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看待,山東年輕醫生疑注射藥物自殺,留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

大白嘚嘚嘚


不只是醫生職業壓力大 不只是這小夥子一人承受不了壓力自殺 對於被家庭保護久的孩子 進入社會工作後 會發現有許多超出他對世界認知的事 有時候人生路確實風很冷 雨很大 逼的你不停的往前走 或許越走越孤單 發現昔日的少年已憔悴 夢想已疏遠 想找個同枕的姑娘也不順 越走越望不到盡頭 不能說所有人的人生都淒涼 畢竟有的人遇到好機遇事業有成 有的家人裡有錢沒有危機感和壓力 有的遇到好姑娘至少可以安安穩穩過日子 但如果命運捉弄人 讓所有不美好的東西都讓你來承受 那這就是命 雖然很痛苦 很想罵老天爺 甚至不想活 但自己至少給你一個生命的交代 活出自己的骨氣和尊嚴 老天爺越折磨你 你就越不能洩氣 至少在你雙親還在的時候 好好活著 之後的事再說


IloveIstrong


我想說的是:哪兒個職業都沒有那麼容易,誰都不是在艱難前行。

現在還記得幾年前,妹妹當時行政管理大專畢業,這種專業根本找不到工作,只好去超市打工。當時跟兩個小姑娘一起租的房子。兩個小姑娘都是醫院的護士,一個是大一點的醫院,另一個醫院比較小,她們的工資已經是3000-4000。

妹妹當時在超市的水果區,每天坐在那裡給人削菠蘿,正值菠蘿打特價期間,她的手上全是刀留下的印子,每天洗手都疼的不行。她的工資是800元。她告訴我特別羨慕那兩個女孩,有正式工作,工資還高。

總是說醫護人員壓力大,工作辛苦,可是有多少人羨慕著他們的工作啊,多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幹著體力活,毫無保障,流離失所,還不是再苦苦掙扎著,笑對人生。

再說歷經多年的學習,考試,實習,醫師的工作來之不易且精神壓力大。我們來看看我們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底層的職員,面對的領導的刁難,甲方的苛責,單位內部的勾心鬥角,以及升職的渺茫。

誰的工作不是一把辛酸淚,誰的生活裡不是充滿了不公和無奈?人啊,就得臉皮厚一點,精神再振作一點,每天多一點阿Q精神,拼命地鼓勵自己,披筋斬棘,一路向前。


依米花呀


我一個學醫的朋友,研究生畢業後又要規培兩年才能去應聘工作,規培兩年就是所有科室都要走一遍,這兩年最髒最累的活都是你的了。兩年後幸運的話能應聘到了醫院,因為是新人,又要從最底層做起,他無數次和我抱怨說感覺沒有出頭之日,要抑鬱了………


這一夜3


作為醫生,深知醫生生涯裡面的痛苦、血汗和無耐、彷徨。但是,用終結生命的方式來擺脫,實在是太過於 慘烈。他是想又結束生命這種方式,解脫自己,又是用這種方式,來進行無聲的控訴......

醫生的苦,只有醫生知道。除了寒窗苦讀,本 碩 博將近十年的時間,獲取那一紙學位證書,再加油加油,考取執業醫師證,終於穿上那身白大衣,成了合法的執業醫師。要看病辦出院辦死亡寫轉科小結寫手術記錄寫搶救記錄寫死亡討論寫疑難會診記錄粘貼一個世紀都貼不完的化驗單;要用三寸不爛之舌和家屬溝通病情、溝通費用、溝通預後、溝通出院後隨訪、溝通用藥;要練就火眼金睛單憑几句話就得判讀得出病人家屬送病人入院的目的,是想好的快些還是好的慢些,是在乎費用還是不在乎費用;要渾身解數下了夜班頂著黑眼圈還要去喂老鼠、喂兔子養細胞,一不留神前功盡棄,得出陰性結果沒法和老闆交代;要深更半夜還在查文獻查數據寫標書寫培訓計劃備課做PPT,做的不好,良心責備+上級醫生責備+病人責備+自己家屬責備

