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降价29万,特斯拉的“中国化”正在持续发力

特斯拉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电动车里面的扛把子。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普及,是因为其动辄百万的售价让大多数人遥不可及。但国产特斯拉目前不到30万就可以搞定,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对行业和和消费者都有着重大影响。


特斯拉正式与BBA短兵相接


近日,特斯拉正式宣布其国产版本Model 3标准续航增强版官方进行降价。据其官网显示价格从补贴前35.58万元降至补贴前32.38万元,加之可以获得的24750元的新能源补贴,最终补贴后售价为29.905 万元,成功杀入“30万”区间,并且29万多的售价中包含特斯拉引以为傲的基础版 Autopilot功能。


降价29万,特斯拉的“中国化”正在持续发力

当前国产版Model 3已有30%零部件国产化,预计2020年7月车身零部件国产化率将达到80%,年底达到100%。降价暗示了特斯拉供应链本土化可能正在加速。榜姐认为,随着国产化越来越高,未来Model 3的价格还有进一步下调的潜力。未来大概率会同现在BBA(即奔驰、宝马、奥迪)价格下沉一般,形成一种降维打击,去挤压同一价格区间乃至更低一级新能源品牌的生存空间。

此前,特斯拉和BBA之间的争斗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通过一年10次不断升级软件、提升乘驾体验的迭代方式,让智能化的特斯拉领先了缓慢迭代的豪车几条街。

3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是豪华品牌的入门级别,在燃油车领域,人们当然青睐传统的豪华品牌BBA。不过,随着电动车的流行和这几年特斯拉在高端市场的表现,让其在国内也同样成为了一个豪华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可度也非常高,所以特斯拉的国产化车型的到来,也同样给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就在2019年底,特斯拉已经将15辆国产Model3交付成功。虽然才15辆,但意义重大——高性能电动车终于要开始大规模普及了。2020年开始,人们就可以在路上看见大量的特斯拉Model 3了。

特斯拉在对手最脆弱的时候迅速挥出致命一击,降价扩产能,让榜姐闻到了斗兽场里血腥的味道。因为在存量市场,自己多卖一辆,别人就少卖一辆呀。

除了威胁到造车新丁的生存空间以外,降价后的Model 3必将冲击到同价位竞品——宝马新三系、奔驰C级、奥迪A4L、雷克萨斯ES等豪华B级车的市场份额。

国产电动销量大减

日前特斯拉超级工厂公布了自己的产能计划:一期产能25万辆/年,总产能目标50万辆/年。目前每小时可生产28辆车,实行单班生产,每天工作10小时,2020年会切换为双班生产。榜姐前面也提到,国产Model 3预计年底将实现100%的零部件本土化率。

反观国内,因为从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开始实施,不仅地方政府补贴取消,国家补贴标准也降低50%以上。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去年11月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9.5万辆,同比下降43%,恐怕很难达到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

比较典型的是蔚来汽车。蔚来上市后资金压力并未减轻,公司融资速度追不上亏损幅度,最终在资本寒冬中迎来矛盾爆发。2019年蔚来没能完成4万至5万辆的交付目标,公司不得不节流保命。而售价低于蔚来的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同样没能完成2019年年初定下的交付目标。

在众多电动车品牌还在为交付发愁时,特斯拉已经在琢磨着每年50万台的销量输出了。因为产品高质低价,随着更多中国买家的跟进,搞不好日后的特斯拉Model3会像大众神车一样普及。


降价29万,特斯拉的“中国化”正在持续发力

随着油价接连上涨,特别是中东不太平,国际油价接连上涨,电动车的低成本拥有很高的性价比。特别是Model 3拥有非常强的耐久性,可以和一辆商用卡车媲美,总续航约为100万英里。


在高端的电动SUV方面,Model Y外观整体延续特斯拉的独特风格,轿跑SUV的设计非常酷,前脸采用了与Model 3相似的俯冲感设计。


降价29万,特斯拉的“中国化”正在持续发力

降价29万,特斯拉的“中国化”正在持续发力


自主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任重而道远

中国汽车工业从1951年开始,至今已经历经了将近70年的发展,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大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几年可以说是成功的,因为中国诞生了无数的产业链龙头。但从整车品牌的打造上看,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中国汽车品牌主要靠成本控制去抢占底端市场,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持续刺激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动力电池技术几乎也与国际水平抹平了差距。

自从新能源补贴退坡过后,自主新能源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众多合资新能源汽车将在今年陆续上线。似乎正在将自主新能源一步步逼上绝路。

目前行业中动力电池成本大约为1000元/kwh,如果要支持续航里程500km以上,则需要大约70kwh的动力电池组,单动力电池组的成本就高达7万元以上。

如果需要提高充电效率到目前业界最高水平250kwh,还需要付出超过2万元以上的成本。即使使用60kw的充电功率,那么加上对应的其他硬件设备支出全部加起来,整车成本几乎也要高达15万元以上。

目前在汽车品牌中,除了蔚来之外根本没有一个品牌能支撑起这么高的销售价格,更不用说整车成本了。虽然蔚来是目前做得最好的新势力,但以目前的综合实力还无法与特斯拉直接竞争,无论是从资本力量、研发投入还是全球看好程度来说,

特斯拉基本都在压着蔚来打。

蔚来发布的第三款车型——EC6轿跑SUV将于今年9月开始交付,这款车几乎直接对标Model Y,只是EC6尚未公布价格。不过就算价格上占优势,在品牌影响力上,蔚来汽车还是略逊一筹。

Model Y不仅在电机上有了全新的升级,最高性能的双电机四驱高性能车型 0-96km/h加速时间3.5秒,最高时速241km/h,续航里程450km。并且ModelY还支持特斯拉第三代超级充电技术,最高可实现250kW的充电功率,仅需15分钟便可将电量从20%充电至80%,目前国内暂时还没有车企能达到这样的技术。

虽然现在青睐新能源车的人越来越多,但那些思想较为超前的精英车主,还是更愿意购买技术领先价格又优惠的产品。毕竟冬天电池续航会下降,谁也不希望买个汽车当摆设。

而国产后拥有超长续航、出色科技表现力的特斯拉,在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效率上有着天然优势。这对于新势力来说是一种冲击,尤其对于蔚来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新能源补贴退坡后,目前国内的新能源销量已连续经历了几个月的下滑,如今自主新能源车企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放眼未来,无论是3-5年还是5-10年,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发展预留给中国品牌的机会窗口期都不会太长。

对于众多中国汽车品牌而言,要同时打两场硬仗,一场是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另一场则是产品+服务+营销创新提升品牌溢价。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路径的个人和组织才是充满生命力的强者。躺在过去只想舒服吃老本儿的,迟早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目前自主新能源车企在技术和品牌力上比起合资及进口车型来说要逊色不少,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奋发向上的劲头。不仅有蔚来、威马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在奋斗,还有比亚迪、吉利这样的老牌车企在拼搏。

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特斯拉也有地方做得不如自主品牌,比如做工质量、售后服务以及销售渠道等,这些也是影响汽车销量很关键的因素。自主新能源车如果可以先通过价格优势和体验占领中低端市场,再不断迭代进取,日后打败特斯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