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辛亥革命後,如果清政府不投降,結果會怎麼樣?

墨雲說歷史


如果,清朝不投降,我覺得滿清的皇室會死得很慘,更悲觀一點,還會連累底層的滿族人。說實在的,清朝滅亡已經是大勢所趨。無論怎麼挽救,已經無能為力,即便是康熙大帝再世估計也救不了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王朝因為腐敗而滅亡的,從來都不可能死灰復燃,況且清朝末期已經是內憂外患,列強虎視眈眈,清王朝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主動將權力叫出來,然後搬離北京城。

以前我也說過,如果清朝皇室硬扛,絕對會被血洗。漢人已經不會為滿洲人賣命,且滿洲人的兵力有限不說,戰鬥力還低下。當初英法聯軍侵華的時候不到兩萬人,而清朝偌大的一個國家,皇帝帶頭逃跑,可見當時清政府的軍事實力,如果不是漢人,早在太平天國時期估計就滅亡了。所以,如果硬剛,滿洲人也死得很慘。

當然,滿清皇室在當時還有點權力,不過完全駕馭不了準備最精銳的北洋軍。北洋軍唯一能駕馭的人是袁世凱,假如榮祿不啟用袁世凱,北洋軍一樣會起義。起義就會爆發內部衝突,滿清政府的滅亡可能就是另一方景象了。像隆裕太后、榮祿、溥儀能不能活著走出紫禁城估計都要打個問號,更悲觀的說法,戰爭不僅僅會波及到滿清皇室,連滿族人都會被波及,那麼更會激怒漢人的民族情緒,“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絕對不是嘴巴上喊兩聲就能解決問題的。

我相信換一個人掌權,在面對袁世凱逼宮,或者全國性的起義面前,清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將權力平穩的過度給袁世凱。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清朝皇室的安全,如果清朝有能力,早把列強打趴了,但是清政府做不到。守衛京城的禁軍全是一群老爺兵,在北洋軍或者革命軍面前也是不堪一擊,所以清朝也沒有做無畏的犧牲,乖乖投降了。


謀士說


清帝不退位,可能會被團滅,就像當年蒙元團滅女真人一樣。而北洋系也會分裂,內戰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實並不是被革命黨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立憲派。因為在當時,不管是革命黨還是保皇黨,他們的實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維持清政府。

當時真正支撐清朝,扛著清朝苟活了幾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繼續守舊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凱和張之洞所代表的立憲派漢人精英官僚集團。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這幫立憲派人士在幕後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後的滅亡,就是因為清廷得罪了漢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廣泛的統治基礎。

那麼,清政府是得罪漢人精英官僚的呢?這個還要從頭說起。

太平天國之前,漢人都是奴才,沒有顛覆清政府的實力,就連叫板的實力都沒有。然而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後,漢人突然就有這個叫板的實力了。因為統治天下的三樣法寶:軍隊、財源和輿論控制,有兩樣都落到了漢人的手上。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部歇菜,全國能打的軍隊全部都是地方團練武裝。這就意味著,清政府的槍桿子被漢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還想努把力,再把兵權奪回來。但是從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權不僅沒奪回來,反倒還徹底喪失了對軍隊的掌控。

沒辦法,全國旗人就那麼幾十萬人,清政府單純靠旗人就想組建一支近代化勁旅,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槍把子丟失的背後,就是清政府對財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財源分別交給了地方勢力和英國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個甩手掌櫃。

接連丟槍桿子和錢袋子,換做別的王朝,必然是死翹翹。不過慈禧有點本事,她依靠當時唯一還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輿論,搞“以滿制漢、互相制衡”的套路,籠絡漢人精英官員為她賣命,硬是又給清政府續了將近四十年的命。(輿論就是科舉制度)

然而,在庚子國難的前後,由於慈禧的舉措失當,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東南十省督撫搞互保運動,根本不聽慈禧的調度。


八國聯軍事件平息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為了拉攏地方實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當年戊戌變法的那一套。由於是新政,所以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止。結果這一廢止,清政府中央原本還能掌控的輿論控制也丟了。

不過輿論丟了就丟了,這沒所謂。科舉那種老套的籠絡人心之法本來就已經過時,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長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貫徹新政,繼續給漢人精英官僚放權。

