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惠州向全球吹响创新“集结号”

<table> 惠州向全球吹响创新“集结号”

制图:周美霞

/<table>

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首先需要更多创新成果,这在新经济和新业态层出不穷的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惠州通过与国外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建研发机构,设立海外孵化器和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方式,集聚了一批高端技术、先进项目和创新人才。这不仅将为惠州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而且惠州将以此为动力,努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科研合作▶▷

与多国建立联合研发机构

创新需要科技人才,而惠州缺乏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短板。为此,近年来惠州瞄准国外智力密集地区,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密切的科技合作,使优质创新资源聚集到惠州。

去年6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借首届科交会之机,与惠州硕贝德公司共同设立了诺贝尔奖工作室。他认为,惠州发展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建更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他的工作室,可以和硕贝德公司共同研发更新移动终端体系。对于惠州的两大科学装置,即“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他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表示愿意牵头建设研究性的大学机构。

2017年,除了诺贝尔奖工作室,拥有乌克兰技术的中乌惠丰焊接技术研究院也落户惠州。它是一个为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设备租赁、销售、产品设计加工、小型量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方案制作等服务的创新创业平台,将弥补惠州智慧装备制造业在精细焊接领域的不足。

回顾过去几年,惠州的研发体系不断有国际创新因子加入。

早在2014年,惠州与白俄罗斯成立了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联合研发中心。中心设立在华阳集团工业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LED智能照明系统、通讯和信息传输设备部件、工业自动化设备、智能驾驶系统、汽车智能系统等。同时,该中心还进行基础技术研究、研发创新型产品、根据企业订单完成科研和试验开发工作、人才培养、组织培训与专家互访。华阳则是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的佼佼者,也是惠州三大集团之一。

同年,惠州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究院,开展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工科大学之一。建校100多年来,先后与5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与世界大企业的合作方面,也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如今,多个创新团队的专家已经被引进惠州学院。

当前,惠州围绕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支柱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两大新支柱产业,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了20多个新型研发机构。TCL、德赛、华阳、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则在多个国家布局了研发中心,在立足自己技术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孵化▶▷

与全球对接创新资源

在惠州的孵化育成体系里面,除了本地的孵化器,惠州还设立了多个异地和海外孵化器,从而把创新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

根据仲恺高新区的计划,2018年,该区将在以色列成立中以(惠州)加速器海外孵化平台。据了解,以色列在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优势,仲恺希望能加强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并推动北斗、激光、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新“4+1”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发展,培育更多新的高端产业增长极。

类似的行动从2011年就开始了。当时,仲恺启动了异地和海外孵化器建设,按照“全球孵化,仲恺加速”的模式,在全球寻找创新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如今,仲恺不仅在本地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孵化器,还在北京、深圳、台北、高雄、美国波士顿、硅谷、华盛顿、德国科隆等地建立了一批异地和海外孵化器。借此引进国际先进的创业孵化理念、先进技术和项目,整合资本和市场等资源,促进科技交流和海归人才回国创业。

依托这些孵化器,仲恺打造了“恺美杯”“恺德杯”“恺台杯”等一批创新创业大赛品牌。两届“恺美杯”吸引了美国硅谷和波士顿约80个科技项目参赛,将近一半项目和该区企业及投融资机构达成意向合作计划。德国孵化器不仅吸引了海外项目合作,还多次组织德方专家为惠州企业对德国工业4.0等主题作解读,为TCL、德赛、华阳、硕贝德、亿纬锂能等企业的智能制造战略提供了思路。

仲恺设在台湾的两个孵化器,则引进了一批新材料、文化创意、3D技术等领域的科技项目,目前正在仲恺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孵化成长。

海外孵化器在将高端项目“引进来”的同时,还帮惠州企业“走出去”。如今,这些孵化器已协助亿纬锂能、伟乐科技、三协精密、杰希集团等企业建设海外实验室,或开展海外技术合作与并购。

仲恺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通过创新异地和海外孵化器相关机制,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创新了孵化服务模式和引智机制。接下来,该区将进一步壮大全球孵化网络,延伸开放创新的全球触角,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端。

高端人才▶▷

引才机制延伸到海外

创新驱动发展,本质是人才驱动。惠州除了本地培养人才梯队,还从海外引进了不少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从而为惠州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此前,惠州仲恺引进了波士顿学院王洋博士及其团队,并于2011年孵化出惠州易晖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自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开发出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的绒面导电玻璃产品,以及用于信息显示等领域的叠层无序纳米银网产品。不仅填补仲恺在新能源产业上游的空白,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引进的陈平博士团队孵化了惠州市物联微电子有限公司。他是世界首个提供从物联网系统芯片、通信协议、系统软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物联网核心技术企业。他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加州硅谷、乌克兰基辅、深圳和南京等地设有分公司和研发中心,汇聚一批海内外专业人才,解决物联网的诸多技术难题。

此外,惠州还引进了一批国外院士,包括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叶林等。通过柔性引才机制,他们将为惠州提供先进技术和科学智慧。

新的引才机制仍在不断完善。目前,惠州已建立美国硅谷、多伦多、巴黎海外人才工作站。今年拟选择在英国、芬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再设立4海外人才工作站。借助这些工作站,惠州的引才触角将变得更长更有力,有望引进更多高端人才、科研队伍和创新团队。

通过构建全方位的人才、技术和高端项目引进机制,惠州正在向全球吸引创新资源,转化一批先进的科技成果,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