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芭芭拉》上映於2012年,是由導演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執導,以二戰後東德特殊的社會形式為題材的電影。故事發生在1980年,當時德國內部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東德在斯大林的霸權主義下發展緩慢,出現許多東德的人偷渡去西德,因此電影背後的價值值得人深思。

電影講述了東德女醫生芭芭拉因為偷渡去西德被監禁,遣送到鄉村醫院,結識了醫生安德魯,並與其相愛,在最後放棄離開的機會幫助懷孕的病人逃去西德的故事。該片上映後獲得第62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巴巴拉待人禮貌而疏離,當被遣送到鄉村醫院以後,她不接觸任何人任何事,避免別人發現秘密。表面上配合監察人的一切無理要求,私下秘密的和西德的男友謀劃著逃亡計劃。巴巴拉如此孤僻受到診所醫生安德魯的好心提醒,安德魯熱情而耐心的幫助芭芭拉,兩人關係日漸升溫。

安德魯和巴巴拉在救治一位患有腦膜炎的少女黛絲拉時,無意間發現黛絲拉懷有身孕。黛絲拉來自當地的勞改所,巴巴拉同情她的遭遇,幫她隱瞞了懷孕的事實,取得了黛絲拉的信任。

逃亡計劃準備妥當,在巴巴拉準備離開的當天,少女從勞改所逃出來向巴巴拉求助。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巴巴拉放棄了象徵著自由的機會,送走了黛絲拉,選擇留在了原地。

在我看來,從堅定的要離開東德到最終決定留在東德,從拒人千里到主動幫助患者,芭芭拉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一種認知的改變。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此片,無法體會到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表現手法、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

  • 影片的鏡頭語言: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襯托出了芭芭拉內心的壓抑與苦悶
  • 表現手法:在雙線敘事結構中,小中見大,展示大時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內心變化與成長
  • 主題的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柏林牆”時代黑色背景下,複雜的政治環境,更彰顯普通人做出抉擇的艱難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01鏡頭語言: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表面是在襯托芭芭拉內心的壓抑和苦悶,其實也是在傳達導演對專政制度的批判態度

作為一名影迷,看完《芭芭拉》後,我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感到內心的震撼。面對高壓下失去自由的生活環境,芭芭拉雖然沒有正面的反抗,但是她的每一次計劃、每一次為逃離做的準備、每一次去見西德的男友都是她對自由和人權強有力的吶喊。

芭芭拉為了自己的自由,為了自己的愛情,她在這些吶喊中漸漸掙脫了桎梏。這種掙脫的鏡頭語言與畫面,我們可以從影片中很多細節看出來:

①以清冷的黑色為主色調,加上呼嘯的狂風,渲染了壓抑沉重的氣氛

導演以一種清冷的色調貫穿電影始終:從影片一開始芭芭拉乘坐的室內昏暗的公交車到芭芭拉衣服的顏色,從沒有陽光的樹林到洶湧澎湃的大海。芭芭拉接頭逃離物資回家時,監禁的人出現,整個畫面沒有一絲光亮。整體上電影得這種色調給人一種密不透風的窒息感。

電影中芭芭拉被壓抑的情感在在這種色調中被傾斜出來,濃郁且深沉。

另一方面,每次出現在路邊時的狂風,強勁猛烈。主體上呈現出狂風大作下的黑暗色調,其實也是片中人外部風雨欲來,內心不安的真實處境,也是現實生活中關係複雜的暗示。有人說,這也是克利斯蒂安·佩措爾德剋制情感的無聲表達。可見,電影沉重的主題既是導演深沉思想的傳遞。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②鏡頭畫面極其細膩,表達出芭芭拉內心世界的複雜有剋制的情感

影片中人物細膩的內心情感的表達也得益於豐富清晰的鏡頭畫面。影片開始不久,車廂內一片沉寂,光影昏暗。巴巴拉站在車廂內身體搖擺晃動,這也是導演在暗示她內心的不安定。

影片用俯拍鏡頭拍攝了巴拉拉出現在鄉村診所樓下時的場景,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監視者站在樓上俯視她和其他人侃侃而談,這個鏡頭其實就是在傳達巴巴拉被時刻禁錮的人身自由。