也就是說,只要清政府能認真落實它宣稱的立憲政策,不得罪漢人精英官員,它必定還能繼續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後,上臺執政的載灃那幫人,都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貨。他們以為奪回軍隊和財源就能繼續維護專制統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漢人官僚集團的底線。結果徹底觸怒了漢人官僚集團。


載灃先是逼袁世凱交兵權,袁世凱交了,載灃志得意滿,以為自己操控了北洋軍,手裡就有了槍桿子。豈不料北洋軍對清政府早已經是心懷鬼胎。

緊接著,載灃又搞皇族內閣,十三名閣員當中有九人都是滿人,這讓對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漢人官員大失所望。

在當時,心存顛覆清政府統治想法的官員不在少數。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動,是因為缺一個領頭造反的人。後來武昌新軍一鬧,南方的漢人官員就全起誓了。

面對這種漢人官員全造反的情況,清政府當時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趕緊立憲,儘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鎮壓。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載灃那幫人選擇了武力鎮壓,徹底葬送了清王朝。

當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北洋新軍,各省的新軍,各省的巡防營),新軍大部分都支持革命黨,北洋新軍雖不支持國民黨,但也不願意為清政府賣命,屢屢臨陣要挾清中央政府。巡防營比較特殊,南方的巡防營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比如湖北巡防營就陣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義軍;廣西巡防營長官陸榮廷趕跑廣西巡撫沈秉坤,宣佈廣西獨立。

北方的巡防營普遍都在觀望,他們雖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給清政府賣命。比如奉天巡防營長官張作霖,清政府讓他出兵,他就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最後看袁世凱勢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這等於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全部都在反對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


後來洋人表態了。表示支持袁世凱,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凱見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讓他聯合北洋軍40多位主要統兵將領,聯名致電清廷,宣佈擁護共和、“勸說”清帝儘早退位,並“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注意啊,此時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蘇等地,鎮壓武昌起義民軍的清朝北洋軍前敵統帥。就連他這個前敵總指揮這個節骨眼上聯名屬下發電報,勸皇上趕緊退位,這意思太明確了:先客客氣氣的跪地磕個頭,再起身冷冷的威脅,我既然能鎮壓革命黨,也可以調轉槍口逼你就範,你小丫的別不識時務!

並且在這份聯名通電中,還有兩個人也署名錶態了,一個是武衛左軍統帥薑桂題,一個是江南巡防營長官張勳。他們都是保皇派將領,可此情此景,他們也開始支持袁世凱逼宮了。

試想一下,新軍反清,北洋新軍逼宮,巡防營和毅軍也參與逼宮。此情此情,載灃和他的皇族內閣還有什麼信心讓溥儀這個小娃娃繼續賴在皇位上坐著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軍造反是必然的。因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清帝退位後僅一週,他又聯名通電,給清中央政府發去了第二份逼宮電文。

瑞等不忍宇內有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祖宗神明,實式鑑之。

段祺瑞的這話說的很直白了:你們要是再不識相,我們就帶兵進京,把皇帝、太后、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來!

事態發展到這裡,形勢再明瞭不過了。清室若是識相,北洋系給予優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識相,北洋系就要大開殺戒。所以清室那幫人若是還賴著不退位,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團滅。


不過,由於北洋系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馮國璋、張勳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殺清室,想必北洋系內部也必然有一場內戰吧。


Mer86


投降不投降,都是個滅亡,只不過滅亡的更慘烈些。

當時大清朝廷的兵權在袁世凱手中,其力量完全能壓制住南方起義軍,其力量也決定著大清的生死存亡,這使得袁世凱成為當時局勢走向的關鍵力量。袁世凱向著誰,誰就成功,袁世凱反對誰,誰就倒黴。

辛亥之後,清廷調兵南下鎮壓,但是調不動在,只好請袁世凱出山,北洋軍這才南下平叛。不過在戰事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袁世凱竟然按兵不動了。他要看看誰開價高,清廷當然不會給他個皇上當當,而且萬一鎮壓成功,估計又是個飛鳥盡良弓藏,自己沒個好下場。而南方就不一樣了,說老袁要是擁護共和,那就給個大總統噹噹。這玩意雖然不是皇上,但是上面再也沒別人了,豈不快哉?

