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山东曲阜孔庙碑林——石碑上的“忍讼歌”

山东曲阜孔庙碑林——石碑上的“忍讼歌”

曲阜孔庙的大门


山东曲阜孔庙碑林——石碑上的“忍讼歌”

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孔庙“大成殿”



山东曲阜孔庙碑林——石碑上的“忍讼歌”

曲阜孔庙石碑博物馆



山东曲阜孔庙碑林——石碑上的“忍讼歌”

存放在孔庙原址院子里面的(龟驮碑)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又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历代封建王朝在此修建了大型的孔庙、孔府和孔林的古代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的古宅“三间”,扩建成为了”庙宇”。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的器物。两千年来寂静修建,其规模越来越宏大。

孔庙内设有碑林博物馆,它是仅次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国内的第二大碑林博物馆。十几年前,笔者曾在曲阜的孔庙博物馆看到了一块石碑,它是一块告诫人们尽量不要打官司不要诉讼的“忍讼”歌谣。其内容让笔者记录下来了,并且经常的拿出来观读思考。编写这个歌谣作者的生平年代已无从考究。其内容是在那灾难深重人吃人封建社会,生活在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受尽了封建地主和社会恶势力的欺压盘剥,人们找不到一个去说理的地方,即使有些象征性的,让人们去告状、打官司的“衙门”,那也是“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哪里是为天下穷苦人说话的地方。这个石碑上的忍讼歌,实际上无情的撕开了封建社会旧衙门的遮羞布,封建衙门同样是封建地主阶级罪恶的帮凶,是欺压欺负和镇压穷苦百姓的刽子手。

今天笔者把这段“忍讼歌”的碑文抄录下来,让人们都来看看,当年生活在封建社会受欺压的人民群众是多么的艰难,谁来给他们做主呢?他是让人们仅仅是“忍讼”、“戒讼吗”?这个石碑上的”忍讼歌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控诉、鞭笞。让人们永远记住那万恶旧社会是怎样的暗无天日,历史早就把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欺压罪恶,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


“忍讼歌”

世宜忍耐莫经官, 人也安然己也安然。

差人奉票又奉签, 锁也要钱开也要钱。

行到州县细盘旋, 走也要钱睡也要钱。

约邻中正日三餐, 茶也要钱烟也要钱。

三班人役最难言,审也要钱和也要钱。

自古官廉吏不廉,打也要钱枷也要钱。

唆讼本来是奸贪, 赢也要钱输也要钱。

听人诉讼官司缠, 田也卖完屋也卖完。

食不充口衣不全,妻也艰难子也艰难。

始知讼害非浅鲜, 骂也枉然悔也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