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國學文化正語之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解讀中國文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並要求各地全面落實。對此,感受頗深。

復興傳統文化,中央高瞻遠矚,對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個人自律意識、道德修養、仁愛善念、慎獨修為、經典傳承以及凝聚共識等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讓我們攜手同行,復興優秀傳統文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做順道有德自律之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進!的確,“優秀文化不僅決定著民族、國家,甚至決定著世界,決定著人類的未來”。

從中國的傳承文化簡單分析一下,在歷史發展的事實面前,不難看出,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成也文化、敗也文化”——好的文化可以促進發展、可以傳承、可以滲透、可以推動世界,不好的文化決定著不好的思維觀念,可以走向深淵。關鍵要學會認識、學會“拿來主義”。社會的發展也是這樣,要有良好特色文化作支撐,才能有不竭的動力源泉助推發展。

中國,作為一個五千年文明發展的古國,厚重的文明和持續不斷的傳承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現在,當曾經的文明古國風光不再時,卻能依然傲然矗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成為具有遠大情懷的大國風範的表率。不能不說是優秀的文化在起著巨大的作用。

回顧那充滿艱辛與輝煌的發展史,或茹毛飲血、或血腥殘忍、或文攻武衛、或百花齊放、或含垢吞屈,一卷卷的歷史宗捲上無不寫滿了智慧、勇敢、不屈與包容,總結八個字,便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無時不彰顯著傳承文化的魅力和促進發展不竭的動力源泉。

縱觀世界文明的發展史,只有中國在無論多艱難的條件下,一代一代地記錄著文明的發展史。不管是甲骨文上的鑽龜祝耆,各種壁畫的神采飛揚,還是文字史書的包羅萬象。從“三皇五帝”的開天闢地、教化萬民,諸子百家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外族入侵、千瘡百孔的民族危亡,到抵禦外辱,波瀾壯闊地開創太平盛世,從九曲蜿蜒的黃河濤聲、浩浩東去的長江巨浪,到浩如煙海的“二十四史”、推動世界發展的“四大發明”……

同樣,無論哪個國家不斷步入文明發展軌道,文化的力量是動力、是源泉。從黃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印度文化還是愛琴海文明,對西方文化的發展無不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西方中世紀的“文藝復興”、自然科學和資本主義的飛速前進,這些優秀文化對世界的發展格局產生了巨大變化。

當我們滿懷批評地以厭倦的心情“欣賞”一些“現代版”古裝戲時,當我們熱衷於追星的狂熱“名人效應”而忽略了樸實勤勞的社會財富真正創造者的價值時,當我們傾心於其他國家文化的巨大魅力時,您可否看到了被我們遺忘了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異族中備受青睞的影子?是否感受到被我們不太在意的傳統文化被異族奉為至寶、發展壯大的痕跡?

不是嗎?公元前3世紀,日本還是蠻荒民族的時候,我們已經處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高度文明,日本的“武士道”、“禮節”生活習慣(比如點頭稱君、對座長跪等)傳承的是春秋文化,“茶道”“服飾”傳承的是唐代文化(“茶道”後至明代朱元璋廢止)、什麼“柔道”、“空手道”等傳承的是明代文化,就連本國的文字也才從11世紀用中國的漢字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至於陰陽、醫學、書法、繪畫、圍棋、建築、知識理論等等無不如此,不管是“仁義禮智信”還是“溫良恭儉讓”等,至今在日本的社會各階層仍是文化的主流,包括管理(孫子兵法、三國演義、孔孟之道、甚至“三老四嚴”的大慶精神等無不規範啟迪著日本及世界許多國家的創造、管理智慧和做人的道德標準,日本等國的企業為什麼獨步天下,人的道德修養和素質為什麼贏得青睞?請翻開中國傳統文化去比照吧,你會豁然開朗的),無不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近幾年,自媒體發達了,網絡上的言論觀點很多。發現這樣的現象:一些人時不時的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推陳出新”民族精神的“新”內涵,闡述對一些民族英雄的肆意言論。殊不知,有些國家上千年出一個英雄都欣喜若狂,甚至把我們的孔子、關羽、岳飛等都奉為神明。為什麼?

