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脾虛腎虛吃什麼食物調理比較好?

看天下美景美食


關注妙手小聖醫,每日推送養生乾貨!

脾虛腎虛吃什麼食物調理比較好?

脾胃虛弱看似和腎虛沒有關係,其實脾虛日久必然及腎,腎虛虧久,孕育必難,因此一旦出現脾虛的情況就不能不管不顧。通過食療的確是個很好的途徑,但是也要選合適的食物。


通過一個對比可以看出你是脾虛還是腎虛——脾虛的人眼袋會很大,而腎虛的人眼下會發黑。


那麼到底有哪些食物可以健脾補腎?

山藥

很多人身體虛,中醫一查不僅脾虛,腎虛,可能還肺虛,哪兒哪都虛,這是因五臟六腑是可以相生相剋的,這類人一般可能是之前做過手術,身體長期勞頓,心神疲憊,比如長期處於壓力大的情景下。


這個時候就要用到——山藥。山藥在補虛上功效強大,但是單吃山藥這味藥,吃過了容易消化不良,因為它過於滋膩,脾虛有痰溼的人不易消化;

因此如果想長期吃,可以配合一點薏米,防止太滋膩,吸收不好,造成體內積食。


用戶82314583398


脾、腎,一個是後天之本,一個是先天之本,保養的意義確實很重大。

但是不論脾虛還是腎虛,都有很多種類。鑑於題目沒有細說,所以也只能籠統回答。

一、陽虛

脾腎陽虛宜食食物,包括性質溫熱、具有補益腎陽、溫暖脾陽作用的食物。

如秈米、狗肉、羊肉、雞肉、豬肚、淡萊、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陽虛便秘者更宜食既溫補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參、海蝦等。

陽虛洩瀉者更宜食既溫補又止瀉的食物,如糯米、鏈魚、河蝦、乾薑、花椒等;具有收澀止瀉的食物,如石榴、烏梅、蓮子、芡實等。

二、陰虛

虛在脾腎陰分,氣有不行而或為痰飲,或為脹滿,或為嘔吐腹痛等證,需理陰,宜多吃對機體有滋潤、寧靜、成形,和抑制過度陽熱作用的食物。

如粳米、蕎麥、莜麥、豆腐、豬肉、鴨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萊、菠菜、龍眼、香蕉、蜂蜜等。

經常陰虛火旺者,可適當多吃蓮子、石榴、芡實、烏梅、糯米、河蝦等。

津液虧損者宜食具有潤下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銀耳、海參、海蝦、牛奶、兔肉、龍眼、桃子、蘿蔔等。


純鈞LHGR


腎虛指的是腎臟的精氣不足,腎虛分為很多種,比較常見的種類有腎陰虛和腎陽虛。要想知道腎虛該怎麼調理,就要先知道腎虛的症狀和病因。

腎陰虛的主要症狀有腰背痠痛、兩腿乏力以及身體冒冷汗,而女性的特有症狀有月經量減少以及尿液發黃,男性的特有症狀有性慾亢奮和養陽痿等。

腎陽虛的主要症狀有精神疲憊、身體缺乏活力、四肢怕冷以及腰痠背痛,女性的特有症狀有月經量變少、痛經以及月經失調,男性的特有症狀有性能力減弱、夜間排尿多等。

根據上面可以看出要想調理腎虛,也要根據腎虛種類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方法。腎陰虛的男性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滋陰的食物,常見的有黑豆、海參以及玉米。腎陽虛的男性患者要避免身體著涼,同時要吃一些比較熱燥的食物,常見的有羊肉、狗肉和豬肝。

調理腎虛不僅有上面的方法,以下有幾種方法可以有效調理腎虛。

1.飲食方面來調理腎虛,有不少的食物是可以調理腎虛的。比如枸杞和百合一起燉雞,其中把枸杞、百合、紅棗和雞肉一起燉,能夠有效的調理腎虛症狀。

2.生活習慣方面調理,腎虛患者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充足睡眠是身體健康的基礎,長時間熬夜會進一步損傷腎臟。還有一點是不要坐太久,腎虛會讓腰背痠痛,坐的時間太長對腰背部的血液循環是不利的。

3.性生活要適度,如果過度進行性生活,對腎臟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擅長中醫內科常見病的診斷治療,對於中醫針灸,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研究。


醫聯媒體


對於脾虛腎虛吃什麼食物好,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脾虛和腎虛有沒有關係。

首先我們來了解脾虛是什麼?

