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囧媽》怎麼樣,有沒有驚喜?

用戶69288316


在春節檔電影全部退檔之後,《囧媽》宣佈在手機上免費上映。這事引起了很多人不滿,最介意的就是各位同行。不過作為觀眾,我們對徐崢跟上映平臺是很感激的,要不是這部電影,我們在家這幾天的樂趣又要少了很多。

不過感激歸感激,這部電影究竟如何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聊的問題。

徐崢從一開始就說了,這是一部討論家庭關係的閤家歡喜劇電影。跟囧字系列前幾部不同,《囧媽》著重談論母子關係,順帶說了一下婚姻關係。

黃梅瑩跟徐崢的對手戲很精彩,通過火車的一路行進,兩個人將現實母子之間的各種“摩擦”都展現了出來。包括理直氣壯的無理干涉,和投餵式關愛等等。徐崢的搞笑風格沒有明顯變動,跟前幾部中差不多。喜歡的觀眾會很喜歡,不喜歡的有可能還是不喜歡。

有的觀眾在看過該片之後,感覺徐崢對母子關係的討論很淺顯,沒有達到一定深度。小編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如今的社會環境還沒達到可以將母子關係中的弊端無情揭露,並完全展現給觀眾的地步。想討論這個問題,要一點點來。

還有就是,這是一部喜劇,原本打算新年上映。買票的觀眾都是奔著看閤家歡去的,沒人願意看徐崢“批鬥”老媽。所以討論的層次淺顯不算毛病,更不是因為編劇們沒有生活體驗。

本片比較有突破的一點,在於主角兒徐萬伊跟妻子之間的結局。

在影片的後半程,徐萬伊通過一封告白信釋懷了所有,也向觀眾交代了一切。按照以往閤家歡賀歲片的套路,男女雙方是可以不計前嫌重新開始新生活的。但徐崢沒有那麼處理,直接用坦然放手來終結這段感情。這點是比較符合現實的,畢竟有些東西不能重來,最好的結局就是互相放過。

在演員陣容上,該片比較良心。除了徐崢和黃梅瑩、袁泉幾位主角以外,郭京飛、賈冰的演技都很棒,給影片增加了不少笑點。

跟前幾部相比,片中沒有出現大部分觀眾都接受無能的演員。客串演員戲份不多,但表演挺有亮點。比如沈騰,憑藉一個頭型可以讓手機前的觀眾笑出聲,再被喊一聲大姐就更接近完美了。

雖然該片目前的評分已經掉到6.0,不過整體來看品質還是不錯的。不少客觀的觀眾都打了3星,1星跟5星比例不多不少,剛好持平。

之所以該片沒到7分以上,也許只是因為它是徐崢拍的。如果換做是別人的作品,光看這個陣容和滿屏的喜劇橋段也該給個3星或4星,1星比率會明顯降低。

現在徐崢拍了,並且還請觀眾吃了免費大餐,讓大家在抗擊病毒之餘還可以過個歡樂年。憑著這份情誼,我們也該給徐導叫個好。如果非要論品質,該系列也還有延伸的必要,一年兩年之後再出一部《印囧》還會有人看。


二維平面空間


如在我40之前觀看此片,感覺應該是很搞笑,可現在看完,卻說不出笑點在哪?更多的是設身處地的把自己放在影片中,找找自己最像影片中的誰,囧媽?似乎有我的影子,伊萬?他是兒子,我身為女兒,好像有過他一樣的經歷,張璐?也能找出我類同的地方。

影片就是現實生活的翻版,為什麼現在離婚率如此之高,就是因為:我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永遠活不出你想要的樣子,夫妻之間,大凡出現這種情況,分開的機率太大了,即使不分開,彼此仍在努力的負出,可相互能感覺到的卻是痛苦和折磨,唯一維繫的也就是孩子,當孩子成家立業了,反而分開了,都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其結果呢?想必我們每個人都見證了。

再相愛過的夫妻,為了自我的人格可以離婚,但天下還沒有斷絕父子母子關係的法律,這就是血緣,不管父母怎樣,也不管兒女如何?哪怕心痛到撕心裂肺,或者崩潰到極限,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都長不大,反觀,在孩子心裡,沒有父母又怎能有我呢!所以不管經歷過什麼,彼此都能換位思考,即使換不了位,也都能體諒對方,永遠都分不了。但夫妻之間,只要一方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會選擇放手,讓彼此都能找到活成自己想要的那個人,最後自己老了,回頭一望,發現這就是生活,《囧媽》不就是這種生活的寫照嗎!


