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紀念日:是生命中動人的瞬間?

 5月26日晚,《朗讀者》第二季第四期節目播出,以“紀念日”為主題,航天員鄧清明、演員劉燁、物理學家潘建偉、漫畫家朱德庸、美術家靳尚誼與觀眾分享關於“紀念日”的故事,朗讀了一段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

開 場 白

紀念日是結繩記事上的一個個繩釦,它紀念著一個生命的誕生和離去,也紀念著一段歷史的開始和結束。如果說時間是一條單行道,那麼紀念日就是道路兩側最特殊的座標。它告訴我們怎樣從昨天,走到了今天。

“畢竟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這是郝思嘉站在一片廢墟上渴望重建家園的紀念。“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這是魯迅寫下的不能忘卻的紀念。

隨著時間的流逝,紀念日可能會被淡忘,但是,它絕不會消失。它向我們招手致意,只是為了告訴我們:記住,可以讓日曆上最簡單的數字變成歲月最厚重的註腳。

航天員鄧清明

紀念日:是生命中動人的瞬間?

作為我國首批航天員,鄧清明於1998年與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航天英雄同期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20年來,看著隊友們一個個實現飛天夢,鄧清明卻成了現役首批航天員中唯一沒有進入過太空的“王牌備份”。

節目中,鄧清明分享了自己作為“備份”的航天生涯,漫長而煎熬的訓練過程,與夢想失之交臂的苦悶……即便是“備份”,鄧清明需要完成的訓練量一點都不會比能夠進入太空的隊員們少。神十一載人航天曾是鄧清明距離夢想最近的時刻,那次他和第二批航天員陳冬在模擬驗證試驗中一同住進僅有20多平米的密閉艙,一待就是33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但最終陳冬乘坐神十一飛入太空,鄧清明依然沒能入選。現場,當提到以零點幾分的微弱分差落選時,鄧清明堅毅的臉龐也有些動容。20年,7305天,175320小時,鄧清明堅持不懈地訓練只為了一件事,儘管夢想似乎越來越遠,但他從未放棄,這種充滿信念感的夢想讓許多人為之動容。

演員劉燁

紀念日:是生命中動人的瞬間?

從大二那年接拍第一部電影開始,劉燁已經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整整20年。如今,對於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劉燁來說,演戲這件事佔據了目前人生一半的比重,並且以此為分界點,這個比重今後還將不斷增大。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源於當年那部讓他真正踏入電影世界的《那山那人那狗》。

劉燁爆料,為了培養和另一位“主角”——忠犬“老二”的感情,霍建起導演直接讓他和狗住在了一起。

拍攝時,正值一年中最炎熱的8月,在潮熱無比的湘西山區裡,劉燁只能忍耐著蚊蟲的叮咬,一人一狗僅隔著一張木板睡在類似倉庫的平房裡,並且每天為狗打飯,帶狗溜圈。但也正由於這段形影不離的相處,在電影中劉燁才能和“老二”配合得如此默契。現場,劉燁坦言這段艱苦的經歷對剛剛開始正式接觸演戲的他來說獲益匪淺,“對我來說是一個啟發,是你付出多少,就會回報多少”。

他年少成名,在20年的演藝生涯中拍了40多部電影、20多部電視劇,包攬了金雞獎、金馬獎、金爵獎。

他剛過40歲生日,可以給“演藝人生前半場”這個紀念日畫上一個感嘆號。

“量子之父”潘建偉

紀念日:是生命中動人的瞬間?

潘建偉提到了三個足以影響自己一生的紀念日:1987年9月4日,自己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報到的日子;2001年3月14日,自己的量子信息實驗室成立的日子;2016年8月16日,量子科學實驗室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並實現衛星和地面的量子通信的日子。而這三個日子背後的故事,則讓觀眾瞭解了“量子之父”這幾十年來對夢想的堅持。

節目中,潘建偉坦言,上大學後曾因為學理論物理沒多少出路而苦惱,正是愛因斯坦自傳裡的話語讓他堅定了自己選擇的道路。現場,潘建偉為觀眾朗讀了自己最愛的《愛因斯坦文集》中的《我的世界觀》一文:“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他是引領中國走到長距離量子通訊前沿的“量子之父”,在巨大的名利聲望前,堅守學術的真諦,讓整個中國牢牢地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漫畫家朱德庸

紀念日:是生命中動人的瞬間?