脾是運化營養、輸布水液,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同時是人體最大的殺毒滅菌消毒器。

脾虛會影響身體吸收、運化食物減弱,從而運化失常,營養無法吸收,引起肺氣、腎氣、胃氣等正氣不足。

脾和胃都屬於消化系統,互為表裡,正常情況,它倆精誠團結,協調一致,共同合作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它們不好合作,我們不能好好吃飯消化了,醫生就會說脾胃不和了。

簡介瞭解一下脾與肺的關係,脾土生肺金,肺氣靠胃氣生髮,脾虛時間久了就會導致人肺氣虛,容易咳嗽。

腎是先天之本,脾是後天之本。。

脾虛可以有一下幾種情況:①脾氣虛②脾陽虛③中氣下陷④脾陰虛

腎虛分

腎陽虛和腎陰虛

腎陽虛☞腎氣虛;腎陰虛☞腎精虧虛和腎水虧虛。

腎是先天之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陽;脾是後天之陽。

先天之陽來自我們的遺傳,腎它就像一個火種,後天之陽就是我們的脾,來運化我們吃的食物,比如先天之陽的木材,只有脾胃運化營養足了,陽氣才足,生命力才旺盛。

這下了解脾虛和腎虛關係了吧。

脾虛可以吃山藥、小米、白扁豆、茯苓、蘿蔔等很多食物。

腎虛可以吃黑米、黑豆、黑芝麻、桑葚、枸杞、芡實、板栗等很多食物。

總之,脾胃好了,腎氣就會好,否則吃什麼也吸收不好,腎氣就不好補了。


中醫特色食療調理師


什麼孩子為什麼總是咳嗽啊?溼疹啊?鼻炎啊?哮喘啊?怎麼總是感冒啊?等等,無數問題,我總是回答根源在脾胃虛弱,可是,無論我怎麼解釋,還是有太多的家長,無法把這些表面問題和深層次的脾胃虛弱結合起來。

首先說說脾虛是怎麼導致的,一般多是餵養不當,比如過份吃好吃的食物,導致了積食,損傷脾胃;也有不恰當地服用藥物,導致脾胃受傷的;也有家裡環境不好,導致孩子情緒不佳,從而影響脾胃的,如此種種,原因很多。但是這其中,餵養不當是主因,很多家長在孩子長期患病以後,才反思,自己之前餵養失當,很是後悔。

脾虛與肝:脾虛會引起肝經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宋代的時候,中醫兒科的奠基人錢乙,在治療皇子的瘛瘲(chìzòng)病,也就是今天說的抽風一類的疾病,錢乙判斷此病是肝風內動,原因是脾虛,這在中醫裡面叫“土虛則木搖”,所以錢乙用了黃土湯來補脾,結果皇子很快痊癒,皇帝問原因,錢乙回答說:“以土勝水,木得其平,則風自止。”

現在這樣的孩子非常多,我前些日子在家鄉,一位大學領導的孩子,才小學四年級,已經打嗝四年,一開始我記得是半年多,後來他請我吃飯時糾正,說整整打嗝四年,整整治療了四年。這期間,到各地求醫,各種降逆止嘔無效。正好我回去講課,就給看看。這裡面就有肝風內動的情況,所以我用的就是補脾的思路,加了龍骨、牡蠣,安神斂肝,結果五副藥,基本不打了,又服用五副,徹底痊癒。

