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一条指令,让房地产界“夜不能寐”,以后购房的人有福了?


一条指令,让房地产界“夜不能寐”,以后购房的人有福了?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这些年房价不断上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般回答有:肯定是人口。因为没有人口,就没有住房需求,二十年时间有4亿多农民进城,房价岂有不涨之理?

还有回答是:货币供应快速增长。二十年前,货币供应量M2一年也就10多万亿,现在都快200万亿了,房子作为一种商品,本身价值并没有提升,其价格只是跟随货币增长而增加罢了。从这个角度看,房价上涨其实是一种货币现象。

普通人回答难免片面,权威专业人士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应该说,任泽平总结了决定房地产趋势的3个关键因素。人口和金融,我们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而土地则是不少人容易忽略的因子,但土地因素一定是决定未来房价走向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条指令,让房地产界“夜不能寐”,以后购房的人有福了?

01

在房地产界,业内人士常常形象地把土地比作“面粉”,房子比作“面包”。有关数据显示,当下的土地平均价格基本占到商品房售价的70%左右,如果开发商拿了“地王”,其土地价格占比就更高。从这个角度看,土地价格高低决定了房价高低,土地价格走向决定了房价走向。

相关数据显示,自我国2003年全面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超过40万亿元,仅在2018年一年,其土地收入就超6.5万亿元,这些年土地收入连续创出新高,而我们这些年房价趋势与土地收入连续上涨趋势保持着“神同步”。

但反观人口和货币因素,它们已逐步放缓,甚至有下行趋势,比如这几年城市化率已经降至1%左右,2017年和2018年货币增速M2只有8%出头,远低于2016年之前的两位数增长。而土地收入的“突出”表现,更是直接反应在房价上,房价仍不停歇的直接原因就很明显了,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土地价格。

俗话说,“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每当一块高价地诞生,就会带来周边小区业主的“沸腾”,在2016年地王频出年,竟有小区发出倡议通知,大致内容是:周边某某地块楼面价已经达到多少了,而我们小区房价才这么多,基本与地板价差不多了,倡议大家把小区均价提升20%,如果低价出售,将受到业主同盟的约谈。

试想一下,如果一块高价地还不足以引起房地产市场“躁动”,那么全城各个板块均有高价地或者地王出现,对当地的楼市促动无疑是立竿见影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周边业主,还有房产中介、房产媒体一定会借此大肆宣传,影响未购房人的心理预期,观望或者潜在购房者提前入市,大量住房需求释放,使楼市迅速升温,最终使得房价快速上涨。

一条指令,让房地产界“夜不能寐”,以后购房的人有福了?

02

我们知道,土地市场的主体就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二是开发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收入确实是一个直接而有效的财政来源,因为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过度依赖土地收入,就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地价高企,土地成本高,房价高;二是企业经营成本高,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因此,在地方政府也会权衡这个利弊,简单地说,土地价格并不是越高越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近日在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炒高房价的主要动力就是炒地皮”,“只要地价控制住了,房价就不会上去”。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地价呢?在黄副理事长看来,控制地价很重要办法就是“规定买地的企业必须用自有资金”。这话有道理和可行吗?笔者认为,很有道理而且也比较容易办到!

这不,近日黑龙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通知》文件,这条指令重点要求,在2020年1月1日后获得的新开发项目,全面实行资本金监管制度。各地要建立开发购地资本金审查制度,确保房企使用合规自有资金拿地和开发。一旦发现不合规行为,取消购地资格,两年时间不得参与土地招拍挂。其中,对这个自有资金也给予了明确规定,其来源不属于金融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等等,这个政策对土地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

开发商买地开发均只能用自有资金,这意味着什么?

业内人应该知道,这些年来,开发商把杠杆用到极致,一块钱,能变成几块钱花,所以,房企们敢于大举拿地,反正风险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有友商,有战略合作伙伴,还有银行和信托。这些房价涨多跌少,这些“赞助者”也深信盖房子卖房子能赚钱,更愿意把钱借给开发商。如此一来,高价地频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现在要求你只能把自己的钱拿来买地,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开发商屡试不爽的配资拿地,让很多场外资金进入土地市场,进而推高地价,而现在行不通了。房企获得的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保险资金、资管计划配资等等统统不能用于买地,可以说是掐住了房企的“七寸”。此令一出,很多开发商可能就睡不着觉了

早在黑龙江之前,南京和上海均出台了类似规定,开发商拿地时,需要做出资金来源承诺,银监、保监、证监等管理机构均会对资金来源真实性展开审查。所以,自政策出台以来,这两地土地市场迅速降温,“地王”是显然见不到了,土地流拍时有时现,即使成交地块,主要也以低溢价率和底价成交。地价降了,对于以后的购房者来说,肯定是好事。

一条指令,让房地产界“夜不能寐”,以后购房的人有福了?

03

土地价格失去了上涨动力,对购房者来说,起码带来两个好消息。第一个是,地价下降意味着房价失去了推手,暴涨可能性没了,举个例子,比如有5家开发商分别拿了5块地,楼面价都只有5000元/平米,一般来说,建成房子后卖10000元/平米就差不多了,即使考虑到产品因素,你想卖1.5万就难上加难,因为竞品土地成本都非常低。在此环境下,购房者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房子。

第二个是,促使以后建造的房子质量提升。一方面,地价低了,那么,开发商就有做出好产品的空间,因为谁都想占据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品质开发商要在成本之上多一点溢价,就必须在房子品质上下功夫,以后房子越来越好的大方向应该是趋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全国各地开发商拿了大量的高价地,已上市的地块仅仅是一少部分,大量的未上市地块该如何选择?要么亏本卖,要么继续捂着,但两种方式对购房者来说都不是好事,因为亏本卖的房子怎么可能投入过多资金建好呢?捂着以后卖,资金成本也吓人,如果算在房价里面的话,也难以做出好产品。所以,购房者入手高价地楼盘,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坑”

一条指令,让房地产界“夜不能寐”,以后购房的人有福了?

言而总之,让开发商自有资金拿地,在房住不炒的总体原则指引下,应该是一个趋势,也将会有更多省份和城市加入进来,如果严格执行下去的话,从2020年以后,甚至更长远时间来看,对购房者来说都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购房人乐见。

学习更多房产和购房知识,欢迎关注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