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將一顆子彈固定住,使用硬物敲擊子彈尾部,子彈會發射出去嗎,為什麼?

五月_Jo


可以說子彈有絕對的幾率能夠發射,因為這就是子彈發射的基本原理,只不過使用的方法比較粗糙,有關子彈的發射過程,其實可以參考兩部電影,一部是1989年拍攝的反映美國南北戰爭題材的光榮戰役,還有一部就是2010年,古天樂主演的槍王之王。

在電影光榮戰役當中,雖然電影中所講述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還沿用著傳統的火槍,但隨著火帽的出現,已經形成了後期子彈的雛形,所謂火帽就是一個沒有上蓋的、圓柱形金屬底座,底座裡面是受到撞擊就會產生爆炸的雷汞,裝彈時依舊是傳統的從槍管放入火藥和彈丸,但隨後的發射並不是依靠傳統的火繩或者火石發射,而是在槍管的尾部,即放置火藥的位置有一個凸起的開口,尺寸正好可以將火帽扣在上面,扣動扳機時,擊錘會正好撞在扣在槍管尾部的火帽上,火帽裡的雷汞受到撞擊發生爆炸,引爆槍管尾部的火藥推動彈丸發射,雖然這時還處於火槍時代,但隨後的子彈就是這樣的發射原理。



所以在電影槍王之王當中,在這一細節上有了更加細緻的描寫,兇手古天樂將一顆子彈裝入一個改裝好的鐵管內,鐵管的尾部有一個後蓋內部有一隻撞針,只需要用力按動後蓋,撞針撞擊到子彈的底部,子彈底部的雷汞引爆火藥,推動彈頭髮射殺死對手。



所以在現實中,如果能夠將子彈固定住,並用其他尖銳或堅硬物體撞擊子彈的底部,子彈底部的雷汞完全有可能發生引爆,從而導致彈頭髮射,當然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先不說彈頭髮射完全可以傷害前方的人或者物體,固定子彈時,子彈的穩定性肯定達不到放在槍管中的要求,一旦彈殼內的火藥爆炸,受振動的影響被固定的子彈脫落或者錯位,那彈頭很可能會形成更大角度的扇形殺傷,甚至傷害到發射人員自己,所以現實中絕大部分進行此項操作的人,都是一些不瞭解情況的人員,所帶來的很可能是人身傷害。


遼寧資深球迷


將一顆子彈固定住,使用硬物敲擊子彈尾部,子彈會發射出去嗎,為什麼?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危險。

說一個真實的事情,我的一個小學同學,他父親以前在部隊多年,是一個軍官,那個時候槍支彈藥管理的比較鬆懈,所以,他父親轉業回來後,帶回來不少子彈,這是我親眼見過的,聽他說,他家裡還有一顆手榴彈,他父親藏起來了,沒有找到,只拿了十幾顆子彈給我看,那個時候我們還在上小學,快畢業的時候,我這個同學出事兒了,他和他的雙胞胎哥哥,兩個人藏在床底下拿子彈玩,他哥哥用釘子對準底火,用磚頭砸了一下,子彈發射出去,一下子從他弟弟的眼上擦過去,左眼給炸瞎了,留下終身殘疾。

電影《槍王之王》中,古天樂買了一個簡易的子彈發射器,道理很簡單,一個鐵管子,後面的蓋子上有一個擊針,將子彈放入管子,敲擊後蓋,擊針撞擊底火,子彈就會發射出去,古天樂用這個簡易裝置殺死了同夥。

這張圖展示的是各種子彈的剖面圖


子彈主要有彈殼、火藥、彈頭三大件組成,尾部就是一個重要的小部件底火,其中裝有軟金屬包裹的雷汞底火,射擊時,擋子彈固定在槍膛內,擊針撞擊底火環,雷汞受到彈殼和擊針的雙重擠壓燃燒爆炸引燃火藥,彈頭就在火藥燃氣的作用下發射出去了。

各種底火

理論上來說,只要用較大的外力撞擊底火,底火點然後,引燃彈體中的發射藥,產生巨大的力量將彈頭髮射出去,就可以了。但是這種情況下沒有槍膛固定,容易發生炸裂,從而導致彈頭的方向無法預測,非常容易擊中敲擊子彈的人,我的小學同學受到的傷害就是這種情況造成的,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切勿嘗試。

所以,底火是彈頭髮射的重要一環,正規的子彈包裝中,一個重點就是避免底火受到撞擊,一般都是使用整齊的紙盒、塑料盒或者彈夾來保護底火不外露。

我國民間有一些自制的黑槍,滴貨質量不過關,極易引起事故。

槍支是個非常危險的東西,一些年輕人在好奇心的驅動下,都想嘗試一下,建議你去部隊歷練歷練,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



葛大小姐


將一顆子彈固定住,使用硬物敲擊子彈尾部,子彈會發射出去嗎,為什麼?

