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却很少?

是谁蒙蔽我双眼


南北人口流动差距大,更多流向到南方。这种情况的确真实存在。

原来也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想来还是有以下几点吧!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高精尖人才很多选择到南方地区就业,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发展更加迅猛。大量高技术人才的流入,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进步。使城市的发展水平极大程度得到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到南方城市展示自己的能力。




国家优惠政策

1978年以后,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追求整体发展速度与效益的方针指导下,国家投资和布局的重点大幅度向原有基础条件较好、投资能力较强、投资环境优越的东部地区倾斜。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梯度明显。促进东部地区的大力发展。刺激企业管理人员的流入。

气候寒冷

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四季更加分明,冬季随纬度的增高而变得更长。冬天的漫长会让身体产生不适,居住的欲望减少;减少外出的机会。气候的干燥,对呼吸系统危害也大。南方气候宜人,适宜居住。

温度低,对农业来说,每年只能有一季或两季的种植庄稼时间。农业的收入减少,消费水平减少,不能刺激消费,消费发展不起来,生产水平也滞后,使整个社会经济大循环都减速,致使地区的落后。

环境、空气质量

早期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城市的边缘化发展,更减少了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土地的过度开发,都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城市发展也诞生了科技附属产品,每家都有几种家用电器,特别是汽车,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供暖期较长,煤的需求量较大;农民燃烧秸秆,都会产生大量PM2.5,形成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佳。



消费水平高,工资水平低

上述因素导致农民富裕不起来,整体消费和生产水平都低。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格局,北部地区的老工业历史问题严重,政府负担重,生产力发展滞后。

或许就是整体生产和消费的能力低,员工工资水平也低,很多人选择到南方发达城市发展,增加待遇。


Teresa574


我本人就是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我出生在山东,求学在北京,工作在广州。我身边确实有很多北方人在广州定居。至于在海南岛定居的北方人那就更多了。大家当然都知道这里几乎已经被瑞典人占领了,甚至连哈尔滨市公安局都要在三亚设立警务站了。



逃离北方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理由有:南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比北方是普遍高一些,人际关系简单一些,个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也高一些。


不仅高学历的北方人被南方吸引。以广州的出租车行业为例,一大半出租车司机都是河南人。这些河南司机普遍愿意来广州淘金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广州的就业机会太多了,远远超过河南老家。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气候问题。据媒体报道,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每年春秋、冬季在海南省生活、居住的黑龙江户籍人员达30多万人,并且以老年人居多。


再加上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在促使不少北方人向南方迁移。北方的空气污染问题比南方严重很多。广东、海南等地的空气清洁,已经成为南方吸引人才的重要软实力。


就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最近两年已经好几位放弃了北京的工作,跳槽来深圳了,他们来南方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希望为孩子找一个空气好点的城市。



最近几年,随着以GDP为首的各种城市数据排名席卷而来。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一个地区究竟是否被大家看好,人才吸引力最具说明力,通过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就可以最直观的体现。


