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公務員考試有哪些做題技巧?

球我來說



作為兩次上岸人員,這個算是我最拿手的回答了。我必須怒答一下,公務員考試行測的答題極具技巧性。

一是關於行測的做題技巧

第一,有選擇性的舍小求大。這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來說國考行測135道選擇題,省考120道選擇題,考試時間120分鐘,還要塗答題卡,那麼你要把每一道題目都計算出來,那是不太現實的。所以,在做題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性的拋棄,遇到一個題目不會,立刻開始下一道題目。避免出現會做的題目到最後卻沒有時間做,這就因小失大了。

第二,形成自己的做題節奏。行測考試一共有八個板塊,每個板塊的難易程度對於每個人都不一樣。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板塊,考場上拿到卷子就從自己最擅長的開始,這樣有助於快速進入做題狀態。

第三,學會秒殺技巧。在行測考試中,數量關係與資料分析所佔比例很高。基本大部分考生都會拋棄數量關係,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數量關係的題目基本都可以根據數字關係秒殺。真正的大神基本可以根據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第四,做好考試準備工作。2個小時的注意力高強度集中,對體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建議帶點巧克力或者士力架等補充一下體力。

二是關於申論的做題技巧

第一,一定要記住一點,就是所有的答案都來源於材料,千萬、千萬不要去概括,去提煉,相信我一定要抄材料中的原話。

第二,一定不要空格。我所說的空格是指除大作文以外的題目。有很多人喜歡把答案寫的美觀,漂亮,一行沒寫完就另起一行開始寫,這樣大錯特錯,記住,申論是踩點給分,看到了那幾個關鍵字,就給你分,不會看你格式漂不漂亮,而且閱卷時間那麼緊,閱卷老師根本來不及看你的格式,都是瞟一眼,找關鍵字。

現在已經臨近考試了,以上經驗是經過很多人驗證過的,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如果你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不要吝惜,給我點個贊。

以上。


專業公考解答


公務員考試除了專業性強的科目,一般會考試行測與申論。

咱們今天來說說行測,行測考試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拋開常識不說,剩下的這四大知識點,在取捨上一定要仔細思考,好好把握,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數。

其中最難的莫過於數量關係,大多數考生直接把數量關係放棄了,這種做法不太合適,其實對於數量關係部分來講,還是能做一些的。對於數量關係的難度來講,跨度較大,一定要把握好難度,一般可以分成三種難度:好做,難做,好難做。好做的題好好做,難做的題選著做,好難做的題就需要想一下,在有限時間內多做出幾道就好。

資料分析最大的特點是:易上手,好拿分資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部分不要被表象迷惑,其實不難,知識點體系很清晰,把握重點考點即可,一定要掌握的知識點:增長,比重,平均數。每個部分的考點掌握熟悉,快速解題即可。資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資料分析往往都是在整套試卷的最後面,但一定不能最後做,一定要好好做。

判斷推理這個部分是提分效果非常明顯的一個版塊,對於判斷推理這個部分來講,注重解題方法,多加鞏固,就一定能有所提升。判斷推理總共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圖形推理,在這四個部分當中,邏輯判斷算是這四個部分中比較難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技巧性比較高的一個部分了,大家關鍵是找到題目的切入點,結合一些特定的解題技巧,那麼答案就能很快地做出來了。

其實要想成公上岸,就要記住一點,多刷題!只有不斷的刷題,才能在眾多考生當中脫穎而出!文/新鄭龍湖中公教育(xxlhoffcn)


新鄭中公教育


突然看到這個有點懵逼,技巧真的是太多了,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

比如行測裡面每個板塊有不同的技巧,像常識類講求速度,不知道的蒙;像邏輯題,代入到空格里,或者看看選項裡面明顯的直接淘汰;比如資料分析,先看選項,簡單的,尾數法、整數法,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再比如申論,如果基礎不紮實,可以去背模板,然後背詞語句子,雖然不推薦這樣,但是多少能得到一個不太差的分數。

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明顯缺乏對考試的熟悉。其實通過自身的練習,掌握眾多基本的技巧,很容易,掌握了之後,通過模擬題的練習,提高速度,分段練習,分段劃分時間,技巧什麼的都不在話下。

我說兩個我自己總結的經驗吧,那就是必須要看錯題,總結屬於自己的技巧,一提高速度,二提高準確率。

看錯題,是為了知道自己的薄弱點,然後分塊練習,提高準確率的同時提高速度,你要知道薄弱點提高很容易,多一題,多點分,每個板塊多點分,便總分上就起來了。

總結適合自己的技巧,這樣才能得心應手。

祝成功!


