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產業振興透春風——記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發展之路案例

位於九江市潯陽區中心的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的一家以民族樂器——二胡為主要產品的生產基地,是一家集科研、設計、製造、銷售為一體的專業樂器公司。近年來,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影響力逐年提升,在國內、國外已經產業一定的影響力。為了更好地打造這個民族音樂的生產基地,通過二胡等民族樂器產品的研發、銷售,不斷地提高產品的實力和競爭力。

一、公司基本情況(企業規模,經營性質,管理模式,人才資源結構)

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包含以銷售為主要業務的九江錦江琴行有限公司,是全國97家定點生產蟒皮二胡的企業之一。公司以生產“龍韻”牌二胡為主體,帶動二胡和其他樂器銷售,以及音樂人才培訓、幼兒音樂素質教育。兩公司共註冊資金100萬元,佔地面積3000平米,固定資產 1000萬元。公司分工明確,現代化管理體制確保了產品與培訓和教育高品質。

公司屬民營企業,實行經理負責制,分片經營核算。現有員工70人,其中,高級工藝師2人、樂器高級技師6人,琴師2人,大專以上學歷管理人員20人,有較強的研究、開發、銷售能力。公司成立以來,效益年年攀升,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創利稅50萬元。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近 400萬元,創利稅60萬元。

公司生產基地設備先進,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商標。先後引進了多種國內先進專業設備,並已擁有二胡製作專利兩項,公司生產的“龍韻”二胡2004年在全國首屆二胡製作比賽中,獲金獎兩枚。2007年在全國二胡製作比賽中,又獲銀獎二枚,銅獎一枚,優秀獎三枚。

公司在全國重點城市設立分廠和銷售網點。在九江主要經營場所有龍韻二胡生產工廠一座,錦江、龍韻兩處中外樂器銷售營業大廳,龍韻音樂培訓中心,龍韻音樂幼兒園,在北京、廣州、南昌、上海、重慶等地均設有辦事處,在濟南設立二胡製作分廠,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及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生產經營規範

公司二胡廠自1999年創辦以來,以由一個簡單的作坊,發展成一座集科研、設計、製造、銷售為一體的專業樂器公司。生產規模發展到3000平方米的廠房,專業生產設備齊全,分工明確,並在濟南等地開設分廠和辦事處。

企業有較強的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每年投入新產品開發費10多萬元,開發新產品5-6個。研發水平逐年提高,每年均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樂器製造核心技術誕生,如木料自然風乾及人工風乾處理、蟒皮的再造重生功能等一批新技術大大推進了二胡的製造工藝水平。

二胡產量也由當初的年300把發展到年生產3000把,銷量也由當初的年200把到現在的2000餘把。銷售點由九江輻射到全國各大、中型城市,其中在北京、上海、南昌、廣州、重慶還設有獨立的辦事處、港、澳、臺地區以及日本、東南亞國家音樂愛好者紛紛主動上門求購,並受到他們的好評。

2、社會效益顯著

目前,公司的二胡製作水平已登二胡製作大家之門,與國內二胡名牌“上海敦煌二胡”、“蘇州二胡”、“北京二胡”並肩前列,引起民樂權威院校注意。

以九江歷史名人、地名、典故命名的專家級演奏二胡,更讓全國眾多二胡演奏家刮目相看,好評如潮。2003年在上海國際樂器展銷會上公司帶去的200把二胡十分搶手,銷售一空,鬨動了上海灘,上海電視臺為此專題報道,介紹來自江西九江的龍韻二胡。

2004年在全國首屆二胡製作比賽中,公司的龍韻黑檀木二胡獲金獎兩枚。中國音協二胡學會會長蔣翼風認為:“龍韻”二胡在傳統二胡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創新,既保持了二胡原有的音色,擴大了音量,減少了高音區音量的衷減,是近年來二胡改革中較為成功的一種,實為難能可貴,值得推廣。

2005年國內知名音樂人卞留念先生用其公司的二胡在首都體育場專場演出,音色宏亮,優美,轟動一時。

2007年4月在全國二胡製作比賽中,龍韻紫檀木二胡又獲銀獎二枚,銅獎一枚,優秀獎三枚。全國張韶、閔惠芬、宋飛等30多位二胡演奏專家均對獲獎二胡簽名評價:工藝精緻,音質宏亮,音色純正,內外弦均衡,上下把通透,操控自如靈便,屬琴中精品。全國二胡協會給獲銀獎二胡定價為 101,800元/把,銅獎63000元/把。不久,銀獎二胡二把,銅獎二胡一把已被國內一家知名企業老總購去,開出國內二胡超高價售出之先河。