另外,在將斯黛拉送上小艇後,芭芭拉一直靜靜的凝望著,直至小艇消失在海上黑色的夜幕中。呼嘯的海浪聲漸漸平息,芭芭拉的身影變得越來越模糊,逐漸融進夜晚的黑暗中,芭芭拉此時心中的落寞和平緩深刻的流露出來。

在我看來,用這種細膩而充滿爆發性的鏡頭語言來表現人物,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或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東西德分裂時期的克利斯蒂安·佩措爾德克才能想到。

相較於我以前看過的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鏡頭畫面更加細膩、更具爆發性,清晰地表達出了人物情感內心世界的複雜和掙扎。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02表現手法:在雙線敘事結構中,小中見大,展示大時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內心變化與成長

《芭芭拉》這部影片情節的發展以巴巴拉和診所的醫生安德烈之間的愛情為主線,芭芭拉逃離計劃是副線。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現巴巴拉內心對自由和愛情的艱難抉擇,雖然結局又回到了起點,但人物的內心已經發生改變。

①小中見大,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現普通人的生活困境

故事發生在1980年,80年代的德國被一堵牆分為兩邊,實行兩種不同社會制度。東德實行專制的社會制度,東德的人民在這種制度下倍感壓抑,於是湧現出大批想要翻越這面牆偷渡到西德的人。在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至今仍保留著柏林牆的碎塊,可以清晰的看到朝向東德的這面牆壁是光板,而西德的這邊畫滿了塗鴉。可見東德的專制和壓抑。

巴巴拉就屬於在這群逃向西德人群中的一個,因為偷渡失敗,她遭受了長期的監禁。出獄後被流放到偏僻的鄉村醫院,但是對她的監視並沒有放鬆。從工作的醫院到居住的公寓,時刻都有人在監督她的行蹤。因為消失了幾個小時就有大批人員搜查她房間的每一個角落,並對她實施沒有人權的身體檢查。在這種嚴密的監視下,巴巴拉愈發的嚮往自由。

導演用以小見大的創作手法告訴我們:芭芭拉的經歷只是當時德國芸芸眾生中的一個,當以柏林牆時期的東西德為背景,以個體為突破口,未提及任何關於柏林牆的符號,沒有刻意製造劇情衝突,觀眾卻能夠在紀實風格的日常點滴中逐漸感悟出壓抑的人性,和禁錮自由的社會環境。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②雙線敘事結構,愛情和自由兩條敘事線索相互交織,突出芭芭拉在追尋自由時心態的變化

巴巴拉試圖疏離人群,待人冷漠,安德魯被她孤獨神秘的氣質所吸引。主動找人為她修理鋼琴,開車送她回家,告訴她自己的過去,並且向她講述倫勃朗解剖名畫,再被芭芭拉拒絕開車載她後,騎自行車陪她下班回家,

巴巴拉封閉的心,逐漸被他的熱情所打動

逃往西德的計劃一直在順利進行著,兩次和男友的會面讓巴巴拉開始懷疑,去西德是否真的能夠獲得想要的自由。安德魯給她講述的伯倫朗的解剖畫讓她逐漸意識到,最應該關注的是人本身而非社會制度,自由並非一定要換一種環境就可以獲得。最後一直渴望逃離的巴巴拉將機會讓給了更需要的病人,選擇留在東德。

《芭芭拉》採用雙線交織的敘事模式,以安德魯和巴巴拉兩人的愛情為主線,巴拉拉的逃離計劃為以副線。以主線愛情發展和巴巴拉逃離計劃雙線交織,突出了巴巴拉麵臨愛情和自由抉擇的艱難處境。在離開之際,懷孕少女斯黛拉的出現進一步推動她作出了選擇,同時也改變了她對自由的認知,獲得了內心的自由,她決定為愛留下。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03主題呈現:獨具特色的“柏林牆”時代黑色背景下,複雜的政治環境,更彰顯普通人做出抉擇的艱難