這是小時候的親身經歷。

男孩玩槍,女孩愛花似乎是天性。

70年代,一群小玩伴總愛追逐民兵打靶的現場觀看,看著一排排民兵臥倒、瞄靶、放槍,看著報靶員搖著小旗報靶感覺他們很了不起,有一種崇拜感。

每當傳來“叭、叭”的真槍實彈聲,男孩子們都會湧向靶場,儘管被隔離在了遠遠的安全區,但還是不捨得離開,因為小夥伴們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想在打靶結束以後,去現場撿彈頭,撿禪殼,有時去時還會帶上了家裡的小鏟子去挖彈頭。

實彈演習完畢,武裝部的人員帶領著民兵撤離了靶場,靶場就成了小夥伴們的天下,大家開始挖彈頭,找彈殼。

彈殼散落在射擊手俯臥瞄準的地方,很多彈殼都被民兵帶走了,但也會有不少被遺棄的周圍的草叢裡,小夥伴們蹲在地上仔細的尋找,也能撿到不少。

彈頭都被打在一個高高的土坡上,因為這樣打靶才安全,彈頭都射進了土裡。小夥伴用自帶的小鏟子開始一點點地挖,挖出來的彈頭大部分都變形了,只有少數的彈頭保持了原樣。

那個時候用彈殼還換過糖呢,但大多都是拿著去炫耀、嚇唬沒到過打靶現場的小丫頭片子們。那個時代沒有什麼娛樂的項目,全靠這種自娛自樂。有心靈手巧的小夥伴用彈殼做過能打火柴的小手槍;沒有變形的彈頭挖去一點彈頭的填充物,裡面放上過年才有的小“火炮”,再用鐵釘堵上固定好,向上拋,落地也能炸響,反正挺好玩的,不知道怎麼回事的還著實羨慕過我們呢。

撿來的彈殼也有是變形的,發現裡面還有殘留的火藥,火藥就像那種圓柱體的打火石,是黑灰色的,大家把火藥收集起來,然後一起用火柴點燃,“轟”的一聲火光四濺,還真點威力。當時看的電影最多的是《地雷戰》和《地道戰》,就想著,如果火藥多了我們也能造個地雷出來。當然,玩這些也被大人們罵過不少回,有時還因此捱過板子。

我有一個夥伴撿到一隻撞擊的不太是嚴重的彈殼,就是一般彈殼的屁股後面會有一個小坑,那是子彈飛出去時,靠槍內彈簧的力量撞擊的,專業點應該叫“撞針”。我那夥伴對這個彈殼愛不釋手,儘管沒有了彈頭,但總吹噓說這就是沒打過的子彈。

一次在他家裡,他把撿來的彈頭裝上拿給我看,說:“你看,這像不像真的!”,我看著確實很像,玩了一會就還給了他。他拿著裝上彈頭的彈殼個往自家的石板上丟,彈頭就衝著他家的房頂。一下、二下、三下……忽然“叭”的一聲,那個子彈響了,和打靶時的聲音是一樣的,而且子彈頭也穿過房頂飛了出去,我倆當時不折不扣地被這顆假子彈嚇了一跳。

後來聽大人說,那個彈殼應該是啞彈上的,彈殼後面沒有明顯的撞擊痕跡,就說明彈艙裡可能會有殘留的火藥,上面裝個彈頭就還是子彈。彈殼撞擊石板,彈殼後座受力,引發火藥點燃,子彈頭當然會飛出去,儘管威力不大,但還是非常危險的,一定不能這樣玩。

