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01

我的鄰居小琴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莉莉。為了能夠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驕傲。莉莉出生後,小琴選擇了在家做全職媽媽。但是最近小琴跟我說起,她在教育孩子上遇到了煩惱,這也讓她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那天,小琴和莉莉拿了很多玩具到樓下玩。有個小男孩看到莉莉有玩具,就想過來跟她一起玩。但是莉莉連一個玩具都不肯給小男孩。她死命的護著自己的玩具,就怕那個小男孩把她的玩具搶走,還大喊大叫:“我就不給你”。

這時候,小男孩的媽媽走過來,指責莉莉不懂分享,“也不知道大人是怎麼教育的?”

小琴很惱火,她甚至覺得有點丟人,她強行把玩具給了小男孩,導致莉莉開始歇斯底里的哭鬧。她覺得莉莉沒有做到人人都喜歡,不懂分享彷彿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

02

我告訴小琴說,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物權”的思想,她的東西,她自己有權利選擇給或不給。當媽媽強行拿走他的玩具時,他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而原因其實是因為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其實,孩子的成長,必須經歷的兩個叛逆期: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叛逆期階段,孩子心理與身體活動能力增強,總想擺脫大人的約束,不斷的挑戰未知的底線,這種“叛逆”心理和表現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識成長的重要標誌。那麼叛逆期兒童有哪些常見表現呢?

1. 不建設,愛破壞:

摔東西、拆玩具、亂塗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

2. 不明理,易煩躁:

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即使不符合季節;

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想做的事堅決要做,否則就大哭大鬧。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3. 唱反調,不理睬:

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不讓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願自己玩,也不要父母一起玩。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4. 挑權威,攻底線:

故意破壞之前一起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5. 起衝突,易動手:

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愛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後順序,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又愛搶別人的,嚴重時甚至打人。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03

可以說,孩子人生必經的2個叛逆期,是父母最好的成長期。

因為當我們陪伴孩子渡過這些叛逆期的時候,父母必須去學習,在這種激烈的成長期,父母跟著孩子成長的步子,變得成熟。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了。那麼我們要如何應對叛逆期呢?

1. 深入瞭解孩子行為的原因與動機

要注意觀察,多與孩子交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儘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

2. 原則問題絕不遷就

叛逆期的孩子是矛盾的,不斷挑戰規則,又不斷追求規則。如果規則混亂,孩子一定缺少安全感。在制定規則時要慎重科學並堅守:

堅守:規則一旦制定,就必須遵守

慎重科學:不制定超過兒童能力的規則,例如要求孩子上課不走神等。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3. 多種方法巧妙引導

叛逆期的孩子“問題”多,情況多,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採用不同的辦法巧妙引導:

對策一:激將法。

利用孩子唱反調的心理,想要孩子做什麼,就偏偏不讓孩子做什麼。

對策二:冷處理,裝作沒看見。

孩子到處扔東西以吸引注意力,裝作沒看見。孩子看見沒引起她想要的效果,就自動停止。

對策三:把問題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總之,不同的孩子每個階段的心理發展都不一樣。所以父母一定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瞭解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實際特點調整教養的方式。

不要孩子出了問題就怪孩子,要先從自己身上,從家庭找原因。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最初的成長階段,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抓緊這做父母的有效期。

始終記住:越用心的父母養育的孩子,叛逆的問題會越少,而孩子人生的2個叛逆期,是父母最好的成熟期,多點學習,少點焦慮。


孩子和自己關係不親近怎麼辦?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請關注頭條號:【劉芳聊親子】。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做孩子最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