即便累成狗,醫鬧、官司,總時不時光顧,分分鐘讓我們焦頭爛額。從前的醫鬧,只是要錢,現在的醫鬧,除了要錢還要命。

曾經在病房累到崩潰,懷疑人生,但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想到用最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

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比如,像我,離開公立醫院,選擇私立醫院,工作量沒那麼大,終於,自己過的像個人樣了。

比如,能有能力穿上那身白大衣,就具備吃苦,豁出去的精神,能夠經受得起體力的考驗,連上36-48小時不休息;舌辯群雄的口才,既能和人辯論,又能在三尺講臺誨人不倦;察言觀色出眾,能從家屬一個眼神、一句話裡分辨他的真實意圖.......我們有這麼多的本領,真的,有那麼多路可以走,不做醫生沒必要去死。生命多寶貴啊!

我家加上故去的父親,老媽 弟弟 弟媳婦,一家5口,除了老媽是退休的老護士,其餘成員都在醫院做醫生。新冠狀病毒肺炎來了,弟弟作為我們當地醫院的放射科醫生,也在一線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我對醫生這個職業,還是有著骨子裡的熱愛和崇拜,這種情結,不會因為國內惡劣的環境而有所改變。

這篇文章,獻給正在或者即將從醫的同行們,不知遠方的路是怎樣,是否有光照亮。只能安慰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新世紀成人全科王靜


醫院裡面有些科室確實暗黑,麻醉科尤其這樣,苦的累的都是年輕醫生護士幹,關鍵是分績效時他們卻拿最低係數。1甚至0.8,0.6。而高年資醫生,護士係數1.5,2.0,2.5。換句話說,科室裡面有些人其實是錢多事少的,低層醫護比較累,錢又少。又沒話語權。


JH72


回答:雖然這個醫生的一句話:下輩子不當醫生了。可能會誤導大家,讓人以為是醫生這個職業造成了自殺,如果尋根究底一個人的自殺,職業並不是造成醫生自殺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這個自殺的醫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如果不解決他的心理的問題,就是不做醫生換作其它職業,也會自殺,也會留下遺言下輩子不當什麼什麼了。人們常說:身體的病好治,心裡的病難醫也是這個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醫生屬於規培生,按照一般理解應當屬於委培實習之類的,他在這個醫院已經規培三年了,三年就是上個研究生都畢業了,而這個醫生規培三年依然沒有給自己帶來一個結論,恐怕對於他的壓力已經超過大山,如果有派出單位的怎麼給領導同事解釋、怎麼給父母交代、如果成家立業了怎麼向老婆孩子彙報、還有對同學朋友街坊鄰居的說辭,是否還有藉著這次規培的機會留在這個省會大醫院,資歷學歷能力關係都不能幫助他實現夢想,一系列的小問題串聯成大糾結,痛苦、無助、無奈、無處宣洩,最終選擇了放棄自己。

如何避免這類人間慘劇重演,作為用人單位的分管領導,要自覺自願承擔一份責任,對於自己的部下要善於察言觀色,類似規培人員這種不在醫院編制內更容易出現不確定問題的人員要安排專門人員與之密切溝通交流,聽取他的要求和想法,有的放矢的對症下藥。萬萬不能因為大家都是成人了,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都是醫生什麼事情不清楚呀,病都治了自己這點心病還解不開疙瘩嗎?然而還真有解不開的。

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也要擔當起幫助醫生這類人擺脫煩惱走出思想泥潭的責任,如果溝通交流不能最終解決問題,就要打消什麼會影響聲譽等顧慮,挽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及時的尋醫問藥,打開鬱結。

作為當事人醫生本人,應當明白這種心理狀態是什麼情況,繼續下去會有什麼惡果,所以要利用各種方式說服自己正視現實,接受順從現實,要有幾個可以傾訴衷腸的摯友,學會與人溝通。自己不能緩解依然不能自拔時要立即尋找心理諮詢,利用科學手段和一定的藥物治療舒緩思想壓力。

