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未來哪種農藥劑型更“吃香”?這裡有一份預測

(廣告也是極好看的,別讓廣告溜走)

農信傳媒

中國農藥製劑未來的發展態勢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產品向綠色、安全、增效、精準發展;製劑技術開發將以高傳導、低揮發(VOC)、低淋移、防飄移和智能釋放為導向;在產品結構方面,高溶劑含量製劑的發展會受到限制,低VOC含量和無粉塵的製劑產品將獲得較快發展,農藥製劑產品劑型結構的調整將加快……

從全球製劑技術的發展理念

看未來製劑研發思路

從製劑技術層面來看,世界農藥製劑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傳統劑型的製備技術(上世紀50年代前後);第二代環境友好劑型的製備技術(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延續至今);第三代綠色、生態的製劑技術(2005年前後啟動,目前處於起步階段)。

第三代農藥製劑技術的發展動態表現為:

1. 目標:開發綠色/生態/安全的農藥製劑技術;

2. 思路:將過去以分散/潤溼/穩定為主線的研究思路, 轉變為以藥物的傳遞為主線開展研究,需要研發新的藥物傳導技術(New delivery technology );

3. 重點:由偏重新劑型的研發轉為對製劑組分的選優;

4. 組合創新: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引入新材 料、新成果,開展多專業合作。如膜技術、納米材料技術、數字化控制技術等;

5. 評價體系:將風險評價列入安全評價體系;

6. 項目設置:以提高製劑某種性能的條形項目為主開展研究,例如:提高藥效、低VOC、按需控制釋放、防飄移、防淋移等。第三代農藥製劑技術是適應當今世界經濟技術的發展同步開展的,與我國農藥新的安全和減量要求方向是一致,中國的農藥製劑技術需要與世界同步發展。

未来哪种农药剂型更“吃香”?这里有一份预测

中國農藥製劑的發展預測

中國的農藥製劑技術曾經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到上世紀末,製劑加工能力達150萬噸,乳油佔50%、可溼粉、粉劑佔25%,年耗甲苯、 二甲苯等有機溶劑40萬噸。為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政府開始組織第二代農藥製劑技術,即環境友好農藥劑型的系統研發,至本世紀初在全行業推廣,使中國農藥製劑進入快速發展期。

1998-2008的十年中,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懸浮種子處理劑、懸乳劑、微囊懸浮劑等農藥新劑型 產品在中國農藥行業先後產業化。新劑型製劑產品數量佔全部農藥製劑產品的 比例1998年為2.6%、2005年為10%、2008年為17.2%。

在2008-2018的第二個十年中,中國農藥制 劑行業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環境友好新劑型產品的佔比:2012年達到24.66%,截止2018年底已上升到45.68%。在此期間,全行業對乳油中 輕芳烴等有毒有害溶劑系統實施嚴格的限量和技術改造,對粉體加工過程實施了自動化清潔生產改造,EC、WP等老劑型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大幅提升。建立了嚴格的農藥標準系統, 其中產品標準多采用國外標準的技術指標和檢測方法,尤其是通用方法幾乎全部等同或等效採用了國際標準。

未来哪种农药剂型更“吃香”?这里有一份预测

中國農藥製劑未來的發展態勢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產品的發展方向:綠色、安全、增效、精準。

製劑技術的開發方向:高傳導、低揮發(VOC)、低淋移、防飄移和智能釋放。

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a. 高溶劑含量製劑的發展會受到限制;b. 低VOC含量和無粉塵的製劑產品將獲得較快發展;c. 農藥製劑產品劑型結構的調整將加快。

1. 溶劑含量高的製劑發展受到限制

(1)乳油佔比還會下降。

乳油在傳導、藥效等方面有許多優點。但現有產品中仍過多的佔用了高VOC的有機溶劑。應該看到限用的有機溶劑遠不止 現在的5種,臨時靠溶劑替代來發展乳油非長遠之計。乳油的發展走勢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a. 達標:按HG/T4576-2013的要求更換5種有害溶 劑和控制兩個雜質含量,調整配方,做到達標。但今後“農藥助劑禁限用名單”實施,將需要第二次改造,成本優勢將逐步喪失。單純的採用溶劑取代法去改造乳油,最終將會被淘汰。

b. 淘汰一批。隨高毒農藥一起淘汰;對達標無望的,將主動或被動淘汰。

在我國常用的300多個農藥品種中,乳油僅相對集中在15%的原藥品種中,達6000多個,佔現有9500多個登記產品的65%以上。僅阿維菌素類、菊酯類、酰胺類除草劑、毒死蜱、三唑磷和乙酰甲胺磷等10多個農藥的乳油就達4000個,佔到乳油產品的近一半(如2008年延續至今:9個主要的菊酯類的乳油產品就達1350個、單劑達964個,阿維菌素類的乳油 產品達1247個)。前者是乳油的大頭,後者是乳油的重頭。這些農藥大多已有成熟的新劑型產品投產,可以取代。隨著乳油成本的提高或宏觀政策的調控,這些乳油品種勢必會成為主動或被動退出的對象。