王秀菊


不談細節,只說感情,感覺不像喜劇,氣氛有點沉重,除了開頭郭京飛讓我笑了,後面母子關係算是貼合了當下很多人的現實,看的過程中反而是一直思考和判斷這種關係,沒怎麼笑。

至於細節 ,我只想說一個,伊萬在車尾打電話,被乘務關了門,在外面凍了一晚上,難道他不會給他媽打個電話讓乘務給他開開門嗎?


白夢仙小迷弟


我的媽媽就是平時很囉嗦,很絮叨,每天都要一通電話問這問那,而我的舉動就是你很煩,我知道了,別打了,我掛了。但是通過囧媽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媽媽其實真的很偉大,很不容易他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我們,而我們還不能夠去體諒他嫌他煩。自己坐那想想平時對媽媽說的那些話真的很後悔。在這裡,我想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以後我還要你天天絮叨我。


愛笑的麻小丫


此次囧媽電影還沒有看了,這幾天為了早日加V早日拍上有質量的視頻,頭條註冊審核之類,讓我通宵兩個晚上了直到今天還是沒有弄好,那麼有的地方審核不通過要麼有的地方不知怎麼提供資料甚至有的需要充值,晚上不睡覺白天困的不行搞得我一竅不通。



知青蘭老師


《囧媽》的故事很簡單,沒有懸念,首先是張璐和徐伊萬鬧離婚,產生兩人在合夥開發的項目出現了分歧。因此,張璐要去美國洽談合作項目以及籤合同,徐伊萬帶著助手跟著去搞離間。當徐伊萬到了機場才發現護照落在家裡。當伊萬匆匆忙忙趕回家時,門上加多了一把鐵鎖,鎖鑰在媽媽身上,得知媽媽要去俄羅斯紅星劇院演出,媽媽已經上了火車。伊萬又慌慌張張趕到火車站拿到鎖鑰返回家裡拿護照。

兒子剛剛拿起鎖鑰下了火車,這時火車即將啟動,媽媽才發現,護照就在自己身上。就對著兒子大聲喊,兒子聽到又折回來,這時,火車門早已關閉,火車已啟動,沒有辦法,伊萬隻能爬火車。爬車是危險的,伊萬為了護照只有冒著生命危險爬上了火車,人懸掛在火車外,被賈冰看到,最後總算被賈冰救回到了車廂裡。這時就算伊萬怎麼著也下不了火車,只能和媽媽在一起。應該這才是故事的開始。和媽媽在一起,總是吵,沒有不吵的事情。

最後吵到媽媽逃離火車遇險。還好被人救了,總算是死裡逃生。

伊萬也真心誠意陪著媽媽去完成使命,在紅星劇院完美演繹了人生。

當然了,在冰河感到失望時,是宋小寶用熱氣球把伊萬和媽媽送到了紅星劇院。遲到總不是什麼好事情。伊萬陪媽媽趕到劇院,得知節目已經取消,即將關門。媽媽執著演出,站到舞臺,唱出了人生的那首歌。傾情演繹,打動了樂隊打動了工作人員,也打動了觀眾。就此,完美了演出,完成了夙願。

崢電影《囧媽》已經看完。至於給電影打分還是分兩種情況吧,看一半的人打6分,因為看前部分是一種煎熬。看完整部電影的人可以打9分,因為沒有團團圓圓。很遺憾,吵吵鬧鬧的夫妻終究是難以白頭偕老。


芯梅解說


在頭條上看了《囧媽》,當然有驚喜了。

首先是因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春節假期自覺呆在家裡。但跟著囧媽坐綠皮火車到俄羅斯旅遊了一趟,很開心。

還有看到了演員高以翔,他在《遇見王瀝川》扮演的王瀝川高大帥氣、知書而又達理,深深的懷念他。

當火車在俄羅斯雪原中穿行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在熊出沒的地方,看到美麗的白樺林,想起前蘇聯歌曲——《白樺林》: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

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一群有氣質的大媽,在俄羅斯紅星大劇院演唱的《紅莓花兒開》,讓我感動流淚,為她們優美的歌聲還有美好的青春時代。

合唱團大媽,竟然是我熟悉的老演員。囧媽是電視劇《渴望》中的王亞茹,還有電視劇《回家的誘惑》中飾演範母的張芝華,金粉世家中飾演豪門金家太太、金燕西的媽媽吳競,《情深深雨濛濛》中扮演文佩的徐幸,《我和我的祖國》中打電話的徐玉蘭,《青梅》中任主演,上海樂團獨唱演員,上海歌劇院歌劇團演員唐群。她們很有氣質,很有魅力,服裝搭配完美,是本劇的亮點。

黃渤的演技越來越好,完美的詮釋了一個低調的富豪。

俄羅斯的那位大人物出現也是出乎意料,不過有人說這是一位演員,不是本人。











大臉貓的客廳


劇情挺值得思考的!