每一個人都承受著不同的壓力,與那些馳援武漢疫區的醫護人員相比,舍家撇業不辭辛苦都是小事,他們每一個人是在武漢捨生忘死,提著腦袋救死扶傷,一千多醫生護士染病確診,六個醫生護士已經壯烈犧牲,雖然與接近兩千病患的死亡相比很少,但是一個一個都是鮮活的生命呀。如果心理不健康,意志不堅定,那要自殺多少人呀。











我是老虎誰都怕


我覺得這位年輕醫生的死,輕如鴻毛,不值得讓人同情,因為他違背了自己選擇這一神聖職業的初心,當了逃兵,臨死還畄下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如果按照他所說,那麼當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誰去承救那些千千萬萬無助的患者呢?正好和他說的相反,成千上萬名白衣戰士,爭先恐後報名到疫情第一線去,冒著生命危險,日以夜繼地去救治病人,甚至有些醫生,護士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種不怕犧牲治病救人的高尚品質,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和那些選擇以死了之的逃兵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7546817q67042郭德柱


我想我們都沒有經歷疫情時期的醫院現場,所以無法評判醫生的抗壓能力,那種場景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在災難面前,每天面對這死亡,不知道需要怎樣的心態才能不崩潰,我只知道每天在家刷著視頻都是哭的不能自己,如果是在現場,真的是不能想象,醫生雖然有治病救人的職責,但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在災難面前,面對一個個生命逝去的無助,真的是會崩潰的。所以不要去指責什麼,請溫柔的對待……


名媛媛姐


這沒有什麼可以奇怪的,更不應該大驚小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情況。因為每個人的抗壓能力和意志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有的人抗壓能力強,意志堅定,思想剛毅就能夠承受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和壓力,能夠戰勝困難,能夠看到光明,具有強大的勇氣和能量,因此,能夠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曲折面前不後退,壓力面前不畏懼,因而才能取得成功。有的人精神衰弱,意志懦弱,沒有強大的毅力,在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就怨天尤人,就灰心喪氣,選擇了極端的手段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案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屢屢皆是,不勝枚舉。是作為一個醫生,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具備繼續學習的勇氣和動力,適應不了專業和職業的挑戰,選擇輕生,是懦夫的表現,是人生道路上的逃兵。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客觀地準確的科學地認識自己,給自己準確的定位,包括自己的綜合的能力,其中包含知識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應對挫折的能力,要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才能成功的應對生活的中的各種挑戰和考驗,在極端黑暗殘酷無情的環境中,爆發出更大的能量去應對和處理各種挑戰,從而走出困境,走向陽光,走向成功。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死者己死,本不該多言。既然參與進來,就多說幾句:

一、世界上基本上是幹什麼都不容易的,各行業有各行業的特性,醫生就是前苦後甜的,入行前應該清楚的

1、就掙錢遲早來說,一是初中畢業,甚至沒有畢業就出去打工的人,十幾歲就可開始掙錢,可是,其中絕大多數終其一生都是低收入,一生都在社會底層。他們吃的苦是沒辦法的人才可吃下的苦。許多人現在在人市上顧人幹活,應該比較清楚。他們想成為大工,就得拜師,就得購設備。別聽一些人己經發了財的神話,那是鳳毛麟角,那是經過說不出口的苦的。

二是一些僅僅是大專及以下畢業的人,現在象樣的單位都在招聘通知中禁絕了,他們仍然在社會基層及底層打拚。打工的掙一點生活費,做生意的不脫幾層皮難言站住腳。就是站住腳的人,一天工作多長時間,一年有休息日嗎?去周圍問一下就清楚。

三是基層公務員的清貧,被社會忽略了,人們都盯著貪腐官員的奢侈生活。這樣的人佔比幾點,他們能拿得安生嗎?!去監獄內走訪一下,這裡不多言。

四是現在拿高薪的,除了個別壟斷企業外,都是高文憑的和有特殊技能、特殊貢獻的人。有人盯著一些壟斷企業的近親繁殖化,盯的很正確。可是,那面也有一系列內部政策的,那裡面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據我所知有的子弟考四五年還未考上的。

2、請問那個行業沒有酸甜苦辣?在街上任意找一個人問一問,或者是與中小學同學長聊一次。一切就會明白。我敢說幾乎人人對自己所處行業道出一堆苦,可是幾乎人人無乃的堅守。不堅守行嗎?!改任何行業都得先交學費,還要保佑在這個行業能站穩。因為任何行業都有其競爭的一批人,都是需要智慧和經驗的,都是有風險的。

"錢難掙,屎難吃"這句話很醜,很不文明,可是話糙理不糙。

3、醫生行業就是這種特性,就是年輕時學習和不斷成熟,中老年吃香喝辣的行業,而且,比絕大多數行業優越的是一個終生的職業。

一些人入這行前,為什麼只看見中老年醫生數錢,不深入瞭解一下當年是怎麼過來的?