過去我們一想到治療這種肝風內動的情況,多考慮的是疏肝理氣,清瀉肝火等思路,其實在疏肝柔肝的同時,增加補脾的思路,則效果更好的。過去人們往往認為張仲景講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是打的防禦戰,可是我現在更傾向於認為,這並非被動的防禦,而是通過鞏固陣地,實現戰局的逆轉。所以對於肝病,單純著眼於肝是效果有限的,如果能認真培補脾胃,則才能真正有好的療效。

脾虛與腎:脾虛的孩子不長個

我們知道,我們腎中的精氣,一部分是從父母那裡遺傳的來的,這叫先天之精。然後,後天我們的脾胃吸收食物精微物質,再結合呼吸而來的清輕之氣,這叫後天之精,與先天之精結合,成為腎精,封藏於腎中,主生殖、生長等功能。

這個先天之精是一定的,我們以後身體健康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之精,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水谷之精微了。

由此可見,我們腎精充足與否,與脾胃關係非常密切。因此,當脾虛不能攝入足夠的水谷精微的時候,腎精就會不足,就會影響生長髮育,會影響孩子的個頭,甚至會影響更大。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脾虛腎虛適宜吃的幾種食物及如何鍛鍊調理。

脾虛的人吃些什麼食物好?

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證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腎虛的人吃些什麼食物好?

宜食:山藥,枸杞,鹿茸,羊肉,黑芝麻、黑米、核桃、韭菜、蝦、羊腰等。

推薦鍛鍊方法:道家房中術

①:金剛鐵板橋效果最佳

半個小時及格標準,排出溼氣,提升腎氣,改善腎虛腎虧等,增加晨勃,增加精氣神!每天 練習以後渾身輕鬆!俗話說:腎氣足百病除。

②:託天轉腰每次20組

③:還陽臥 混元臥

④:腎臟激活法:養腎 益脾 排溼

加關注,每天分享各種養生小知識,感謝大家。


分享男士健康方法


您好!中醫裡講,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靠後天精氣的充養。今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脾腎兩虛,該如何調理呢,才是正確的選擇?是先調理脾胃呢還是先補腎,還是脾腎一起調理?後天因飲食不節,飲食不規律,飢飽過度,損傷脾胃,脾胃虛弱,再食用滋補的食物及藥物,不好消化,更傷脾胃,徒增脾胃負擔,營養也不能完全的吸收,只能浪費。這種情況就要先調理好脾胃的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再來補腎。如果是脾胃功能稍微弱一點,但是腎虛比較明顯的話。還是,要先補腎虛為主,配合調理脾胃。如果,脾和腎虛,都是比較明顯的話,這種情況就,脾和腎兩者都要補,但還是偏重於健脾。




中醫養生問答


脾虛腎虛:

1.飲食方面,少吃寒涼食物,可以吃桑甚,黑木耳,冬瓜,山藥,紅薯,南瓜,小米,紅棗,核桃,黑芝麻,羊肉,驢肉,薏仁米等食物。


2.藥物方面,對應自己身體
症狀來吃藥比如,健脾丸;參苓白朮散;附子理中丸;人參歸脾丸等等。


3.運動方面,可以慢跑,太極拳,不適合做劇烈運動,運動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雖身體健康狀況和季節來調整運動時間。


生活中規律休息,規律飲食。


五元說易


一、首先要遵循基本的食療方法,即三餐定時,不宜過飢或過飽,少吃刺激性、生冷類或難消化的食物。

二、健脾養腎可以吃這些

脾虛腎虛的人可以食用紅棗、山藥、蓮子等安神健脾補腎的食物。也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磷脂的食材,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2以及胡蘿蔔素等,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而核桃、蛋類、花生中含有豐富的磷脂,也有助於身體健康。推薦食材還有黑豆、羊肉、山藥、鱸魚等,選擇食材做菜,如山藥羊肉粥就很適合在冬季滋補。

