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感业寺里,才人武则天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唐高宗李治的思念之情的?

杨秋秋


我一直觉得,武则天的文学才华非常了得。她写诗歌很能行,写思念更有感染力。比如,在唐高宗李治离开人世之后,武则天在洛阳写出了让人动容的《述圣记》一文,文中充满了对丈夫高宗李治的真情,后来这篇文章被雕刻成石碑,立在她和李治的合葬陵乾陵。就是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慨叹。

这里我简单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在感业寺里的日日夜夜,削发为尼的武才人回想起她和高宗李治萌生的爱情,心底里激荡着思念之情。刚出宫门,却入佛门。她日日课经、夜夜思念。命运之门似乎对这个26岁的女子不愿意敞开。

(感业寺)

在先帝李世民的后宫中当了12年才人,她没有得到徐才人那样的宠幸,一枚正当花季的孩子,始终没有实现一个美丽的绽放。在李世民的病床之前,她相遇了身为太子的李治,萌生了纯真的情感。她实在不知道这样的情感会不会有盛开的机会。

唐太宗走了,她被礼法绑着进入了感业寺。难道就要这样了解一生吗?

感业寺的烛火之下,她写出了惊世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思念浓烈,以致于魂不守舍、看朱成碧,其情感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人已经憔悴支离,落花为雨。虽然有过昙花一现般的相爱,但是快要被今日的相思淹没,时也?运也?命也?相爱的幸福很短暂,相思的痛苦很漫长。

即使被冰冷的相思之苦缠着,她仍然对命运有着坚韧的渴望。皇帝呀,我说的都是真的,如果你不相信我的汩汩相思泪,那就打开箱子,看看我洒在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

这么真挚浓烈的情感,真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正因为武才人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成为后人描写思念的专用词语。李白写过“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的诗句,辛弃疾写过“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的词句。

正因为武才人在感业寺里写出了旷世的思念,《如意娘》一诗在唐诗中很有地位。


文踪旅迹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诗题目叫 «如意娘»,是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时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情诗。这首诗单就艺术水平来说,的确是很高的,特别是“看朱成碧”一词被后人广泛引用。


我今天想说说石榴裙的事。石榴裙是指用石榴汁染色而来的裙子。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宝塔半边倒塌,考古人员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件金丝石榴裙。奇的是考古专家无法研究它,因为一碰就碎,只好把它放在冰箱里。人们就说,因为这石榴裙上有太多武后对高宗相爱思念的清泪。再说了,人家是女皇帝,金口玉言的,这石榴裙只有高宗才能验取的,别人是不能碰的。

因为这石榴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那时武则天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病重,李治伴驾,有幸见到了太宗身边的武才人,那天赶巧武则天就穿了这件石榴裙,于是便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



不管后人怎么评论武则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心里最爱着的那个人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唐高宗李治!


诗画人生相约篁岭


相传武则天出生时就天现异象,后又有相者,即当时的术士,预言说,此女天生异禀,日后必登大宝。但当时尚没有女官,人们很不以为然。

自武则天入选太宗后宫之后,武则天就野心膨胀,时刻在为登上皇后的宝座而绞尽脑汁。但十二年过去了,仅仅做到了太宗的才人,武则天心有不甘。天缘巧合,在太宗李世民生病期间,武则天认识了当时的太子李治,武则天在绝望中抓到了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从李治身上,武则天又看到了希望,把自己的后半生又押到了李治的身上。冒着杀头的危险,开始与李治偷情。



天难遂人愿,李世民驾崩归天。而武则天则被放感业寺为尼,武则天顿感万念俱灰,把那颗为后为帝的野心收起,开始一心向禅。但一个刚二十多岁妙龄女郎,怎么能受得了青灯黄卷的煎熬,更别说生性风流放荡的武则天了。天缘巧合武则天认识了白马寺的冯小宝,两个人一时堕入情缘,卿卿我我难舍难分,武则天也早把皇后梦,还有那天子情郎李治抛在了脑后。


也许武则天天生就有做皇帝的命,三年后,李治到感业寺上香,巧遇武则天,又牵出了两人的情缘。这是已经是皇帝的李治,向武则天保证,回宫后一定来接她入宫。这次见面又点燃了武则天那颗野心,可李治回到皇宫,并未将此事常挂心上,一隔数月武则天并未等到李治践诺来接,好不容易来到的机会,武则天怎么能轻易再丢掉呢?

感业寺本是皇家寺院,一切用度都有国家供给。一天在为感业寺运送供给的人中,正好有一个武则天相识的太监,武则天便把当时与李治相好时,送她的九龙玉环和自己写的一首思念李治的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交于那个太监,嘱咐其一定要亲手交给皇帝。

正是这次交还礼物的行为,促使李治决定把武则天重新接回了宫里,做了皇帝的妃子。为以后进一步为后为帝,打下了基础。


无奈且向上


首先必须先澄清一下,武则天进入感业寺是出家为尼的,所以她已不是才人!

武则天在感业寺中给李治写了一首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很多人认为这是武则天思念李治的作品,并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此诗在唐诗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还有人认为此诗连李白都自叹弗如。

其实这首诗很烂,明显为拼凑之作。

一、第一句不仅不是提炼,而且是把南朝梁王僧孺的“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抄四字而成!却不知“忽”字方是句眼!被抽掉后根本不成立!除非她是色盲!

二、“思纷纷”表面上很好,但和“看朱成碧”搭不上,因为人思绪纷纷的时候,眼中所睹皆不见,不可能看朱成碧!

武则天的诗词水平由此可见一斑,不仅很烂,而且抄都不会抄!抄来抄去把她自己抄成了色盲!

三、“不信比来长下泪”一句寡淡无味,几为市侩之语!何人不信?指李治吗?她为何害怕李治不会相信她?当然是因为她拼凑了一首破诗!

四、石榴裙的意思,大家都懂,就是勾引!与诗意严重不符!

五、最重要一点,武则天和李治之间根本没有所谓“爱情”,她勾搭太子李治当然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否则以李世民的雄姿作参照,懦弱好色的李治算哪根葱?哪能入她法眼!到感业寺感觉人生无望,这才拼凑这么一首诗,希望李治念在旧情人份上,拉她一马,而已!

这就是武则天对李治的思念???贻笑大方!

但是李治居然还相信了,由此可见李治的愚蠢!

另外武则天这种人会思念别人吗?大家仔细看下武则天这个人!

天下女子从古到今算杀人最多的就是武则天!至少几万人死在她手里!为宫斗弄死刚出生的女儿!为皇位弄死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儿子李旦甚至在家中吊了一根绳子,就等她圣旨一到,夫妻俩马上就可以上吊,免得被更加残忍的手段杀死!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的兄长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加,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郎了因此下令将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为李武联姻弄死武攸暨的妻子!李武联姻后太平公主变成了荡妇!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还将自己中意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母亲武则天!武则天还杀死上官仪全家把上官婉儿变成荡妇!杀死李姓一万余人,任用来俊臣等酷吏“请君入瓮”害死了多少大臣及家属!件件事斑斑血!在嵩山丢下的金简都不敢忘记为自己求“除武曌罪名”!心中何等不安!武则天这种害死亲生儿子、亲手杀掉刚出生的女儿的毫无人性的魔鬼!居然会有思念??岂不可笑之极?

但是那些认为此诗在唐诗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或者连李白都自叹弗如的人,则更加的愚蠢!为啥?不仅因为武则天的毫无人性,还因为连李治也不敢这么说!!!

武则天?一个魔鬼!而已!让她的思念见鬼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