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启示录:大国需要大吨位两栖战舰体现大国地位

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启示录:大国需要大吨位两栖战舰体现大国地位

  美国海军网站3月15日发布消息称,部署在亚太地区的美国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在东海完成了一系列F-35B起降飞行任务以后,已返回冲绳基地进行修整,此前“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在东海停留数日,并进行了多次F-35B的起降。

两栖攻击舰完美的结合了船坞登陆和舰载机的搭载,一直有着“小航母”的称号,并且从近年来开始已经逐渐代替搭载直升机和短距离起降战斗机的小型航空母舰,成为了包括欧洲许多国家在内的海军主力舰艇。从目前各国的发展来看,目前两栖攻击舰正在朝着大型化,多用途化,不断的强化航空作战能力的方向发展,诸如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在本国的小型航母已经退役或者接近退役的情况下,已经选择两栖攻击舰来代替之前航母在本国海军当中的位置,而像美国这种拥有强大海军的国家,因为拥有真正的大型航空母舰,因此仅仅是将两栖攻击舰作为两栖作战编队的主力来使用,但是随着F-35B这类第四代战斗机的搭载,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具备了一些航母作战能力的意思,就比如这次部署在亚太地区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

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启示录:大国需要大吨位两栖战舰体现大国地位

“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是美国“黄蜂”级的首舰,其前身是“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1万多吨,舰长253米,虽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的,但是其体型已经超过了目前欧洲在建的最大排水量的两栖攻击舰“第里雅斯特”号,后者排水量也达到了3.3万吨。由于建造时间比较早,“黄蜂”号仍然的动力系统仍然采用蒸汽轮机做为动力,2台锅炉推动2台蒸汽涡轮使得4万吨级的“黄蜂”号航速达到了24节。不同于塔拉瓦级,“黄蜂”级的原始设计中就被赋予操作LCAC气垫登陆艇以及AV-8B战斗机的能力,因此货仓和车库面积要小于“塔瓦拉”级,但是增加了2艘LCAC气垫船的装载量,使得其两栖作战的部署速度和数量都强于布拉瓦级。

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启示录:大国需要大吨位两栖战舰体现大国地位

至于舰上的武器装备也仅限于自卫,只有2座海麻雀导弹发射器,2座密集阵,以及后期加装的1座海拉姆导弹发射器。“黄蜂”级最为强大的要数其堪比中型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黄蜂”号可以搭载30多架直升机和短距离起降战斗机,并且最多可以搭载20架AV-8B和6架SH-60反潜直升机,仅凭舰载机数量就完胜欧洲已经退役的众多小型航母,自从2011年开始搭载F-35B战斗机进行起降实验以后,“黄蜂”号的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类似印度“超日王”号航母这类的中型航空母舰,而“黄蜂”号仅仅是一艘两栖攻击舰,并且还不是目前美国最为先进的型号。

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启示录:大国需要大吨位两栖战舰体现大国地位

因此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情况来看,给了中国很大的启示,那就是首先吨位一定要大,更大的吨位带来了可观的装载量和作战能力,其次就是在兼顾两栖作战能力的同时要更加强化航空搭载能力,毕竟两栖攻击舰首要任务就是靠其舰载各类机型来完成两栖作战的掩护和攻击任务。按照中国海军未来的战略发展来看,万万不可以跟随欧洲发展的那种小家子气的舰种,如果我们要对标的话,就必须要对标美国,并且要对标其最先进的型号“美国”级,至于说短距离起降战斗机的搭载能力,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毕竟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

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启示录:大国需要大吨位两栖战舰体现大国地位

  虽然说至今国产两栖攻击舰的消息一直扑朔迷离,具体建造什么吨位也是众说纷纭,但是笔者坚信中国海军一定会为了应对未来的局势而决定建造什么样的两栖攻击舰,让我们共同期待吧。(马卡洛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