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都去哪里工作了?

天地之一砾


像清华北大作为国内最高等的学府,其就业情况很不错。不过在清华北大这样高校毕业的学生当中,本科生相对博士、硕士就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大部分本科生毕业之后都是选择继续深造。比如说在国内继续读研、出国留学等,当然还是有一部分直接选择了工作,大都是在世界级500强、国内企业500强。




当然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像清华大学更多的是签约网易、腾讯、华为等技术性公司、或者去一些中科院、中国核工业集团、航天公司等。北京大学多是去一些证劵公司、银行企业。总的来说,作为国内最好的学校,毋庸置疑其工作就业很不错,像华为每年都是在清华北大砸下百十个左右50w的offer,很令人羡慕!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读研生活


一同事的外甥女是北大硕士毕业,同事很为她的外甥女自豪,经常说外甥女怎么怎么好,北大怎么怎么好。那一天,她外甥女放假来我们办公室,我们眼前顿时一亮,惊叹不已!难怪人家夸,不仅学历高,关键是颜值高,气质好,谈吐不凡,真不愧是名校大学生。现在,这位北大研究生已经到广州上班,据说刚上班,年薪12万,不带补助之类的。听说中秋节公司的福利也是挺不错的,看来,对工作很满意。

同事的外甥女就是北大毕业,北大上的研究生,然后参加工作。对于北大学生而言,本科生就业的人数很少,80%左右的本科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读研、或者出国留学,这样好为未来赢得更高的筹码!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清北毕业生选择就业。

作为国内最好的学校,选择就业的本科生,大都是在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清华大学毕业生更多的是签约网易、腾讯、华为等技术性公司、或者去一些中科院、中国核工业集团、航天公司等。北京大学多是去一些证劵公司、银行企业。总的来说,很不错的。


当然,也有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不过,那毕竟是少数。不过,就是卖猪肉,人家也能卖出品牌,卖出名堂,厉害着哩!

有人说清北毕业生自带光环,不愁找不到工作。事实也是如此,能考上清北的人,除了天赋异禀,更多的是刻苦、勤奋,努力、上进,这成了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携着这些财富上路,何愁找不到好工作。


静静助学


额,我二姨老公家表姐的孩子是清华的,今年研二,一天到晚的搞人工智能,不仅他,他们整个宿舍的都玩人工智能,好像都把这个当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就从这个小哥哥身上管窥蠡测了一下名校毕业生的前途吧。

这个小哥哥的专业是自动化方向的,一天到晚的玩人工智能,有个爱好就是参加各种比赛,有时候还会出国参赛。微软的,百度的,京东的都参加过。哦对了,京东金融最近这个JDD比赛,把娃累的脱了一层皮。但是小哥哥hin开心啊,因为赛题特别搞笑,叫猪脸识别,这人脸还没整明白了,他们就去玩猪脸了,也是城会玩。不过小哥哥好像有点受挫,因为没拿到名次,据说拿到名次的可以拿到京东金融的OFFER,如果不想上班也可以创业啊,有个千亿投资基金呢。

所以你问我他们毕业都干啥去了?唉,他们一个个人工智能都玩的超级溜,要offer有offer,要投资有投资,不用替他们担心……


张家二少57


我原来工作过的央企,有个8几年的清华生,应该是学渣,酷爱打牌,各个部门都呆过,都是给机会,当时把大家仰幕的,可人家就是不上进,输的有时要借钱吃饭,经常矿工,没事,大家经常说笑他现在年青,以后必担大任,后有也和我们一样baybay拉,确实是太扶不起了


非台79244063


所有的毕业的大女大学生孙生真的好美哦越来越漂亮真的都是好多靓妹啊大学大学生真的毕业啦真的让我羡慕还有的女的漂亮啦祝福你们心想事成每天都有个好心情工作顺利所有美女大学生越来越漂亮要好啦向女女每天都有好心情心想事成工作顺利来越漂亮😊这句话应该讲的让我没上学上上过大学但是我还是挺崇拜这个漂亮的大学生的不管漂亮不帅的吧都挺喜欢的我希望希望还得好好学习啊希望你们心想事成每天都有开心