於是乎,袁世凱果斷擁護南方,對自己有利,還博得了擁護天下大勢的好名聲,於是乎回清廷逼著皇上退位。如果清廷不投降,想跑回東北再立山頭?對不起,走不了,京師也都是袁世凱的人。不投降只有一條路,清皇室被袁世凱殺掉,直接走向共和,而沒有什麼優待,當然你也就看不見溥儀那本他的前半生了。


北玄武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看一下當時的形勢。

武昌起義的爆發導致清王朝頓時幾乎崩潰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武昌起義,這場起義一開始是由於四川發生了保路運動,清廷的南方的部隊大量地調到了四川地區平定叛亂,導致了中部,尤其是武昌地區軍力的空虛。

在這種情況下,武昌起義由部分革命軍人發動,很快他們就控制了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起義的風暴也迅速席捲了全國,很快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包括上海)、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就當時的軍力來說,新軍一共有19鎮(一鎮相當於一個師),有8鎮還受清朝控制(前6鎮在北京和直隸地區,第7鎮在河南,第23鎮在吉林)。此外,還有18個混成協(一協相當於一個旅),有7個協受清朝控制。除此之外,其他的軍隊都在脫離清朝統治的省份,所以已經不受清朝所控制。

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出,武昌起義後全國大部分省份在短時間內紛紛脫離清朝統治,宣佈獨立,形成了革命黨陣營。而清朝在中原十八省,只剩下了河南、山東、直隸和甘肅,已經沒有多少統治地盤了。

清朝能夠用於平叛的軍隊只剩下北洋六鎮,而這支軍隊只受袁世凱的調遣

當時可以說,清朝能夠用來打仗的部隊就只有北洋六鎮,而這北洋六鎮也是全國所有新軍當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從後來他們和武昌革命軍作戰的表現就能看出,當時其他的部隊對戰北洋六鎮,基本都不是對手。

為了調集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去評判,清廷不得已重新啟用了之前被清廷棄用在家的袁世凱。而袁世凱出山也是要講條件的,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之下,清廷讓袁世凱出任了內閣總理大臣。

在出任了總理大臣之後,袁世凱出動北洋軍進攻武昌的革命軍,北洋軍打的非常順手,經過激戰,他們佔領了漢陽和漢口,革命軍只剩下了武昌。

但是在這個時候,袁世凱停止了對革命軍的進攻。像袁世凱這種老油條,好不容易抓到了人生巔峰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了。

如果這個時候,袁世凱出兵消滅了革命軍,那麼他也知道這個後果就是清廷會很快把他罷免,讓他再次閒賦在家,袁世凱怎麼可能這麼蠢呢?

所以他在出兵鎮壓的開始,不斷地找清廷要錢,之後把武昌起義控制住後就收手,不滅了武昌起義軍,但也把他們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這樣,他就可以利用南方革命黨和清廷之間的矛盾,兩邊談判,左右逢源。

他和南方革命黨人經過談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他自己計劃中的意外收穫,那就是如果能夠讓清帝退位,他可以當民國大總統。

大總統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權力的巔峰。這對於袁世凱來說是不管他怎麼博弈能夠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他對這個談判結果自然是非常滿意的。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當袁世凱和孫中山通電話後,得到了孫中山讓他出任民國大總統的許諾後,他自己也激動得很久沒說話,實際上很可能當時他都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價碼。

所以袁世凱行動了,他馬上製造了南北談判的輿論,接著就不停地逼迫清廷皇帝退位。當時主政的是裕隆太后,皇帝宣統還只是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裕隆太后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當然,這中間還有袁世凱的恐嚇,他也經常說西方帝王在王朝覆滅後上斷頭臺的下場(法國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裕隆太后本身缺乏政治經驗,也沒有多少手段,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宣佈了退位。

如果清廷不投降的結果

我們按照這個題目的假設,清廷當時是扛到底,不退位,那麼會是什麼結果呢?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袁世凱得到了當大總統的保證,所以他只會奔著大總統去的。他也知道,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勞,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曾國藩那樣,最後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兵權,封個爵位,然後光榮退休,死後再追封個什麼榮譽而已。

