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光明日報點贊山東:凝聚一切力量,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2020年3月2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在05版刊發題為《山東:為民生,把一切力量凝聚起來》的文章。點讚了濟南2.4萬餘名網格員當好防疫排查員,既當好武漢回濟、密切接觸、疑似症狀等重點人員的協控員和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宣傳員,還當好居家隔離群眾的服務員。全文如下:

光明日报点赞山东:凝聚一切力量,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摘要:山東是孔孟之鄉,是中國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雙過億”的人口大省,經濟往來活躍,人口流動頻繁,傳染病防控難度較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山東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始終站在戰“疫”的最前沿。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齊魯兒女演繹著感天動地的故事,譜寫出一曲保衛人民、捍衛生命的英雄壯歌。

光明日报点赞山东:凝聚一切力量,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山東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吹響企業復工復產“集合號”。資料圖片

杜春霞是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北坦街道北關社區黨委書記、網格長。春節前夕,杜春霞和派出所民警、社區網格員、志願者進行入戶排查時,發現張某一家三口剛從武漢開車返回濟南,雖然未發現體溫異常、咳嗽等症狀,但在他們反覆勸說下,一家人同意居家隔離。從此,杜春霞就成為了張某一家的兼職“保姆”,幫助他們採購必需的生活用品送到家門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濟南2.4萬餘名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當好防疫排查員,動態掌握重點人員家庭信息、就診情況、活動軌跡等信息,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網格員不僅是武漢回濟、密切接觸、疑似症狀等重點人員的協控員和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宣傳員,還要當好居家隔離群眾的服務員。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山東充分做實、做細防控措施,發揚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確保打贏疫情防控戰。

1.全程網辦 “不見面服務”護安康

“你好,東營恆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已繳費,請出發票。”2月11日,在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社保徵繳群裡,一家企業通過網上轉賬的方式完成社保繳費後,第一時間在群裡告知社保經辦人員,不到3分鐘,經辦人員將出具的發票反饋給企業,業務辦理完成。這幾天,河口區社保徵繳QQ群變成了忙碌的“辦公場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東營市河口區社保中心大力推行“不見面”服務,安排工作人員全天候在線,及時處理企業上報的各項業務,及時傳達疫情防控期間社保徵繳的各項政策,暢通網上辦理渠道,積極引導復工企業通過線上方式辦理業務,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政務服務大廳作為為企業群眾提供政務服務的專門場所,屬於人群聚集區,也是防控的重點區域。疫情發生後,濰坊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全面推行在線辦理的政務服務模式,可實現在線辦理824項業務,各窗口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等方式引導市民進行自助辦理,確實需要線下辦理的可以提前預約。諸城市審批服務局緊急召開會議,共同研究業務辦理問題,決定優先推出快遞免費送服務,建議廣大市民優先通過網上政務大廳進行辦理,並正確填寫收件人的姓名、電話、收件地址,工作人員便會將辦理好的證照通過郵政速遞送達,快遞費用將由政府買單。

2月7日下午,一起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在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互聯網公開審理,互聯網法庭的電子顯示屏上,清晰顯示出承辦法官和原被告委託人的畫面,通過多人視頻模式,庭審有序順利進行。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方式正成為全省法院網上辦公辦案的常態。

為做到防疫與審判執行“兩不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加強調度,對當事人堅持在疫情防控期間按期開庭的,或者根據案情不宜延期開庭的,要求全省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採取網上開庭、網上調解、微信開庭、電子送達等方式,推進審判執行工作。2月1日至20日,全省各級法院共計收案62548件,利用互聯網法庭以及微信等互聯網工具實現網絡開庭4231件。

光明日报点赞山东:凝聚一切力量,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2.先鋒模範 榜樣力量在一線

“我是共產黨員,國家有難,有召必應!”“我參加過抗擊非典,經驗豐富,我請戰!”“我家裡孩子大了,父母身體健康,沒有後顧之憂,我報名!”……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在萬家燈火、歡慶團圓的時刻,山東發出組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通知,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踴躍報名,紛紛寫下請戰書,他們義無反顧,奮勇奔赴抗“疫”一線。