用户54745314238


作为毕业生之一,我以 2016 年清华大学毕业生为样本,告诉大家我们都去哪里了。


首先,毕业生分成三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他们的去向很不一样,得区分对待。


本科毕业生

2016年清华本科毕业生 3181 人,除去定向生和委培生,共毕业 2910 人。

这近 3000 人中,81.6% 的选择了继续深造(读研/读博),其中在国内深造的占 54.2%,出国(境)的占 27.5%,也就是平均 4 个人里有 1 个会出国。在国内深造的人中,绝大多数留在了清华,少量人会去北大、复旦或者中科院等。而去国外的人里,去美国的占 67.5%,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只有 15.8 %,而通过最常见的签三方就业的人数只有 4.2%,仅有 123人,剩下的都属于“灵活就业”,还有个别创业的。

未就业的本科生约占 2.5%,所以本科生的就业率 97.5%。


硕士毕业生

2016年清华的硕士毕业生 2657 人,其中非定向委培的 2551 人。

由于清华的博士大多数是直博,不需要经历硕士毕业,而且硕士读完一年后还有转博士的机会,所以留下来的硕士生,大部分都是冲着就业去的。事实上也是如此:继续深造的仅有 9.2%,其中国内 2.4%,出国(境) 6.8%,而就业的人高达 90.2%,其中 72.0% 签三方了,是清华最大的就业大军。

清华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9.4%。


博士毕业生

2016年清华毕业的博士生为 1346 人,其中非定向或委培的有 1238 人。

清华博士生的深造(一般是博士后)比例高达 29.1%(其中国内19.1%),毕竟已经读到博士了,再多读两三年也挺好。

剩下 70.0 % 的人选择就业,有 866 人。这部分就业的人大部分都是签三方的( 64.4%)。

清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9.0%



签约单位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毕业生去什么单位了。看下图:


(1)所属行业

毫无疑问,最受毕业生欢迎的三个行业是 金融、IT 和 科研,分别站到 21.2%、17.7% 和 13.6%。虽然清华工科毕业生众多,但是毕业以后转行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且大部分去了金融和IT,毕竟这两个是永恒的热门行业。


(2)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依然是毕业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总体占了 35.6%,而去事业单位的人同样非常多,高达 35.3%,几乎和国企持平,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近几年民营企业的人也多了起来,2016年高达 23.0%,而去外资企业的人逐渐减少,2016年只有 6.0%。


(3)具体单位

2016 年哪家企业最受清华毕业生欢迎?答案是华为。

由于去年华为需要的人才数量极多,并且去年开出了很高的工资,清华毕业生去华为的数量也有了很明显的增长,高达 111 人,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国家电网(68人)。

剩下的人中,搞金融的去中信的最多(60人),搞科研的则去中国科学院和各大知名央企了。如下图所示:


而我,因为比较学渣,所以只好来到了二线城市的初创民企,做起了底层民工。

唉,面对各位大神同学,我还是要多加努力,争取早日迎头赶上啊。


曾加


这应该是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首先两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选择了升学,大约占据了80%,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工作,大部分选择工作的毕业生学历为硕士。

先请看清华大学2017年的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图和所进具体企业列表:




通过观察,清华大学就业毕业生大部分学历为硕士,其中,进入华为的人数比例最多,且基本为硕士;进入国家电网的次之,其次进入互联网企业也占据了不少人数。

简单分析

对于清华毕业生,大部分选择了华为,不仅在于华为是通信行业的老大哥,更在于其薪酬待遇,据称,2017年华为人均薪酬达到了58W 这成为了吸引众多高级人才去华为的外在激励。

选择国网次之,由此可见,国企的稳定还是吸引了很多高材生的。

再看看北大毕业生就业情况:




