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一提到蘇聯海軍,我們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龐大的導彈巡洋艦和蘇聯特有的“重型載機巡洋艦”。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情況不容樂觀,其海軍造船業也遭受重創,所以直到今天俄羅斯海軍新下水的艦艇也主要是以輕型護衛艦為主。事實上,在上世紀60年代中旬,蘇聯海軍也曾經發展過一型經典的輕型護衛艦,這就是蘇聯海軍的“格里莎”級護衛艦。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格里莎”級護衛艦與我國的056型護衛艦定位十分類似,也是近海作戰的輕型反潛艦艇

蘇聯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同時,其各大海軍的地理距離相隔也較遠,所以蘇聯在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同時,對近海輕型作戰艦艇的需求也十分旺盛,“格里莎”級輕型護衛艦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事實上,“格里莎”級護衛艦在蘇聯海軍中的地位與我國目前現役的056型驅逐艦十分類似,其主要職能是承擔近海巡邏,反潛等任務,同時擁有一定的防空和反艦能力。“格里莎”級護衛艦的建造總數高達80多艘,同樣是一型十分成功的輕型艦艇。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高大的艦艏幹舷和外飄的艦艏賦予了這艘輕型護衛艦相當不錯的適航性

“格里莎”級護衛艦的排水量僅有950噸,卻搭載著相當強大的武備,擁有反潛深彈、魚雷、艦炮、防空導彈等多種武器,其動力系統為柴燃聯合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驚人的三萬匹馬力,可以使該型護衛艦達到30多節的高航速,足以追趕上當時世界各國的主流核潛艇。

“格里莎”I型

由於“格里莎”級護衛艦的設計十分成功,所以蘇聯在鼎盛時期建造多個批次的“格里莎”級護衛艦,同時還不斷對其進行改進,下面我們就來談談該型護衛艦各批次的區別,首先是“格里莎”I型,該型是“格里莎”級護衛艦最基礎的型號,該型艦全長71.1米,寬10.3米,標準排水量僅有800噸,滿載排水量也僅有930噸。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一艘典型的“格里莎”I型護衛艦,注意該艦艦艉的低幹舷

該艦艦體採用平甲板結構,艦艏甲板抬高以增加幹舷,同時艦艏外飄,增強適航性。上層建築方面,該型艦採用一個整體封閉式的艦橋,艦橋將前後甲板隔開,煙囪被設置在艦橋之後,艦橋兩側則是封閉式舷牆。該型艦的上層建築內側採用鋁鎂合金製成,結構輕盈,以降低重心,減少高海況環境下艦體的橫搖。該艦雖小,但是居住條件卻相當不錯,作為一款60年代設計的軍艦,“格里莎”級護衛艦的居住區,辦公區和艦橋等區域全都安裝了空調和取暖設備,艦上還有海水淡化設備和公共浴室,條件十分不錯。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格里莎”I型護衛艦線圖

值得稱道的是該艦的動力系統,該艦採用柴-燃聯合動力,主軸連接一臺18000馬力的M-8M燃氣輪機,汽輪機啟動時間從冷態到怠速不超過3分鐘,並可在10分鐘內加速到最高時速。左右兩軸分別連接兩臺M-507A柴油機,擁有10000馬力,三臺機器同時出力時,該艦的最大航速能夠達到35節,巡航速度為16節。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格里莎”級護衛艦搭載的SA-N-4近程防空導彈,該型防空導彈不用時可以收納在甲板下,防止損壞

該艦的武備堪稱強大,艦艏加裝有一套可伸縮的SA-N-4近程防空導彈,同時主桅上還搭載有配套的4R33制導雷達,艦艏第二層甲板上搭載兩座“龍捲風”-2反潛火箭,是該艦反潛的主要武器。艦橋後方兩舷則是兩座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是為該艦的主要反艦武器,艦艉則是一座AK-725型雙聯裝57mm艦炮,由一座MR-103火控雷達管控,在滿載排水量不到千噸的艦體上佈置這麼多的武器,同時該艦的適航性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證明了該艦設計的成功。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SA-N-4近程防空導彈收納狀態示意圖


“格里莎”II型

“格里莎”級護衛艦服役後,很快獲得了前線官兵的一致好評,尤其是蘇聯邊境警衛隊,由於該艦航速快,吃水淺,非常適合在近海執行防禦巡邏任務,所以克格勃基於邊境警衛隊的需求,要求快設計出了“格里莎”II型,作為一款低烈度戰鬥艦艇,“格里莎”II型主要承擔的是護航護漁,緝私執法等任務,所以其更加註重炮戰能力(對,戰鬥民族就是這麼虎)。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蘇聯邊境警衛隊裝備的“格里莎”II型,可見其艦艏也裝備一座主炮

基於此,“格里莎”II型放棄了艦艏的可伸縮式SA-N-4近程防空導彈,在相同位置搭載了一門一座AK-725型雙聯裝57mm艦炮,與艦艉的那座主炮形成了雙主炮佈局,該艦也是“格里莎”型護衛艦中炮戰能力最出色的一型了,共建造17艘。