最后,作为北方人我必须想说的是,中国的北方的确是在没落了,中国的未来还是在南方。


李明波论中东


我丈夫就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定居的。将近十年了,现在生活在广西北海,在这边买房,在这边一点一点的重新打拼,直到现在生活逐渐稳定。我是地道的南方人,跟他结婚也将近四年了。之前都没有跟他回过东北老家,今年4月第一次跟他回老家小县城住了半个月,也跟他去看了他原来工作过的国有水电站厂,他说原来这个水电厂鼎盛时期有员工600多人,我一看这水电厂这么小,十几个人足以维持这个厂的基本运作,怎么会有600多人在这干活呢,他说大家上班都没事干,国有企业上班等着下班,爱干不干,反正工资差不多,勉强维持着基本生活,然后就是稳定。老公毕业后开始工作就一直在这厂里一呆就呆了很多年,直到2009年家庭发生变故,也许是想出来散散心,也许是对这样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毫无希望,朋友邀请来广西北海玩,来后才发现是骗来做传销的,老公没做坚决离开了那个组织,然后到处走走看看却喜欢上这个海边城市。那时这边的房价刚刚起来,城市发展扩建一切欣欣向荣,他最终下定决心办理内退出来了,于是在这边学习干起了装修,边做边学直到现在相对稳定下来。老公总跟老家的同学同事打电话,跟他们说这边日新月异的发展,邀请他们来这边走走看看,新的市场,新的活力,比起东北老家机会多得多。说了这么多,总的来说,南方众多城市的市场经济活力是比北方要强的,北方基本都是陈旧的老工业国有企业,大家挣的都是基本工资,干多干少都差不多,没有收入变化的鼓励就没有动力,而南方的广大市场,只要你肯干,机会很多,市场经济,肯思考加上积极肯干决定了你的收入。还有,南方也没有北方漫长的下雪冬天,虽然也冷,但是在外边工作的时间不会受到季节限制。这些都是南方比北方更有发展优势的地方。


所看所想


我杨角风的回答一般与众不同,换种视角看待这件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再从经济和文化谈,显得重复了,所以我就回答几点,比较另类,忘博君一笑!

1、妹子

南北方的区别是必须要提妹子的。这就不用解释了,南方的妹子小巧玲珑,温柔体贴,当然不是说北方的美女少,最重要的在于衣着!

在北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看妹子,都只看到一个球,对,一个球,一条腿!

在南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看妹子,都能看到两个球,对,两个球,两条腿!

看懂的,自动去面壁……

北方人少(我所谓的北方指东三省那里)南方人多,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来了南方就不舍得回去了!

这绝对算一条理由!

2、何为南方北方?

还是要解释一下何为南方北方吧:

有人说黄河以南就是南方,黄河以北就是北方。显然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题主也说了,河南也属于北方!

那么是不是长江以南就是南方,长江以北就是北方呢?

但这是民间的说法,其实也不科学,真正的区分是秦岭淮河。这是根据气候来划分的,秦岭挡住气流,导致南北差异大。而且在古代,尤其是涉及到南北两个国家对峙时,往往也是以淮河为界,这样导致两边的文化、经济、语言、食物、民俗等等的不同!

有人出来反对了,是谁呢?是广东,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以北都是北方……

3、必须提到身高

大家不要喷我,实话实说,平均身高的话,确实是北方人要高一些,南方人到北方以后,小身板无法跟北方大汉抗衡。

而北方人到了南方,有一定概率变成壮汉,比如小编杨角风,在北方普通的身高,到了这边就成了巨人,以前很少听到有人夸身高,到这边反而成了身高的人!

我们中国人,尤其是男人,比较忌讳的一件事,就是被人谈论身高,这跟国情有关,就像自古以来我们称呼日本人为小日本,可见这种观念多么的根深蒂固,并且带有略微的鄙视!

(声明:杨角风绝对没有一丝嘲笑的意味,我反而要抨击这种情况!)

所以也就造成了,南方人不太愿意去北方,北方人反而愿意来南方……

4、食物的差距

虽然有时候在南方也是不适应这种饮食,但是明显的,在南方食物的选择太多了,而北方相对就单调的可怜!

比如小编杨角风曾经去过最北方,冬天除了肉还是肉,各种各样的肉,要么炖,要么烤,要么涮……且都是大盆的,吃起来是爽!

而南方就比较精致,活的也比较小资,分量少,但是样数多,两边一对比,还是南方的饮食更合理一些!

而且水果也多,要知道很多热带水果是很难运到北方的,小编杨角风小时候哪里吃过荔枝、芒果、榴莲等等,当然也可能跟经济基础有关,更大的原因在于那时候的运输水平根本无法大量运输这种水果。

而到了南方,我吃过太多的第一次了,吃爽了以后,也不愿意回北方了,水果也死贵死贵的,除了苹果、梨等北方可以长的水果!

还有就是海鲜,这个必须要提一下,这就很容易理解了,作为爱吃的货,还是南方好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北方工作难找,南方要好找的多,这样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或者打工者都来到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一旦扎根,又会引来七大姑八大姨投奔,这样也就扎根南方了!

