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是怎么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事在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心学作为一门唯心主义的朴素哲学,归根到底还是在一个心上。

其核心在于“致良知”。

所谓的格物致知,格物便是事上练(即问题中的事在练),致知便是致良知。

“心即理”强调了良知(也就是所谓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中,心无外物,无需他求。

知行合一的知也是良知,强调了良知和行为上的高度统一和并行,就像道路的两个方向,人的两臂,大雁的双翅一样,缺一不可。

其实上面提到的心学术语,核心就是一个“致良知”,其他的词不过是表述方式不同罢了。

就我个人的感悟,知知而行是为知,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知知是为行,行而不知是为怠行。可能会有些拗口,那就让我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一下。

例如感觉天气变凉了,我们的良知会告诉我们在老家的父母可能会因此受冻,那么自然而然我们的本能会告诉我们要打电话去关心下,如果有需要就寄钱或者买衣服寄给他们。这便是我们心中的良知意动了,如果行动起来,那便是知行合一,如若只是想想而不去做,那便是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在我们行动起来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出于良知,那便是行,如果不知这样做的原因,那便是怠行,即便这次行动了,下次也会怠慢。

其它的生活例子还有很多,所谓的“事上练”便是在生活中的日常事、大事上进行历练。每一次都是格物,格物后致知,方能致良知后达到良知达意的境界。

其它的也教不了什么,怕误人子弟,还是把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拿出来吧。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的善,是中平、中庸、适度之意,恶是过和不及。

为方便理解,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惬意地走在路上,心中不作他想,这便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看到前面窗户下的空调挂机要掉下来了,心中有所感,念头发动,这便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第一时间良知判断这件事是错的,是恶,便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自己避开,尽最大的可能提醒他人以防受伤,便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四句教在生活中事上练一个实践的例子。

最后,送大家一首自己做的心学残词:

身如镜,物来照,物去醒,不动如山化雷霆。

知而行,事上练,事下明,格物致知笑风轻。

心学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多深奥的道理,知道核心“致良知”,平时事上练,格物致知到了极致,便是内圣外王,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圣人境界了。


种花家的猫ToT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很多人都是在明朝王阳明心学说里显浅的阐述,看似很专业其实很表层,虽你说过开悟的条件应是最佳时而不是挫败低谷时期易跑偏悟错。可不是天生就带开窍人生的人不经历恶错败永远不会去想这些问题,所以想努力开窍的人必定正身陷逆境的,如何建议这些人在学习知行合一在开窍问题上有所成效。

孔子的“知命随性”,“知命”就是知道你此生能干什么,或不能干什么,能得到什么,或不能得到什么。人生的目标与本性相随,就会活得很舒服,也容易成功,否则就会浑身不自在。有些人天生就是艺术家,有些人天生就是政治家,这就是“命”。但做一个怎样的艺术家,或者怎样的一个政治家,那是由“性”决定的。知其命而随其性,才能活出一个完美的人生。

世人常说「懂得这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如果这个「道理」指的是「知」,那么根据知行合一的解读,世人其实从未真正懂得那些可以让其过好一生的道理。知与行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是同一时间领域发生的事情。“知与行的必然性,不断出牌通过行为来验测本性这个点”,我想到之前看到的对「人性成本」的注解——「人的因素」的存在,使你不能以公式思维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公式里的每一项都不那么理所当然。人总是从无限的可能性中以未知开辟未来,而不是从正确的逻辑推论中以理论得知必然。

所以每个人当下的行为,都是在自己本性驱动下,所能做出的最优解。——这既证明了知与行的必然性,也证实了从行为验测本性的正确性。而我得出上述结论,则是否可以说明我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对自我本性的感受。王阳明说过,人分为三类,针对三种人,致良知方法有三种:生之安行、学之利行、困知勉行。万物本是一体,世界只在我心,心即是理,只有格心中之理,才能明白事物之理。