所以袁世凱所掌控的軍隊是不會繼續幫清廷打仗了。

而北洋六鎮中,實際上袁世凱控制了五鎮的兵馬,只有第一鎮是掌握在清廷手中,畢竟第一鎮都是滿人,他們是會誓死效忠清朝的。

那麼這個時候,清廷還有多少部隊呢?新軍19鎮中,除去袁世凱的5鎮,還有獨立省份控制的11鎮,清廷只剩下了3鎮的兵馬,而其中的2鎮還在別的省份,實際直接控制的也就只有1鎮了。此外,18個混成協,當時還效忠清廷的也只有7個協,都駐紮在全國各地,其中甘肅、雲南的各1個協以及新疆的2個協是根本不可能調到中原作戰,因為太遠。東北有2個協,河南有1個協,估計這些部隊中最多也只能調動3個協左右。

也就是說,清廷當時能夠直接掌控的軍隊,就算都加在一起,以1鎮3協的兵力,(1鎮為2協,1鎮3協相當於2鎮半)也幹不過袁世凱掌控的北洋六鎮中的5鎮軍力。

當時袁世凱還只是在逼迫清廷退位,如果一直如此拖下去,很可能到後來袁世凱也會不耐煩,直接宣佈叛變,脫離清廷,那清廷就真的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了。

真的乾的話,時間久了,袁世凱就會直接宣佈革命,然後帶著他的5個鎮進攻北京,清廷就出動了最後的部隊,1鎮3協,(2協從東北過來,1協從河南過來,其實能不能來都不好說,我們就算他們來了吧)對戰北洋六鎮中的5鎮兵馬,一場大戰下來,基本這1鎮3協就報銷了。(北洋第一鎮的戰鬥力實際上不如其他五鎮中的任何一鎮,而3協的戰力來說,也不是那五鎮的對手)

然後呢?然後袁世凱帶著五鎮兵馬進入北京,打進紫禁城再去逼清朝退位?那會就不是退位的問題了,而是把你殺了直接革命的問題了。

所以,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通過不流血的方式和革命黨談判,還能保留自己的顏面,還能夠在談判中爭取到一些利益,如清廷一年400萬銀元的待遇就是這樣爭取過來的。

所以,當時對於清朝來說,除了退位,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老威觀史



這裡我先糾正一下,辛亥革命後清政府沒有“投降”,是經過協商後自行退位的。


其次,我這裡想說明一下,清朝皇室在辛亥年並不是完全沒有實力,也不是隻有滿人武裝,事實上之所以答應清朝優厚的退位條件就是因為愛新覺羅家族還掌握著非常可觀的軍隊,為了避免玉石俱焚,所以才給了清朝皇室非常優厚的退位條件。


關外張作霖辛亥年曾通電全國,表示要“入關勤王”


首先就是關外,當時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和東三省軍事首領張作霖、馮德麟是忠於清朝皇室的。


張作霖曾經一度準備“入關勤王”,還曾聯合馮德麟、馬龍潭、吳俊升等三十三名武將,給袁世凱拍電,表示要武裝“勤王”。張作霖甚至已經擬定了與民軍作戰的作戰方案。


東三省巡防營與練軍加起來也有三萬人左右,而且絕對服從張作霖與馮德麟指揮。


西北馬家軍在陝甘總督升允帶領下,要“收復西安”


然後就是西北方面。


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義軍響應,當時的陝甘總督升允逃到了大西北。雖然他是孤身一人逃到西北,但是當時在西北的甘軍領袖馬安良等人對升允表示了無條件服從。


(辛亥年甘軍)


當升允提出要帶甘軍“收復西安”時,馬安良立刻表示支持,並會同張行志的壯凱軍、陸洪濤的振武軍共計馬步十四個營從甘肅進攻西安。


而西北甘軍、壯凱軍、振武軍合計兩萬人左右。


更為關鍵的是北洋軍內部同情和支持清朝皇室的勢力並不小。


北洋馮國璋、曹錕支持清皇室,北洋六鎮裡有兩個半鎮支持清朝皇室


比如北洋第三鎮(師)統制曹錕,他手裡的第三鎮一直是北洋諸鎮裡戰鬥力最強的,辛亥年閻錫山在山西通電反清,袁世凱就是派曹錕西進山西,閻錫山率領的山西新軍完全被第三鎮摧毀了,閻錫山自己也逃出太原,曹錕完全“收復”山西,山西被迫再次通電取消“反清電”。


在張勳復辟時,曹錕就多次公開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皇上還行?自打沒有皇上,南也亂,北也亂。”


如果不是當時張勳捨不得“直隸總督”的職務,只願意封曹錕為“直隸巡撫”,曹錕就帶著北洋第三鎮和張勳合兵一處進京城了。


再加上本來就由滿人組成的禁衛軍和北洋第一鎮,北洋內部至少有兩鎮是鐵桿保皇黨,他們只需要一個領頭人。


而北洋大佬裡有傾向於清朝皇室的人嗎?