三、脾虛腎虛不能吃什麼

性涼性寒為脾虛之忌,《本草經疏》記載,“脾虛洩瀉,法鹹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過:"多食寒中,脾虛者忌"。所以,生冷海鮮、鴨肉、生梨等都是脾虛腎虛者不宜食用的。


魯南製藥安神補腦液


脾養脾指南,送給想要健康的你


脾虛是個老話題了,每天仍然收到不少朋友私信諮詢,在和各位朋友交流過程中,多數都有脾虛,看起來,脾虛是個普遍性問題,所以有必要結合整理寫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脾的作用人體有兩個根本性的東西,就像房子的兩根支柱,一是腎,為先天之本;一是脾胃,後天之本。先天之本(腎),這個咱們沒法決定,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後天之本則取決於自己的保養。脾胃雖然經常一起說,其實功能有區別。胃是倉庫,吃進去的東西都放到這裡,脾則主運化吸收。當然,中醫理論裡,脾不單指脾器官了,你可以理解為消化吸收系統。很少有先天脾虛的,不是沒有,真的不多見,多數的脾的問題都是後天形成的。咱們細說下脾的作用,弄清楚這個,你就知道其有多重要,說是後天之本真是名副其實。①運化。也就是運輸和消化的意思,吃進去的東西首先到胃裡初步加工但還不能被人體直接利用,必須要被脾進一步運化才能產生精微營養物質,才能被身體利用。咱們平時為何要強調:脾胃不好,再好的東西也無法被吸收呢?就是這個原理。所以,想滋補氣血什麼的,須先健脾。生成精微物質後,脾還要上輸到肺,再靠氣血的運行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進行滋養。根據五行理論,脾土生肺金,脾不好,也會影響肺的功能,肺主氣,那就逐漸的氣虛了,氣虛則必然導致血虛,氣血不足就這麼來了。

這實際上是臟腑功能弱導致氣血差這麼個過程。②水液代謝。此點和溼氣有直接關係,如果代謝失常,那麼痰溼,溼熱等等都來了。有一句經典總結“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脾病生溼;脾為生痰之源”。③統攝血液。使之正常運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常見的月經淋漓不盡,量過多等,都要考慮和脾虛有關。脾主要有這三個作用,如果脾健康的話,那從外表也能看出來:肌肉豐滿,四肢溫暖活動輕健有力,口唇紅潤而有光澤。反之,人顯得比較乾瘦或虛胖,精氣神差,肌肉鬆軟無力或者根本沒肌肉,面色差,口唇缺乏血色等等,給人感覺不太健康的樣子,其實都說明了脾虛,導致消化吸收差,吃進去的東西無法轉化成氣血來滋養身體。

脾虛的表現

脾虛之後,必然影響食物的運化和吸收,進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和不適,上面說的幾個形體表現,是從外表上觀察得出的症狀,再列幾個決定性症狀:*舌邊齒痕(如鋸齒狀),就是舌胖大,老是碰到牙齒,久了就有痕跡;*口水多,比如睡覺時,老是把枕巾給弄溼了;*飯後就想大便,特別是喝冷飲或油膩之品也不舒服,說明運化不了;*有食慾想吃,但吃幾口就飽了,飯量變小;*大便不成形、稀溏;*身體沉重睏倦乏力,嗜臥多睡或飯後睏倦欲睡;如果長期有以上幾種症狀,要考慮脾虛了。脾虛其實也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初始階段是脾氣虛,此時症狀較輕,如果及時調理那就很容易恢復了。但如不引起重視,長期得不到調理健脾,那就演變為脾陽虛了。脾陽虛,是脾氣虛的進一步加重,到了這一步,脾虛就比較重了。除了有上述脾虛症狀,還兼具四肢冰涼、怕冷畏寒、久瀉不止、不能吃涼的,一吃就拉肚子,如果仍然得不到調理,那就容易往寒溼方面發展了。

