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说痛风是“病中之王”?

用户64666665499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痛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绝经期后的妇女,发病高峰在40-50岁,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5%-25%的病人有痛风家族史,痛风之所以被称之为“病中之王”,是因为痛风发作时,病人所承受的疼痛难以忍受。

疼痛多于春秋发病,为痛风病人的首发症状,是因为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常在午夜或清晨突然发作,多呈剧痛。

1、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服药后6-12小时症状减轻,24-48小时内90%的病人症状缓解。2.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不如秋水仙碱,但较温和,发作超过48小时也可应用。

强烈建议在医生建议下口服药物。


急性疼痛期的饮食

热量不宜过高,应限制在1200-1500Kcal/d,蛋白质控制在1g(kg.d)。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肉类、菠菜、蘑菇、黄豆、扁豆、豌豆、浓茶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严禁饮酒,可适当进食碱类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种蔬菜、柑橘类水果。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团队!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痛风只能靠自己控制了,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我痛风也3年了,抽烟单不喝酒,体重过高了,尿酸最高时候尿酸600多,第一次是大脚趾,疼的不能动,吃了一粒双氯芬酸钠,2个小时就缓解了,可以挪动走了!检查后确诊是痛风,拿了秋水仙碱和苯溴马隆,刚开始的时候都蛮有效果的,后期就不行了,疼痛发作也比较频繁,现在疼起来吃双氯芬酸钠效果也不好,后来在网上看有关痛风的资料,找药店买了两盒非布司他,国产的好贵,吃了降尿酸效果很明显!之后直接代购台湾的福避痛,便宜一半以上!效果也很好!去年下半年由于没怎么发作,所以停药了,今年春季又发作了一次,但不是很剧烈那种!没办法只能接着吃药了!关键还是要管住嘴啊,可我也不能完全做到,自制力不够啊!前几天刚查过,尿酸还在500多,这不又买了3盒福避痛,每天半粒40毫克,一盒差不多可以两个月了!长期服药吧!但愿痛风患者都能早日战胜病痛,欢迎交流!



黄山非遗渔亭糕


痛风是“病中之王”?

这是哪位大神给痛风的封号?无论从诊断、治疗和预后上,痛风都不能算“病中之王”!如果真的要找出痛风特别之处,恐怕就要属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的疼痛了,比较有特点: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发病,脚趾头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而且越来越疼痛,24小时达到顶峰。这种疼痛难以名状,患者一般就医率比较高,在家能抗得住的要算“硬汉”级别了。

痛风病是怎么回事?

1.本质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升高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关节的急慢性炎症、痛风石、泌尿系结石及痛风性肾病。

2.诱因

痛风在缓解期时,可没有任何不舒服,跟正常人没两样。多数患者在饮酒后、剧烈运动、长途步行、关节扭伤及穿鞋不合适等情况会诱发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另外某些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12、胰岛素、青霉素等)也可以诱发痛风。

原发性痛风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不是说不能控制。严格低嘌呤饮食、应用降尿酸药物、保暖、戒烟禁酒、减肥、多饮水、多食用碱性食物、避免紧张和劳累、注意保暖等等多项措施,防止痛风反复发作还是很靠谱的。

总结:痛风是一种病因比较明确,诊断比较容易,治疗手段多,效果佳的疾病,大家大可不必恐慌,认真对待,科学防控。


骨科医生老牛


日常“三高”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如今第四高已经悄然来袭,你知道吗?

它就是尿酸高,或许可以戏虐地称呼他们为“F4”,尿酸高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饮食的不注意,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常见,甚至反复发作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去体检,别的指标都正常,唯独尿素达到临界值,高达450,所以今天好好跟大家聊一聊尿酸方面的知识。

说起尿酸,可能有些人会一脸茫然,可是说到痛风,就不陌生了,即使没有得过痛风,也听说过痛风,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痛风后才关心自己的尿酸水平,反之,如果不痛风,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关心尿酸。

因为痛风的形成是由于体内尿酸不断地生成和排泄,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

当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所以痛风的人对尿酸应该“深有体会”。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和三高已经“打成一片”的人群也要警惕了

因为“三高”症状出现通常有很大可能伴有高尿酸血症。

因此,尿酸也逐渐成为“第四高”。

那我们该怎样有效降尿酸呢?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尿酸含量,促进尿酸代谢。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准备菊苣、栀子、桑叶、葛根、百合(菊苣去酸茶)来泡水喝,尿酸高于正常水平的,每天喝2-3次,保持1500ml摄水量。

2、戒酒

饮酒会促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乙醇刺激人体合成乳酸,乳酸抑制肾小管尿酸排泌,特别是啤酒。饮酒时常伴随着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更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

