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东人怎么看青岛?

荆楚傲世祖国中部


不同地方的山东人眼里的青岛是不一样的,说说我眼里的青岛。

青岛在省内自不用说,除了济南就是青岛,但是这俩到底哪个在省内影响力更大,还真不好说。但我想,应该是济南吧,济南毕竟是省会,政治文化中心,大学遍地,经济也不差。但是在国际上,青岛的知名度更大。在青岛,能经常看见外国人,但是在济南,外国人真的很少。

去青岛,我们这里人的第一反应是:玩。青岛的景色毋庸置疑,特别是海景,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啤酒节享誉国内外。所以青岛给人的感觉就是玩,消费,娱乐。

我老家是潍坊的,距离青岛开车也就两个小时车程。但我的同学里面,留在省内的以去济南工作的居多,青岛的反而少很多。济南其实给人的心理认同感更强,省会城市,安全,安心,济南的人情氛围更友好更浓厚。青岛是个海滨城市,商业城市,崇尚竞争,做生意的居多。我的亲戚里面,做生意的貌似都去了青岛。

青岛,怎么说呢,相对省内的优势,是个旅游城市,城市环境很棒,但论工作上,如果想老老实实地上班,并无太大的优势,工资也没有多高。但是如果你想创业,还是不错的,毕竟人多,但也仅限于几个行业,比如旅游,海鲜,开个饭店,房地产等等。青岛,很适合生活,关键要有钱,哈哈。


山东味儿


我是一个生在青岛长在青岛的老人,那些说青岛人排外的人说的也对也不对,据我在青岛生活的经历看,青岛老市区,包括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的居民并不排外,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外地来的,或是上一代父母辈是外地来青岛的,记得我们小时候一个大院里那真是五湖四海,各种口音都有,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遇到有逃难讨饭的外地人,都能尽自己能力帮一把,不帮的也没有任何闲话,那时候谁家没有外地的,农村的穷亲戚,青岛的人口构成就是以不断从各地来的人为主,我们的邻居有胶东的,鲁西,鲁南,潍坊诸城。。。还有外省,小时候在一个上海邻居家里都可以听懂上海话了,现在听到烟台文登口音感觉特亲切,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交流活跃了,尤其是近二十年,各地的年轻人都来青岛工作,給青岛带来了活力,人多了,老市区容纳不下,青岛开发了东部,主要是崂山,城阳两个区,话说这两个区确实是青岛的土著,他们以自己的一村一镇活动范围,封闭了几十年乃至几百年,过着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不希望别人来打搅,随着改革开放,大量的开发建房,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风景优美的崂山沿海地区,建起了大量的别墅,高层豪宅,一大批外地人涌进来,海边别墅几乎全是外地土豪,而且他们都是作为避暑的,没有常住,老市区的一大部分人也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搬到东部的大房子里,这些房子都是建在崂山城阳,当地的原居民被拆迁安置在附近,他们的安置房肯定比不了商品房,心中难免不愉快,尤其看着那些海景房别墅里的外地人,年轻人,这大概就是排外吧,其实年轻人也看不惯原居民里的一些人,他们进出一些封闭小区,进去翻垃圾桶,这些小区的保安都是当地人,也不太好管理,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钢铁战士277670001


很多人外界感受少,主观意见比较浓,多出去走走,评价不会比较狭隘。

青岛来说,第一从环境来说,分为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我感觉挺好的,树多天蓝,云白海碧,背山面海,是个好地方。气候来讲,夏季微风,冬无酷暑,我同事安徽的朋友来了后比较喜欢这里,而且气候少雨却湿润。人文环境来讲:环卫很好,青岛的卫生是很干净的,你去趟西安石家庄你去趟济宁济南你就明白了。

第二,再说排外,这是中国的通病,哪个城市没有点呢?我感觉除了深圳的融合性较强外,其他都有优越心里,北京人有没有?上海人有没有?西安人有没有?这些地方都有还都比青岛强烈呢,相比下青岛也不算事排外。再说村喝村都有优越心里的比较,都那么大了,别那么脆弱。如果你之所以还有这种感觉,那说明你还不够强,社会地位不够高。第三,从收入来讲,整个北方除了北京,其他都很差,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有人说起薪低活不了我不认同,低级别的工作在那个城市起薪都不高。技术类的如南车里的一般性工程师工资也不低,海尔的6级低级管理人员普遍年薪8万,我觉得也说的过去,比华为腾讯是没法比,产业决定的嘛。

第四说经济和消费。先说消费,青岛有高消费的地方,但比起广州成都北京上海那真是不多,在省内却也排得上号。青岛夜生活单一,人民对夜生活还没有需求,娱乐性真没多少,酒吧就几家,迪厅夜场就几家,和成都的耍都、昆明的昆都啦、北京的三里屯啊,比不上差距太大。但对于中产,一般性的休闲购物要求都能满足。说不好的还是社会阶层没达到,没去过。青岛经济是以港口加出口,制造业加配套为主的城市,不是互联网起家的,互联网那波机遇没抓到,导致了目前的经济情况,中央对青岛评价很精准,全国11名,小富即安。青岛面向日韩,出口加工有很大比例,现在这个国际环境和外贸出口的形式,明白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制造业呢还没有形成集群,连带效应不明显,有亮点但不足以带动基本面,港口的石油炼化煤炭铁矿石中国无敌手,标准箱只有上海洋山码头可以比拟,其他都是渣渣。

