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脱贫攻坚」商城县:扶贫“小车间”带来脱贫“大效益”

日前,室外寒风凛冽,但在商城县汪桥镇河铺村凤鸣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暖意融融。厂房里几十台缝纫机有序排开,一块块面料在缝纫机板上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服装订单。

“在扶贫车间工作,既不耽误干农活儿,还可以照顾家人,真不错。”河铺村的贫困户雷咸珍一边麻利地踩着缝纫机一边说,“服装厂给我们的待遇很优厚,不仅包吃住,还有一些额外奖励,我一个月能拿4000—5000元。”

「脱贫攻坚」商城县:扶贫“小车间”带来脱贫“大效益”

雷咸珍家5口人,公公身体有病,常年吃药,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的生活全靠她丈夫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好了,“扶贫车间 ”开在了家门口,既能让她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老人和两个小孩读书,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对家里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补贴。

“只要愿意学的,公司进行免费培训,每个贫困劳动力、留守妇女都可以参与其中,学到一技之长。乡亲们在家门口有钱赚了,就不出去打工,同时也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公司创始人余守禄说.

余守禄在武汉开办服装厂十多年了,由于他懂经营、会管理、重服务,生意做得红火,效益相当可观。事业有成后,他总想着为家乡办一些实事。当听说当地政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时,他毅然地把服装厂搬回了老家。

「脱贫攻坚」商城县:扶贫“小车间”带来脱贫“大效益”

2009年,他投入120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商城县凤鸣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每年加工高中档服装60万套,年产值可达1亿元,年利润1000万元,并常年培训学员,学员随到随学,学会即上岗就业。公司现有员工8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3人。由于管理规范,带贫效果好,在县、镇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又在县轻工业园区投资3000多万元征地一万多平方米,扩建了生产基地。

据了解,这种在家门口建扶贫车间的模式,已经开始在商城县各地推广。目前,该县已有近百个“扶贫车间”建在乡村,帮助有就业愿望但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老人、轻微残障人员等3000多户7000多人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要想实现稳定脱贫,增收是关键。商城县扶贫办主任赵阳辉说,商城县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行“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能人+扶贫车间+贫困户 ”等模式,建立就业扶贫车间,搭建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平台,实现贫困群众“足不出村、就地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