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一些抱著孩子的家長,會在危險的環境下突然發生脫手的情況?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幼兒墜樓事件,最慘烈的應該是一年前天津大悅城購物中心,一位父親抱著兩個孩子站在玻璃圍欄的天井處,一個沒抱住,兒子從4樓墜落,在試圖拉孩子的時候,女兒也不幸墜落,全部掉到負一層後不幸身亡。心都要碎了…

其實近幾年三番五次的發生過多起孩子墜落事件:

上海一購物廣場,奶奶抱著年僅4個月的孫子,剛走上3樓的自動扶梯,身體傾斜失控,男嬰從奶奶手中脫手從三樓墜落,搶救無效死亡。

四川省宜賓市,一位大人抱著1歲多的嬰兒在16樓窗戶旁接電話,孩子一不小心從窗戶上掉落下來,搶救無效死亡。

如果說獨自把孩子留在家,孩子墜落是因為看守疏忽,那為什麼大人抱著小孩,還會墜落呢?

看了十幾起同樣的事件,圈圈發現悲劇背後的三個關鍵因素:

1、家長嚴重缺乏懸崖意識

像天津大悅城事件裡,爸爸同時抱兩個孩子,站在高空玻璃旁,還有抱著孩子在16樓窗戶邊打電話的,都是高危風險。如果大人有事兒,最好是先把孩子放在安全的位置。



2、孩子調皮好動兩頭翹

單手抱孩子站在高空旁邊的大人,誰給你的這種自信?尤其手裡還在做其他事情,當孩子發現你不專心,他不耐煩不高興的舉動就是喜歡兩頭翹來翹去,一隻手根本制不住孩子,一下子孩子就墜落了,等你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3、抱孩子的姿勢不對

比如單手抱孩子的、把孩子抱得老高老高的,還有商場裡抱孩子坐自動扶梯的,都是一手抱著靠邊上站,大人和小孩一起往四周看。這時候我就恨不得上去跟這些家長說,“你能不能把孩子放在前邊拉住他!”因為自動扶梯升降的時候,重心會變化,很多人會慣性摔倒。

年齡小小的孩子坐在嬰兒車裡,或者用揹帶背好,年齡比較大的孩子,讓孩子站在大人前邊兒,拉住他。

養孩子切記要多一點安全意識,就多一份保障,少一點僥倖,就少一份危險。


甜甜圈伐木累


說到這個問題,我至今還很後悔。

女兒才幾個月大的時候,有一次我抱著她出去,想吃點東西。那時正值冬天。東北的冬天很冷,路也很滑。我抱著女兒自然是萬分小心。

在邁上一家店鋪的臺階時,卻腳下一滑,直接摔倒在地,孩子也從手裡飛了出去,跌落到地上,疼得她哇哇大哭。我更是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後悔了十多年。不知道怎麼這麼笨。

其實過後想想,手裡抱著孩子,身體的反應卻是無意識,也是大腦無法控制的。在自身摔倒的情況下,更沒有辦法保證孩子不脫手而出。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要求孩子坐車時都坐在兒童座椅裡,而不是由大人抱著的原因。因為大人的手,在遭遇突然意外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辦法保證孩子的安全。畢竟人在外界突發事件面前,沒有辦法掌控自己,也無法預知意外何時來臨。

所以,帶孩子出去,一定要儘可能離危險遠一點,冰滑的路面、扶手等處,更要遠離。對於特別小的孩子,最好用上揹帶。


艾悅之洲


我兒子4個月的時候生病去醫院,冬天路上都是雪,我要抱孩子走,結果我婆婆一把抱了過去,然後就跑了~真的是跑了,我在後邊喊慢點,別跑慢慢走,到滾梯的時候我說我抱著吧,她不給我,上了電梯,結果電梯到一半的時候她沒站穩,一把把孩子扔了下去,自己抓住了電梯扶手。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跑下去抱孩子的。沒經歷過的人不會理解我對婆婆那種刻骨銘心的恨。之前一次次提醒別跑,孩子給我吧,都不同意。在出事的時候一把把孩子扔了下去。