了了個了了


我一向不喜歡以技巧來對待任何事物,包括公務員考試,因此也考公務員的時候吃了苦頭,所以還是要聽聽過來人說的話,選擇適合自己的一些技巧。

公務員考試主要就是行測和申論,上海市的還有一門專業,就不再多說。行測方面,因為題目數量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來不及。
  1. 在做行測的時候一定要安排好時間,我一般都是先做資料分析,原因是資料分析只要有時間是可以保證正確率,而數量關係對我來說往往是花費了時間正確率還低。言語理解我是放在後面做的,這部分內容儘管時間倉促,我還是能保證一定正確率的。劃重點,先做分值大的,性價比高的題目,千萬不要在不會的題目上耗費時間。建議數字類題目可以先做,因為到後面時間緊張,大腦在這樣的情況下非常疲勞容易出錯,而文字類題目可以像看書一樣一目十行也能知道個大概意思。
  2. 申論的技巧就更為重要,除卻平時多加練習,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緊扣材料,心中對題目類型要有個譜,現在申論考得越來越活,一定不要慌,要抓住本質。其實材料類的題型無非就是幾種,解釋,歸納,對策等,答題一定要緊扣材料,但是不要照抄。大作文首先是不能偏題,其次就是要會用排比對仗等寫作技巧。我之前吃虧就在這大作文上面,我以為到了這個年代,這樣看似華麗的詞藻已經被閱卷老師拋棄了。再幾次親身實戰後我還是用了這個技巧,考前背了一些半月談文章裡的好的句子,考試的時候改頭換面用上,果然分數提高明顯,因此我不得不信。

    說來說去,公務員考試的真正技巧不在這裡不在別處,而在自己平時的練習和積累,當然要有正確的指導,通過不斷的訓練,認識自己的長處短處,再據此排兵佈陣,多少會有收穫!


月星坊主


這邊就行測的大體技巧給您提一些個人的想法:

按照題目難度,我們就假設行測需要考到70分,那我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這就涉及到考場策略的問題。首先我的目標是對70%的題目,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可以按照平時的經驗,選出自己擅長的80%的題目,這類題目一定要又快又準的做出來,題目的正確率要達到90%,最後將自己平時一看就不會做的題目放在最後一起蒙。我們來算一下正確率:80%*90%+20%*25%=77%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目標值。

所以最後在總結一下最後這段時間我們乾點啥:

1、梳理知識點,給自己做一個分類,第一類是自己非常擅長的題目,針對於這類題目要求就是要穩準狠;第二類是自己比較模糊的題目,偶爾對偶爾錯,在這裡挑出自己在一個月內能夠突破的題目,給自己制定一個複習計劃,有針對性的突破提高;第三類是自己打死也做不出來的,因為做過N多遍都錯誤的前提下還指望在考場上靈光一閃,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那麼我們主動就放棄這類題目,力爭給其他題目多爭取點時間。


2.模擬考試!一次模擬是不夠的,必須要定時的去練習,讓自己一直保持一個考試的手感,這樣真正上考場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太生疏而發揮失誤了。


南通中公教育


行測一直是很多考生的一塊“心病”,主要是因為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所有的題目,甚至在規定時間內有二、三十道題目沒來得及看的考生每年都大有人在且不佔少數。中公教育專家給大家來算一筆賬,絕大部分的考生,都承認自己一定能做對的題目至少佔一半,也就是50分。剩下50分全部選同一個選項,得分率在25%左右,也就是12.5,加起來至少是62.5分。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考生分數都在60分以下。究其原因,其實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答不完題。而答不完題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有的考生是閱讀速度慢、容易糾結。有的考生是跟自己過不去、容易鑽牛角尖。因此要做到調整作答順序、揚長避短。

一、圖推、類比快速做

圖形推理題目作為智商測驗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出現在公務員考試中其考查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感”來了,幾秒鐘就能搞定,而“靈感”不在,可能一個題目憋一天也是無功而返。因此,建議廣大考生,充分利用考前髮捲時間快速做完(一般考場都會提前5-10分鐘髮捲),爭取在11:05分前做完,只要保證有一半左右會的即可,剩下的看感覺。類比推理正常每個題目做題時間為30秒之內,但是很多考生會因為某一個題目糾結上幾分鐘。因此建議類比推理在11:10分之前答完,糾結的題目交給你的“感覺”即可。

二、邏輯判斷、資料分析靠前做

邏輯判斷、資料分析這兩個專項,相對來講屬於分值較高且容易得分的,因此在順序選擇上,建議提前做。對於邏輯判斷,大部分考生能夠在不糾結的情況下做對絕大部分題目。資料分析也是如此,由於平時的重視均會做大量的練習,加之近年資料分析部分難度相對不大,一定切忌放到最後做。