在家庭生活中單方面犧牲太多的媽媽,往往極為害怕孩子因為缺失父愛而比其它雙親家庭的孩子低人一等,所以要成倍的付出母愛,試圖用成倍的母愛去抵消父愛的缺失,愛的用力,愛的暴力。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偉大如母愛也難迴避這點,成倍付出母愛的媽媽往往也會成倍的期待孩子,一人涵蓋爸媽雙方的期待,期待的用力,期待的暴力,藉以愛的名義試圖滿足控制慾。

控制慾越強的媽媽孩子小時候越乖,因為乖媽媽才會開心,控制慾強的媽媽開心會成倍的慣孩子,對應控制慾強的媽媽也會成倍的生氣,很嚇人。小孩子心裡壓抑,懂得討好媽媽,滿足媽媽的控制慾。

伊萬第一次跟媽媽互動,就看見了stereotype,單親家庭愛的用力的那套問題,看見了自己20歲跟媽媽的狀態,標準的控制慾虎媽跟處處抵抗的兒子。

在這種有缺失的親子關係中,母子的互動是基於地位的博弈,小時候媽媽佔地位優勢能一意孤行,孩子大了孩子佔優勢能一意孤行,在各自的優勢地位裡當暴君。

徐伊萬這個名字,就是俄國暴君,伊萬。

媽媽當暴君的時候,不能說不愛兒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沒問題,但對應的有媽媽的一套規則,該怎麼穿衣,該穿什麼;該怎麼吃飯,該吃什麼,得媽媽定,要守媽媽的規矩,才是好孩子。

孩子長大長了暴君把太后打入冷宮,該給錢給錢,該請保姆請保姆,凡是能花錢買的東西都沒問題,但暴君媽媽的規則,抱歉,一邊玩兒去。

媽媽會很難適應,這是自己生出來的,一泡屎一泡尿養大的,怎麼說變就變了呢,小時候那個聽話的乖寶寶呢。

被親情困擾的都是善良有底線的人,被自己的修養折磨,做不到只顧自己,因此再懊惱再生氣最終也得繼續修補母子關係,吵架,冷戰,和好,吵架,冷戰,和好,在成長一路地位互換的過程中母子間會有一套獨特的溝通方式。即便他人看來嚇死人的放狠話,母子雙方都不會輕易崩潰掉,從小到大都是這麼過來的。

我說別給我加菜了,你說好的,然後又加了一筷子遞過來。

人長大是會重新認識親人的,小時候只看得見媽媽,長大了能看見她是一位女性,是獨立的人。

會慢慢知道媽媽的人生故事,童年,青春,戀愛,再跟自己結母子之緣以前媽媽已經有好長一段人生,重新認識這些會改變自己跟媽媽的距離、關係。

我們是媽媽帶到世上來的,媽媽在,我們都是朝生看,一心想該如何活,心裡惦記著遠方跟未來;媽媽不在了,我們立即變成朝死看,這是父母跟我們的緣分,年齡越大越能感受到這點,也會改善我們跟媽媽的距離、關係。

兩個人的感情,一定是要有犧牲跟退步的,媽媽生養之恩,再給予我們受教育的機會,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得我們為人子的一方先改變,主動妥協,改善,維護親子關係。

看這部電影,想起很多事,以前跟媽媽也跟電影裡徐崢跟他媽的互動模式差不多,粗暴、蠻橫、控制慾,但都基於愛,方式不對,效果適得其反,相愛相殺,互相折磨。後來大了,也像徐崢跟他媽一樣,重新認識媽媽,主動妥協、退讓、維護,把愛引導到正確的方式上去,就能跟媽媽變成朋友了。

第一次跟媽媽出去旅遊,本以為會是一段美好的旅途,結果一路吵架,從住酒店到吃飯,從交通工具到小購物,兩個人站在自己的觀念裡捍衛自己,試圖強硬的扭轉對方回心轉意跟自己保持一致,希望控制對方。