我省享受國務院津貼一級演奏員,二胡教育家王亮生先生,在2007年“心在弦上”二胡獨奏音樂會上,使用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研發新品種二胡演奏無千斤二胡“彈樂”,博得首都音樂界的高度好評;中國佛教樂團首席使用其公司專為他們訂製的一把名為“禪”的二胡,演遍東南亞,使其公司製作的二胡聲名大振。音樂界人士紛紛來電,要求定貨上乘二胡。2007年極品二胡銷售已創歷史新高,2008年極品二胡訂貨量是2007年的2.5倍。

2003年以來,每年在北京、上海召開的中國國際樂器展覽會上,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作為江西唯一一家樂器製造企業參展,引起了國內外樂器界的關注,煙臺、洽爾濱、廣西、海南等地客商紛紛主動上門聯繫業務。“龍韻”二胡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也提升九江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蘊作出了貢獻,為打造江西文化產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全國,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自行研發的整筒二胡已引起國內同行注意,國內一位二胡大師曾說:不久二胡製作中心將會從吳越之地轉移到風光秀麗的廬山腳下。

3、經濟效益良好

二胡科技研發成果逐步轉化產品價值,二胡精品率不斷提升,精品二胡佔到銷售總額的10%,二胡製造銷售平均利潤率達20%左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後勁。200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創利稅50萬元。2008年公司銷售收入近400萬,創利稅60萬元。

樂器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樂器行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技術含量高、環保、無汙染,符合走新型工一化道路的要求。目前該公司已吸收並培養下崗再就業人員20餘人,還帶動了為樂器產業配套的紙箱、箱包等配套企業的發展。

隨著二胡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影響力的提升,公司依託生產基地,建立音樂培訓學校和音樂幼兒園,目前在中心學習各類器樂的學生達650人左右,一方面提升了市民的音樂素養,另一方面也帶動了二胡等相關樂器的銷售,培訓收入達近100萬元,形成良好的產業循環。

在企業取得經濟效益後,社會責任感則推動企業回饋社會,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屬於文化產業,理當在音樂,文化事業上作出貢獻。

三、公司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

二胡屬中國民樂的骨幹樂器,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據有關二胡雜誌透露,全國二胡人口已達千萬之數,並有不斷擴大之勢,可見二胡製作業極具生產潛力。

龍韻二胡的發展目標是:通過努力,將“龍韻”二胡打造成江西省名牌,乃至中國名牌,提升“龍韻”品牌附加值,並帶動相關產業鏈,將九江打造成全國知名的二胡等民族樂器研發生產基地,為江西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一定的作用。

戰略總則為:“專業創造精品,名牌佔領市場”。用專業的音樂技術,專業的製造水準,科學的經營理念,走精品之路,不斷製造出精良的民族樂器產品,做專業樂器研發,製造,銷售公司。

五年的基本戰略是:

1、通過不斷的投入研發成本,用專業的音樂技術檢驗產品的質量,不斷的提升產品的質量。研發新的產品種類,誕生核心技術。力爭產品每兩年產量翻番,到2013年,樂器年產量達10000件。

2、人才培養儲備計劃。每年不斷的吸收應屆優秀大學專業畢業生作為研發人才儲備,加大人才培養培訓的力度。加大研發部門的資金投入,加強研發部門的開發力度,持續不斷的建立開發研究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每年爭取開發研究出三個以上的核心技術。研發部門每年開發新的產品種類,力爭每年都有新品種的產品誕生。使得企業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

3、通過引進ISO質量管理控制體系控制產品質量。積極參與江西省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的評比來提高產品檔次。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克服由每年產量的提升帶來的質量問題。

4、引進最新的機器設備,提高產品的機器生產率。力爭每年的機器生產率提高百分之十左右。擴大自然風乾場地,擴充木料,蟒皮等產品生產原料的儲備量,做到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擴充。

5、深度進行產品銷售渠道的整理工作,在穩固現有銷售渠道的情況下,開發新的銷售渠道。力爭在5年內做到全國的每個省會城市,地級市都有良好的銷售渠道。

6、積極開拓出口業務,二胡等民族樂器銷售在東南亞等國有了良好的開端,公司將繼續加大二胡等民族樂器的出口業務,擴大“龍韻”品牌的影響力。

二胡等民族樂器製作領域一向為上海、蘇州長期佔據壟斷地位,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在二胡製作行業裡為江西其行業文化產業打開了一扇大門,能夠其登堂入室,同時龍韻音樂培訓學校為九江愛樂市民和廣大青少年提供了進入音樂殿堂的平臺,其公司也為我市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克盡錦薄,繼續前行。

九江市文化局文化產業辦公室供稿

產業振興透春風——記九江龍韻琴行有限公司發展之路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