他是4歲拿起畫筆,25歲成名的優秀漫畫家;他是漫畫世界裡機智幽默,方寸之間揮灑自如的“城市先知”。他讓無數人的喜怒哀樂溶解在他的作品裡。

朱德庸懷揣《寫給童年的一封信》出現在觀眾面前。時空穿梭,光影變幻……在他對童年的娓娓道來中,我們依稀看到兒時的朱德庸蹦蹦跳跳的身影,正如他自己所言——在《朗讀者》,我遇見了小時候的自己。

著名美術大師靳尚誼

紀念日:是生命中動人的瞬間?

今年正值中央美術學院成立100週年,也是中國美術學院成立90週年,因此,有不少人將今年稱作中國現代美術的紀念年。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同時也是中央美術學院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任院長,靳尚誼無疑算得上中國現代美術發展的歷史見證人。他是被美術界譽為少有的、精準地掌握了西方古典油畫精髓,並且開創了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的藝術家、教育家。他在美術上刻苦鑽研了近70年,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最熱愛的美術。

儘管已至耋耄之年,但回憶起剛剛進入美術學院時的年少時光,靳尚誼記憶猶新。節目中,靳尚誼歷數徐悲鴻、李可染、葉淺予、吳作人這些當年如雷貫耳的大師級教師,彷彿歷史仍在眼前,“當時這些老師大部分是三十七八歲,吳作人大一點40歲多一點,徐悲鴻 50歲多一點”。

結 束 語

一百年前,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新紀元,八十年前,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以救亡圖存為己任的藝術家們,會聚在了延安寶塔山下,而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美術教育以藝術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和情懷,在不斷開拓著新的天地,一切教育是因人民而有的,這些光芒愈是神聖,便愈是為人民而點起,在這一切的頂顛是理想。

經典臺詞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都會成為親切的回憶。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如果是戰士就絕不放下武器,哪怕只是一分鐘。

——郭小川

3.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覺得自己輕鬆了,那也不是因為生活越來越容易了,而是因為我們越來越堅強。

——劉同《誰的青春不迷茫》

4.我常常是你的窗前第一線陽光,我常常是你的路上第一枝花,當你第一次向世界發出哭聲的時候,我就第一次給你帶來微笑。

——魯藜《希望》

5.仰望星空,我想知道,有人正從世界的某個地方,朝我走來嗎?

——幾米《星空》

6.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聖埃克蘇佩裡《小王子》

7.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天分,如果我們一定要用會不會爬樹,去衡量一條魚的能力,它會絕望的。

——董卿

8.小孩看世界是用心,大人看世界是用眼睛,但是眼睛往往會騙人。

——朱德庸

9.藝術的第二種利器,是他的力,這種力,沒有悍壯的形體,卻有比壯夫還壯過百倍的力,善於把握人的生命,而不為所覺。

——林風眠《致全國藝術界書》

10.紀念日是值得被銘記的日子,它可能會深刻地留在我們個人的腦海裡,也可能會被載入人類發展的史冊,而無論是一個小小的願望達成,還是能夠改變千萬人的命運,一個紀念日的背後,往往是無數個日子的蓄勢待發。

——董卿

11.中華民族所賴以生存,歷久不滅的,正是精神文明,藝術便是精神文明的結晶,現在我們應該自己站起來,發揚我們民學的精神,向世界伸開臂膀,準備著和任何來者握手。

——黃賓虹《國畫之民學》

12.童年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現在有很多人都覺得小孩子不懂事,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給小孩子一個健康生活的環境,好讓他們在他們的世界裡面慢慢地長大。因為小孩子的世界裡永遠有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未來的時代裡,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想象力與創造力,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了想象力,我們的孩子就已經從這個時代出局了。

——朱德庸寄語六一兒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