脾虛長期不調理的後果

在中醫五行中,脾屬土,大家可以想想,土地是萬物之母,咱們吃的東西都源於土地,把脾和土相關聯,說明了脾對人體的重要性。有的人手術把脾給拿掉了,免疫力都很低了,雖然中醫的脾不等同於脾,但其在整個脾系統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作為後天之本,脾一旦失養,意味著吃進去的東西無法被充分消化吸收,身體也得不到充分滋養,列舉幾個常見後果:

*滋生痰溼。上面也提到好幾次了,脾虛無法充分消化吸收食物,容易滋生痰溼等半成品,這些排不出去都隨經絡流轉全身,滋生各種慢性病,比如高血脂等。*氣血不足。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了,意味著氣血化生過程不順利,時間久了,必然導致氣血供給出問題,導致氣血虛弱,常見面色萎黃等都是表現。*四肢無力。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不足則四肢無力,飯後更加明顯。*影響食慾。脾運化差,必然導致對食物需求減少,就像煤爐,放進去的煤無法被充分燃燒,都堆積在裡面,就沒法往裡添煤炭了。所以飯量越來越小,吃幾口就飽了,關鍵是還餓得慌。*滋生溼氣。痰溼是溼氣的一種,脾是運化水液的,脾虛運化不力,也能滋生溼氣,導致水腫等併發症。*月經不調。脾有個功能是“統血”,脾虛統攝不力,則月經不盡、量突然變大等都來了。總的來說,脾虛長期沒有調理,那影響比較大,主要是各種慢性病容易滋生,後天之本並非沒有道理的,脾這個根本不給力,其他人體功能都要受影響。

脾虛是怎樣形成的?

上面也提到了,先天性脾虛不多,多數是後天失養所致。導致脾虛的因素有這麼幾個: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吃到撐,超出了脾胃的加工能力,那必然傷及脾胃之氣;*過於飢餓,不按點吃飯,餓久了也傷脾;*節食減肥這個就是個坑啊,很多人往裡跳,節食減肥可能沒錯,但力度和節奏要把握好,不然就傷脾了;*肥甘厚膩吃的過多,大魚大肉,這些要消化比較耗費氣血,吃多了也容易傷脾;*飲酒無度,酒是溼熱之物,溼熱作為一種外邪,也容易傷脾困脾;*過食寒涼之物,寒傷脾陽、胃陽;*過食甜食,有的以蛋糕等甜食為主,甜食很難消化,滋膩的,多吃困脾傷脾。

大家注意,咱們上面提到的,說的是超過了一定的限度,控制得好就沒事,關鍵是很多人沒有想著控制。②情緒失調。很多朋友都知道“思慮過度傷脾”,何為思慮過度?正常的思考問題,做研究這些都沒事,並不涉及到情感波動。

所謂的思慮過度說的是一種負面的過度焦慮和情感上的低迷,比如失戀了,多疑敏感,胡思亂想,浮想聯翩,鬱悶暗生,肝鬱也在此範圍等等。這種情緒持續久了,輕則胃口差飯量小,重則噁心嘔吐。

③縱慾傷腎精。怎麼所有事情都和縱慾扯上關係呢?因為縱慾損傷腎精,腎精是人體最重要的基礎物質,其盛衰決定了生命的發展歷程。腎精並非單純肉眼看到的有形之精,還包括了五臟之精,其中就有脾精。咱們也一再強調,縱慾傷的絕非僅僅是腎,還包括五臟六腑與氣血。④外邪所傷。最常見的有夏天的溼熱之氣,如果不注意防範,就容易進入體內傷脾;再比如長年從事水中作業,或者內地人到海邊工作都容易滋生溼氣,溼氣會影響脾氣健運,久了就脾虛了。