1月25日晚8時,濟南遙牆機場候機大廳內,首批138名醫療隊列隊集結,整裝待發。山東省委書記、省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家義來到醫療隊中間,向醫療隊授旗。

劉家義深情地說:“今天是大年初一,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是面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懷著一顆大愛之心,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踴躍報名,奮勇奔赴一線,不愧為白衣天使,不愧為我們學習的榜樣。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希望大家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科學防控、科學救治,同時保重身體,完成好各項救援任務。”

截至2月20日,山東省先後派出12批醫療隊共1797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在組建援鄂醫療隊的同時,山東省衛健委直屬機關黨委堅持把黨組織建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第一時間成立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把黨小組建在分隊上,建立支部組織架構,完善組織生活制度,打造疫情防控前線的堅強戰鬥堡壘。隨著援鄂隊伍的擴大,又在湖北前線成立臨時黨總支,統一領導援鄂各黨支部的工作。

各臨時黨組織成立後,迅速對醫療隊中的黨員信息進行摸底,建立黨員花名冊,黨員自覺佩戴黨徽上崗,堅持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經請示山東省直機關工委、省委組織部,並經中央組織部答覆同意後,適時在援鄂一線醫療隊啟動發展黨員工作,通過火線入黨,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同時,後方黨組織主動聯繫前方黨支部,幫助隊員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做好思想情緒的穩定和疏導工作,為醫療隊衝鋒在前、發揮作用提供了堅強後盾。

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捨生忘死的奮戰下,攻下一個又一個難關,啃下一塊又一塊硬骨頭,山東省內戰場和援鄂一線,不斷傳來捷報。

省內診治主戰場,集結省內最優質醫療資源,組建了省級救治專家組和21支應急救治醫療隊,分兩批確定並公佈省市級定點醫院45家、縣級定點醫院150家,組織首批48家互聯網醫院開通線上發熱門診,對確診病例全部落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措施。目前,山東省救治方案已日趨成熟,為後續病例救治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2月4日下午,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這也是山東省援鄂醫療衛生隊治癒的第1例患者。經過山東省醫療衛生隊醫護人員近8天的精心治療,患者病情持續改善,連續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各項生理、生化指標均正常,經專家組綜合評估,達到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治癒患者標準,獲准正式出院。截至2月19日,山東醫療隊累計收治病例1455人,治癒179人,檢測樣本2795份,完成病例流調、密接者追蹤204人。

3.復工復產 統籌兼顧促發展

2月10日一早,在山東臨工產業園大門口,“全副武裝”的公司員工們保持距離,井然有序地測量體溫、登記,陸續步入公司產業園,迎來了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沉寂許久的山東臨工產業園智能化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生產作業井然有序。

為了順利復工,山東臨工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下發《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九大防控注意事項”守牢疫情防控和員工健康工作底線,引導員工錯峰返程、有序返崗、安全上崗,並嚴格體溫檢測登記、防護用品佩戴,嚴防疫情輸入,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同時,公司購置並配發消毒防護用品,定期對辦公區、生產車間、職工宿舍、餐廳等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多頻次消毒殺菌,全力確保員工安全復工。

抓疫情防控就要抓企業復工復產,抓企業復工復產就是促疫情防控。山東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紛紛吹響企業復工復產“集合號”。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復產25445家,佔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比重達到89.7%。以復工生產保防控、保市場、保供給,以疫情防控促生產、促市場、促供應。

山東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0條政策舉措,給企業安心復工復產吃下“定心丸”。濟南17條、青島18條、東營15條、濰坊19條、濟寧24條……連日來,山東各地出臺一系列馬上能落地、能見效的應急性舉措,支持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平穩健康發展。

321個省年度重大項目、500 個年度首批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200個“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山東省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1021個省級重點項目相繼“出爐”,聚焦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社會民生、重大平臺四大重點領域。

面對疫情大考,山東各級黨委政府、黨員幹部和當地群眾齊心協力,充分發揮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帶領山東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