問題一個個暴露,換到全新的視角先看見,再才能想辦法修復、改善。

很棒的電影,因為囧是當年的網絡熱詞,從第一部到現在,已經習慣了囧的獨特的氛圍,換到其它電影裡會極其尷尬的設定在囧的氛圍裡就爆笑而不不會覺得尷尬,很囧。

母子關係拍的很好,therapeutic,希望同樣受控制慾困擾的家庭能受啟發,學著放手,把精力集中於獨立的自己,先好好愛自己,再好好愛家人,維持有幸福感的親子關係。




風雨橘子


普通觀眾:徐崢大善,字節良心,我們欠你一張電影票。

徐崢:先賣再說,保本要緊,順便掙一波口碑。

字節跳動:營銷成功,熱度拉滿,App下載量再創新高。

院線:見利忘義,過河拆橋,都像你這麼幹,我們喝西北風?

總結一下:別人都在談生意,唯獨韭菜談感情。

很可惜,並不好看,徐崢試圖把一個文藝片的討論深度塞在一個爆米花公路電影的殼裡,這麼擰巴的結果就是整個片子既不好笑,也不感人。

影片三條敘事都圍繞著徐伊萬:帶媽去莫斯科的“囧事”線,和老婆的情感線,和母親的情感線。三條線塞在兩個小時裡面,其實一條都沒有表現好。

如果把它看做一個傳統“囧”系列的喜劇電影,是需要大量的事件造成的戲劇衝突來支撐的。意外一件件發生,人物們以各種荒誕的方式解決這些意外,從而形成喜劇效果。去看看《瘋狂的石頭》、《泰囧》或者《心花路放》,整部片子裡至少有20-30個事件,從而形成連續的劇情推進。

而在《囧媽》的兩個小時裡,我能想起來的事件也就這麼幾個。

徐伊萬和妻子的糾葛,決定去美國。

徐伊萬因為誤會沒有去美國,和母親一起踏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車。

徐伊萬指示鍋貼攪亂妻子的商業計劃並失敗。

徐伊萬認識了一個俄羅斯女孩,發生了一些情感故事。

徐伊萬因為誤會在被掛在火車外一晚上(一般人早死了)

徐伊萬追下車的母親遇熊並解決。

徐伊萬陪母親完成心願。

在頭半個小時觀感其實還不錯,因為頭三個事件是連續的,人物的每一個行動找得到它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而往後的幾個事件卻越來越孤立,他們的並且都用了一種類似於“機械降神”的方法來讓事件戛然而止。

和娜塔莎的關係逐漸升溫,結局竟然是她像個沒事兒人一樣說下車就下車了;和熊追逐了好幾分鐘,結局是突然被荒郊野嶺出現的獵人射倒;趕了半天火車母子聊了半天的天,趕不上了居然從天外飛來一個熱氣球……

機械降神不是不能用,但囧媽裡的機械降神除了強行把劇情搬回正常軌道,基本上沒有起到什麼戲劇性的效果,只能讓觀眾感覺突兀,並且覺得前面所鋪陳的劇情都在浪費時間。

影片中還有大量的小線索被浪費了:比如開始徐伊萬被拍在湯裡的手機,我本以為是很重要的線索,結果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引入一個手機的植入廣告;比如出現了好幾次的蒙古夫婦,造成喜劇效果的衝突就是男人以為女人和徐伊萬有一腿,這麼低級的技法竟然還重複用了一次;比如出現了好幾次的蒙古夫婦,造成喜劇效果的衝突就是男人以為女人和徐伊萬有一腿,這麼低級的技法竟然還重複用了一次;比如那個貧嘴的中國列車員本來可以參與到不少事件當中,結果他的作用真的就是貧嘴。

這些沒有起到事件作用的段落,也佔用了大量的影片時間,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事件少,節奏拖。當然,事件少的另一個原因自然是因為把大量的筆墨都花在了與妻子和母親的交談之上。

許多人會說到《囧媽》的創新在於把這些很重要的情感問題拿出來討論了,關注中年危機,關注母子關係,這都是好選題,但只有立意是遠遠不夠的。

這又是一個擰巴之處,當我們討論細膩的情感,我們要求的是其與真實生活之間的相關性,而公路電影往往又會因為大量的意外而造成諸多荒誕感以及超現實感,這兩者是非常不搭調的。

徐伊萬因為什麼而回頭上車?就因為兜裡的一把糖嗎?還是因為作為住豪宅的企業家,心疼媽付出去的兩萬塊錢?