姚芥末


我媽總說我抱孩子特別緊,摟的孩子一身汗!我說不緊點我總覺得他一竄就出去了……後來他快三歲時我帶他出門,趕火車,因為堵車,我取完票就剩十多分鐘發車了,我就說抱著他走快點吧!我愛人拉著行李,我抱著孩子,馬上到安檢口了,也不知道誰的豆漿整整一杯都掉地上了,車站就簡單用拖布給擦開了,我著急趕車也沒注意,直接就滑倒了,那一刻我腦子就一個信念,絕對不能摔了兒子,左腿整個滑出去伸直了,右腿膝蓋狠狠磕地上!我人是往左側倒,兒子也是左手抱著,倒得那一刻轉了下身子,後背著地,兒子趴在我胸口了,摔得我左半邊屁股疼了半個月,右膝蓋整個青紫!!後來我老公問我當時怎麼做到的,沒把兒子扔了呢!我說都是下意識反應,心裡就一個事兒:絕對不能摔了我兒子……


鵝鵝的漂亮媽


那時候還是懷老二,之前從來沒有低血糖或低血壓,一天早晨送完老大上學後,我回家時剛到家門口就開始頭暈,渾身乏力,當時趕緊在社區門口超市坐了一會兒,可越坐越覺得沒力氣,想用最後一點力氣趕緊回家,到了小區門口忽然眼前一黑,暈倒前的一瞬間憑著本能趕緊抓住了大門,順著大門倒下了,即使這樣也側臥著躺在地上,腦子裡就想著千萬別壓住孩子。很奇怪也是很萬幸,剛躺地上,馬上一瞬間我就醒了,好像大地給我輸入了陽氣一樣,我竟然自己走回家了,如果不是身上的灰和胳膊肘的擦傷,我都覺得剛才是幻覺,回到家一測量,竟然低血糖加低血壓。作為一個母親,我覺得真的可以戰勝許多不可能,有的時候意外或許真的是意外。提醒大家警惕任何可能的危險,潛意識覺得不安全,就儘量別去做


柔秦魅影1


為什麼一些抱著孩子的家長,會在危險的環境下突然發生脫手的情況?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意外以後才會捶胸頓足,懊悔“我之前怎麼沒想到?”其實,危險的發生並不是突然出現的,是多方面因素組合導致的。


1.家長安全意識缺乏。

比如商場圍欄,現在一般都是玻璃式,高度約為1.2米左右,正常來講一個孩子是翻不過去的,但是抱在大人身上以後,孩子的高度就超過了圍欄,如果大人重心不穩,孩子是很容易掉下去的,大人不能覺得我自己站在這裡穩當,就代表對孩子安全。


2.孩子好動。

孩子本身對危險是沒有感知的,所以,即使被抱在大人懷裡,他們也會不斷地扭動身體,轉來轉去。


3.危險發生的一瞬間,人是下意識的反應。

人下意識的反應是不受大腦控制的,比方坐自動手扶梯將嬰兒摔出去的奶奶,平常不知道多寶貝孩子呢,但是危險發生的時候,她根本來不及考慮,孩子就飛出去了。


這三方面的因素,家長的安全意識是最關鍵的,如果真正地以孩子的安全第一,家長就會杜絕那些安全隱患,比方在家裡安裝防護紗窗,在外出門小的孩子帶嬰兒揹帶、不穿高跟鞋出門等,無論何時,也一定要保證孩子在自己的事先範圍內,及時發現危險,也能及時補救。


希媽育兒


有句話說:君子不立圍牆之下。講的是君子要遠離危險的地方。一是防患於未然,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並採取防範措施;二是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危險境地,要及時離開。

很多人更多的有一種盲目的自信,但是意外往往就在一瞬間發生。


1.心態上不重視

比如那個站在江邊抱著孩子自拍的人。這種動作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的動作,一個正常人即便不抱著孩子在江邊自拍也會想到會有掉手機的風險,即便是想自拍,也不需要離江邊太近。抱著孩子更是應該小心。

但是這個女子顯然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手成終生恨。

2.孩子是會動的

還看過一條新聞,一家孩子鬧著要爬上商場的欄杆,那家大人就把孩子放躺在欄杆上,另一個一起玩的孩子看見,也要求大人將自己放上去,那家大人也將自己孩子放在欄杆上,而下面就是很深的中庭,毫無遮攔。

