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覺得現在還有年味嗎?

kiki的廚房


你覺得現在還有年味嗎?

題主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也是近年來很多人的感受,那麼大家為什麼會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呢?

先來看看什麼是年味?

年味,就是年俗的味道,約定俗成!過年是傳統,年味也該從傳統中尋找!找回濃濃的年味,重在傳統文化的傳承。

從小年二十三開始,過年的大幕就徐徐拉起,當日的掃塵和祭祀灶神爺,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之後就是準備年貨,直到除夕夜來臨,全家大掃除,貼對聯,包餃子,放鞭炮等等。

第二天祭祀完就開始了走親訪友,記得小時候大年初一,媽媽拿起新衣服給我穿上,再發給我壓歲錢是最幸福的時刻了!

所以年味其實更多是一種儀式感!但因為現在人越來越忙,所以很多傳統文化上的東西沒有得到傳承,隨著老一輩的不斷減少,這些風俗也慢慢被帶進了歷史!

這是大家覺得年味越來越淡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只有在過年能穿新衣,吃好吃的,但現代人不用等到除夕,每天都可以吃好的穿好的因此年味就會越來越淡!

總而言之,我們只有多傳承傳統文化,才能在各種民俗中感受到濃濃年味!


夏安邑


沒有年味了。我對過年的感受就是:過年能吃上好東西,能換上新衣服,家家掛宗譜擺供,父親買回來的鞭炮,每晚都在被窩裡摟著。因家境貧困,平日糧站供應的幾斤米麵,每人每月二兩大豆油,都留著過年吃。那時放的鞭炮,都是把一百頭的掛鞭,拆開來放。正月早晨到長輩親屬家拜年,水果,花生,瓜子,糖塊都在飯桌上擺著。會喝酒的大人們,免不了陪長輩整兩盅,,,如今物質生活,比較豐富。幼年過年時,才能吃到的東西,現在天天都可以吃到。並且平日裡吃的東西,都比幼時過年還吃的好。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很多諸如擺供,拜年,燃放煙花爆竹等司俗被淡化,過年沒了年味,當屬必然。


遲金燕1


你覺得現在過年還有年味可言嗎?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視最大最隆重的節日。幾千年來,各家各戶已進入臘月十五,就開始了忙年備年貨,打掃衛生,買新衣服。各大集市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千里之外的人也為了與家人的團聚而趕回家過年。

過年期間那更是一派,辭舊迎新熱鬧歡樂的氣氛,家家戶戶帖對聯,掛紅燈籠,鞭炮齊鳴聲聲不斷。一家人過大年吃團圓飯,說古道今及家常話,親熱無比。老人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幸福。

初一大拜年,給家中與家族的長輩,以及朋友、臨居相互拜年問好,大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玩獅子、跑龍套、舞蹈的更是吸引引了男女老少的圍觀。過年的氣氛是多麼樣的濃。現在已成為回憶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沒有年味了呢?個人認為:

《一》時代在前進生活水評在提高

在過去,由於經濟生活比較貧困,一年來節餘的錢,大部分集中在春節時花,不管是好吃的,新衣服,平常是沒有的。優期是文藝表演節目,除了重大節日根本是看不到的。而我們的今天就不同了。吃的用的穿的,樣樣都有。想吃什麼穿什麼,隨時都能享受。

在文藝方面,由於科技的發達,網絡的普及,電視、電腦、手機的應用。滿足了人們精神所求,又有誰還在乎過去那種習俗呢?在我們地區,初一大拜年還是比較盛行的。但也沒有那麼親近與濃厚的感情了。也流於了一種形式。現在的走親訪友就更簡單了。過去是揹著饅頭步行走親訪友,吃個飯,交流感情。現在是開著汽車,一天就走完。成了放下禮物就走,應付公事的形式。那裡還有什麼交流與感情。越來越多人對春節淡化了,感覺沒什麼意思了。

這都是時代進步,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新的東西必然取代舊的東西。

《二》客觀原因所造成

就拿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來說,燃放煙花爆竹,是幾千年來的傳統習俗。辭舊迎新,他不僅增加了節日的氣氛,還能給人帶來一種興奮歡樂感。

目前,為了減少環境汙染與空氣汙染,還一個青山綠水白雲,為子孫後代造褔。有很多地區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也會降低春節的氣氛,無聲無響,各自在家玩手機看電視。和平常一樣,什麼年味也沒有了。

總之,年味越來淡是必然趨勢,春節還是那個春節。舊的習俗必將退出歷史的舞臺,新的春節過法將不斷誕生,跟上時代與形勢,也就見怪不怪了!




