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雷军的基本盘与许达来的增量


雷军的基本盘与许达来的增量 |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许达来可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就是顺为很可能要长久地与小米、雷军绑定在一起,这三者互相影响,发展也互为因果。


| 龚贞


顺为跟小米什么关系?

关于顺为的采访,很多作者提到过许达来有点疲于应付这个问题,答了一遍又一遍,问题却永远在那。为什么回答不完?很大程度来自两个理由,首先这问题只有许达来能答,并且只能给出一些模糊的、信息量低的答案,比如“兄弟公司”等等;第二呢,在于其本身很难于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可以拆成很多个层次来讨论,并且始终处在持续的、缓慢的变化当中。


许达来可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就是顺为很可能要长久地与小米、雷军绑定在一起,这三者互相影响,发展也互为因果。也不能怨旁人一直把顺为绑在雷军和小米身上,其实许达来自己也说过“小米是心脏,顺为是血液”这类话。如果要类比,顺为免不了会被拿来跟君联比比看,君联如今仍然被认为有很深的联想标签,但也没人会认为其投资业务依托于联想了。


按说顺为诞生在一个更好的时期,君联前身联想投资的成立时间是2001年,比顺为早整整10年。联想投资成立的时候市场上没有成熟LP,难于募资,联想自己投了3500万美元。10年后顺为亮相的时候,许达来和雷军一起跑了一圈募资,第一支基金拿到超过2亿美金。


但顺为又没太踩对点,2011年下半年基金设立,马上投了小米C轮,但随后投得并不快,一年多投了5个(不算小米),许达来的说法是2011这个点恰好错过了移动互联网那一波机会。所以你看,跟后来很多新一代VC带着项目和LP的钱出场一上来就高举高打相比,顺为的诞生契机本身就有更强的“布局”意味,而不是“创业”。


所以这种情况下,起码在起步阶段,顺为不是个能让许达来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的平台,这倒不是说他和雷军的合作有毛病,而是说里边有时机问题,也有磨合、产业阶段各种问题。


但反过来说,即便这样,顺为这几年也做得可圈可点。可以这么理解,雷军和小米这条线索是顺为资本的基本盘,而许达来是要在这个本身不低的台阶上尽量摸高,这又可以分解为延续思考的能力和执行能力。


首先在小米生态链这条线上的投资吃得很透,这一点按说对顺为算是基本盘,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这条线本身失败率就高,而且事后来看,包括ninebot、华米、紫米这些最头部的公司也全都抓准了。产业能力这件事情是每一家VC、PE都强调并渴求的,但真正在执行当中,又必须是要有充分的理解能力与执行能力。


此外,他们对扩张的执行也很坚决。这里的扩张包括团队规模、投资阶段和投资领域。2014年,雷军找来前淡马锡投资人程天,顺为在下沉市场的投资初露锋芒,抓住了农产品电商美菜网等项目。2017年,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加入,顺为涉足智能车相关领域。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早期错过美团、滴滴等大项目的顺为,也逐渐在C轮、D轮投资上发力,如大笔投资触手TV 、货拉拉等。


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表现是顺为在2014年募集了二期基金,规模翻了一倍多,达到5.25亿美元。一期基金没有完全找到感觉,初期投得并不快,结果也还看不到,第二期做这种大幅扩张的计划当然是需要决心的,回顾顺为八年多的表现,这正是个决定性的阶段,顺为收获了最多的明星项目,并且敢于分别在C轮追进去头条和快手两家公司。


还有一点是跨市场的机会。很多美元基金都尝试把眼光放到东南亚,顺为切入点仍然是通过小米在印度的市场开拓,但他们的特别之处仍然是“坚决”,在投资组合里囊括了印度版微博、快手和头条,也有Fintech和手游企业,并且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顺为敢于在当中连续下注,甚至下重注,在ShareChat身上,顺为连续投了B、C、D三轮,其中B轮和小米一起投的,C轮的一亿美金顺为领投,D轮Twitter入局顺为仍然在继续跟进。当地媒体也开始把顺为称为印度市场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


拥有小米+雷军这样一个“台阶”仍然是顺为的竞争优势,但许达来的投资团队表现也仍然在持续摸高。


2

投资理念


3大标准选项目


1)10年拷问


我考核一个项目的标准是10年拷问,即10年以后这一项目是否还存在,以及10年后它到底有多大的市场。核心的考量就是两件事情:团队是不是对的团队;做的是不是顺势而为的事情。在对的方向、对的势头里,成功概率会高很多。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公司和个人的珠峰在哪里。我看过太多的例子,创业者对自己长期目标不清晰,一路上换了两三次方向。每1-2年就发现之前走得路错了要改方向,这等于爬了一两年的山现在要下山重爬。