(馮國璋)


答案是有的,這個人就是馮國璋。


馮國璋對清朝是有真感情的,當他從武漢前線被調回京城時,得知段祺瑞等十幾名北洋將領通電要求清室退位時都準備和段祺瑞翻臉,準備單獨通電錶示自己不同意清室退位,結果被幕僚勸住。


而當清室退位消息傳來的時候,馮國璋還沮喪的說“皇族甘願退位,我們今兒還給誰打。這樣看來,大清國的江山就算完啦。”


所以,假如清室表現強硬,馮國璋以禁衛軍、北洋第一鎮以及第三鎮為班底,是真敢和袁世凱攤牌的。


事實上大家也把袁世凱對北洋的控制力想得太高,即使完全由袁世凱老家人以及親信組成的北洋第六鎮,當吳祿貞這個空降師長宣佈要和閻錫山組成聯軍反清時,袁世凱這個北洋當家人也不得不拿出2萬兩銀子,收買第六鎮軍官暗殺吳祿貞。


第六鎮可以說是袁世凱最親最親的武裝了,除掉一個空降師長都要袁世凱花2萬兩銀子,更別說北洋其他幾支武裝了。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假設清朝皇室堅決強硬到底,那麼很有可能袁世凱會得到“英式虛君”承諾後調轉槍頭攻擊同盟會,畢竟袁世凱也不想北洋分裂,而“英式虛君”也算是達到了袁世凱獨攬大權的目的。


而只要袁世凱承諾清帝國國體不變,那麼馮國璋也好,張作霖也罷,也沒有理由與袁世凱敵對。


所以最大可能是辛亥革命成為同盟會又一次不成功的起義。


蘭臺


袁世凱最大的失誤主要有以下兩條,一,過於仁慈;二,天賜良機時年齡偏大。

以當時的革命黨的力量,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以及民眾基礎,都不可能推翻滿清,更何況革命黨內部分歧重重。軍事指揮者和軍人有點不滿孫理論來搶奪軍事果實,要不是黃興退讓,革命黨就此分裂了。而此時,北洋軍坐鎮武漢,隨時可消滅革命軍,而此時,袁世凱仁慈的一面出來了,竟然與革命黨暗中議和逼滿清!這是袁的仁慈,也是袁的一著臭棋!袁世凱的正確做法是,榨乾滿清的最後能量和金錢,學曾剃頭剿太平天國,一舉南下消滅革命黨,然後回師北上,再學趙匡胤,逼清帝退位,一統江山建中華帝國!袁世凱在朝鮮時即表現出了軍事外交才能(軍事上幹贏了日本),在山東時,辦學(山東大學)辦實業,後來當總理表現出他的政治才能。所以,袁世凱當政,辦學發展科技辦實業定能強國富民!如此,國內沒有了干擾,經過二十多年(到三十年代)的發展,國家一統強大,哪還有後來的小日本侵華!還可能袁世凱會延壽十年,對列寧的歸還土地,袁定能抓住天賜良機,至少收回部分甚至大部分領土(袁在朝鮮即建議滿清將朝鮮納入版圖以利管理防日本,可惜上層不聽),可見袁世凱的領土意識也相當的強烈!

如果慈禧早死8~10年,袁世凱剛好正當四十壯年,精力好的袁世凱肯定會另有想法。可惜歷史就以後來發生的形式發生了!