文化的力量,民族要有精神,必須要有文化力量作為支撐。尤其是優秀傳統文化,數千年的積澱,蘊含著很多營養和精華。如老莊清心寡慾、順道自然的“無為”平和道文化,孔孟修身齊家平天下的“仁愛”自律修為文化,固本培元、舒經活絡的養生治本醫藥文化,強身健體、除暴安良的武術文化,殺身成仁、氣節風骨的忠信文化,尊師重道、尊老愛幼的孝道文化,勤儉持家、詩書濟世的耕讀文化,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生靈、和諧共生的自然文化,虛懷若谷、寬懷包容、心存善念、友愛相助的善良情懷精神,慎獨慎微、公正無私、一心為民的廉潔文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向上向善……無不顯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無限華光,引導我們充滿良善、仁愛、品行、道德、包容,做自律有德的好公民。

我們優秀傳統文化日益被世界所倡導、學習、應用 ,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如神奇的針灸解除難以治癒的多種疑難雜症、屠呦呦以中醫研究提取青蒿素挽救數百萬生命而斬獲諾貝爾大獎、鍾南山等國士在疫情中凜然護衛億萬蒼生,中華武術傳播廣泛——也是柔道、跆拳道等的淵源,中國畫、書法、茶道、詩詞等雅量高致,八卦圖竟也堂而皇之地成了國旗、屈原一不小心端午還得到韓國去接受朝拜……

解讀這些,我們應該更加珍惜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化引領思想,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一切。

我們的文化現在是什麼?我們的精神是什麼?我們的動力源泉在哪裡?

看到很多書和網上有些人曾言我們是受五千年奴性文化的束縛。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所謂的“奴性文化”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較為典型的說法是在清軍入關以後“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和大興“文字獄”時開始的。古代春秋戰國、漢唐周明自不必說,就連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都很開明。只是鴉片戰爭以後的腐朽王朝,在歷經洋槍洋炮的恐嚇、歷經不斷割地賠款的惶惶不可終日裡形成了膽小懦弱的“奴性文化”,徹底毀卻了傳承文化,我們反而被曾經的“學生”稱為“支那”,反而被割去很多土地,反而被區區數千人組成的八國聯軍帶著打一槍還得裝半天引線的“洋槍”叩開了國門,反而從遍地是黃金的文明國家淪為了千瘡百孔的窮國。

奴性從何而來?應該說在百年的國恥中迷失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同時恰恰說明,一旦放棄了優秀文化的發展,思想就會大大落後,顯然,回望一百年的近代史,散落了一地的就是文化。

其實,我們優秀傳統文化中精粹燦若星河。我們在讚揚一些其他精神時,是否想到我們抵禦外辱時的大力凜然和超乎尋常的民族氣節更為壯烈?戰國時期的義重生死輕、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慷慨就義、林則徐的錚錚豪氣、張自忠的凜然不屈、董存瑞的偉岸巋然、黃繼光的英勇無畏……哪一個不是“殺身成仁”“義重生死輕”優秀文化精神的感召呢?一些電視描述“武士道”精神如何慘烈,可你見過徐國公子為求歐冶子鑄劍手下大臣自挖雙眼、飲鐵水的壯烈嗎?你見過信陵君竊符救趙後候贏北向自盡的誠信嗎?你見過張巡殺親就食義不容屈的慘烈嗎?不過你也許知道八女投江、五壯士殺身成仁的豪邁……翻開24史,那一段的英雄事蹟不是更加豪邁呢?

現在,很多國家努力學習並在沿用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提升道德修養,促進飛速發展,我們炎黃子孫更應弘揚傳承,當仁不讓。

無論中西文化,強調的都是如何很好地汲取和運用。為什麼有些人從事某行業許多年仍止步不前、無所建樹,而有些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色的大有作為,而且還可以融匯貫通到許多行業?原因很簡單,不光是所學的文化積澱深,還要聯繫實際,活學活用。世界上不外有三種人:一是純理論型,雖學富五車,但思維很侷限,甚或閉門造車,沒有歷練、沒有經歷,將會沉淪於“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境地;二是純實踐型,沒有多少理論,但能幹出很多東西;三是理論和實踐結合應用的人,其才將不可限量,不僅“文能提筆、武能上馬”,而且思維廣闊,胸懷寬大、意境深遠。“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不印證於此。

可見,文化的掌握和運用離不開實踐

舉個例子,前些年轟動史學界的韓城梁代村895座春秋戰國墓群,曾經依據書本考證多年,斷言不會有。但在實際發掘中確實存在,揭開了歷史迷案。還有人斷言中原地區沒有恐龍,結果卻發現了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隨州國寶級文物編鐘的發現也是如此。

所以,無論幹什麼工作,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儘管有優秀文化的強大支撐,還得要將文化和實踐緊密結合、靈活運用。

同時,文化需要容納和包容。

我們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容納了曾經侵略者的無知和野蠻、殘暴與貪婪……“百川歸海、有容乃大”。世界發展的格局再次證明了優秀傳統文化力量的巨大和包容的魅力。我們由千瘡百孔、一窮二白,在優秀文化的動力源泉推動下,以大無畏的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崛起。現在,我們正在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中飛速發展並贏得世人景仰。

可見,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成就一個民族,也能毀滅一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必將是形成良好氛圍,推動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大任於斯千里遠,洗淨風霜再征程。讓我們以“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努力倡導文明社會精神文明道德標準,以仁愛之心心存善念,自律厚德,踐行人生,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才會充滿激情,滄海弄潮,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