文化也不太同,北方办事一般找关系,不然很难办,南方的办事效率要远远高于北方,当然也跟地区财政和人员有关,总之我在南方待着,只要依章办事便可!

其他的大家的回答都比较详细了,就不补充了!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喜欢就关注吧!也可关注我公众号:杨角风发作!更多精彩等着你发现!


杨角风发作


说到北方,其实我自己是很喜欢北方的,尤其是觉得北方人的豪迈跟有趣特别吸引人,总觉得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到北方旅游一次。不过喜欢归喜欢、向往归向往,若真给我一个可以定居北方的机会,我想我是会拒绝的。

这也就跟目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关,即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而在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却是少之又少。其实仔细一想,这现象的存在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1.经济发展

俗话说的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们无论是定居还是工作都想去到经济更发达的地方。而南方地区的经济显然比北方要发达许多,南方部分城市已然成为了我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感叹。

而北方城市的经济也在发展中,但是比起南方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也就有许多的北方人会更想去南方城市生活,无论是市场还是工作机会,南方城市都成为不错的选择。

2.生存环境

北方一直都被冠以“冷”这个字,提到北方,人们可能第一印象就是那是气候全年偏低的地方。再加上近几年来,北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不断升高,许多的南方人对于居住在北方就更加望而生畏了,不仅是畏寒更是畏空气质量。

南方城市一年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四级气候变化明显,而且南方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好,相比起来也是更加适宜人类居住。

3.风土人情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风土人情,北方人豪迈,南方人委婉。当北方人来到南方后,他们的豪迈果敢是十分吸引人的,也是能比较迅速地融入到我们南方的风俗中。


相较而言,南方人去到北方后,因为委婉腼腆的性格反而很难较快的适应北方的习俗。所以风土人情的差异也是决定这一现象很大的一个因素。

其实,无论南方北方,既然存在着差异,那必然有各自的优势。北方人南方人的相互往来,既是文化多样性的交融也是生活多样性的交流。


——END——

针对定居南方还是北方,你有什么更多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我自己长期在南方工作和生活,确实感觉到很多北方人愿意在南方定居。比较重要的理由有:南方普遍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一些,人际关系简单一些,个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也高一些。

前不久在北方一个城市开会,闲聊中朋友说了一件事,就是在北方某些地区,省管县的体制改革很难推动。所谓省管县涉及到财政拨款方式的改变。以前省政府先把一大笔财政拨款给到地级市,然后地级市再往下把款项拨到所管辖的县。由于中间要经过“市”这一道门槛,县的独立性就很小。钱可能来得很慢,经常会有克扣;县里想发展个什么项目,常常要先服从市政府的全盘考虑。很多时候,市并没有把自己的好处辐射给县,反而会抽取甚至吸干县的资源。省管县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省里把财政的钱直接拨给县,省掉了中间环节。有了钱做保证,县一级的独立自主性就会加强。

在我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县级政府普遍欢迎省管县,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县,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加自主。但是按我朋友所说的,北方地区的有些县官们却不喜欢这样。理由很奇特,也很简单。就是他们跟市里的官员混得更熟,地理上是接近的,人情上是抱团的。想搞什么项目,可以找市里熟悉的官员,凭人情关系搞定。如果省管县了,要跟省里打交道,对他们就不方便。一来人不熟,二来省级政府里也更强调按章办事。

以上只是闲聊中谈到的南北风气的比较,细节上不一定都准确。但确实说明一种普遍的认知,北方的官场上,至少在比较基层的一级中,更盛行人情关系和抱团。而在南方,则不那么看重过分热情的抱团,比较愿意把人际关系搞简单一些,大多数时候,照章办事走程序,事情反而更顺利。