3、控制饮食

主要是避免高嘌呤饮食,包括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火锅,而普通的瘦肉,去皮鸡鸭肉,草鱼鲤鱼是可以吃的,只要控制量,不要每天大鱼大肉就行,鸡蛋和牛奶嘌呤低,蛋白质含量高,可以适量多吃,鼓励多吃瓜果蔬菜,尤其是冬瓜,黄瓜,莴苣等不仅嘌呤含量低还有利尿作用。

4、多运动,多锻炼

肥胖是引起尿酸高的原因之一,过量脂肪会影响肝脏、肾脏排泄尿酸,所以要适量的锻炼,但是切记不能剧烈运动,推荐几个运动:游泳、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好了,上面的方法学会了吗?学会就赶紧按照要求做起来了,也可以分享给你身边尿酸高的小伙伴哦,让我们一起拒绝尿酸高吧!


光光是颗小太阳


痛风与其它慢性疾病虽然都是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但三高问题、心血管疾病等,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痛风则不然,发作时剧烈的疼痛常常另患者无法承受,剧烈的疼痛使得患者基本无法行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需要家人照顾日常生活起居,降低家庭幸福指数,增加家人的经济负担。

本着不给身体增加病痛折磨和给家人增加负担的原则,痛风患者应该按照下列饮食原则:

1.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这样可以增加钙镁钾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利于碱化尿液帮助尿酸的排出。同时还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有利于降低其它慢性疾病的危险。

2.清淡少盐,烹调时尽量不加鸡精、牛肉精、蘑菇精、强力味精、浓汤宝等调味品。肉类在烹调时,可以先煮然后再烹调,这样可以降低肉类中的嘌呤含量。

3.严禁饮酒,不喝浓茶和咖啡。每天保证不少于2000ml的水,促进尿酸从尿液中排出。

4.不吃或少吃白肉(猪牛羊),蛋白质的摄取推荐奶类、鸡蛋。如果食用肉类和海鲜应该严格限制在50g以内。

5.禁食动物内脏、鱼籽、浓汤等极高嘌呤的食物。

6.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朱庆俊营养师


什么是痛风?

简单点说,就是体内尿酸太高,在关节、肾脏等器官沉积,引起关节疼痛(大脚拇趾常见)的一类疾病。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80μ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患者超过10%以上会发生痛风。据统计,目前我们国家高尿酸血症患者接近2亿人,痛风患者超过了2000万人。绝对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痛风有什么表现?

痛风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慢性期也就是痛风间歇期,基本没有任何症状。急性期就是指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单个关节的红、肿、热、痛。疼痛非常剧烈,让人忍无可忍,很多患者都说痛得想砍掉腿。但是,一旦急性期过后呢,大多数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然后再次疼痛,然后再好了伤疤忘了痛,循环往复,病情逐渐加重。

痛风的治疗,其实真的很简单,急性期消炎止痛,慢性期规律降尿酸治疗。急性期消炎止痛的药物只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依托考昔等),激素以及秋水仙碱;慢性期主要就是规律降尿酸治疗,常用的药物就是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及苯溴马隆。(可以参考我的其他头条问答的文章,有详细说明)

痛风该怎么控制饮食?

简单点说,多喝水,拒绝动物内脏,火锅以及其他高嘌呤食物;多吃青菜,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等。(可以参考我的其他头条问答的文章,有详细说明)

最后

痛风的治疗,贵在坚持,无论用药还是饮食控制,都是长期的过程。

注:选择什么药物止痛,什么药物降尿酸,需要在风湿免疫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切忌自己去乱买药吃。

只有规律治疗,痛风才能够完全控制,缓解,真正的拨云见日!


何懿医生


上个月接诊了一位患者,是被人抬来的。当时患者说是右脚趾疼痛,痛得撕心裂肺地叫,送他来的人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一脸懵逼。一开始我看患者也没用啥阳性体制,体表也没有明显的红肿及疼痛。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骨折,后来询问得知他在前一天与友人吃了螃蟹、喝了啤酒。这下我就有底了,一查尿酸,果然800多……

痛风被称为“病中之王”,是因为它发作时候疼痛剧烈难忍,而且还会造成许多并发症。

  1. 痛风石 血尿酸过度升高,超过其饱和度就会形成白色晶体,沉积在组织中形成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所有组织中均可形成痛风石。
  2. 肾脏损害 痛风患者肾脏病理检查几乎均有损害,临床上大约1/3患者出现肾脏症状,可见于痛风病程的任何时期。
  3. 糖尿病 血尿酸升高会间接损伤胰腺β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当然,所谓的“病中之王”只是人们对痛风的一种夸张说法。痛风没有那么可怕,只要饮食得当,合理用药,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普外三角针