简单分析

华为还是占据了北大毕业生就业单位榜首位置,而国家电网却榜上无名,主要是由于北大没有电气工程专业的缘故,其他的就业企业与清华类似。

以上只列举了两所高校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情况(北大只列举了重点企事业单位就业表),具体的可以参考两校的2017年毕业生去向报告。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关注我,每天与你分享关于教育的两三事


时光带你涨知识


北大清华作为内地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一直让人瞩目,其毕业生的走向也是很多人很好奇和关心的事情。我这里根据最新两校最新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这个问题予以介绍。

从毕业生的走向来看,两校其实是很相近的,无论是深造还是就业的情况。

1、北大清华毕业生走向

根据北大2018年的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情况来看,毕业生的走向情况如下。

根据清华2018年的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情况来看,毕业生的走向情况如下。

由上面两个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北大清华的别野生走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差异较大,本科生以升学为主,研究生以就业为主。本科生都有大约75%的人选择了深造,直接就业的不到四分之一;硕士毕业生两校大约都有90%的人选择了直接就业;博士毕业生,北大就业的约有70%,清华为55%,北大就业比例明显高于清华。

2、从就业走向看,北大毕业生进入的单位性质及地域情况

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及机关单位占比最大,分别为28.78%、20.57%,这类单位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毕竟国企及机关工作稳定,待遇往往也不错。

其次,是三资及民营企业,合计占比约25%。

再次,是事业单位,包括大学、中学及科研单位等,共计占比超过20%。

不出意料地,北大毕生的走向依然是更倾向于大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北京占比最高,达到39.47%,广东的广州及深圳占比也很高,合计20%左右,上海占比6.2%。

3、清华的毕业生走向与北大情况相近

清华毕业生进入国企及机关、事业单位占比超过一半,地域方面也是一线城市占比很大,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与北大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清华毕业生进入三资企业、民企的比例明显高于北大,合计占比大约40%。这是因为北大以人文社科为主,就业相对更偏向于选择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而清华以工科为主,进入三资企业及著名民企(比如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的人更多。

总体来看,北大清华毕业生以大型国企、机关、大学、科研院所及著名的民企为主要就业单位,就业地域以一线城市为重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博雅燕园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当然对于毕业生来说,正所谓一年胜过一年那么2016年中国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同样蒸蒸日上吗?面对残酷的竞争,毕业真的就等于失业吗?中国学生能否当学霸?中国名校能否征服世界桃李满天下?先和炎裔留学小编先来一起关注下咱的顶尖学府清华和北大吧~~

2016年北大清华有多少毕业生?

炎裔留学小编从最新的《2016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获悉,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发布了毕业生就业情况,他们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代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先来感受下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的人数吧~~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清华2016届的毕业生本研比例0.8:1,男女比例1.9:1。北大同届毕业生本研比例0.55:1,男女比例1.15:1。清北两校毕业生整体规模十分接近,其中北大的本科生占比较低、女生占比较高。

北大清华毕业生,毕业后都去做了什么?

从报告中得知,北大清华两校毕业生80%本科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而90%的硕士生和70%的博士生选择就业。

他们是选择国内升学,还是国外出国深造?

在选择升学毕业生中,清华北大均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继续在国内深造,其比例分别约为61%和56%。于此同时选择出国深造的毕业生首选目标国家均为美国,接近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70%(清华67.4%,北大65.9%),其次是英国(清华7.6%,北大9.4%)、中国香港(清华5.8%,北大4.6%)、德国(清华4.0%、北大3.5%)和日本(清华3.8%,北大2.9%)。

此外还有毕业生选择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瑞士、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作为留学深造的目的地。由此可见,美国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重镇,仍对中国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北大清华毕业生,国内就业单位主要在哪些企业呢?

清华大学

根据三方协议,接受清华大学2016届毕业生前10位的单位如下:

北京大学

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录用北京大学较多的用人单位如下:

中国毕业生月薪是多少?