既然你懂的知行合一,何不自己亲自去看看王阳明的学说(不要别人翻译编写的),多学习之后再来谈谈这个问题。知行合一并不是指有一个”知”再有一个“行”,知行合一指知和行本就是一体的。你的这段话还是表明了你把知和行分作了两件事。通俗来讲,假如你男朋友有出轨,按知行合一来理解,精神出轨就已经是出轨了。

精神出轨是走向实质出轨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它是实质出轨的开始(知是行之始),但不可以说它是已经出轨了,因为没有行就没有成。你不能说火车头就是整辆火车,他只是火车的一部分,代表不了整辆火车,就如精神出轨代表不了真出轨,它只是其中一部分!就像我说我在精神中拯救世界一样,它是一个念头,但如果我因这个念头开始努力奋斗,十年后我果真拯救了世界,那么这时我这个知行一体才算真正完成,才算真知。

这时的知行才算圆满完整,一天不能真拯救世界,那就不算圆满,只能说在行的路上。知行一体是有过程的,即落实与反验,没有只能流于空谈。怪不得王门后生大多流于空谈狂禅,恐怕是像你一样知道知行一体,也会"精神出轨",但却不知道知行的往复过程,不能干点"实质出轨"的实在事来。

人的命运是确定的:环境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选择环境,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搜索到自己的本源环境给我们带来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找到这个自我才能够进行所谓的命运的突破和转折,而命运的突破和转折也都是在命运之中的,只是那些找到自我的人是一种良性的命运,而那些没有找到自我的人除非是有一个优质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利好影响之外是很难取得什么成果的,总之,对万事万物认知之前最最重要的是完成自我的认知。

正因为王阳明要说知行合一,是因为很多人认为邪恶的念头在心里想想是没啥的,其实在王阳明看来,有邪恶的念头这就是已经在做恶了,所以才会让人在“未发之中”时,克制自己的邪恶念头,让良知和天理充塞吾心。这才是人不断变好的大道。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庞大纷杂,我以为他所有的论著和言论都属于精髓,一字不可偏废。若硬要对王阳明心学做一个总结,姑且就像你所说的精髓吧,那么按王阳明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行合一只算是“为善去恶是格物”里面的一小块观点吧。

致良知为什么说个致呢? 因为这就是一个过程,是先确定性格等于良知不可改变的前提下。如果性格不能改变,那从小就因为环境因素而让性格变得很坏,杀人,放火的人又怎么去对照呢?用什么来做标准去变好呢?这个标准,就是良知。良知是性格的对照者,但性格却对照不了良知,就好像良知是一面磨得铮亮的镜子,能照出你面孔中的一切缺点,但却找不到后面的全世界,这需要你拿着这面镜子去对照所发生的一切事物,良知才会显现对错,这个“拿”,就是“致”,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已经确定。

心学最大的成功就是告诉人,你的主体精神,还有自由意志。肉体可以被束缚,心灵不可束缚,通俗一点讲,它就是一门开智的学问。它是一枚开启人精神智慧的钥匙。当然,他对于开智了以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有特定的引导。在明朝那个历史环境下,他总不能告诉你,你开启了智慧以后,你去推翻现在的政府。但是后世的历史发展,靠心学开智集大成者,你就知道心学绝对不是一部告诉你该做什么的学问。

古人有云学以致用,既然用到这个用子,那就说明心学,它可以是一个工具。心学它是一部好的学问,但是为什么心学没有推广?你难道没有想过这里面的原因吗?包括明末后期,王阳明逝后为什么心学被封杀?所以说我讨厌别人,把心学与宗教相提并论,我们都知道宗教是统治者的一个工具。宗教本身就是对思想一个束缚的东西。而心学不一样,心学是打开你的思想,让你的思想可以尽情的绽放。至于绽放以后,你是为社会带来贡献,还是对社会带来灾难,这就是本性的影响。