大人絲毫不以為意,還在相互聊天,他們覺得他們可以控制住局面。實際上,孩子是活潑好動的,也根本意識不到危險,甚至有的孩子以自己膽大為榮。

有句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懂,但是大人得懂,父母都做好榜樣,即便是別人那樣做,自己也有原則不去做危險的事。

3.突發情況,對自己本身預估不足

比如很多是奶奶抱著孫輩在上下電梯時出現的問題,因為老人本身就力量不足,遇到突發情況時也不容易把控得住,如果身邊有爸爸媽媽,孩子一定要給爸爸媽媽上下電梯。

記得有一次看一個朋友髮圈,說自己前面的人坐電梯時就不小心,差點摔倒,她一把扶了起來。如果摔倒就會向下滾落,下邊的人就會全部被撞倒,還是相當危險的。

危險真的都是在一瞬間,人的思想意識是根本無法瞬間考慮那麼多,就是一種本能反應,所以平時腦裡要有跟關於安全的弦,小心撐得萬年船。

祝每個寶寶都健康成長!


jason媽咪有辦法


根本原因是危險意識差。

不管那些遇到意外,抱住的沒抱住的,我經常都詫異的是,為什麼能讓自己和孩子有機會處於這樣的危險情況中呢?

很多孩子很小就帶著湊熱鬧的家長,你們嘴裡喊著孩子應該從小多見見世面,幾個月的孩子就帶著去商場去熱鬧的地方,難道孩子該見的世面就是這種嗎?還是家長希望他們去見這種類型的世面?這類地方本來就具有較多危險因素,容易發生意外。孩子小的時候其實更應該多去一些安靜安全人少的地方,比如社區休閒設施,附近公園,甚至就是簡單的在家附近散個步,這樣孩子既不容易感染疾病,也不容易過於興奮疲勞,更能避免暴露在太多不安全因素之下。

比如在窗臺邊上喂孩子把孩子,在商場玻璃護牆邊上和扶梯上把孩子抱得高高的,還有被擋住視線踩空臺階等等。這些事情,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發生,那沒問題,就是粗心大意了,但是如果手中抱著孩子,負責任的家長們根本就不應該讓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帶著孩子在危險的地方玩,在高處再把孩子抱得高出防護措施,下臺階不看清楚臺階位置再抬腳,你以為你隨身裝備幸運女神嗎?你本身就在帶著孩子探險呢,如果危險降臨了,只能說是你自己把孩子和自己帶到一個高風險境地。

最後,我家的孩子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發生過遇到意外,家長為了保護他而自己受傷,或者讓他因為家長的過失而暴露在意外中的情況。另外,孩子並不是處於過度保護下的溫室小花,孩子戶外活動很多,健康活潑樂觀有很多朋友。

奉勸所有家長,既然有了孩子,孩子小時候就要腦子裡始終繃著一根弦,那就是提前預測,不要把孩子至於隱患當中。


阿蒙5000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正好自己前段時間也出過一起事故,不過當時是自己把孩子保護好然後自己摔斷了骨頭,血一樣的經驗教訓,正好借這個機會過來說說。

抱著孩子的家長在危險時候會出現脫手的情況其實細究起來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1、孩子不安分。許多孩子都是好動分子,在家長的懷抱裡面也要左扭右扭,伸胳膊抬腿還時不時的就探出頭轉過身的去幹別的事情。如果危險來臨的那一霎那,正好是孩子動彈的時候,家長一時之間抱不緊就會出現脫手情況。

2、家長疏忽大意。大部分家長都是習慣性的抱著孩子就舉得已經足夠安全了,對危險來臨的時候沒做到足夠的預計,從而在措不及防之下發生脫手。

3、生活周邊危險源太多。從出事的地點來看,超市,樓梯,電梯,山腳,甚至是走在路上都會發生危險,時不時的危險源有的時候使家長都覺得防不甚防。

孩子是個脆弱的個體,更需要我們家長去細心的保護,最基本的家長都應該做到在危險的地方自己提高警惕,抱緊孩子,全身心防止出現什麼危險。最後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