健脾思路

如果脾虛了,還有辦法補救麼?脾虛只是一種失調狀態,不屬於疾病,去醫院檢查可能也查不出問題,是可以恢復的。只要按照咱們下面講的去做,最大限度改善是沒問題的,這個要有信心和耐心。⑴糾正觀念。糾正什麼觀念呢?總是依賴吃藥食療來調理,豈不知,很多脾胃問題壓根不用吃藥,每天把細節做到位了,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都有明顯改善了。在身體沒有生理性疾病時,一定是把藥放在次要地位,且不說其有副作用(毒性),主要是沒必要吃藥。說這點,就是提醒大家重視日常養護,藥物不宜因為方便食用就當成首選。

⑵吃好飯。90%的脾胃問題都從吃飯上得的,吃好飯看起來簡單,但要堅持長期做到位並非易事了。上面也講到了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脾虛,要健脾首先要把這些壞習慣給戒掉了。

為了加深印象,咱們不妨簡單重複下:*避免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過度節食減肥,不吃早餐等壞習慣;*如果能配合早睡,儘量不吃夜宵,吃也要清淡;*少吃一切寒涼之食,比如冷飲,冰激凌冬天還有女孩子好這個;*嚴控一切甜食,吃可以,但不能貪吃,比如含糖飲料、咖啡、蛋糕等等,容易發胖長痘;*控酒;

總的來說,各種食材加工方式清淡些,不要放那麼多調料,弄得油膩什麼的。⑶適當動動。久坐不動的危害,很多朋友已經感受到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多動動。主要是從心理接受認可運動的好處,要養成習慣就好,就用不著強迫自己刻意運動了。*坐一會起來走動下,伸伸胳膊也是好的;*飯後散散步,不宜吃完就坐下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了;*如果時間充裕,也可抽空跑跑步,打打球都不錯。⑷情緒順暢。誰都想每天開開心的,情緒順暢,但人生於俗世,難免有七情六慾,也包括一些不開心的負面情緒,誰都避不開。區別在於能否及時調整,“及時且迅速調節情緒的能力”是一種比較稀缺的能力,有的人睡一覺就好了,有的睡好幾覺還走不出來。有意識的調整是第一步,有的朋友習慣於沉迷於各種不良情緒,比如生悶氣,胡思亂想,只要開個頭,那就沒完了,睡不著,吃不香,不光傷脾了,體質也會受影響。情緒調節咱們說過很多,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了,今天只重複最簡單直接的一招,不要宅著,去做點新鮮的事情,不要在意管用不管用,閉著眼就去做就行了,說不定有新的收穫,反過來心情也好了。⑸堅持節慾。
縱慾的危害不多說,相信很多朋友自己也體會到了,N多文章都要講這個,因為其影響較大。不管目前有否脾虛症狀,記得節慾百益而無一害。⑹防外邪。生活各方面都很健康,如果被外邪趁虛而入導致脾虛,那豈不是很冤枉麼?

如何預防呢?

*穿好衣服,如果要去溼氣比較大的地方,不宜過多暴露在外面;*避免長時間游泳,特別是夏天,會出汗,溼氣容易通過毛孔入侵;*夏天適度出汗,不宜長久呆在空調房,毛孔閉塞,不利於溼毒什麼的外排;*夏天炎熱,可以常吃點粥:綠豆+白扁豆+薏米。⑺健脾通用技巧。①食療。*代茶飲:黃芪+大棗+炙甘草,5-8克,煮水或熱水沖泡喝,針對脾氣虛;*代茶飲:乾薑+大棗,3-5克,煮水或熱水沖泡,針對脾陽虛(溫陽補火,上火者忌用);*食療粥:白扁豆+炒薏米+懷山藥+大棗+粳米,一起煮粥喝,不過要煮爛,喝湯吃豆,但不要多用,一碗足矣,比例自己搭配。②穴位。可以常常按摩以下穴位 ,如果兼具脾陽虛等怕冷畏寒之症,還可以艾灸這些穴位。*三陰交;*血海穴;*陰陵泉穴。