Xyz薛玉重


現在還有年味

50年代初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生活艱苦,一年到頭盼過年。那時過年年味十足,貼福字,貼對聯,門上貼財神,灶上供灶王爺。傍晚的飯菜最豐盛,再困難也得吃上有肉的菜,吃上肉餡餃子,解解饞,吃一回香多少天,因而記得住,記得牢,一輩子不忘。吃過飯,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在氵黑的夜晚,提個紙疊的臘燭燈籠,跟小夥伴瘋張,東家走西家串。家院牆上擺個冰凍的燈籠,花幾角錢買的小鞭,二踢腳,放放,吃幾塊糖球,這也是平時難得的,有時村上組織的秧歌隊敲鑼打鼓,踩著高蹺挨家院子,扭來扭去,好不熱鬧,把平靜的小村過年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

兒時的年味跟現在沒法比。現在吃的有雞魚肉蛋,幾乎天天過年。穿的新衣服,也是一整年象過年。年三十,家人在外的回來過家,全家人吃團年飯,歡聚一堂。家裡紅燈高掛,有的窗上有彩燈。貼春聯還是一樣。放鞭炮多的是,有竄天猴等,有的人家還禮花,從夜幕降臨鞭炮聲不斷,10點之後到12點,鞭炮聲震耳欲聾,有時象炒爆豆似的,劈里扒拉。從8點,人們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春節晚會也是眾口難調,有的看手機,欣賞節目。。


用戶6096一帆風順


年味?有......吧?

不說沒有吧,但是比起以前確實是欠缺了不少。以前還沒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候,除夕那天一大早我們家門口就有鞭炮聲響起,我們就是在爆竹聲中睜開雙眼。然後就是一整天抖音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小孩子更開心,各種各樣的鞭炮什麼摔摔炮啊什麼小蜜蜂啊沖天炮啊還有小仙女必備的仙女棒啊......總之過年期間隨便玩,在安全前提下,大人不會阻止你。

而且以前小的時候會找村裡的小夥伴玩玩火啊捉迷藏什麼的,幾對人湊在一起也很開心。可是現在禁止了燃放煙花爆竹(至少我家這邊禁止了)之後,我們這邊大街上一直冷冷清清的,很安靜,店鋪什麼的都關門了。然後現在有手機了,智能手機深得大家喜愛,我們都變成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低頭族”,除了在家上網,基本不會找小夥伴出去玩了(可能這和我年齡增長有關係) 。

綜上所述,是一個十八歲學生的看法,僅代表個人意見!


阮一喜歡朱一龍


我看親屬老父老母就是年味,外加孫侄更是年味,他們卻確。


王小平158667697


年味兒的話還是有的。

不過年味兒是越來越淡了。最有年味兒的時候還是小的時候。我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越來越難體會到那種年味兒的快樂。

小的時候

小的時候過年大家都會做大掃除,然後家裡買好多吃的,買好多糖果瓜子等等,還會過年必須去買一套新衣服。男孩子會去買很多的火炮,煙花,沖天炮,甩炮,炸泥巴,炸牛糞,炸水塘,炸水井。小的時候還有機會找大人買自己期待已久的玩具電動車,四驅車等等。小的時候特別期待去別人家裡走親戚,去別人家裡走親戚的時候,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坐在那裡就吃飯,和他們一起玩兒,然後走的時候還會拿壓歲錢。

初中高中

大一點過年的時候,大人就開始給你佈置很多的家務活去做,不聽話,不去做還會批評你。然後玩擦炮這些就離自己越來越遠。每年過年最期待的就是年後的假期能再長一點,不要這麼早的返校。這個時候過年去走親戚的時候也會收壓歲錢,但是這個時候就會有意無意的不好意思收的這麼痛快了,就是那種欲拒還迎的樣子。這個時候由於學習壓力的繁重,玩的時候也不敢放開的玩,就怕家長或者親戚說都這麼大了,還像個小孩子一樣,貪玩,天天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這個時期過年的時候收了壓歲錢都不願意再和家人一起玩了,主要是找同學去玩,偷偷去打電子遊戲或等等。這個時期每年過年的時候,還是會大年三十一起和家人放煙花,然後看春晚通宵打牌,這是家族的傳統。