徐伊萬為什麼跟媽和解?是因為媽在冰天雪地裡跟他講往事?以前難道沒有講過嗎?

徐伊萬為什麼突然跟老婆和好啊?之前都恨成那個樣子了。

影片中的情感出現了太多這樣缺乏鋪墊的“突轉”,也有著太多為了“表達觀點”而進行的直接說教,這些都是難以打動人的

其實這樣的荒誕與溫情也並非不能兼容,徐伊萬和母親如果能共同面對更多的意外事件,並且共同解決,讓母親真實地感受到兒子與自己的平等關係,對他的控制和枷鎖慢慢消融,最後同樣能夠達到想表達的情感線。

這次的《囧媽》總的來說,什麼想要的問題就是,什麼都沒有做好。如果單獨拍一邊,徐崢並非沒有那個能力拍好他想表達的情感內核,但是套上商業的枷鎖之後,這次嘗試是失敗的。

作為一個對徐崢有童年情懷的觀眾,從他當導演製片人開始前前後後去看過他那麼多電影,我承認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是真正的,很少看出來他有什麼真正的文藝情懷,或許有朝一日他真正的沉下心來,拍出來的文藝片一定會好看。


檸檬姐看電影


可徐崢的新電影《囧媽》,這部春節檔的種子選手之一。

出乎意料得得以看到,略感喜悅。

這個時候,《囧媽》在家免費看,轉身再給媽媽一個擁抱。那種感覺,是幸福的一件事!

1

其實,《囧媽》從一開始立項起,就不是一部主打喜劇的類型,所以,當決定打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要先放棄大笑一場的想法。

有時候,會心一笑,或許更有意思一些。

《囧媽》的故事並不複雜,徐伊萬人到中年,事業有成,身價不菲,可家裡卻並不安生,一面是結婚多年的妻子要求離婚,另一方面是媽媽和自己的關係一直是乾巴巴的,不鹹不淡。

在社會上,他絕對是成功的男人,但在內心世界,徐伊萬可能還沒長大。

就在妻子要把夫妻共同所有的“暖霸產品”輸出到美國,和客戶洽談合作的時候,徐伊萬決定破壞合作來“挽回”愛人。

可意外之下,徐伊萬卻錯過前往美國的飛機,和媽媽一起踏上駛往莫斯科的火車。一共要好幾天。

這一路上,母子倆經歷過爭吵、和好、爆發以及愛和恨,這趟火車之旅的囧途,母子關係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

最終,我們看到“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的祝福”。

在徐崢導演的電影裡,他關注的從來不只是笑與鬧,之前的《泰囧》、《港囧》,兩部系列電影,前者是人情和金錢利益的衝突,後者是婚姻焦慮和初戀情結的糾葛。

關注的是中年人,甚至可以說是中年男人。

到了《囧媽》,徐崢所在乎的更不會只有哈哈哈的笑。他在前期採訪和綜藝中已經袒露創作緣起和創作偏向性。那就是不只是所謂喜劇,而是傳遞溫暖和愛。

在《囧媽》這部影片中,從一開始的緣起就不是快樂的基調。中年男人,媽寶嫌疑,夫妻矛盾,親子關係。怎麼看,徐崢的徐伊萬不再是那個可以靠錢解決許多問題的“徐老闆”!

2

《囧媽》的表象是家庭的殘缺和遺憾,徐伊萬的媽媽是典型的上個世紀特殊年代插隊下鄉的女青年。

可以想見,徐媽媽年輕的時候一定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幻想的女青年。她有著長長的頭髮,穿著蘇式的裙子,唱著蘇聯歌曲。懷揣著建設邊疆的理想。

然後,徐媽媽遇到徐爸爸,浪漫的、純潔的戀情開花結果。

可日後的婚姻生活和漫長的歲月磨洗,證明一切都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矛盾就像野草,一次又一次的爆發,徐爸爸喝酒,徐媽媽冷戰,最終婚姻失敗,影響了徐伊萬的成長曆程。

徐伊萬自幼有著陰影,對婚姻和家庭渴望完美。無形中,在他的愛情和婚姻裡給伴侶張璐造成壓力。

袁泉飾演的妻子張璐看上去是那麼完美,可正是因為如此完美。才讓我們覺得這個女人不尋常。可不論是徐崢所飾演的徐伊萬還是我們,都會對張璐妻子的身份,兒媳婦的身份充滿遲疑。

她為什麼缺少了一點菸火氣和家庭氣息呢?這家人一家三口,怎麼就那麼格格不入呢?他們為什麼就沒有一個孩子呢?

