梁山好汉为啥之前打仗一人没死?而南征方腊时却死伤殆尽

当然,决定战争形势的因素非常复杂,但这些就已足够说明,宋江集团和方腊集团对抗,肯定不会如前期屡次战争那么容易,会异常艰难。一次性死伤这么多主要将领,是大家都没想到的,得利的自然是大宋朝廷,才有机会让四大奸贼公然毒害宋江,卢俊义。后宋江、卢俊义均被设计害死,可以说是“不得好死”,并没有比方腊的下场好。历史上的招安就从来没有好下场过,梁山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