這件事理所當然地被大人們很很地訓斥了一頓 ,幾家的家長還把喜歡玩彈頭、彈殼的孩子們集中起來嚴加規定,以後不準去撿彈頭、彈殼,否則會捱打,還要一天不給飯吃。

通過這件事我可以回答題主的提問:將一顆子彈固定住,使用硬物敲擊子彈的尾部,子彈一定能發射出去。

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不可模仿或實操,很危險,請正確引導。


聽雨說生活


個人認為肯定可以發射出去,但往哪個方向就不好說了。

小時候在農村,自己會做那種車鏈條槍,當時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和筷子頭粗細的鐵線(我們叫八號線),折成手槍狀,以及撞針和扳機。然後把拆下來的自行車鏈條節套8-10節,並排套上去,最前面的一節把自行車輻條帽砸進去(這個很關鍵,是用來塞火柴頭上的火藥的),然後套上橡皮筋,就可以玩了。這種是一種相對“低級”的做法。另一種高級的做法就需要用子彈殼了。其他都和第一種一樣,不同的地方是,需要把空的子彈殼底部打穿,然後再把自行車輻條帽從子彈殼裡穿過去,再把它砸進車鏈條的孔裡,這樣槍的前面就有了一個很像槍管的東西,顯得更拉風,而且還可以把爆竹的火藥塞進子彈殼,前面再用舊電池芯磨成子彈頭狀,還可以發射。這種就是比較高級的車鏈條槍了。

說到這裡,就引出了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記得有兩次弄過子彈,是那種完整的,沒有使用過的子彈。第一次是爸爸幫我弄的,記得那一次是晚上在村裡看完電影(記得還是個戰爭片)回來,不知道父親從哪裡搞來的一顆完好的子彈,把子彈頭弄下來,火藥倒出來後,把子彈殼插進硬泥土裡,然後用鐵釘頂住底火,再用錘子一敲,把底火引爆,記得那聲音和電影裡的一樣。然後用它做成了我的第一支鏈條槍。後來自己也拆過完好的子彈,自己做槍,當時曾萌生過題主的想法,想直接把子彈敲響試試,幸虧當時只是閃念,沒有犯傻。至於子彈是哪裡來的,真的不記得了。大家千萬別覺得我是在胡說,在我小的時候,子彈確實很容易搞到,記得當時還是生產隊,隊裡有民兵連,配的步槍有十幾支,當時還在民兵連長的帶領下幫著運槍。另外,我們一群孩子還在民兵連長家的櫃子裡翻出過一挺機槍玩。那個年代,我們村裡可以說是夜不閉戶,所以民兵連長家裡是不鎖門的,所以很輕易地就能進去。到了後來,槍就被統一管控了。我們那個村,外來的人口進來了,風氣也就不如以前了。


大夢敦煌2


這個問題是個非常危險的問題。

一顆子彈的射擊過程,是把子彈塞進槍膛固定,然後擊發撞針擊打底火,底火引燃彈殼裡的槍藥,這時,槍膛的作用是夾住彈殼,不使槍藥的爆炸力向四處發散,而只要槍管一個向前的方向沒有阻攔,於是子彈彈頭向著沒有阻攔的正前方發射而出,從而形成射擊過程。

而你是將一顆子彈固定,然後敲擊子彈底火,很可能彈藥把彈殼炸開,彈頭沒打出去,把你的臉給炸成了麻子、我記得在我小時候,那時槍支彈藥沒有管制的,有個小學同學拿著一個卸掉彈藥的空子彈殼玩耍,用一個釘子去挖底火,把底火的黃色藥引爆了,從此一隻眼睛失明瞭。

你的這種想法,如果去試驗的話,很可能把指頭炸沒了。


靜流如歌3888


我小時候,我堂叔家有好多子彈,我們小孩子拿著玩,有的小的步槍子彈我們把彈頭拔掉裡面是黑火藥,火藥就像自動鉛筆的筆芯。我當時就想能不能用釘子打後面的空發射出去,後面讓我放棄願意是因為玩的最後剩下十幾㎝長的大子彈,害怕弄不好玩出人命。現在想想很像機炮子彈。


西安爺們兒


會擊發火帽,引燃發射藥,彈頭會迷失方向,也有一定爆炸的幾率(彈殼質量不過關情況)危險動作 請勿嘗試!