心学绝不仅仅是工具,你会在拿起筷子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就是吃饭的本质吗?筷子就只是工具,你懂得吃饭,就是因为你明白吃饭的道理,为了生存,为了明天,而不仅仅是因为筷子,同理,没有了筷子,没有了工具,并不代表你就不懂了吃饭。这就是道与术的区别,道包含术,道理包含着方法,但绝不仅仅只是方法。至于你最后说的为社会带来贡献,还是影响,这就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了,你还是没想明白,当你明白了做什么会为社会带来灾难,你还会做吗?你不但不会做,而是会想办法运用自己的方法、技巧去避免灾难的发生,在这里,你看到为何会带来灾难,这就已经是真正的开智,精神的钥匙了,剩下的就是怎样去做的方法了,你明白了吗?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玖子岩


我详细的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其中大概的思想很类似于佛道,也就是说王守仁的心学很多内容是学习的佛家的禅宗,另外就是沿袭的儒学,王阳明说:心即是理,心外无物!跟佛家的禅宗的心即是佛,以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有很大的共通之处!

我指出一点,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无论是多么大的人物都会多多少少受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以及学者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

王阳明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而是讲的实际的功夫,对于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研究圣人的言论并不提倡!打破了当时的儒者的思维僵化,照本宣科的陈词滥调,而且直接点明了儒学的核心,直指圣人之心,活泼泼的。把儒释道融合在了一起,他注重心性之学,心学中的心性之学大多吸取的佛道对形而上本体的认知,但是他又反对出世,反对出家,反对不理尘世,这一点是学习的孔孟儒学的外王之学,认为修身养性的目的,修道开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造福社会,兼济天下,做官执政,但是又不否定佛道的来生的理论,只不过更注重当世的功德,而来世的事情很少涉及,正如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说王阳明的儒学是主要结合了儒释两者,内在修心修证修养是佛,外在为官建功立业是儒!

但是王阳明的心学只符合特定上等根器的人学,就如同禅宗也是针对的上等根器的人去学,因为这个形而上的本心太难把握,当时的人能继承心学的人基本没有,太依赖于天赋,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在心学影响下的异端李贽童心说,成为了离经叛道了!所以说王阳明心学很难普及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般的根性,不分现代古代,这种通过顿悟和实际功夫的办法很难让学习者理解和领悟,我观当今对王阳明学问的解读者的言论,全部是不得其理,而且错的离谱,知行合一本来王阳明的意思是认为知就是行,能知便能行,知是行的开始,根本不是现在学者所说的,知道然后做到,把知和行分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这是当今所有人的认知,这些学者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下面也不用看了!

其实知就是行的开始,就是把知和行看做一个整体,当知道了这个事物便已经开始去做了,做到了这个事物就是知道这个事物的最终目标,所以他认为不分知和行,而是让人们知道事物以后坚持下去做实际修养的功夫,最终达到知和行的圆满完成,如果把他看成是说道做到就是太低级肤浅了!很难解释贵在心上面的领悟!





林丛木


王阳明的心学值得深入学习,尤其是在这个容易让人身心疲惫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个人认为,

“格物致知”,便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应用。于物中格,于格物中了悟,于了悟中有所识有所知。说的简单点,就是经由事物表象深入研究内在实质的方法。

“心在理”,个人认为心生万象,“心”是一切妙有之本源,外在所有的一切皆为心力之所现。而“理”则为世人理解平衡世间万物的依据和规则,故,心即理,即遵从本心,从心出发,以心为道,以心为依。

“事在练”,比较简单,即在具体的事情上去打磨,磨炼自己的心性,“相为心生”,以事为“相”去修炼自己的内心。

“知行合一”,有很多人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要合一,知道与做到应一致,仁者见仁。个人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有一重理解,就是如果内在真的知道了,那么外在就一定有变化,内与外是一不是二。因为一切外相皆为心之所现,正如心是投影机,而外在的现象是投影机投出来的影,所以,内在如果有新知,外在一定会相应而行,所以,知行合一是一个同步发生的过程。如果没有同步,只有一点,就是,所谓的知,只是自己的大脑认为知道了,实际上自己的心并没有真正知道。

