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梁山好漢為啥之前打仗一人沒死?而南征方臘時卻死傷殆盡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顆魔星轉世,小時候曾經很執迷的記憶他們的綽號,並經常做為記憶力的標識跟旁人吹噓,而且絕大多數至今不忘。以前看水滸,只看一百單八將排座次和一些著名橋段(如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後面一般都不細看,特別是徵方臘,每一回,篇後都列出陣亡名單,每看到此,心底都有瑟瑟秋風湧起,或者中國的每一個男人曾經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有著梁山情結,梁山情結是什麼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論稱分金銀,四海兄弟是一家。

梁山好漢為啥之前打仗一人沒死?而南征方臘時卻死傷殆盡

所以就有了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之說。中國的男人,在青少年時代,都很重義輕財,兄弟情誼,常擺在首位,而這其中,梁山的影子,時時可見。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天文所載,上應星曜,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梁山之上,兄弟無隙,仿若一家,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有戰一起打,出生入死,何等瀟灑,然後梁山老大宋江卻接受朝廷詔安,梁山眾多兄弟為了義氣於他一同接受招安。

梁山好漢為啥之前打仗一人沒死?而南征方臘時卻死傷殆盡

他們同徵遼國,同剿田虎,同擒王慶,望風披靡,攻無不克。 征戰數載,沒有損失一員將領,可偏偏在南征方臘時,卻屢屢損兵折將,竟至“宋江三十六,回來十八雙。”為什麼梁山一百單八將在官軍圍殲中屢戰屢勝,一百單八將連根毛都沒傷到,招安後“徵大遼、平王慶、滅田虎”除了幾個受點重傷外,梁山一百單八將更是未損失一人,但在徵方臘的戰役中,梁山一百單八將損失沉重,只有三十六人活著回來,陣亡率高達三分之二。為什麼??

讀水滸後二十回徵方臘,你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以前所向披靡梁山好漢突然變的不會打仗了;軍事吳用真的成無用了;從第91回梁山好漢開始死人,往後每回死的梁山好漢都有增無減,98回這一回就死了24個頭領,尤其是秦明、史進、石秀、董平、張清、張順、阮小二、阮小五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梁山好漢慘遭橫死,更讓人唏噓不已,讓很多讀者和觀眾包括本人在內 情感上都無法接受。

梁山好漢為啥之前打仗一人沒死?而南征方臘時卻死傷殆盡

為何單單南征方臘損失如此嚴重呢?一是南方地形的複雜。長江中下游一帶,水網龐雜,再往下,崇山峻嶺頗多,和北方一馬平川的平原,有比較大的區別。這一點,在原著《水滸傳》倒數第二回由神機軍師朱武點的很明瞭,朱武道:“古人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等皆是中原山東、河北人氏,不曾慣演水戰,因此失了地利。須獲得本處鄉民,指引路徑,方得知得他此間山路曲折。”

二是水土不服。青面獸楊志才到丹徒縣,就病倒了,後來的張橫,穆弘,孔明,朱貴,楊林,白勝,穆春,朱富,一一因病倒下。我尋思著,還是水土不服。連五虎之一的豹子頭林沖,也不適應這水土,一到杭州,就病倒了。

三是妙手回春的神醫安道全。在進攻杭州之前,宋徽宗得病,索取安道全回京了。前腳剛走,後腳金槍手徐寧便脖子中毒箭,受傷身亡了。在杭州還有六位好漢患瘟疫而死:船火兒張橫、沒遮攔穆弘、毛頭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貴、白日鼠白勝和笑面虎朱富。催命判官李立、金錢豹子湯隆、鐵臂膊蔡福在攻取清溪城的戰役中各帶重傷,醫治不痊身死。如果神醫安道全一直在軍中,梁山因傷病而死亡的好漢肯定會大大減少。以及梁山最神秘的高手入雲龍公孫勝的離開。

梁山好漢為啥之前打仗一人沒死?而南征方臘時卻死傷殆盡

四是詔安後宋江帶領好漢進攻大遼時,是梁山最鼎盛的時期,並且和遼打仗,是為了百姓,為了國家。大多數人都是心甘情願的,所以勢如破竹,才能大獲全勝。輪到宋江去打南國的方臘,當時好漢們對招安本身就十分不滿意,並且在招安後好漢立下三次大功,皇帝無動於衷不見封賞,私底下好漢們都十分寒心,這時梁山氣數已盡!不再是眾志成城,人心已經散了。而方臘在北方苦心經營了數十年,深得當地百姓人心。並且他本人十分痛恨剝削之苦,對朝廷有深深的反抗之情,當地的百姓也都是深受迫害,對朝廷十分的痛恨。並且方臘所在地,意守難攻,地勢險要,而梁山好漢初來乍到,不熟悉地形,而且長途跋涉。方臘手下人才濟濟,八大金剛可不是吹牛吹出來的,而且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權體制。

梁山好漢為啥之前打仗一人沒死?而南征方臘時卻死傷殆盡

當然,決定戰爭形勢的因素非常複雜,但這些就已足夠說明,宋江集團和方臘集團對抗,肯定不會如前期屢次戰爭那麼容易,會異常艱難。一次性死傷這麼多主要將領,是大家都沒想到的,得利的自然是大宋朝廷,才有機會讓四大奸賊公然毒害宋江,盧俊義。後宋江、盧俊義均被設計害死,可以說是“不得好死”,並沒有比方臘的下場好。歷史上的招安就從來沒有好下場過,梁山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