子彈的發射原理就是槍械的擊針擊打子彈的火帽,從而引燃彈殼內的發射藥,發射藥瞬間產生高溫高壓,將彈頭擠出槍管。


子彈在槍膛內的動作

子彈有彈頭、藥筒、底緣、火帽、發射藥組成,別看一顆子彈很小,發射藥燃燒瞬間膨脹壓力能達到300Mp左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膛壓。軍用彈殼一般為銅,因為銅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子彈是在槍膛內工作時,火藥氣體瞬時膨脹推動彈頭順槍口方向運動的同時彈殼也會因強大的壓力向周圍膨脹,由於槍膛的包裹彈殼只能嚴密貼合槍膛,從而達到密封槍膛的效果。


彈殼的組成部分

有人說如果沒有槍膛的包裹,彈殼會爆炸,子彈的製造是非常嚴格的,發生爆炸的幾率是很小的,因為彈頭與彈殼的結合並沒有那麼緊,不等彈殼爆炸彈頭就已經被火藥氣體推出去了,壓力也全部排洩出去,彈殼甚至都不會有太大得膨脹。

小夥子有本事玩兒實彈

發射後彈頭也會因為沒有槍管的引導而失去方向。槍管的作用是賦予彈頭初速、旋速、飛行方向,沒有槍管的束縛彈頭就像脫韁的野馬變的異常危險。


槍管賦予了彈頭的飛行方向


軍械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看沒看過電影《槍王之王》。

在電影中,古天樂去同夥的玩具槍店時,發現了一個簡易子彈發射器。

這個簡易子彈發射器被做成一個鋼筆的樣子,裡面裝有一顆子彈。

使用前,將這個發射器的後蓋擰開,然後猛地用手擊打後蓋。

後蓋上有一個類似於撞針的東西,會撞到子彈的底部,擊發底火。

隨後,子彈就會在這個簡易子彈發射器連發射,子彈頭沿著簡易槍管飛出。子彈在三四米內還是有一定精度的。

古天樂就是用這個玩意,最後殺死了同夥。

那麼道理也是一樣。如果你使用一個尖銳的硬物,猛烈敲打子彈底部,也可以造成擊發的。

但是,這種擊發的危險性非常大。

因為沒有槍管固定彈頭,彈頭可能朝任意方向亂飛,非常有可能將敲擊者自己擊傷甚至擊斃。

如果誰不想活了,可以這麼玩玩。


薩沙


這樣做彈頭會被推出彈體,蛋殼因輕受不住高壓高溫氣體會程四瓣裂開,一部分動力氣體從彈殼四周消耗,一部分高壓氣體將彈頭壓出,威力直線下降,但是仍俱有一定的殺傷力……



盧哥壹號


如果用尖銳的工具(如鐵釘、錐子)等敲擊子彈底座,是有可能會擊發子彈的,而且後果非常嚴重;但因為沒有類似槍膛的固定裝置,所以發射方向不確定,說不定會傷到自己。具體分析如下。

一、子彈結構與發射原理

一枚子彈由彈頭、彈殼、底火和發射藥等部分組成。正常情況下,子彈上膛後,扣動扳機,擊針擊中底火。底火中的起爆藥引燃發射藥,發射藥燃燒產生大量氣體,槍膛內壓力瞬間飆升,從而推動彈頭飛出槍口。

二、底火的發火設計

由於底火中的起爆藥非常敏感,遇到強烈衝擊或者高溫,就可能爆炸並引燃發射藥。在彈藥設計時,都會格外注意安全性,以增強彈藥運輸使用時的安全性。所以,底火都是向內凹進去的,普通的碰撞(甚至用平頭錘敲),一般是不會引爆底火的。只有用擊針或尖銳物體,撞擊底火中心,底火才會爆炸,從而引爆發射藥。

三、無約束狀態下子彈飛行軌跡分析

首先明確一點,彈殼是很薄的一層金屬,承受不住高壓,主要作用是裝藥。

有約束條件下:即在槍械中時,發射藥引燃產生強大壓力,因為彈殼外面是槍膛,兩者結合緊密,高壓主要由槍膛承受,而槍膛用的材料硬度韌性都很好,而且可以做的比較厚,所以可以承受很高的膛壓,將子彈發射出去,經過槍管賦予彈頭一定的初速,按彈道軌跡擊中目標。

無約束條件下:假設用一把鉗子(警告:千萬別用手)夾住彈殼,用錘子敲鐵釘擊發底火中央,發射藥瞬間爆炸,此時沒有外部約束,高壓突破薄薄的彈殼,火焰與氣體噴出,帶動彈頭與彈殼碎片向四周射出。大致相當於一枚小型手雷爆炸,對四周造成一定威脅。

所以,這時,子彈會向前飛行,但沒有槍膛、沒有槍管,導致壓力不夠、方向不定,飛行距離較近,但近距離內還是有一定威脅的。

再次警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拿著子彈做實驗,否則後果相當嚴重。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