③藥物。凡用藥必定辯證,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也沒有通用的健脾藥物,必須對症才行。⑻脾虛問題辯證。上面講的措施,適用於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副作用,正常人做到了脾可以保養的很好;輕度脾虛的做到了,可以有效改善。如果脾虛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並且衍生了其他併發症 ,可能就需要個性化調理了,說幾種常見情況。

①脾氣虛。*如果症狀較輕,按照上述所講改善即可;*如果較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了,可以試試四君子湯,健脾補氣經典方。②脾陽虛。症狀如上所講,是脾氣虛的加重,寒症比較明顯。*如果症狀較輕,按上述所講改善即可;*如果較重,受寒即洩腹痛等,可試試理中丸或小建中顆粒,皆屬經典方。③脾虛溼氣。溼氣種類很多,程度也不同,要具體分析,A:普通的脾虛溼氣。*平胃散加減(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大棗);*四苓散(茯苓/豬苓/白朮/澤瀉)。二者有時單獨用,有時則合用。B:痰溼。常用二陳丸(湯),屬經典方。C:溼熱。*二妙丸,常用的針對溼熱下注等,屬經典方;*拍打委中穴,清熱利溼。D:寒溼。常用實脾飲:溫陽健脾,行氣利水。E:水腫。各種不明原因的水腫,包括溼氣,可以試試五皮飲,屬經典方。

④脾氣下陷。主要表現為,氣短懶言、氣不銜接、下腹墜脹、久瀉脫肛、小便不盡、子宮脫垂等。顧名思義,脾氣按說要往上升,結果下降了,導致一些下垂下注的併發症。調理思路就是:升補中氣,常用補中益氣丸(湯)。⑤脾不統血。上面脾功能講了,脾有約束血液運行之作用,如果此功能失調,則血液溢於血管之外,有大出血現象。比如月經過多、皮下出血、便血、尿血,此種情況,舌質比較淡。調理思路:補氣攝血、引血歸經,常用歸脾丸(湯),也屬經典名方。這部分針對的都是個性化症狀,特別是溼氣部分,幾種溼氣表現,都在體質辨別文章中詳細講解,自己可以對照下,不重複。⑼脾虛的應用。脾虛怎麼還有應用呢?說兩個:①減肥問題。相當一部分肥胖是由於脾虛運化不力,滋生痰溼水腫而成,這種情況光靠運動,節食,吃減肥藥什麼的,效果不大。就算暫時減下去了,吃下去的東西又成痰溼了,最根本還是要健脾去溼,具體做法,請參考上述所講,當然也不能完全靠吃藥或食療,全方位配合。

②滋補問題。這個問題在圈說過太多次了,整天還是有人問,所以只能再次澄清。關於滋補,常見的是補氣血,補腎,道理看起來很簡單,氣血不足那就補氣血,腎虛就補腎,但問題是補了好幾個月氣血也沒改善,腎虛還是老樣子,說明沒有補進去啊!此時要考慮是否脾虛運化吸收不給力,開頭也說了,脾虛吸收消化差,那再好的東西也沒法用,要麼成痰成溼滯留體內,要麼成火鬱積於內以致成痘痘了。所以各種滋補品不是那麼好吃的,吸收不了吃了也白吃。

咱們的結論是,滋補前一定弄清楚了身體能否消化得了,看舌苔就行,吃前舌苔挺薄的,吃一段時間,舌苔變厚了,這就說明問題了。建議是,滋補時,要配合健脾一起,這樣就不至於虛不受補了。最後總結,今天咱們說的是健脾補脾,脾土穩固了,身體的基礎就牢固了,氣血、體質也必然逐步增強,正氣足,外邪不易侵犯,少生病。要想獲得效果,方法一定要對,大體思路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基礎,輔助以食療或藥物鞏固,順序不要顛倒了。當然 ,自律比較難,不過相比於健康,一切自律都是值得的,畢竟相比於脾這個後天之本,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的根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