想知道大学毕业生薪酬是多少吗?根据国内某知名的大数据公司得到的数据,2016年中国大学生薪酬排名中,清华大学以14823元月薪位居第一位,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13799元,13541元月薪位居2,3位,北大位居第6。 

从已公布薪水数据的学校来看,北京大学2015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月薪为12217元,高于其他高校。从出国深造比例看,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出国比例分别是24.35%和26.48%,基本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外语类专业院校持平。

制造、IT和创业是热门

从毕业生选择的行业分析,各大学校在专业学院上都有所侧重,但毕业生所涉及行业却逐渐趋同。其中制造业、金融业以及IT(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为毕业生就业量前三。

此外,公共服务、教育类行业也榜上有名。而从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来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是高校给出数据中最热门的三类。

金融市场稀缺专业型专才:

此外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就今年15万人口的就业缺口,金融毕业专业生大都力求进入500强银行,又常常只能受限制于柜台等相关的服务类工作,力求岗位突破却力不从心。银行柜员的职业生涯限制也成为许多大学生的不得不面对的一大瓶颈。

炎裔留学小编建议可在金融工作的同时读取CFA这样的专业性证书,出证时短、专业性涵盖投资银行的所有业务。这样三五年后,就可进入资本市场开启另一工作局面,将是金融性人才岗位瓶颈突破的不二出路。

软件测试行业人才缺口大

数据显示,被调查测试人员所属公司中,互联网行业及金融行业分别占42.81%和18.15%,综合占比超过六成,这也印证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目前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受到了投资者和个人的青睐,企业需求急剧上升,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巨大。

艺术生遭遇 “最难就业季”

“艺考热”持续多年,却遭遇经济下行危机,文化课减分,捷径上大学,这是很多人对于“艺考”的直观印象,抱着这个想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选择通过”艺考”来圆自己的大学梦。

2015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公招性岗位大幅缩减的背景下,艺术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多数毕业生都选择转行。2016年,我国的经济形势还将继续下行,这对于在大众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艺术生来讲,或将迎来就业“寒冬”。


谈情英姐


大家好,我是学校里的晓东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学校里的晓东星。关注校园,关注你大学生活的每一天。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曾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钱教授还举了一个故事举例说明:有学生坐在我的课堂上,而且是第一排,专心致志地听课,下课后会主动与我说,“钱教授,您课讲得真好”,我比较警惕,然而对方能够指出我的课好在哪里,而且能讲到点子上,这样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了第四天,这个学生说,“我想去美国留学,希望您能写推荐信。”我欣然写了,结果发现写完的第二天,人就不见了。这个学生为钱教授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在不少看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定会最有“钱途”和前途的地方就业。比如说去世界500强任职,去国务院各部委当公务员等等。然而 实际情况是怎么养的呢,我们就以2017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毕业生为例,来看看他们都去哪里了。


一 就业总体情况


1. 清华大学

2017届毕业生有7058人(不含国际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截至2017 年10 月31 日,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4%。升学率为45.5%。不少学生的首选是读研,而不是就业,尤其是本科生。


2.北京大学

截至 2017 年 10 月 31 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就业率为 98.85%,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 20.37%, 出国(境)留学比例为 15.64%,毕业后就业比例为 62.84%。分学历层次来看,校本部本科毕业生 就业率为 98.0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9.3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8%。和清华大学一样,不少本科生选择了读研,还有不少人暂时没有就业。
二 就业单位性质

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他们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的都有,不过他们最喜欢去的是国有企业,毕竟国有企业很难进,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难事。看来,

他们和普通大学的学生一样,想进入体制内的还是很多。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三 最喜欢去的企业


从他们去的单位来看,人数最多的是IT和互联网大公司,各大银行和国企,还有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一些有前途的岗位,而这些岗位对知识和学历要求都比较高,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四 就业区域

从就业的区域来看,去的大都是北京上海,江浙,广东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去中西部的人还是很少的。说明大家都一样,都不愿意去苦地方和穷地方。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