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产业振兴透春风——记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发展之路案例

位于九江市浔阳区中心的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的一家以民族乐器——二胡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基地,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专业乐器公司。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影响力逐年提升,在国内、国外已经产业一定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打造这个民族音乐的生产基地,通过二胡等民族乐器产品的研发、销售,不断地提高产品的实力和竞争力。

一、公司基本情况(企业规模,经营性质,管理模式,人才资源结构)

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包含以销售为主要业务的九江锦江琴行有限公司,是全国97家定点生产蟒皮二胡的企业之一。公司以生产“龙韵”牌二胡为主体,带动二胡和其他乐器销售,以及音乐人才培训、幼儿音乐素质教育。两公司共注册资金100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米,固定资产 1000万元。公司分工明确,现代化管理体制确保了产品与培训和教育高品质。

公司属民营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分片经营核算。现有员工70人,其中,高级工艺师2人、乐器高级技师6人,琴师2人,大专以上学历管理人员20人,有较强的研究、开发、销售能力。公司成立以来,效益年年攀升,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近 400万元,创利税60万元。

公司生产基地设备先进,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标。先后引进了多种国内先进专业设备,并已拥有二胡制作专利两项,公司生产的“龙韵”二胡2004年在全国首届二胡制作比赛中,获金奖两枚。2007年在全国二胡制作比赛中,又获银奖二枚,铜奖一枚,优秀奖三枚。

公司在全国重点城市设立分厂和销售网点。在九江主要经营场所有龙韵二胡生产工厂一座,锦江、龙韵两处中外乐器销售营业大厅,龙韵音乐培训中心,龙韵音乐幼儿园,在北京、广州、南昌、上海、重庆等地均设有办事处,在济南设立二胡制作分厂,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生产经营规范

公司二胡厂自1999年创办以来,以由一个简单的作坊,发展成一座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专业乐器公司。生产规模发展到3000平方米的厂房,专业生产设备齐全,分工明确,并在济南等地开设分厂和办事处。

企业有较强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每年投入新产品开发费10多万元,开发新产品5-6个。研发水平逐年提高,每年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乐器制造核心技术诞生,如木料自然风干及人工风干处理、蟒皮的再造重生功能等一批新技术大大推进了二胡的制造工艺水平。

二胡产量也由当初的年300把发展到年生产3000把,销量也由当初的年200把到现在的2000余把。销售点由九江辐射到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其中在北京、上海、南昌、广州、重庆还设有独立的办事处、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东南亚国家音乐爱好者纷纷主动上门求购,并受到他们的好评。

2、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公司的二胡制作水平已登二胡制作大家之门,与国内二胡名牌“上海敦煌二胡”、“苏州二胡”、“北京二胡”并肩前列,引起民乐权威院校注意。

以九江历史名人、地名、典故命名的专家级演奏二胡,更让全国众多二胡演奏家刮目相看,好评如潮。2003年在上海国际乐器展销会上公司带去的200把二胡十分抢手,销售一空,哄动了上海滩,上海电视台为此专题报道,介绍来自江西九江的龙韵二胡。

2004年在全国首届二胡制作比赛中,公司的龙韵黑檀木二胡获金奖两枚。中国音协二胡学会会长蒋翼风认为:“龙韵”二胡在传统二胡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既保持了二胡原有的音色,扩大了音量,减少了高音区音量的衷减,是近年来二胡改革中较为成功的一种,实为难能可贵,值得推广。

2005年国内知名音乐人卞留念先生用其公司的二胡在首都体育场专场演出,音色宏亮,优美,轰动一时。

2007年4月在全国二胡制作比赛中,龙韵紫檀木二胡又获银奖二枚,铜奖一枚,优秀奖三枚。全国张韶、闵惠芬、宋飞等30多位二胡演奏专家均对获奖二胡签名评价:工艺精致,音质宏亮,音色纯正,内外弦均衡,上下把通透,操控自如灵便,属琴中精品。全国二胡协会给获银奖二胡定价为 101,800元/把,铜奖63000元/把。不久,银奖二胡二把,铜奖二胡一把已被国内一家知名企业老总购去,开出国内二胡超高价售出之先河。

