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苏轼的爹:儿子们都中进士了,他才大器晚成

“唐宋八大家”大家耳熟能详,但让人称奇的是,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居然跨越两个朝代占据三席。

苏轼的爹:儿子们都中进士了,他才大器晚成

北宋三苏中,苏轼名气最大,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辙官做的最大,官至副宰相。两兄弟年纪轻轻都考中了进士。

相比之下,老爹苏洵似乎不太适合科考这条路,一生都未考中任何功名,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始终没有拿到手。

在《三字经》中,苏洵还成了反面教材: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里的苏老泉指的就是苏洵。意思是苏洵都27岁了,才开始发奋读书。但他后悔学得太晚了,劝年轻人要早点学习。

“少壮不努力”的苏洵,又是如何逆袭成为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呢?

1009年,苏洵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的苏家,其父苏序虽是农民,却也是读过书有见识的,很重视苏洵兄弟的教育,可以说是苏洵的伯乐。

苏洵年轻的时候,和哥哥苏澹、苏涣一起读书。只是苏洵少年时读书并不用功,18岁科考未中,之后便放弃了学习,到处游山玩水,不务正业。

苏轼的爹:儿子们都中进士了,他才大器晚成

旁人为之着急,苏序却不急,并说:“非忧其不学者也”,意思是我从来不担心他学习。

他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苏洵很聪明,不读死书,只是不擅长科考的诗赋等内容,说白了他不擅长应试教育。

也是在18岁落榜那年,苏洵迎娶了当地的官家千金程小姐,就是以后对三苏影响极大的程夫人。

程夫人出身大户人家,家境殷实,知书达理,果断坚毅,沉稳大气有担当。

苏洵在落榜后,继续到处游荡,程夫人虽然心里着急,但从无半点表露。

是什么让苏洵转变了学习态度呢?

苏洵的母亲去世,哥哥们回来奔丧。家中变故让苏洵觉得人生苦短,再看到哥哥们都功成名就,自己却整天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奔丧回来的二哥苏涣想帮助弟弟,便心生一计,让他重修苏氏族谱。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苏洵发现祖上有很多名人,让他心生敬佩,也自惭形秽。有些名人身份不清,他就找来眉州的陈年案卷,并列出了长长的书单一一查询。在修复族谱的过程中,苏洵接触到了《史记》、《汉书》等诸多书籍,彻底激发了他对读书的兴趣,也让他找到了读书的方向。

苏洵找到程夫人说:“我现在想学习了,可是读书要花费时间,就不能照顾家里了。“

程夫人回答说:”我早就想劝你学习了,只是如果你不想学,我劝也没用。如今你主动提出,你就一心读书就行了,家里的事都交给我了。“

程夫人把一个女人的大气和担当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爹:儿子们都中进士了,他才大器晚成

这时的苏洵,读书的态度已迥然不同,专心刻苦。

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程夫人将剥好的粽子和一碟白糖送去书房,给他做早餐。快到中午的时候,程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再看看苏洵,嘴边黑白斑斑。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墨汁当糖蘸着吃了。

到了27岁这年,苏洵科考还是未中进士。又苦读了几年,37岁参加第3次科考,仍名落孙山。

三次落榜后,苏洵决定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他不再为应试而读,而是转向了自己感兴趣的《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等书籍上,写了很多古今治乱得失的文章,议政、议兵、议经、议史,全都信手拈来。

有这样博学多才的老爹,苏轼苏辙两兄弟也耳濡目染,成长迅速。彼时,父子三人还常常在一起同题命文,相互切磋。

到1056年,年近半百的苏洵认为两个儿子已学有所成,便带着两个儿子,沿江东下,1057年,也就是嘉祐二年,在京应试,两兄弟齐齐通过殿试,成为进士。

看着一举中第的的两个儿子,苏洵不禁感叹:“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表现出了一生无缘官方文凭的落寞和无奈。

苏轼的爹:儿子们都中进士了,他才大器晚成

此次进京,苏洵虽然没有参加考试,却有着另外的打算。他通过张方平的引荐,拜见了欧阳修。

张方平的引荐加速了苏洵的成名。

张方平是谁?张方平是北宋的名臣,他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一生中的最高官职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苏洵父子三人拜见时任益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成都市市长)的张方平,得到盛情款待。

张方平久仰苏洵大名,两人一见面即成为至交。

在得知苏洵要带着俩儿子要进京赶考时,张方平立即给欧阳修写了推荐信,希望欧阳修能给予关照。

张书平可谓是苏家的大贵人,为苏家做了很多大事,包括把苏洵引荐给欧阳修,救因“乌台诗案”被困狱中的苏轼,还把仕途一再受挫的苏辙调任身边庇护栽培。

欧阳修又是谁?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文坛的宗祖,时任翰林学士,身后代表着朝廷,苏洵的文章得到欧阳修的认可,相当于得到了主流文坛的认可。

欧阳修在读过苏洵的文章后赞誉为:“孙卿子之书”,意思是“您的文章像荀子的文章。”这赞誉极高,并将其《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共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也就是后来的《嘉祐集》,苏洵一时名声大噪。

欧阳修评价苏洵:“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欧阳修又把苏洵推荐给宰相韩琦。

韩琦和苏洵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认为即使汉朝的贾谊也无法超过他。

有了欧阳修的推荐,有了韩琦的器重,再加上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苏洵人生的高光时刻来临,苏洵三父子在京城一时名声大噪,成了高官们争相邀请的座上宾,文章纷纷被传阅效仿。

他的《嘉祐集·权书》中的《六国论》等政论文,借古鉴今,针砭时弊,借六国的灭亡,提醒北宋君主吸取教训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意思是: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失去了强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苏轼的爹:儿子们都中进士了,他才大器晚成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没有考中进士的人,没有师承,完全靠着自学成才,在文学领域自成一派,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观点和格局都写进了文章。

遗憾的是,苏洵一生因屡试不第,晚年也只做了短期小官,但他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心系国家命运。

他一生的著作都是以策论、史论、兵法为主题,借古喻今,希望当政者从中吸取教训,明理治国,让国家走向繁荣强大。

正所谓,“士当晚成之后,必垂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