因為張璐在努力做“徐伊萬的好妻子”,卻不知道家的樣子在努力中變形了!

愛大多數時候都是一把雙刃劍,愛的越深,傷害愈明顯。

最終,張璐和伊萬的婚姻走到盡頭。儘管,他們內心可能依舊彼此相愛著。

這個有著不少財富的家庭,還是因為殘缺和遺憾彼此走散。

還好,母子相擁的時候,愛還在;夫妻一則信息,情還濃。

3

《囧媽》的裡子是代際衝突和價值差異,這種狀態令劇情的緩和中迸發著張力,讓人物關係在平靜中碰撞出矛盾點。

徐媽媽年輕的時候,有過她的想和浪漫。她看電影《伊萬的童年》,她希望以自己幻想的方式帶大自己的兒子,關愛自己的兒子,儘管這兒子都已經人到中年。可還是無法改變徐媽媽腦子裡伊萬是個孩子的想法。

因此,上個世紀的媽媽撞上這個世紀的兒子,難以溝通,迥異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在一所列車上,一趟旅途中集中爆發。

從一開始的語音60秒方陣到後來的小西紅柿被扔,再到後來穿衣、睡覺、要孩子、婚外情等等。大大小小的矛盾總是在不斷產生。

母子二人的矛盾既有典型性又有獨特性和複雜背景支撐。一個是60、70年代的青年成長過來的媽媽,一個是80、90年代蓬勃成長的新青年。其實他們倆從來沒有真正的好好溝通過。

在上世紀60、70年代,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家庭組合,大城市的男女,有著對美好的憧憬,對時代的責任,選擇上山下鄉,為祖國獻青春。

這批人,往往選擇在那裡結婚生子,但時代風雲變幻,一切都會突變。情感的共性輸給了生活和柴米油鹽。婚姻的破裂,受傷的除了夫妻,還有孩子。

徐伊萬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他心中一直對父親的離開耿耿於懷,不能釋懷。而對母親,他愛著、但是也怨著。

因此,我們能看到伊萬的爆發式哭泣,能看到他和徐媽媽各自分居的事實。

父母當年的狀態也影響著伊萬日後的感情和生活,他和張璐有過美好,那時的張揚、契合、溫暖,令彼此走向婚姻。卻在日後彼此的相處裡差異漸增,不論是對待共同創立的事業,還是家庭的經營。

這種價值衝突,本質上是徐伊萬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而張璐也被影響到而造成的。

4

《囧媽》的“囧”,其實質是一種“中式家庭之愛的囧”,與之前的《泰囧》《港囧》的誇張和階層差異帶來的囧,是有區別的。

《囧媽》試圖通過一段啼笑皆非但蘊藏生活模樣的旅途,講述中國家庭裡男人和婆媳關係的相處之境況。中國家庭愛的牽掛與羈絆,所帶來的正負之效應。

徐崢生於1972年,成長的年代恰好和徐伊萬相似,所以很明顯,《囧媽》是徐崢想拍的那種電影。

徐崢和他的同齡人朋友,大都已經在婚姻圍城裡待了十幾年,在婆媳間周旋到疲憊。這裡面,有些東西,徐崢看的明白。 而觀眾裡的已婚人士也看的明白。

《囧媽》的角色不多,故事也不算波折,但從觀眾的評論看,大家都認為和家人一起看很合適。尤其是和媽媽輩的一起看。她們很有同感,並且也很受啟發。

一位近50歲的老師告訴我,他結婚20餘年,母親也70多了。但關於婆媳,關於母子相處,有時候還是不得其法。不過,看完《囧媽》他反而釋然了。

因為他理解母親的嘮叨,理解妻子的難處。更懂得,她們都是他的至親至愛之人。尤其是今年的春節,讓這位老師更領悟“愛和珍重”是多麼珍貴的東西。

身為觀眾,影娛志深知,何止中年人有對母子、家庭的掙扎和糾結。在中國,有千千萬萬的家庭,囿於氾濫的愛,而不得自由。

我希望都能看一看《囧媽》,它不是告訴你絕對的答案,而是讓你不再那麼擰巴的去擁抱媽媽,擁抱愛人。

回頭看看,之前的吵鬧,也是一種幸福,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