風雨天下67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投降的結果就是武力討伐,將滿清政府打垮。滿清權貴領袖可以被殺死或者暗殺,最好的就是流放到國外,財產被奪取。

最倒黴的是,滿族人可能會被波及,成為國家的敵人。

如果滿族人同滿清政府一條心,抵抗革命,可能會遭到血腥的報復。

當時滿清並沒有不投降的條件。

南方已經大亂,權力掌握在革命黨和支持者以及軍閥手中。

北方的核心軍權在袁世凱手中,旗人只有些許武裝力量。

反正最後幾十年以旗人編組的部隊,無論武裝多精良,都是不堪一擊,酒囊飯袋。

八旗兵早已不能打仗,毫無戰鬥力。

八國聯軍打來之前,武衛軍有4支部隊,都是漢人。

慈禧太后有些心慌,在1898年,讓榮祿編組一支旗人的部隊。最終撥出二十五萬兩白銀招募中軍親兵二十七營,稱其位武衛中軍,約1萬人。

這5支新編部隊中,武衛中軍最爛,同洋人碰了碰就全線崩潰。

尤其,雖然後來北洋六鎮中的第一鎮15738人,主要由旗人組成,但戰鬥力也可想而知。

況且,袁世凱手上有5鎮,也就是5個師,旗人只有1個師,根本不是對手。

袁世凱此人陰險狡詐,絕非善類。

他之所以演戲逼迫滿清退位,並不代表他不會用武力,僅僅是暫時認為沒必要用武力。

如果滿清自願退位,當然是最好。

因為如果袁世凱和滿清火拼,可能會便宜敵人革命黨。

但在袁世凱看來,最大敵人就是滿清。

當時袁世凱只有軍權,軍費需要滿清政府提供,等於拴住他脖子的繩子。

所以袁世凱急於推翻滿清,將地方的行政控制權也抓在手裡,實現軍政合一,徹底擁有實權。

如果當時滿清拒絕投降和袁世凱硬拼,以袁世凱的狡詐,很可能聯手革命黨,直接窩裡反將滿清政府武力推翻,宣稱參加革命。

當時滿清政府,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只得完蛋。

而革命黨實力比袁世凱差很多,一旦推翻滿清掌握實權以後,袁世凱對付革命黨還是有把握的。

而如果滿清興兵抵抗,必遭報復。以袁世凱的狠毒,至少會把主張對付他的滿清權貴全部幹掉,以絕後患。

甚至會連帶誅殺敢於抵抗的滿清部隊。

那到時候滿清就雞飛蛋打了。

滿清雖然投降,至少權貴保住了自己的鉅額財富。

以溥儀為例,整個紫禁城所有的寶物都是他的個人財產。他隨便挑幾件出來賣,都是幾百萬兩白銀的鉅款。


薩沙


看了幾個回答,都不靠譜啊!

看來還是老夫出馬吧,就當掃盲了

北洋軍是很強大,但不能把滿清當傻子

事實上,當時滿清已經覺得,北洋軍不可靠

早就開始練它的旗兵了,別忘了,同志們,北洋第一師就是旗兵啊,北京的御林軍,陝甘總督的西北軍,東北老家的老部隊,其實滿清的實力也很雄厚

但是老袁是何等人物?晚清的活曹操

欺負孤兒寡母,那是相當有兩下子

隆裕一個婦道人家,他懂什麼?只想過個安穩日子,

老袁也很講究,每年400萬大洋,可保榮華富貴啊!

有些跑題了,滿清不投降怎麼辦?

那勢必有一場南北大戰?

老袁會坐鎮北洋大本營,天津,坐山觀虎鬥

那可真是生靈塗炭啊,百姓遭殃

考慮到滿清已經日薄西山了,勝利的概率很小

滿清權貴肯定要全部消滅了,隆玉也是死無葬身之地呀,考慮到300年世仇,滿族能不能存在還兩說呢?這就是滿清不投降的結果

隆裕是沒有經驗,但是他應該能看出會是這樣的結果


用戶54590015070


其實,走到這一步,投不投降已經由不得清政府了,清廷爽快宣佈溥儀退位,還算有點自知之明,起碼混了個體面下臺,宗族子弟沒有遭到迫害屠殺,比歷代王朝覆滅的結局好多了。那麼,加入清政府不投降,溥儀不退位,結果會怎樣呢?

