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董長征:向他人學習 意識到危機將到來

6月5日,以"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的未來"為主題的2018(第九屆)全球汽車論壇在重慶召開。會上,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表示:“豐田雖然是最賺錢的公司,但是仍然感到危機感,這絕對不是說說笑笑的。在很多方面,特別是現在需要向我們自主品牌學習,需要向其他同行學習。”

以下是演講實錄:

董长征:向他人学习 意识到危机将到来

以下為董長征演講實錄:

說豐田的保守是理解的問題,現在的豐田或者過去的豐田也許像他們三位一樣,西裝領帶、一本正經,未來的豐田就像我這樣一臉不正經。要真正跟年輕人走得更近一些、更接近一些。新勢力參加論壇參加會議都跟我穿一樣,不正經的。消費者的變化,帶來了我們車企的一些變化。

最近豐田提出來,大家思路差不多,我們提出來叫“挑戰你的不可能”,全球都有這個口號。什麼叫挑戰你的不可能?上週去北美總部開會,我真明白什麼叫挑戰不可能。美國有一個互聯網公司,這個公司的人可以帶著狗上班,也沒有看到哪個人正兒八經坐在那兒上班,站著、蹲著、各種姿態都有,他們做著非常前沿的技術,就是互聯網與汽車互動的問題。所以在未來,剛才朱華榮總跟蔡總都講到,我們汽車行業的不確定性和這種危機感我覺得是前所未有的。豐田已經80年的歷史了,在最近兩年豐田所發生的變化,和豐田高層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是從來沒有的。前不久網上有很多評論講,豐田雖然是最賺錢的公司,但是仍然感到危機感,這絕對不是說說笑笑的,也許明年我就沒有預算來參加這個論壇了。現在內部的控制是前所未有的,為什麼?剛才兩位講到的,面對未來新技術的投入不是一分錢兩分錢,要打贏未來之戰,豐田現在一年的利潤也就是200多億美元,絕對不夠的,如果不勒緊褲腰帶,未來很難打贏。在這種形式下,過去都知道,豐田自己的GPS,豐田叫自己的節奏,在全球處於領先的位置,當然在很多方面,特別是現在需要向我們自主品牌學習,需要向其他同行學習。過去領先的領域,未來還能不能領先,這是一個十分危機的問題。豐田內部天天討論的問題,可能不是今年盈利多少,明年盈利多少,而是未來怎麼能夠繼續在這個行業,不是說領先,站住腳是第一步。

所以剛才講到新能源汽車的問題,豐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家覺得好像沒有看到豐田的純電動車,沒有看到多少雄心壯志。混動是我們的一個基礎,現在大概小量累計1200萬輛,沒有多少雄心壯志,是因為在這個領域看不準。豐田這次是外插新能源混合動力、純電動等,因為不知道哪一條是符合未來社會發展和消費者需要的。所以這樣一條路並行往前走要花多少錢。所以保守點也好,激進點也好,大家都是為了這個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就像這一次我們對重慶論壇和重慶車展的重視一樣,我們也是說不準,所以我們豐田品牌、雷克薩斯品牌等都參加,將來這個領域是怎麼樣,一定要努力,未來是怎麼還說不定,所以希望跟大家共同努力。

其實大家考慮的問題都是一樣,剛才講服務這個問題。豐田的移動出行公司,其實也不是高調,也是在新形勢下的一種變革,順其自然的一種變革。所以移動出行公司這個信息是在CES拉斯維加斯由社長親自宣佈,豐田由傳統汽車公司向移動出行公司轉變。

新的汽車還沒有產生的時候,一年好幾千萬的汽車人已經變成傳統汽車了。我說還好,我跟發改委領導講,王會長你是也是學汽車,糾正一下現在不是傳統汽車。我們在現有的汽車領域其實還有做不完的事情,包括我們現在已經很久沒有參加論壇討論的柴油車、汽油車的排放燃油問題了,而國際上仍然有些企業在堅持,發動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並不是我們討論前瞻技術,可以放棄現在每年數以八、九千萬傳統汽車的進步。特別對中國來講,我們一年3千萬輛的汽車,裡面真正新能源汽車佔的比例還是非常小的,所以不能忘記最根本這一塊。說到移動出行這一塊,剛才老總講了豐田原來準時生產化是它的看家之寶,這回我們彙報的時候,我們未來的設想是汽車在人們需要出現在人們的跟前,而不是需要的時候打一個電話才到來。CES的發佈,我提供這種硬件和軟件,其他各個公司需要的話就到這裡來,當你要逛商場不需要去逛商場,需要自動駕駛他也自動到達你面前。這次彙報了這個概念。未來可能會在北京冬奧會上,先在東京奧運會上做一個嘗試,北京冬奧會上我們希望有一定範圍的應用,那個時候會看到豐田這個概念的真正含義。現在講得很籠統,講得很籠統不太容易理解,真正看到這個東西和體驗一下以後會更好的理解。