我省享受国务院津贴一级演奏员,二胡教育家王亮生先生,在2007年“心在弦上”二胡独奏音乐会上,使用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研发新品种二胡演奏无千斤二胡“弹乐”,博得首都音乐界的高度好评;中国佛教乐团首席使用其公司专为他们订制的一把名为“禅”的二胡,演遍东南亚,使其公司制作的二胡声名大振。音乐界人士纷纷来电,要求定货上乘二胡。2007年极品二胡销售已创历史新高,2008年极品二胡订货量是2007年的2.5倍。

2003年以来,每年在北京、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上,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作为江西唯一一家乐器制造企业参展,引起了国内外乐器界的关注,烟台、洽尔滨、广西、海南等地客商纷纷主动上门联系业务。“龙韵”二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提升九江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作出了贡献,为打造江西文化产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全国,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整筒二胡已引起国内同行注意,国内一位二胡大师曾说:不久二胡制作中心将会从吴越之地转移到风光秀丽的庐山脚下。

3、经济效益良好

二胡科技研发成果逐步转化产品价值,二胡精品率不断提升,精品二胡占到销售总额的10%,二胡制造销售平均利润率达20%左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后劲。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近400万,创利税60万元。

乐器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乐器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技术含量高、环保、无污染,符合走新型工一化道路的要求。目前该公司已吸收并培养下岗再就业人员20余人,还带动了为乐器产业配套的纸箱、箱包等配套企业的发展。

随着二胡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提升,公司依托生产基地,建立音乐培训学校和音乐幼儿园,目前在中心学习各类器乐的学生达650人左右,一方面提升了市民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二胡等相关乐器的销售,培训收入达近100万元,形成良好的产业循环。

在企业取得经济效益后,社会责任感则推动企业回馈社会,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属于文化产业,理当在音乐,文化事业上作出贡献。

三、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二胡属中国民乐的骨干乐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据有关二胡杂志透露,全国二胡人口已达千万之数,并有不断扩大之势,可见二胡制作业极具生产潜力。

龙韵二胡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努力,将“龙韵”二胡打造成江西省名牌,乃至中国名牌,提升“龙韵”品牌附加值,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将九江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二胡等民族乐器研发生产基地,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的作用。

战略总则为:“专业创造精品,名牌占领市场”。用专业的音乐技术,专业的制造水准,科学的经营理念,走精品之路,不断制造出精良的民族乐器产品,做专业乐器研发,制造,销售公司。

五年的基本战略是:

1、通过不断的投入研发成本,用专业的音乐技术检验产品的质量,不断的提升产品的质量。研发新的产品种类,诞生核心技术。力争产品每两年产量翻番,到2013年,乐器年产量达10000件。

2、人才培养储备计划。每年不断的吸收应届优秀大学专业毕业生作为研发人才储备,加大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加大研发部门的资金投入,加强研发部门的开发力度,持续不断的建立开发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每年争取开发研究出三个以上的核心技术。研发部门每年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力争每年都有新品种的产品诞生。使得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3、通过引进ISO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控制产品质量。积极参与江西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的评比来提高产品档次。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克服由每年产量的提升带来的质量问题。

4、引进最新的机器设备,提高产品的机器生产率。力争每年的机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十左右。扩大自然风干场地,扩充木料,蟒皮等产品生产原料的储备量,做到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扩充。

5、深度进行产品销售渠道的整理工作,在稳固现有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力争在5年内做到全国的每个省会城市,地级市都有良好的销售渠道。

6、积极开拓出口业务,二胡等民族乐器销售在东南亚等国有了良好的开端,公司将继续加大二胡等民族乐器的出口业务,扩大“龙韵”品牌的影响力。

二胡等民族乐器制作领域一向为上海、苏州长期占据垄断地位,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在二胡制作行业里为江西其行业文化产业打开了一扇大门,能够其登堂入室,同时龙韵音乐培训学校为九江爱乐市民和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进入音乐殿堂的平台,其公司也为我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克尽锦薄,继续前行。

九江市文化局文化产业办公室供稿

产业振兴透春风——记九江龙韵琴行有限公司发展之路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