时代大潮浩浩汤汤,青岛人还是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再大胆一些!那些年我们父辈搞外贸不是都富了嘛!在大胆些吧,政府做好引导,鼓励民营经济,以鼓励高科技,产业园自己别做二房东,不要再以官本位来定位了,要以服务姿态来融合经济的发展。

最后真的希望下一步,中日韩自贸区能够建立,那是青岛腾飞的东风,真的希望能抓住物联网的大潮,在这波行情下能够有所作为吧!


秋水长天182243302


我是山东临沂人,也是青岛女婿,来青岛11年了,也算半个青岛人。回答这个问题觉得比较有优势。山东人怎么看青岛呢?主要有几点:

1.青岛,是山东经济金融中心,GDP过万亿。北方综合实力第三大城市,经济总量山东老大,也是山东的龙头,带动了周边经济。山东人,都爱往青岛跑,这是个事实。青岛的工作机遇和创业就业机会,是山东第一。很多外地人,在这里发家致富,安家于此。青岛在山东人的心中,就是超前,经济发达,走在山东最前沿。

2。青岛,还是山东的旅游城市。每年有天南地北的人来避暑,有人说青岛是镶着金边的抹布,其实不全对,青岛除了莱西和平度稍微次一点,其他市区的城市建设真的比山东其他县区强很多,青岛气候非常好,适合人类居住,崂山景色优美,是海上第一仙山。道家文化在这宣扬。来青岛,栈桥,八大关,海底世界,崂山,金沙滩,五四广场周边,奥帆基地都是必须去的。青岛啤酒必须要喝,袋装的更鲜更好喝。山东人能喝是公认的事实,青岛人能喝啤酒也是公认的事实,会喝啤酒也是青岛人的技能。来青岛,当地人会跟你讲述一厂到五厂啤酒各自特色。

3.青岛人,其实本人周围都是青岛人。青岛人具有山东大汉的豪爽,也是山东人中最时尚,思想最开放的。青岛人招待朋友,必须有一场,二场,三场甚至四场。喝的你不知道怎么回的宾馆。青岛自开埠以来的一百年间,从一个小渔村上升为国际化大都市,这不仅是土著市里人的功劳,也是全青岛人,山东人一起努力的结果。到今天市内四区的青岛人,融合了山东各地,青岛各地(城阳即墨胶南平度莱西),形成了新的青岛人。

4.特别说一下排外的事情,青岛存在一点,不愿意找外地女婿和外地媳妇的现象。这个我完全理解,因为青岛市区普遍经济条件不错,相对于山东其他县区要好的多,在条件上差别很大,再就是房子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青岛的大姨大叔很乐意接纳你的。青岛人虽然说话爱带口头语,但其实正是实在的表现,本人觉得青岛人的素质和修养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大方不计较得失,所以我身边很多青岛的朋友玩的都很好。所以对青岛人排外事情,一定要理解,因为我觉得很多青岛人都是嫉恶如仇,不和你做朋友,瞧不起你都是有原因的。总比那种面上当朋友,背后插刀强多了。

5.说说青岛话,基本上也就是山东话的腔调。不过青岛话真是分地区的,大不一样,莱西偏烟台口音,平度偏莱州潍坊口音,胶南偏日照口音,胶州偏高密,城阳即墨崂山李村差不多,市北市南又差不多。这里说的差不多不是说一样,可能青岛的朋友会说四方跟市北不一样,市南跟市北不一样,确实是事实。

最后说说我作为一个山东人,青岛女婿对青岛这个城市的总结,好客,豪爽,时尚,开放,包容。我觉得每个山东人都应该为青岛自豪,热爱青岛。欢迎大家来我的第二故乡,青岛。welcome to 山东 青岛。



青岛煎饼侠


首先,我是个地道青岛人,但总是在不断的出差,国内和国外也去了不少地方。现在,我也来说说我眼中的青岛。

第一,城市发展。说实话,青岛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比起来,就像一个宁静的小乡村。他有自己的节奏,人们生活悠闲。所以,青岛更适合养老,而不是创业。青岛真正的发展还是在俞正声当政时,给青岛搭下了日后发展的框架。现在的青岛,海边一线比原来延长了几倍,环境也更好了。至于不靠海的市区,虽然不如沿海地区,但是也并不比省内兄弟城市差。我们应该客观的看这些。

第二,青岛的工资水平确实不高,甚至有点低的过分,这和青岛的城市地位不相符。2500-3000的工资比比皆是。若是外来务工人员在青岛安家,真的很难。(前不久和朋友聊天,得知一样的工作,青岛月薪7000左右,北京要15000+。)但另一方面,青岛吸引了大量的其他地区的富裕阶层来此定居。他们在别处挣钱,到这里花钱置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地产价格。现在就连青岛本地人,如果祖上没有点房产,想留在青岛也是不容易的。