三、數量、常識最後做

根據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考生選擇把數量放到最後做,這種做法本身是足夠明智的,但是其實大部分考生也只是美其名曰“放到最後做”,實際上卻一道不做。建議數量不全做,但也不要一個不做,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幾個去做,補充一句,如果只會兩三個,建議先把答題卡都塗上,以防時間到卻來不及塗卡。至於常識,它的特點是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能夠在五秒內確定到底會與不會,不受任何時間、地點、環境、心理等因素影響。因此建議放到最後做,在最後十幾分鍾時,雖然可能緊張到手抖,但依然不會影響常識的正確率。

其實,行測這張試卷,本身就是一道大的選擇題,能否選擇出擅長的題目,又能否選擇好最優最適合自己的答題順序,從某種意義上講要比多會做那麼三五個題目更重要。因此,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好作答順序。


事業編小助手


公務員考試9分靠實力,1分靠運氣,而9分實力當中,還有2分是技巧。所以,有正確的技巧,對於考試是有幫助的。

主要來先說下行測,整體的就是行測考試的時間安排,不少同學在這裡栽了跟頭。分享下些技巧。

1、行測要果斷放棄,100多題呢,不是一題,手起刀落,不確定的別糾結,別折騰時間,該放棄的就放棄,如果有可能拿到分數的,等做完了再回頭來看。特別是數量,言語理解題,不要糾結太多。確保自己能做的題目分數拿到。

2、安排好做題順序,不要按照順序做,要結合自己的能力,調整順序,哪些是你能做的,就先做,把握大的,就多花些時間。沒把握的,不會的,就直接擦咔。

3、不要所有的都放棄,比如數量關係,現在都放棄有點可惜了。有些題目根本不難。還是留少量時間去瞄一眼。會做的分拿到。

再說說申論,也是幾點

1、緊扣材料,千萬別偏題,緊扣答題的要求,從材料中找內容

2、字跡寫好。。。寫好。。。2分不要麼?

3、字數要別偏離。。。。這個多寫,少寫,也是2分。


最後,考前一定要去熟悉下路線啊。特別外地過來,住附近酒店的。別遲到啊。影響發揮的。

心竺公考,100萬小夥伴在用的公考神器。


心竺公考齊老師


(一)評測定位,把握方向

行測考試共有五大題型,分別是常識判斷、言語理解、邏輯判斷、數學運算、資料分析。測評是為了大家能夠對自己的水平有個基本的瞭解,複習的時候可以把握好方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複習。

在決定開始複習工作之前,可以先做一套完整的行測試題,找一套之前的國考真題,感受一下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每一種題型的難易程度。在核對好答案之後,可以把五個專項按照自己擅長的程度進行一個排序,在接下來的複習工作中,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從易到難的進行復習。

(二)專項練習,循序漸進

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要對接下來的複習工作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如果從現在開始進行復習工作的話,到考試之前還有大約4個月的時間,必須做好規劃,才能在這樣一場“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鬥中打出漂亮的一戰。廣大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一些有經驗的考生或者戰友聽聽經驗,也可以找專門的培訓機構進行諮詢,聽取專業、科學的複習步驟和方案,在這個環節上考生的選擇是很多樣的。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大家,在開始複習的初級階段可以事先選擇一些筆試方面的培訓視頻進行學習,對知識點有一個系統的把握。複習時要分專項進行練習,大家在複習的時候可以按照言語理解,邏輯判斷,資料分析,數學運算的順序進行,常識判斷則要求一直貫穿於複習的整個階段,保證積累量。言語理解、邏輯判斷和資料分析在複習的時候要著重複習,儘可能地多練習,考察的知識點進行全面複習;而數學運算則根據每年的常考考點複習即可。

複習時循序漸進,從簡單的做起,由易到難,這樣做對於長期的複習工作來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可以樹立大家的信心。

(三)適當放棄,方能成功

考試的過程中,時間段,任務重,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題目都做完,做好。所以廣大考生在複習的時候要意識到這一點,對於自己擅長的部分一定要精益求精,而對於自己不擅長的部分則在複習時先儘量把握基本的,簡單的題目,然後在進行拔高訓練。尤其在後期衝刺的過程中更要做好這一點,不貪多,而要做精,保證正確率。

有能力的同學要對自己嚴格要求,畢竟筆試的成績還是很關鍵的,直接決定了我們在面試的時候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考試,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努力備考,爭取在筆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楚雄中公教育


沒有考過公務員,沒經歷不敢妄加評論,讓大家失望了!其他學業考試,可是必須抓緊時間,先把會的答完全,再回過頭來,把拿不準的認真推敲,儘量往譜上靠,能說多少說多少!就說這些啊!不好意思了!


文悅書生


裸考全靠蒙,嘗試考積累邏輯考訓練,考公務這是吧吧主要得看命。有的學霸雖然考上了,因為種種原因去不了的也很多,學渣本來進不了面試結果命好進了逆襲了。心態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