“格里莎”III型

面對日益增加的低空威脅,艦艇進程防空火力的需求也不斷的增加,前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了AK-630型近防炮,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艦載近防武器(比美國的“密集陣”要早上10年)。AK-630型近防炮為全自動設計,擁有六門30mm加特林機炮,主要為攔截美軍的反艦導彈與巡航導彈,同時也能夠打擊水面高速小型艦艇,或是用於對地支援。該型機炮既能夠由火控系統內的電腦自動操控,也能夠讓炮手手動遙控,是蘇聯上世紀的主要近防武器。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格里莎”III型護衛艦的艦艉,箭頭處即為“低音帳篷”火控雷達和AK-630近防炮和


AK-630型近防炮研製成功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格里莎”級護衛艦的艦載武器,很好的彌補了艦上小口徑火力不足的缺陷,搭載AK-630型近防炮的“格里莎”級護衛艦被稱為“格里莎”III型(事實上這是北約劃分的型號,蘇聯內部並沒有將其重新劃分為一個型號),除了搭載一門AK-630型近防炮之外,該型艦的後部上層建築也得到了全新的設計,拆除了MR-103火控雷達,改為由一部MR-123“低音帳篷”火控雷達操控艦上的全部艦炮。

MPK-104號艦(“格里莎”IV型)

由於“格里沙”級輕型護衛艦的適航性良好,成本低廉,所以非常適合作為各種新式武器的實驗艦,上世紀70年代末建造的MPK-104號艦,就是作為SA-N-9防空導彈的實驗艦建造的,該型艦被北約稱之為格里沙IV級,但筆者認為這種僅建造一艘的實驗型艦艇並不能單純劃歸一級改進型號。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罕見的MPK-104號艦照片(此時舷號74),可見其艦艉複雜的結構和“十字劍”對空雷達


說MPK-104號艦之前先來說說蘇聯的SA-N-9防空導彈,該型艦與SA-N-6型防空導彈一樣,都是源自於陸基防空導彈,SA-N-9是“道爾”防空導彈的海基型號,能夠攔截高度在10到6000米,範圍從1.5公里到6公里在內的反艦導彈,以及範圍在1.5公里到12公里的戰機,該型導彈採用脈衝多普勒制導,單發殺傷概率高達90%,是一種非常成功的防空導彈。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SA-N-9防空導彈成為了日後蘇聯海軍大型艦艇的標配

MPK-104號艦作為SA-N-9防空導彈的試驗艦,其艦艉與其他型號有著諸多不同,首當其衝的就是一座龐大的SA-N-9發射系統,其次是與之配套的“十字劍”對空雷達。該艦也是唯一一艘搭載垂直髮射系統的“格里莎”級護衛艦,該艦艦艉上層建築被重新設計,服役後一直在黑海艦隊內接受各種測試工作, 由於該艦的特殊性,導致其留下的照片十分稀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對SA-N-9防空導彈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工作後,該艦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測試資料。

“格里莎”V型

上世紀80年代,“格里莎”級護衛艦迎來了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大改裝,此次改裝主要是改進了該型艦落後的艦載電子設備和雷達,艦艏右側的反潛火箭被拆除,AK-725型雙聯裝主炮也被改為一座更先進的AK-176型單管76mm自動艦炮,此外,還在兩舷安裝了兩個干擾箔條發射器。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兩艘“格里莎”V型與一艘“格里莎”III型並排的照片,改進特徵已經在圖中標明

而在雷達方面,“格里莎”V型做了較大的升級,該型艦的前期性搭載MR-320M“雙支撐”搜索雷達,對海和對空搜索能力都很強,該艦後期型號更是安裝了MR-760“半板”搜索雷達,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頂板”三座標對空雷達的護衛艦型號,重新設計後,該艦的搜索範圍大幅提升,但是由於換裝雷達和新型艦炮,導致其排水量增加了30噸,最大航速降低了3節。


忙碌的信天翁,蘇聯海軍“格里莎”級護衛艦建造概況

“格里莎”V型後期型,注意艦艏僅剩一個的反彈火箭發射器和MR-760“半板”搜索雷達

由於蘇聯相關資料至今仍未解密,所以對於“格里莎”級護衛艦的總建造數量至今仍然未有定論,主流觀點認為該艦建造了88艘,包括俄羅斯戰後建造的數艘和烏克蘭建造的一艘,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該艦建造了86艘,還有六艘出口到了烏克蘭,立陶宛和波蘭。不過不論如何,該型護衛艦都是非常成功的,“格里莎”級護衛艦奠定了蘇聯海軍輕型護衛艦的基礎,隨後,蘇聯海軍更是在該型艦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出口型護衛艦科尼級,東德製造的帕契姆級等等,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格里莎”級護衛艦在俄軍中服役,可見該型艦設計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