一 結局並不會改變,共和制依然會取代帝制

辛亥時期的清政府,已經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破房子,誰都知道它早晚回倒,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此時的清政府,用眾叛親離來形容最為合適了。

先來說說民心。首先,老百姓早已經對清政府失望透頂,從遍地的農民起義就可以看出來,太平天國,捻軍,各種會黨,主體都是農民。讀書人也好不道哪裡去,一種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這些人由於接受了先進思想,對腐敗落後的清政府更是痛恨,所以,新式知識分子也成了後期革命的主體力量,雖然他們的規模沒有農民起義大,但是有思想,有綱領,有組織,清政府對此也是極為忌憚。另一種則是傳統的讀書人,他們讀的是四書五經,希望能通過科舉入仕,光宗耀祖,但是自從1906年廢除科舉制後,清政府算是把這些人也得罪了。

再來說說軍事方面,地主階級向來是封建社會中的主體力量,當初清朝正是拉攏了漢人地主,才得以把它的統治在全國順利的推行下去。太平天國運動後,以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為代表的漢人組織團練,取代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兵,成為清政府得以依賴的力量,對些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清政府只能討好拉攏。清末時期,清政府也意識到軍事力量不能一直依賴漢人武裝,必須要有自己的軍隊,於是,裁撤淮軍,大練新軍。練新軍確實是卓有成效,但是軍權又落到袁世凱等人的手中,而已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其實是支持共和的。

民心、軍隊都不在清政府手上,所以說,清政府如果不投降,袁世凱完全有可能帶兵直接衝到紫禁城,把溥儀從皇位上拎下來,清朝照樣完蛋。

二 如果強行推翻滿清,可能會導致中國分裂

辛亥革命後,溥儀宣佈退位(這時候溥儀才6歲,當然是隆裕太后等人代為宣佈的),中國進入北洋政府時代。這種溫和的改朝換代,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類似於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當然,清政府不是心甘情願讓出政權的,而是被形勢所逼的結果,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禪讓”式的政權交接,維持了中國的穩定。

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沒有真正搞定過蒙、藏等少數民族,即使在明朝時期,也只是採用了一種羈縻政策,並沒有真正將這些地方納入中央統治,而清朝做到了這一點,從此,蒙古、西藏、新疆視清政府為唯一的中央政府,並且直接納入管轄範圍。所以當清政府把權力交接給北洋政府時,蒙古、西藏、新疆等也自然而然將視北洋政府為新政府,這就是當時的“五族共和”的口號。相反,當時革命黨提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主張以漢地十八省為基本盤,建立一個漢人國家。所以,如果革命黨強行推翻清朝,取得了統治權,那麼中國可能會陷入分裂,也說不準。


歷史風暴


1911年,在多重矛盾的激化下,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聲中發動了辛亥革命。同年,革命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南方15個省份紛紛宣佈支持革命,脫離清政府的統治。次年2月,清朝發佈退位詔書,從此結束了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帝制。清朝原本有機會與革命黨人做長期鬥爭,卻在倉促中宣佈結束帝制,這讓我們不禁想象,如果清朝不退位,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方向一:中國可能就此分裂。



1911年的清政府有著數十萬的北洋新軍,這些新式軍隊一直呆在北方地區,被清政府牢牢控制。雖然江南地區有15個省份宣佈獨立,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在清政府的手中。革命黨人的力量不亞於清政府,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質量,都與北洋軍隊旗鼓相當。如果清政府不宣佈退位而與革命黨人就此僵持,那些帝國主義勢力出於分化中國,更大限度的攫取中國的利益,很有可能會鼓動清政府與革命黨繼續僵持,最後讓他們簽訂和約,劃江而治。這種局面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非常難以接受的結果,卻也是清政府不退位最有可能產生的局面。

方向二:清政府與革命黨火拼,各個省份各自獨立,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1911年的革命黨並不是鐵板,派系之間同床異夢,彼此排擠,南方各個獨立的省份之間也彼此不服,孫中山先生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嫡系部隊。北洋軍中也是如此,清廷同樣是分裂的狀態。如果清朝不退位,革命黨又執意北上,北洋軍只好發起反擊。


但是兩隻軍隊內部分化都極其嚴重,彼此實力又相差無幾。在長久激烈的作戰中,那些參加革命黨的省份很有可能為了保全自身的實力退出戰鬥,清政府控制下的省份也很可能宣佈獨立。那時候的中國可能又會出現戰國時期的局面,彼此攻伐。在列強入侵的20世紀,如果中國大地真的如此,那麼中華民族的危機將會使整個民族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清政府宣佈退位是他們無奈的選擇,也是最好的結局。革命黨人深刻認識到自身實力的侷限,也為了最大程度保存中華民族的力量,選擇與清政府妥協,名義上解放全中國後,將權力交給北洋軍政府。民國時期雖然動盪,但是這樣的局面卻是中國在內憂外患之下,那些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發展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