2)注重企业运营效率


在寒冬的环境下,我非常注重每家企业的运营效率,就是你花1块钱能够产生多少收入,或者你花1块钱能够拉多少用户。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投资标准,也是对于被投企业的一个重要要求。


3)时时刻刻在一线


印度过去两年我都是尽可能每个季度亲自去,亲自了解市场的一线信息,能够快速感知到市场发生的变化,然后做适当的调整。如果我们不在一线,可能就不会在早期就敏锐捕捉到势头。


2大投人法则


1)有信仰


我们投的创始人,一定都是很有想法的,他们要有信仰。如果我讲你两句你就改变了主意,那你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我“带走”的人。如果我说什么你干什么,我来做创始人好了。第二,他的个人能力要很强。第三,他在他所处的创业领域中,知识应该比我强很多。


2)实干派


物以类聚,我们在寻找实干派的创业者,不太喜欢务虚、爱秀的创始人。雷总,包括我、几位合伙人、中层、分析师,都是能够卷起袖子干活的。


做VC不比干投行,投完资,工作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漫长的日子,大家要一起度过。所以,还是要找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愿景的人。有想象力,又有执行力,还真能做出一些事情,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你投不投?我肯定投。


许达来创造了"市梦率"一词,他认为,“有些早期项目基本面没法量化,只能对于这个人以及他所做的事情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梦想。”他拿马斯克举例,“在SpaceX创办之前,如果有个创业公司说他要发射火箭,估计99%的投资机构都会觉得他是疯子。”


练好基本功


我一直记得入行时前辈告诫我的:做投资要先闭门练功,年纪越大,积累的经验就越多。好多年前,我的一家被投资公司,想拿香港一位Top3富豪的家族投资。他去见那位老先生,只聊了10分钟,就拿下了几千万美金。我的思考是,人家固然是有投资经理先做了大量工作,但我相信在那短短10分钟,老先生已经看懂了他。


保持一颗平常心


许达来对长期持有的挣扎产生过共鸣,他认为做投资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巴菲特在一个小地方而不是大城市里干投资,有他的道理。如果你打开CNBC,会发现他们说话都很快,涨了多少又跌了多少,让你很兴奋,又让你很害怕。”


许达来也曾提到,创业公司发展最顺时,最容易摔倒。创始团队的心态会在热钱追捧下被影响,比如自傲、膨胀,但也埋下失败的伏笔。他说,“当你很自满时,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因此也是最容易出错的时期。”


他建议,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不要过于兴奋,在市场遇冷的时候也别太过悲观。创业者要保持平常心,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此外,要开源节流。在短期内做到有收入,尽可能做到盈亏平衡,至少要减少现金流的消耗量。


3

投资洞察


投趋势是考验


看到绝大多数人看不到的趋势是对每个投资机构的考验,能否更早地在一个新趋势起来之前开始投资,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基金的回报。一个VC 的投资组合里,可能投了十家公司,只要有两三家独角兽公司,就能把整只基金的回报给拿下来。


一个指标衡量投后工作


许达来表示,如果只用一个指标来考核投后工作是否到位,那就是创始人做重要决策时,他找不找你商量。他认为,创始人的想法很难改变,优秀创业者们,不只是提出问题,而是已经想好可行的解决措施。“只是希望我给个建议或看看他的方案有没有什么漏洞。”他说。但创始人走了弯路后就会回头找上门来。


印度投资观察


大家出海创业,也要琢磨一下,咱们所做的事情,核心优势在哪里。举个例子,比如说电商类的,印度整个工业化和整个商业化基础比较欠缺、薄弱。但我们可以利用在国内的供应链优势,做一些出海电商的产品。


印度有人口红利,但是年轻人普遍的教育水平不高,劳动力红利并不是那么高,所以过去十几二十年工业化、城市化的水平和国内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印度政府在推动数字经济这一块很有想法。举一个例子,印度政府已经推出了统一支付接口,只要满足定义的标准,企业很容易就能对接银行账户,这对于移动支付和钱包来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今天印度的智能手机渗透率还不到 50%,所以有点像国内(2011、2012 年左右),有大量新的互联网用户第一次通过手机上网,有大量内容需求。现在在印度,有大量低成本的流量可获取。


4

基金信息


基金规模超过 240 亿元,收获了 10 家 IPO 以及 22 家独角兽企业。


5

投资案例


农村互联网:美菜、汇通达

出海:ShareChat、KrazyBee、Meesho、Mech Mocha、Gojek

智能硬件:华米、云米、纳恩博、智米、万魔声学、紫米电子

深科技及智能制造:蔚来汽车、云从科技、小鹏汽车、金山云、Momenta

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小米、爱奇艺、御家汇、趣头条、51Talk、YY、今日头条、快手、一起作业、丁香园、智慧牙、WPS、货拉拉、怪兽充电、Boss直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