影片的故事背景很複雜,導演選擇了80年代的德國,讓所有的事情都在這裡發生。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更能彰顯出普通人命運的曲折和抗爭。

女主巴巴拉最終放棄逃離東德,為愛留下,獲得了內心的自由和愛情。其實就是本片最想要表達的主題,下面我就分三點談談電影中是如何呈現出愛情與內心的成長的。

①將故事背景複雜化,更加突出複雜政治背景下,更突出人性的複雜與多面

導演選擇了將整個故事放在80年代的東德,當時東德實行專制,政治黑暗,東德和西德,視同水火,互不相容。社會形態的差異導致人們意識形態的敵對,展現出人性的多面性。

在分裂的東西德,所有人都要面對情感、國家的統一與自由。個人的自主選擇在影片中被反覆詮釋,不僅是對愛情的選擇,甚至還有對生死的抉擇。

比如,巴巴拉本是東德柏林一流醫院的醫生,但是因為偷渡去西德,被長期監禁,最後被遣送到鄉村醫院,隨時接受無理的檢查和搜身。芭芭拉雖然想逃離這個令人窒息的國家,但是面對懷孕的少女黛絲拉,如果讓她繼續留在這個國家,可能再也沒有活路。

面對生死抉擇,她最終將機會讓給斯黛拉,放棄了去西德。至此,人性戰勝了意識形態。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②將人物置於於自由與人性的雙重選擇中,突出普通人做出抉擇的艱難

這種人物內心的糾結狀態集中體現在巴巴拉身上,她面臨著自由和人性的雙重選擇。

一開始她是迫切的想要去西德,在那裡可以擺脫東德長期對她的監禁和壓制,西德的男友能給她提供富足的物質生活,意味著自由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她無法忽視蓋世娜的求助,因為承受過被監禁的痛苦,所以對她惺惺相惜,而且斯黛拉對她充滿信任,視她為唯一的救命稻草。

這兩種情況也許都是導演故意選取的極端代表,明顯的對比讓觀眾感受到巴巴拉麵臨選擇的艱難。並不斷用富含寓意的故事闡述者巴拉拉最終作出選擇的理由:自由並不是一定要換一個環境才能獲得。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芭芭拉》的魅力

③最後的結局設置為反轉,芭芭拉選擇留下,醫生選擇救助患者,昇華了主題

通過前面的解讀,我們都知道巴巴拉對自由的渴望,放棄去西德的機會意味著她對自由認知的變化。

這裡導演又設置了一個極度反轉的結局:前來接應的小艇只能帶走一個人,巴拉拉將準備的所有物資都交給斯黛拉送她離開。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希望巴巴拉能夠乘著小艇離開。

她真的放棄了自由嗎?

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所在。對於她獲得機會和放棄機會,觀眾都能夠理解。從影片開始,觀眾一路見證了巴巴拉為爭取自由所做的努力和忍受的屈辱,這個機會是她理應獲得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中已經看到了芭芭拉內心的變化,她想要自由,這跟體制無關,西德只是寄託了她美好的幻想。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也是這樣,常常把自己的不順心的際遇歸結為環境的束縛,但是往往一件事的成功是因為在對的時機中遇到對的人,有句話說人挪生,樹挪死,環境的對人的影響只是暫時的,自己的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總結一下: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部展示愛情的電影,其中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思。如果僅僅是從故事內容來解讀這部片子,實在過於單薄。因此本文從三個角度由表及你的展示了該片的獨特魅力。

電影結尾也和開頭一樣,在鄉村的醫院、未知的命運。雖然還是那些人和事,但是內心卻悄然經歷了成長。總覺得逃離了當下痛苦就會柳暗花明,其實無論到哪我們都要帶著自己的心。或許真正經歷了當下的生活以後,我們就會意識到,當下也並沒有那麼不堪忍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