刘医生谈骨论筋🎷痛风为什么称为病中之王🎷

很多人把痛风称之为“病中之王”,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反应了大家对于它的恐惧。突然出面的剧烈疼痛,让患有痛风的人们对此刻骨铭心,永生难忘。除了疼痛以外,还有哪些是痛风所带给我们的呢?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痛风。


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种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最后肾脏损伤。

为什么称为病中之王

1.剧烈的疼痛。当血尿酸超过420umol/L时,尿酸就容易沉积在关节处,引起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大多在夜间毫无征兆的突然发病。这种疼痛,有人形容就像石头不断重复的砸在脚上。有人形容就像刀子反复在你身上切割。可见这种疼痛的程度。


2.肾脏损伤。几乎大部分痛风患者都有肾脏功能的破坏。肾脏是排出尿酸的重要器官,但是尿酸也容易在肾脏中沉积。从而破坏肾功能,导致排泄尿酸功能降低,进而升高尿酸,形成恶性循环。不但高尿酸血症,还会出现肾衰竭。

3.全身各处损伤。痛风石除了中枢神经以外,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它可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高痛风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

4.关节变形,从而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对于痛风的预防

除了急性期的药物治疗以外,平日里一定要自律,防止它的发生。

1.不能喝酒。不管是什么酒,只要是含有酒精就不行。

2.禁止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火锅、豆制品和菌类等。

3.大量喝水,不但降低尿酸含量,还可以通过排尿来排出尿酸。

4.吃低嘌呤食物。比如小米、大米、水果、小麦等。

5.进食碱性食物,以中和尿酸。比如柠檬、苏打水、葡萄等。

6.促进排便和排尿的食物。如芹菜、丝瓜和西瓜等。

7.控制体重、血糖、血脂和血压。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通过上面的预防工作,能明显的降低痛风发病率和疼痛程度。为了不让痛风再折磨大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

刘医生谈骨论筋


痛风曾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如今,已经成为“病中之王”。

关于“病中之王”的含义,其实有两方面。

1、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疼痛,痛彻心扉!“只有疼痛发作过的痛风病人才能刻骨铭心记住的痛!”有的病人曾描述这种疼痛和分娩的疼痛感觉相仿,达到疼痛级别指数评估中最高分值。因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如此痛苦,所以这是“病中之王”称号原因之一。



2、痛风已经成为常见病!

我国改革开放前,痛风性关节炎患病率并不高。1948年,陈悦书医生首次报告了2例痛风。1958年以前的文献中仅有25例痛风报告。改革开放后,有些人“出门坐车,顿顿吃肉”,痛风性关节炎还曾被称为“经理病”。据统计,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患高尿酸血症人数逐年增加,患病率为5~23.5%

,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如今,“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谢性疾病伴随而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就是所谓的“四高”。痛风已成为常见的疾病。这是痛风被称为“病中之王”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痛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控制血尿酸,控制痛风,才能减少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希望帮到有需要的人,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科普的动力!


风湿免疫科孟医生


据说,痛风发作的疼痛相当于10根肋骨同时折断,痛风发作的疼痛相当于分娩,是疼痛级别最高指数。我曾经见过一位朋友痛风发作,不能走路在地上爬,十分痛苦。

痛风,主要是由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其基础。主要表现是手或脚关节肿胀,疼痛,慢慢引起痛风石,关节残疾,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痛风患者饮食需注意三少三多:

一,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最高的食物当属动物内脏,海鲜,其次是畜肉类,豆制品和菌类,痛风发作期一定不要吃这些食物。


二,少喝酒,无论什么酒。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都会诱导痛风发作,所以高尿酸血症者就要开始戒酒。

三,少喝甜饮料。因为游离糖会增加内源性尿酸的形成,导致血尿酸升高,无论是甜饮料还是蜂蜜,果汁,糖水,都属于此范围。

再来说三多:

一,多喝水,可以是苏打水。大量饮水有助于尿酸排泄,而苏打水更是如此。痛风患者可以选择喝苏打水,必要时可以吃碳酸氢钠片。


二,多吃鸡蛋。鸡蛋是单个细胞或受精卵,只有一套遗传物质,嘌呤含量极少。所以可以多吃鸡蛋而弥补不能吃肉类,豆制品引起的蛋白质摄入不足。

三,多吃牛奶。牛奶是哺乳动物腺体细胞分泌的液体,不含嘌呤。非常适合痛风患者引用,需要注意的是,酸奶经过发酵会产生一些嘌呤,所以酸奶不及牛奶适合痛风人群。

作者:晶姐,医学学士,专业的营养师,业余的心理咨询师,一岁半的小宝妈,神秘的天蝎座。欢迎关注晶姐思生活,以营养为主线,偶尔聊聊心理,谈谈育儿,吐槽下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