c. 創新一批。如低VOC乳油、高濃度乳油、乳粒劑等。這些製劑高效,安全的特點是乳油今後發展的方向。

(2)含溶劑量偏高的SL、ME製劑也將被限制發展此類製劑中活性物呈分子態或納米態,故藥效優秀。但其中部分產品使用了大量的極性和非極性溶劑。溶劑含量 高的製劑在土壤中的淋移量增大和散發到大氣中的VOC危 害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今後,伴隨著對農藥助劑管理的深入開展和大氣、土壤汙染物管理的嚴格,對農藥中 VOC含量的監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a. 使用的甲醇、DMF、N-吡咯烷酮及部分芳烴溶劑亦將面臨禁限用,可供替代的主要是中長碳鏈的酰胺類溶劑。由於成本原因,部分產品將主動退出。

b. 將來實施VOC含量管理後,有部分產品將會被迫退出。

c. 有部分雜環類農藥的SL採用加酸溶解法制備,此法在國際上早已淘汰。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耕地表層土由於嚴重酸化(pH值下降0.13-0.8),有害重金屬 的離子化所造成的汙染已嚴重影響到食品安全。隨著《土壤環境保護法》的誕生,此類SL產品將會受到限制。

d. 部分殺蟲、殺菌劑類的SL、ME產品轉向非農使用, 如用於木材、紡織品、建材的處理等。

2. 低VOC含量和無粉塵的製劑產品將獲得較快發展

(1)水為主載體的SL會有增長。此類製劑即原水劑(AS),在2016版農藥劑型國家標準中已被納入SL,是最優秀的一類製劑。伴隨著其支撐原藥結構的變化,未來會有較大發展。

a. 草銨膦和麥草畏等水劑將彌補或超越百草枯水劑退出國內市場後的缺失。

b. 草甘膦鹽水劑所用助劑牛脂胺將被逐步淘汰,通過篩選新配方將會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安全性能。一批不合安全生產要求的異丙胺鹽生產線將會停產,草甘膦鹽的產品結構將更加多樣化。

c. 隨著製劑技術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新原藥被製成SL劑型。

(2)SC、SE、OD等製劑產品將加快發展。由於在生產、使用、環境、生態等方面所 表現的安全性能,使得此類製劑將成為今後產品生產和推廣得首選劑型之一。增長速度還會加快。

技術開發的重點將會集中到:

a. 加強活性物-靶標有效傳遞的研究,進一步提高藥效。

b. 進行較高儲存溫度(如65℃以上)穩定性研究,以適應全球銷售。

c. 加強對OD的物理穩定性和能與之匹配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篩選。

d. 產 品 細 度(D50)將 提 升 到 1~1.5μm,配套加工機械普遍升級。

(3)固體制劑的發展熱點將集中到無粉塵的各種顆粒狀劑型。顆粒狀製劑包括:WG、SG、GR、漂浮粒劑、泡騰粒劑、可分散片劑等。他們由於儲運、使用方便,無粉塵,包裝物易回收處理等優點, 今後的發展速度將會加快,成為僅次於懸浮體 系製劑的第二大類劑型產品。

今後的開發重點將會集中到:

a. WG產品與FAO標準規範全面接軌,即既要求粉塵量和耐磨性達標,又要求具自動分散性和懸浮率優秀的產品。

b. 顆粒劑將分別被賦予某些特殊功能而開發出多種專門用途的粒劑產品,並獲快速發展。如水田除草拋射粒劑,用於根施的殺蟲劑顆粒劑等。

c. 革除“作坊式”生產,實現連續化,保證質量的穩定。

d. 清潔生產。乳粒劑(EG)是此類製劑中一個極有發 展前景的新劑型。它將乳油與固體制劑的優點融於一體,尤其是以高分子材料包裹高濃度乳油工藝路線所制的粒狀製劑,將成為農藥製劑產品中的一顆新星。

(4)種子處理劑是農藥製劑產品發展的一個熱點,今後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競爭的重點是種子處理懸浮劑,核心是科技水平的博弈,集中體現在:

a. 配方藥物的更新換代:一系列超高效殺蟲, 殺菌活性物、生物刺激素等正進入FS的配方篩選。

b. 牢固的藥種粘附(具有高耐磨性和低脫落率)和優秀的發芽率及發芽勢。

c. 促進種子萌發,根系發達、保芽護芽等功能組分的篩選。種子處理劑的另一重要分支是種子丸粒化。它在節水耕作、荒漠開發及高檔經濟作物良種的栽培等多方面均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5)微囊製劑農藥微囊劑經過40年的研發,已擁有豐富的技術貯備。今後將進入大規模的成果轉化時代,產品發展將形成兩個系列:

a. 依託傳統技術支撐的緩釋型產品,用於防治地下害蟲,種子處理,室內衛生用藥和糧庫用藥等。

b. 依託當代高新技術支撐的快速釋放型、控制釋放型及複合劑型(ZC、ZW、ZE)產品,用於大田噴施。大田應用微囊產品用量大,將成為開發的熱點。在新囊殼材料的篩選和研製方面,將會逐步開發推廣 硅基材料、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等。

(6)其他非植保用藥,如衛生用藥、工業防黴、 魚牧業殺寄生蟲用藥、遠洋輪用殺生物製劑等將會提供15%~20%的農藥製劑產品市場。

3. 劑型結構調整

未來EC的佔比還會下降,將會由現今的26%以上下降到20%左右或更低。SC、WG、SE、EW、FS等新劑型產品的佔比將會由現在的45%左右上升到55%或更高。

來源 | 世界農化網

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