今年確實是《中日友好條約》40週年,中日政府非常重視。其實豐田在這裡面扮演的角色,在中日邦交正交化協議簽訂的時候,豐田就邀請中國政府代表團,當時包括北汽、南汽、一汽訪問日本,訪問日本期間,那時日本的衛星轉播剛剛開始,在豐田看了人民大會堂的合影,對豐田來講非常有意義。現在是《中日友好條約》簽訂40週年,面向未來豐田應該比別人做得更好。

是的,未來豐田要做些什麼?剛才講的新的技術,新能源、新燃料電池、ICV、自動駕駛,老實說風動也是在向汽車品牌學習,也跟兩位老總講的,有不確定性,合作伙伴非常多,在這些領域可能加強合作最重要。因為面臨著未來智能網聯汽車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為什麼?以前的產品,可以根據歐美日的產品成熟以後拿到中國來,可是ICV這個東西不行,必須在中國限地開發,與限地的夥伴共同打造品牌。這一次訪問日本,有一個非常大的信息,中日之間要共同探討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因為據我所知,現在自動駕駛領域世界各國的想法都不太一樣。我們這次達成一個協議,使得豐田這樣的企業可能會看到,在未來中國發展的時候,更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因為中日在這一個領域裡面的合作,會在信息網絡化方面、汽車領域方面有共同的合作項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息。所以我們也是想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為什麼老說奧運會呢?因為豐田是未來十年奧運會,國際奧組會的頂級贊助商,理論上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巴黎奧運會,包括殘奧會都應該使用豐田的車。所以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們想把這個技術在中國落地,能夠真正貢獻給北京冬奧會,能夠為綠色奧運做一點貢獻。我們也希望跟國內的廠家一起來合作,不管是誰的技術、誰的品牌,我們只要能夠奉獻一份空前絕後、比哪一個國家都有好的冬奧會,就是咱們的成功。

這也是一個看不準的事情。不說最近哪一款產品,國內有一款互聯網汽車賣得特別好。我們仔細研究了這款產品,為什麼消費者喜歡?說得不好聽,可能它的宣傳比別人做得好,但是為什麼還這麼好賣?不僅僅是因為宣傳,在現有的產品當中它就是最好的。後來我們研究發現,年輕人是一個消費者群體,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他在這個車上能找到。

將來什麼東西是我們消費者最關心的東西?按照我的傳統觀念來講,可能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現在可能把安全放在一個基本的功能上,汽車本來就應該安全。前兩天我看了李書福董事長的講話,學習了他的講話,他認為安全遠遠做得不夠,這是作為騎車人認為安全遠遠不夠。有很多人建議我買什麼車的時候,我說30萬以上的車安全性基本上都差不多,裡面的功能最好一輩子不用,用了,誰知道好不好用,也不知道。這是一個基本的功能,現在年輕人對這個基本的功能,可能就已經全部把這個心交給我們了,放心了,他來想他所喜歡的東西。所以在年輕人這個消費點的上,坦率來講要做很多研究,我們天天在做研究,現在目前能說還是一個看不準的狀態,我們必須持續的跟蹤。前幾年在這個論壇上講80後、90後,現在不講了吧,00後了,再兩年05後,2005年以後出生的。每一個年代出生的人消費的觀念都不一樣,特別是中國現在已經被世界共同認為在消費者趨勢這一塊已經引領全球了。所以像豐田這種企業,更加小心翼翼,因為這是一個方向,在中國的方向弄錯了,就意味著引領全球的方向錯誤,犯不起這個錯誤,所以我只能說說不準。

這傢伙說原來是我們的同事,原來做農用車,最簡單的汽車,這幾年他自己去做互聯網軟件開發的東西,邀請了我好幾次,我當時腦子想像我們這種出生的人能做軟件開發,很長時間沒去,今年找了一個機會去看,真的嚇了我一跳。他這個公司發展的規模,不是做宣傳,公司的變化,人只要在這個環境下認清了變化,招聘了一批IT的人才,從了不起的大公司裡面挖過來了。做的這些東西,我看了以後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也讓豐田有關部門跟他取得聯繫和溝通。這種變化,楊泓澤,不是貶低你,搞不清楚誰能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搞不清楚這種變化在某個行業發生多大的變化,讚賞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