“致良知”,良知是每个人良心的基准线,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人的行为若在自己良知的范围内运行,人的能量就比较光明正向,就会有正能量,而如果超出自己的良知,人的内心就会有一种自我审判,就是所谓的罪恶感,而这种罪恶感就会让自己郁郁寡欢,遭受无形的痛苦折磨。所以,王阳明是大智慧之人,深知看似无形的良知,对于人心的拷问,会给人带来的深重痛苦,提出“致良知”,是对人修心的告诫,更是对人的警醒。


美懿1314


学习王阳明心学和“知行合一”,看圣人之道。王阳明有四句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他的学生解释说:心体本来没有善恶,但是被私欲所沾染,心体也就有了善恶,正要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让心体回复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是指人的意识和思想,“行”是指人的实际与行动。王阳明极力反对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知道就必须行动,在行动中提升道理,两者是对立的共同体。如果有了“知”没有“行”,一切都是空的,有了“行”没有“知“,所有的行动是盲目的。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就是知行之道。圣人能把握外界因素与内心反应的平衡,内心不因外界因素而失去,而外界因素也能提升内心的强大。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之本体,都与圣贤的心的本体是相同的,心即道,道即天,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思想,他告诫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是主要的,而外部资源只是帮助内心提升能量,两者互补成为圣人之道。

对待当下的疫情,我们努力实施“知行之道”,疫情是严重的,但是只要我行动起来就能克服的。为此,信心比黄金还珍贵!恐慌徒劳无益,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攥指成拳,合力致远,我们不仅能够打败恐慌情绪,更能战胜疫情![呲牙]





文博迷


“心即理”是核心。

第一层意思,

就是我怎么想的,就怎么做。

我认为是好就是好,我认为是坏就是坏。我认为应该给你个赞就给个赞,我认为应该踩你一脚就踩一脚。

总之:老子就是真理,老子就是上帝。

第二层意思,

我怎么想的,你知道嘛?他知道嘛?都不知道。科技还不够发达,世界还没有人脑阅读机。

我怎么想的,全凭我嘴上怎么说。我说我是怎么想的,就是怎么想的。我说我是那么想的,就是那么想的。真话?假话?别人永远不知道。

是给你个赞,还是踩你一脚,全凭我怎么说。与心里是怎么想的,无关。

所以,致良知,就是没良知。

哪总得有点什么吧?有啊。

敢说谎会说谎,是说谎。

敢说慌会说谎,还能说自己没说谎的,就是致良知。


沧桑短笛


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这里更正一下, 它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楚天之行


“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的,而是朱熹提出的。意思是:世间上有一个统一的理,而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理。人们可以通过领悟各种事物的理来了解掌握世界上统一的理。

王阳明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统一的理(良知)在人们心里,只要能够安照良知做事,就能无往而不利。这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就是只要你能达到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就能做到这件事情。如果你没做到,那就是你没有认识到位。

“人在事上磨”,就是事在练的意思,充分肯定了实践的重要性。

希望对你有帮助


胜智大王犇


首先说明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思想。王阳明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要说明这三种思想就得请出王夫之晚年总结的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可是要达到致良知的思想境界就不光需要知道了,还需要为善去恶,这便是行动。这两句合起来就是知行合一,缺一不可。有句话形容知行合一是这么说的:知道做不到不如不知道,做到不知道全是瞎胡闹。原话忘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心即理呢,四句教说的很明白了,善恶全在心里,具体运作也在心里,这就是天理,心就是天理,不用向外求理,也不用消灭自己的人欲。时时知行合一达到致良知就好了。


骑牛赴瑶台


通过人与人共事,来判断人品素质好坏,行为风格是最好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事三思而后行,利益大家放在头位,大公无私,健康的心理,先做人在做事两不耽误,比如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同样的道理,事在练心❤,说到做到绝无私心,只要人品好,心正,是不会做亏心事的,同样也会得到大家认可,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协力做好每一件事,知行合一才能体现一个人的良知,一个人的良知不是谁能恭维的,是大家认可的公德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