我自己一直在广东,可能有偏爱,不便评价哪边好坏。很多时候这也是一种生活趣味的不同。有人喜欢北方的热情如火,豪爽大方,觉得南方人情淡漠,格局不大,没劲。不过我接触过很多在这里定居的北方人,甚至做过一点小小调查,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人际关系简单一些,是南方的吸引力或者叫“软实力”。很多并非在大城市的基层公务员跟我说,回到北方老家(通常是指小地方),那里还是熟人社会,办一点常规小事都要搞关系、托人情,实在是受不了。不如这边好,凡是能按程序办的事情,就按程序办,生活更轻松。

可见经济富裕程度虽然很重要,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很多人非常希望大环境是制度健全的,规范化的,比较有确定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生活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要大一些,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必天天想着跟谁搞关系或者看谁的眼色。我个人觉得,南方更加有这种氛围。


郭巍青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我是北方人,在广州十几年了,思乡情与日剧增。不是不想回,而是迫不得已,究其原因归纳两点。

一就业环境,这就不用多说了,南方经济大大优于北方,无论你是打工、创业、还是就业机会都远远优于北方。比如在我的老家,如果你能找个五险一金的工作,哪怕工资两三千的工资都不敢换工作,就算生活成本低,这点钱也不够养家糊口的。反过来在南方,只要你肯干,就算摆地摊月入过万也是很轻松的,我就认识一个在我们写字楼收垃圾的,广州两套房,当我听到这以后,心里万马奔腾。当然,这些人只是来广州早,但是这种早期来广州创业的北方人要么发财了,要么买房了。所以生活压力不大,收入高,也就定居下来。反观我们80、90后外来人,真的没有定居的心情,要不是回家没有好工作,早就回家了。

二在大城市打拼,有房有车,但是生活压力大,想回家但是又要考虑小孩的教育问题不得不留在大城市的也很多。现在和我周边朋友聊天,大部分都是说压力大啊,城市生活辛苦啊什么的。现在大城市工作,稍好点的工作基本上是加班拼出来的,再加上堵车、消费成本高,人流密集,造成了幸福感普遍偏低。到是外地人来了以后说还是大城市好啊,但是他门们体会不到上下班三个小时是什么感觉,一天三餐吃快餐是什么感觉,不懂的别人在潇洒自己在加班是什么感觉。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应届毕业生多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原因,好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当然还有很多北方人愿意留在南方,多数是混的相当好的,还有一部分是过来养老的。总之生活所迫的还是不少,像我这种退伍留在南方,又没什么一技之长,回到家又要从头开始的是想回不敢回。说的对不对多包涵,如果有跟我一样的就只能说同命相连了。


传说27691955


我十四年前就在东北的沈阳和铁岭待过,2004年8月底到达沈阳,在沈阳的第一感觉就是比我老家福建凉爽很多,八月的沈阳已经隐隐有秋天将来的感觉,白天感觉略热,但温度刚好不高也不低,很舒服,进入九月就不一样了,晚上开始需要盖被子睡觉,早晚温差开始变大,东北的秋天比南方来的早的多。

那一年应该是在十月低还是十一月初沈阳就开始下雪了,起初下的是毛毛雪,到十一月初动身前往铁岭时雪已经越下越大,对于我这个第一次来北方的南方人来说,东北的冬天真的很可怕,不管是下雪或雪化都是一种煎熬,太特么冷了,十一月初到铁岭后雪还是经常下,在铁岭龙首山爬一次山全身被雪花包成个雪人,这是我对北方的初次印象,夏短冬长,进入十月就开始冷了。



北方的主食大同小异,基本上三餐纯吃米饭的少,我在河南吃的多的是烩面和大馒头,在东北就是大葱配贴锅饼,很少吃米饭,街上也鲜有像南方那样的以米饭为主食的快餐店,北方人炒菜重油,而且分量足,下馆子经济实惠又划算,但经常吃不完最后还是浪费了。



中国经济自北向南转移已成常态,北方经济从建国初期占全国比重的51%已经下降到如今的39%,南方宜人的气候和良好的经商氛围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方人来南方创业定居,这可能会成为趋势和常态,毕竟沿海省份不仅仅是经济发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人居条件确实是很吸引人的,东北的人口外迁在这几年已呈爆发式增长了。

南方人鲜有在北方置业定居(京津除外)的,可能也是出于气候原因和饮食原因还有经商创业远不如南方来的开放方便,南方人由来已久的祖根观念让他们更愿意生老在故乡。

对此你们又怎么看呢?


