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苏轼一首咏梅词,通篇没有“梅”字,却被赞为古今第一

梅花是我国古代文人墨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种意象,自古以来,她在人们心中就象征着品洁高贵,坚强等美好的品性。比如说宋代的诗文就极其盛行描写梅花,无论是诗文的质量还是数量,在我国历朝历代中都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比如王安石最为经典的那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亦或者陆游笔下的“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还有林逋笔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而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则是苏轼的一首咏梅词,在这首词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梅花那特有的魅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它不仅仅只是一首咏梅诗,与此同时也是苏轼用来悼念自己的侍妾朝云所做的一首到悼亡词。


苏轼一首咏梅词,通篇没有“梅”字,却被赞为古今第一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在公元1094年之时,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而他的侍妾朝云也随同他一起前去,只不过不幸的是她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虽然说政治上的种种磨难他都可以应付,可是当他面对生命的无常时,当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离去时,他还是会感到十分伤神。所以他便倾注全部的心血写下了这首词,在勾勒岭南梅花的风韵,同时也歌颂了侍妾朝云美丽的面容以及高洁的品性。


苏轼一首咏梅词,通篇没有“梅”字,却被赞为古今第一

这首词是非常经典的经典,到何种程度呢?明代的杨慎曾在《词品》卷二中说到,这首词是古今以来咏梅词第一。只不过在读过这首词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全文之中并无一个“梅”字,如何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呢?现在想来,或许这与这首词的立意脱俗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这首词既是写梅花,而同时也是在怀念佳人,最主要的是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极为传神。


在这首词的相片中,主要是写梅花的神韵以及姿容。这梅花长在岭南瘴气之地,但是却不畏惧瘴气侵蚀。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梅花那淡雅的姿态以及神仙一样的风致。其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舒适,不仅是在咏梅,在赞美梅花,同时也是在赞美自己的侍妾朝云,他能够鼓起勇气陪舒适来到这苦厄之地,可知他对舒适的一往情深。


苏轼一首咏梅词,通篇没有“梅”字,却被赞为古今第一

而在这首词的下阕,苏轼则是具体的对着梅花的形貌展开了描绘。他大概意思是说这里的梅花面容素色,并不屑于用铅粉来装饰自己的美丽,就算梅花凋零了,可是梅花叶上却仍旧有着淡淡的红色。其实,与其说这首词赞美的是梅花,我们更可以将它理解为赞美的是岭南那代特有的梅花。只不过景色虽在,但是家人却永远却已阴阳相隔了。


所以在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中,苏轼感叹道:“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句意思是说,现如今自己喜欢梅花的那种高尚情操,已经随着朝云的离去而成了空,也就不会再如王昌龄那样去做梦见梨花的梦了。这首词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可是无可否认,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遐想。


苏轼一首咏梅词,通篇没有“梅”字,却被赞为古今第一

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赵云对于苏轼的那一往情深以及他高洁的人品,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何尝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苏轼对于朝云的那份怀念以及爱呢?大家觉得这首词怎么样?能不能够堪称古今咏梅词第一?


好书推荐

诗词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美的奇葩,从诗经到唐诗,从楚辞到宋词,优美的文字,就像是中国文化河流中最美的乐曲。

读诗词有什么好处呢?很多人都说诗词是无用之物,读了又不能赚钱又不能有业绩,但不读诗词我们便不知中国的春秋历史;不读诗词我们就无法领略中国语言文字之美;不读诗词我们便无法更好感受四季变化和草木鱼虫;中学生不读诗词,便写也不出高分作文。

一起开始诗词之旅吧,在诗词中可以认识一位又一位的诗人,在诗词里可以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精华,在诗词里还可以收获一个又一个精彩有趣的历史典故。

点击下方按钮,一起品读最美古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