只有醫者仁心的,技術過硬的醫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在過去被人尊稱為先生。

我認為醫學生的本碩博連讀,本身就是一種為了穩定醫生骨幹後備隊伍而設計的一種待遇。為什麼別人醫學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4年,就是連考連成,一般也得11年。而你只8年呢?

二、需要反思的是我們的教育和浮躁的社會輿論

1、談一下快樂教育法。

(1)、請大家好好觀察一下學習好的學生,除個別智商特高,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特認真的學生是快樂的學習外,其他學生那個不需要毅力,不需要責任心,不需要刻苦攻讀?!

我們先人的"頭懸樑,追刺骨",是誇張了,但是,名校也不是輕易就能考上的。

(2)、大家知道快樂教育法是怎麼產生的,誰在採用嗎?具體上網查一下便知。我簡單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一個子弟的教育,用這個方法成功了。大家需要明白社會學成果是需要統計數據和多年跟蹤追蹤的,這一個人怎麼統計?也就是說是一個偶然事件。

在歐美日等國只是一些平民學校在試行,人家的貴族學校才不敢理這茬的。可是,就有人把這個方法在我國廣泛的推行著。有人說是美國的陰謀,我認為應該是言過其實了。可是,為什麼我們許多人接受了呢?我認為是盲從,是文化不自信而致反思傳統過度,是投機取巧心理等等在做崇。

(3)、大家只注意到了歐美日許多年輕科學家的成果,只注意到我們的一些頂尖人才去歐美日留學後的豐碩成果。有幾個人去追究他們多麼用功,多麼用時,多麼用心了?!這也就不難解釋我們的千人計劃才子的所帶研究生中的許多人叫苦連天的現象了。

想成功,想出成果,還想安逸?世界上有幾個這樣的好事?如果有,能輪到我們平民百姓嗎?!

跟上平庸導師的人,是舒服了幾年,文憑也拿上了,博士碩士帽也戴上了。可是,成果呢?市場可基本上只認成果的。

2、一段時間社會輿論充滿著短平快的報道。一是看一看我們前些年對明星的吹捧和追棒,娛樂至死充實許多媒體的現象,能給年輕人以正確引導嗎?!

二是看一看所報道富豪等成功人士的輿論。絕大多數只看到他們成功,有幾個人注意到了他們吃一鍋拉一坑的一些歷史?!

三是一些傳銷,一些保險,一些理財,一些坑蒙拐騙的生意,更是天上下黃金的宣傳和鼓動。

四是房地產領域充斥著這種氣氛。

五是我們的許多所謂的聰明人,充滿著走捷徑,彎道超車的思維,幹什麼事都想揀這個便宜。就是不清楚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清楚走捷徑有可能被打折腿,彎道超車有可能被擠下山一一車毀人亡。現在這種現實還少嗎?!

3、我們急需要匠工精神教育。一是我們許多人感嘆德國的產品精,日本的產品巧等等歐美日的長久,可是,你們知道他們的匠工精神嗎?他們許多人往往終其一生幹一行鑽一行,而且,在行內不斷鑽研,不斷精益求精。

二是我們過去的許多家族產品和技術都是祖輩幾代,甚至十幾代的連續心血。可是,我們把這些傳統丟到那裡去了?!

三是我們缺少那麼多技師人才,可是,有多少人去因自己的特長追求了?入行的有多少堅持下來了?世界沒有都坐轎,而無人抬轎的美事。轎子少,搶的人多,勢必是大多數人被擠的頭破血流。更何況,現代社會還有轎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