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遠看一片葡萄園,

近看柳月灣在眼前。

柳月灣舞臺是奇蹟,

這個造型有創意。

——樸實的打油詩透著喜悅!伴隨著歡快的節奏,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合發村村民馮素豔唱起了自編自演的快板書。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右一是馮素豔。她於三十多年前嫁到了合發村。只有小學文化的她,切身感受到了家園“日月換新天”。如今,她經常自編自演快板兒,並以這種形式來歌頌家園的變化。

和煦的陽光照進合發村每家每戶,

更照亮了村民們的幸福新生活。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突泉縣。

合發村通了柏油路,

建起了文體活動廣場,

開張了“互聯網+便民連鎖超市”。

大家的衣食住行和以往相比,

發生了“高質量”的變化。

合發村:用腳步丈量村子的書記

2015年8月3日,已有10年氣象部門工作經歷的彭勇來到合發村,開始了自己“駐村第一書記”的新角色。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右二是彭勇剛。

彼時,內蒙古自治區“十個全覆蓋”工程的觸角已伸到這個貧困村。危房改造、安全飲水、道路硬化……每項工程都直抵村裡最緊要的民生需求。

推進當地精準扶貧是彭勇剛的主要任務之一。就任後,他迅速投入“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中,入戶走訪調查、張羅施工安排、協調各戶圍牆走向,很快與村民打成一片。

  【“十個全覆蓋”工程】:一是危房改造工程;二是安全飲水工程;三是街巷硬化工程;四是電力村村通和農網改造工程;五是村村通廣播電視和通訊工程;六是校舍建設及安全改造工程;七是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工程;八是文化室建設工程;九是便民連鎖超市工程;十是農村牧區常駐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工程。

“‘十個全覆蓋’真正覆蓋了民心,拉近了我們與村民的距離,為進一步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彭勇剛說。

“我屬於從家門到校門,從校門到機關門的‘三門’幹部,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彭勇剛坦言,此前,對於農村工作了解,主要來自《第一書記》《馬向陽下鄉記》等影視劇。

而如今,他拿出一打已經褶皺的紙張。這是合發村的航拍圖紙。紙上密密麻麻地寫著每家戶主的名字。

整個村子轉一圈,用我的步伐測量是6000步,需要40分鐘。

在合發村兩委聯合辦公室,門後的角落裡擺放了一張單人床,另一側放了一個拉桿箱,一個鐵皮書櫃被當成了簡易衣櫃。這是彭書記的宿舍。“村裡主要的糧食產物是玉米和綠豆,村民大部分靠天吃飯。”彭勇剛說,“要改變合發村的農業現狀,需要防災減災氣象服務的融入。只有發揮好氣象在農業生產中的保障作用,才能使村民真正增收致富。”

氣象部門出資設立了電子顯示屏,為村民提供氣象信息服務。自從有了電子顯示屏,村民時常會來村委會查看天氣預報,極大地方便了大家看天種地。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溫室小氣候觀測站。

不僅如此,彭勇剛還向氣象部門申請了20萬元的溫室小氣候觀測儀器設備款。農民可以對大棚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可以測量大棚內部溫度、溼度等數據;通過連接微信客戶端,可以隨時掌握大棚內部信息;通過佈設在大棚內的攝像頭,甚至可以遠程查看農作物長勢。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內蒙古氣候好產品證書。

56歲的村民楊忠山喜笑顏開:“當了大半輩子農民,沒想到咱農村還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我這房子重新維修了,扣上了彩鋼瓦,再也不用擔心漏雨了;換了窗戶和門,冬天既亮堂了,也暖和了;就連種大棚都有氣象服務了。”

五三村:人見人愛的“小胖子”書記

“‘第一書記’來,就是做做樣子的吧?”

2016年8月,程飛來到突泉縣太平鄉五三村擔任第一書記時,也遭遇了幾乎所有“駐村第一書記”都會遭遇的質疑。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左二是程飛。

王金霞,65歲,五三村的單身老人。兩年前的夏天,程飛來到她家的時候,家裡的院子荒廢著,四壁蕭條,她“吃”著低保。

第一次來我家,我都不知道他是新來的書記。就看著他胖乎乎的,人很溫和,我就叫他‘小胖子’。

因為家裡經歷了一些事情,王金霞幾年裡情緒都不好。加上年紀漸長,很多時候膽子也小,她那時覺得沒啥賺錢的門道,只能待在家裡“吃”低保。

“姨,您擱哪兒呢?我去看看您。”

自從認識了,程飛每幾天就會去看看王金霞,講講扶貧的政策,鼓勵她種園子。在突泉的農村,每家每戶院子裡都至少有一畝自留地。發展庭院經濟正成為流行,當地人稱之為“種園子”。

扶貧故事|在內蒙古突泉,7個人竟領頭做了這些事!

聚美恆果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示範棚。

種園子一年能掙幾千塊,還能得到一定的產業幫扶資金?起初,不僅在王金霞眼裡,五三村大多數村民都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在程飛的極力勸說下,王金霞以及她的親戚朋友鄰居,都半信半疑地加入了種園子的行列。

2017年,王金霞種園子掙了5000塊,也獲得了產業幫扶資金獎勵500塊。程飛又帶領幫扶隊,給王金霞補貼1000塊,重新修繕了破舊的房屋。

自此,王金霞徹底告別了低保。

五三村每個貧困戶的情況,程飛都一清二楚,幫扶措施也因戶而異。“院子大的,發展庭院經濟;有年輕勞動力的,推薦應聘縣裡的生態護林員等崗位;沒條件種菜的,鼓勵支持發展養殖;另外就是幫助大家解決大病醫保。”他說。

在五三村,程飛成了紅人。

村民只要看見他,都想拉他去家裡吃個飯。程飛一一拒絕,仍然吃著自己從村頭小賣部買來的方便麵,每天在村裡辦公室埋頭工作到深夜。

“為了我們村脫貧,‘小胖子’是真苦啊。”王金霞跟記者說,她就想讓程書記來家裡吃點家常菜。

摘掉“貧困”這頂帽子,

靠氣象能行!

自2013年,

中國氣象局與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結對子”以來,5年裡,中國氣象局派出4批共7名優秀幹部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縣扶貧辦副主任、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是楊瑞林、高廣京、薛建軍、彭勇剛、馬清雲、程飛、王鵬飛。

截至目前,中國氣象局定點幫扶的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逾2.7萬人摘掉了貧困帽,超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0%;貧困發生率從20.3%降至6.3%

美好的未來在路上!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策劃協助:孫楠、何孟潔、葉海英

圖片來源:內蒙古晨網、中國氣象報內蒙古記者站、網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