第三,关于排外问题。说实话,我不认为青岛排外。青岛是个移民城市,真正像我这样的青岛土著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是移民来的。我曾在公交车上阻止过“老青岛人”对新移民的辱骂。其实,我能听出来,那个骂人的“老青岛人”也不是本地土著。只不过比别人早来几年而已。君不见,青岛现在人口已达800万+,真土著可能还没有200万。所以,说青岛人排外的,可以休矣。

第四,现在的门头房真的不如以前受欢迎了。尽管台东等地依然人来人往,但总的来说,青岛门头房的使用还是不旺盛。毕竟现在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解决了。呵呵。

第五,青岛人确实有优越感。比如我,做外贸的。平时写地址给老外都是中国,青岛。不是我瞧不起兄弟城市,而是青岛在世界各国的老外的心中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写,更简便,方便记忆。而对于省内的兄弟城市,我们丝毫没有不敬的意思。

以上,是我有感而发。如有不敬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Cuinailiang


这个问题吧,我们青岛人不是很在乎,但是也很在乎,青岛在山东是老大了,这话没人有异议吧

山东呢,分为两大块,一个是胶东半岛青烟威,还有剩下的,跟着济南婚,至于潍坊日照临沂,完全自己玩自己的,

青岛GDP12500,而烟台7800,济南7800,所以青岛的优势很大

青岛本地人都很不错,很热情,至于所谓的排位,根本不存在,因为,如果你来青岛旅游,你敢保证你会有机会和青岛土著打交道?来旅游的一般遇到的是外地来青岛做生意的而已

还有青岛大虾事件,哪个城市敢保证完全对得起顾客?明知道汽车站附近的宾馆睡不得,你便去,不坑你坑谁?再说青岛大虾老板根本不是青岛人,至于是哪里的人没有必要透露

青岛是很国际化、时尚的都市,城区面积很大,包括市南区、市北区、黄岛区、崂山区、李沧区,而且近几年的即墨、胶州发展也很快,至于莱西、平度,这个不好说,说青岛市区小的根本就是不了解青岛的,说青岛只有五四广场拿得出手的,根本就是一派胡言,黄岛区的唐岛湾海畔的国际化、夜景、都市化也很强

可能山东人想到青岛第一印象是时尚、高大上、国际!青岛人时常以中国·青岛注明!这无伤大雅,之所以青岛前加中国二字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宣传,青岛人还是很以山东为傲的

山东不只有山东台那些土老帽,青岛是盛产明星的摇篮,唐国强、徐少华、林青霞、倪萍、黄渤、范某某、黄子韬、白百合、应采儿、一大些都是青岛人,当然,明星这东西不需要过度宣传,国家应以军人为傲

中国青岛欢迎中国四方来客





青岛hsh


来青十余载

初到火车站

轨道到尽头

中国头一条

怪事往后看

初晨店不开

公交老叟多

道路两旁车

只够行一人

天黑不见人

家家自己嗨

老妇谁人忍?

只怕闲命长

万事两面说

啤酒算一绝

烧烤海鲜多

游人只知海

不闻是哪处

黄岛开发好

也应走一遭

移居中国最

山东滴青岛。


猴子上树吃桃


我没感到青岛发展有多快,就拿烟台来讲,当初要不把威海划出去。烟台和青鸟人口差不多,烟台威海两市GDp相加也过万亿了。从国家到省政策都向青岛倾向。发展这么多年了,你说快吗,我看就占总政策红利吧。


高师傅200076696


青岛,开埠一百多年来,从以个名不经传的小鱼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充分体现青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充分证明了青岛人的聪明的才智。青岛是江北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城市,是国家单列城市,山东副省级城巿是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中心,海滨度假旅游城市,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中,日韩自贸经济区前沿地带,也是全国首批沿海改革开放城市。国际知多企业众多象,海尔,南车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青岛港等国际一流企业。青岛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是沿黄流域和环西太平洋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一百三十多国家和四百五十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年吞突量已挤身全球前十。合理的产业布具是传统的制造业和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飞快的发展。在青岛经济龙头的带动了周边县市的发展,甚至整个山东。青岛在飞速发展下不断扩大。青岛是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绿树红瓦,碧海兰天,一览无余。一一排拨地而起的摩天楼平地而起,笔直宽阔的马路车水马龙。古朴典雅欧式建筑,美的栈桥,小青岛与碧海兰的大海交相辉映。





徐国华


山东人怎么看青岛?我是外地来青岛打工的山东人,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一从环境来说,青岛是个旅游城市,青岛除了海边旅游区环境不错,其他市里区域真不怎么样,青岛发展太偏了。二从收入来说,青岛的工作岗位不少,但是工资真是不高,可以去网上查一下2500起步的不少。三从人文来说,青岛人的自身优越感较重,比较排外。四是目前经济环境有关系,买卖不好干,加上房租费上涨,有些门头房都空置好长时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