大国布衣


南方虫子很多的,天气潮湿,房子一段时间不住会长香菇哦。冬天的冷,是刺骨的冷。去过哈尔滨玩过一次,大冬天去的。哪里的冬天阳光是柔的,冷不是南方的这种湿冷,它是干冷。感觉那边冬天在屋子挺舒服的。不过去那边玩可以,要我去生活真不适应,去了那里分不清东南西北。平原的生活会感觉压抑。我是在丘林地带长大。自小的认知里,路是弯弯曲曲的,我们只说左拐右拐直走。突然去到平原,来个东西南北我是弄不明白的。特别是看到山上的树大冬天没叶子感觉好荒凉。饮食习惯也不同。我喜欢吃米饭,吃面条吃不饱。


江右老王


作为一个记者,常年走南闯北,对于中国南北的情况,应该说都比较了解。关于“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却很少”这个情况的描述,应该说是属实的。

1.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目前的经济中心在南方,说得通俗一点,钱多的地方在哪里,人就会流向哪里。北上广深,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南方就占了三个。未来海南还要搞自贸区,杭州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马云已经把它打造成了中国互联网未来的中心城市。

钱多是根源,与之带来的是各种物质条件的不同,相比于北方的卷大部分地区,南方的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讲究。比如吃,北方相对粗糙,同样是沿海,北方的一些海滨简直是糟蹋东西,一点都不讲究,南方不管是江浙还是广东,对吃就做的很精细。再比如澡堂,北方大学的澡堂都没有隔间,这在南方简直无法想象。

虽然,北方也有北方的优势,但是如果你从商品经济的角度,会发现南方远胜于北方,无论是东南沿海还是西南地区,一个海归博士跟我讲:中国城市规划最好的,一个是成都,一个是上海,生活水准最高,他在北京待了两年,给他的印象是没有南方有吸引力。

2. 南方的自然环境比北方要更好。尤其是这些年来的雾+霾盛行之后,北方的PM2.5实际上比起南方要严重很多,因为工业中心,煤炭中心都是在北方。至于气温湿度之类的,各有偏好,有的人喜欢北方的四季分明,有的人喜欢南方的温和湿润,但是从海南聚集的很多东北人来看,似乎还是后者的更多一点。

3. 说到东北,就不得不提到北方的衰落,东北是一个缩影。我认识的很多老家东北的,很多都去了南方。上海广州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比起北京要大得多。我认识一个“精神广东人”,是一个95后的妹子,我开始以为她是广东人,因为操着一口广东腔的普通话。后来才得知,她是吉林人,但是来广东的两年时间,日常从来不暴露自己的东北口音,而是学南方妹子的口音,两年时间基本上以假乱真,听上去甚至带着一点台湾腔。她跟我说:相比北方,她更喜欢南方。她对自己的故乡北方并不认同,而是极力融入南方,即便春节,也只是回家待几天时间,就匆忙返校。最近,和东北的淘宝卖家吵架,她居然也自称广东人,让人叹为观止。

4. 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其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差别,北方是人情关系文化,南方是契约文化。相比于前者,后者更加符合现代商业社会的特征,因此中国比较成功的商人,很多都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广东这几个南方省市。不相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看淘宝的数据,那是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你会发现,南方的商家的市场份额,规模,要比北方的商家强很多。

5. 很多的北方人逃离北方,本质上不是逃离地理环境,更多的是逃离这样的人文社会环境,在熟人关系的社会,一个人向上的通道很容易被堵死,看不到未来;而在一个讲究商业文明的南方,则更有逆袭的机会。这不仅是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也是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异,也就造成了很多人的流动,其背后是理性的考量。

坚持优质原创,分享我的经历和见解。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就请点赞和关注,并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