大學到畢業後

這個時候過年的時候,一般回到家裡面主要的精力都是在幫父母整理收拾,自己開始承擔很多的責任。以前每年放鞭炮的時候都是由大人來,現在自己會來開始放鞭炮點菸花。然後也會開始給其他的小朋友發壓歲錢。春晚的時候也不會怎麼仔細認真看。年夜飯過後就會被其他的人拉著去打牌。當然春晚是越來越難看了。可能也是由於網絡信息的發達,人們的選擇太多了。以前一個大家族聚在一個屋子裡面看電視,討論的那種氛圍就淡了一些,開始有人就玩手機的玩手機,玩遊戲的玩遊戲,打牌的打牌。以前過年的時候總是盼著去走親戚,但是這個階段過年的時候就想待在家裡哪,哪裡都不想去。






牛仔時刻


現在過年真是沒年味兒了。禁放鞭炮,年味更淡了。春節以後改成旅遊假得了。過去進臘月還掃塵,現在不掃了。貼春聯都懶得貼。家庭聚餐也是個形式。在家聚餐,老的幹小的看。年輕人在玩手機坐等,吃完碗一推,走也!在飯店更是到了吃吃了走。過去親戚朋友同事都拜年。現在好的手機微信,一般的手機微信也沒有。以前別人放鞭炮聽個響兒,知道過年了。現在禁放,連個響都聽不著了。春晚多少年不看了,只能吃飽睡覺了。

過年就是過個氣氛。現在氣氛沒了。


飛羽追風


我覺得現在過年還是有年味的,不是年味變淡了,而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也已經在逐步改變。

想起以前的小時候,總是在盼望著過年,因為只有過年的時候,才知道肉是什麼味道,過年父母才把養大的豬殺了,那時才有肉吃,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一年到頭的一對新衣服,想起那時穿上新衣服的時刻,別提有多高興了,又蹦又跳的,穿在身上有一種穿不破就不脫下來的樣子。那時候的窮年代,生活、生產各方面條件相當的落後,記得那時,我們這裡的農村別說有什麼電視有什麼晚會了,就我們村連電都沒有,住的是土牆的茅草房,點的是煤油燈,那油還是花錢去供銷社買的。那年頭,去供銷社買什麼商品不止是要錢還要糧票油票肉票…,想起那時也沒有什麼娛樂,大家一樣的窮,也不會有什麼攀比,村民都是那麼的淳樸,吃過年夜飯要麼就是大家互相串門聊天,或者是大家圍在一起喝酒。那時候日子雖然很苦錢也是特別的難找,在那個物質特別缺乏的年代,雖然沒有吃沒有穿的,但童年還是那麼快樂,因為沒有了現在那麼大的壓力,沒有現在的快節奏的生活。

隨著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了,現在吃的穿的東西太多了,應有盡有,以前只有過年才能吃上幾餐好的飯菜,而對現在的條件來說,什麼時候有錢就自己買東西來慰勞自己,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有錢有吃就是等於過年了,什麼娛樂活動都有,手機電視上網聊天,過年的時候想跟親朋好友拜年就在網上打招呼一聲。隨著科技網絡的發達,人們越來越依賴網上的聯繫方式,而登門拜訪的越來越少了。不管人際關係怎麼冷淡陌生,人情不再往來,我依然覺得過年還是那麼有年味,我們農村的年味依然還是那麼濃,殺年豬、包粽子、做米花、貼春聯、放鞭炮煙花一樣還是不少,我們農村的街天依然是整條街道的各種年貨,水果、吃的穿的用的,年味還是那麼足,只是老了一切都看淡了,再也找不回孩兒時代的年味了。





老懞


感覺沒有小的時候年味足了 我是87年生人 農村的 記得小時候就盼的就是過年 大街上人山人海 可以穿新衣服 吃好吃的 還可以放鞭炮 真是熱鬧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 轉眼自己都30多了 現在的年感覺就沒有小的時候那麼期待了 大街上的人少了 也沒有了小時候的鞭炮聲了 關注最多的事 就是自己又漲了一歲 父母臉上又多了一些皺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