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些豬農的改行是無奈的?就算以後價格高也決定不再養豬了?

清風喲清風


一是沒錢了,二是覺悟了。

如果有可能,誰都願意做個好的養豬人,豬越養越多,豬場規模越來越大,最好能做成溫氏、牧原、正邦這樣的上市公司。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優秀的養豬人註定是極少數的一撮人,也只有這些人才能把豬養好,把豬場做大。

這個世界上百年企業很少,300年以上的企業更是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的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隨著社會發展、行業進步,企業總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結果就會落伍,然後就是逐漸被淘汰。這不丟人,人有生命週期,企業也是一樣。

以前養豬是副業的時候,沒有準入門檻,社會也是寬容的。但現在養豬已成為一個產業,進入工業化生產時期。尤其是近年,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在消費升級、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政策的影響下,養豬業邁入集消費驅動、生態驅動、資本驅動、新技術驅動(大數據、雲計算、可追溯管理、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於一體的新融合時代。加上疫病風險、市場過度波動風險對產業殺傷力巨大,一大批養豬場(戶)適應不了新形勢主動或者被動的退出市場,其實不是壞事,在一個錯誤的陣地,堅持留守,然後流盡最後一滴血是很不理性的行為。

中國有句老話,不到黃河心不死,兇狠的非洲豬瘟讓一些養豬人的幻想破滅,有些人是損失慘重沒有錢再玩了,還有一些人是幡然醒悟認識到自己玩不轉養豬了。

總之,對於技術不過硬,又是窮人的養豬人來說,退出養豬行業是英明之舉。


畜牧大集網


養豬人的心酸,不懂這個行業的人是不能體會的。

我21歲獸醫學校畢業,就開始跟豬打交道,一開始就是跟一個養殖公司打打下手,後來覺得打工賺不到什麼錢,結婚後就回來老家自己搞,由於沒什麼本錢,就是從一頭母豬起步,老婆也是個胸懷大志的女人,我們都相信只要努力,一個雞蛋能變成一座農場,打拼了這麼多年,靠養豬房子車子都有了,以前經歷過藍耳,口蹄疫這些疫情,我的場都堅持下來了,去年的非瘟到現在,雖沒有中招,但看到這麼多豬場在這次戰役中倒下,晚上睡覺都不踏實,生怕一覺醒,非瘟來了。

跟豬打了十多年交道,如果有一天,我的豬們不幸中槍,這輩子都不會接觸這個行業了,如果運氣好,就堅持養下去,等豬價跌到8元以下,就改行了。

行行出狀元,只要有踏實努力的心,賺錢養家,也沒必要在養豬這條道走到黑。




啊個人家裡的


有句俗語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現在的好多豬農都退出了養豬市場改行做別的,就算以後價格高也決定不再養豬的原因就是如此。說的再明白點,一場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讓他們受到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對於養豬這個行業,他們已經心寒。


這次的非洲豬瘟給一些養豬戶帶來的損失,簡直可以用滅頂之災來形容,毫不誇張。我一朋友的親戚早些年開辦養豬場,從最初的幾十頭髮展到現在的年出欄1000頭左右,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也賺了不少錢。可就是因為這次的非洲豬瘟,在他的豬場裡面發現了一頭帶傳染病毒的豬(朋友親戚至今也不知道這病毒是如何流入的,因為進出都有嚴格的消毒防疫措施),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的豬被大量捕殺,欲哭無淚。後來雖然領到了當地有關部門的補貼,但也只是杯水車薪。

這一下子,幾乎把他以前辛辛苦苦賺的大部分錢都賠了進去。“家有萬貫帶毛不算”,這次總算真正體會到了。我朋友還勸他親戚從哪裡跌倒再從哪裡爬起來,畢竟從事了這麼多年的生豬養殖,無論是從技術經驗還是人際關係以及銷售網,都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倘若等非洲豬瘟過去再重操舊業,有很大可能性東山再起。朋友親戚只是兩眼一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這輩子,打死我都不會去養豬了。


我相信,在所有的生豬養殖戶中,朋友親戚的遭遇並不是個個例。當前的養豬形勢依然嚴峻,在非洲豬瘟預防疫苗沒有研製出來之前,有些豬農為了不賠本,只能迫於無奈改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西北郭郭


我是從和兄弟分家後開始養豬,幾十年一頭母豬從不間斷,前八年左右四頭,九頭母養了幾年,生下小豬都自己飼養出欄,這些年只發生過大面積的口蹄疫病,藍耳病大爆發那年沒養多少,所以沒影響,前年母豬全部淘汰了,留下一頭後備一元母種豬,後來剛好豬場拆遷,就把一頭母豬趕到別人豬場暫養,自已建好豬場後再趕回來,結果豬場還沒建,豬就病死了,豬場也不著急動建了,直到去年再建,準備今年四月份過一百頭小豬進欄養,看能不能掙五,六萬左右,但小豬要六百多一頭,覺的不划算,就沒養,現在我打算等後年豬價便宜後,還是買十頭母豬養,然後養上兩年就永遠不養了,說實話,沒辦法的人養豬,養豬人是一場歡喜一場愁,一不小心眼淚如雨流。


匆匆來去加慢點


題主您好:您問的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現在的熱門話題,大家都知道現在市場豬肉價格很貴的,我也養過豬,養了七八年,我講一講我的體驗,要問我掙到錢多少,一開始頭兩年還可以去掉建豬舍,養豬的成本所剩無幾,覺得豬行價穩定再大幹幾年,結果後幾年生豬行情三起三落賠賠掙掙,最終還是沒賠沒掙,豬舍拆掉,發誓以後養豬再掙錢我也不養了,著急上火範不上。


一生守護7544


本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隨說現在住縣城了,但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也挺好的,就說養豬這件事吧,以前一家一年養一到兩頭豬可正常,弄個豬圈,養個豬,有時候放學去割蒿子,然後回來墊圈,(這個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啥意思)墊圈是為了攢肥料,把豬糞拉地裡當肥料,這個可是個辛苦的活,但是對地裡的莊稼很好,可以疏鬆土壤,使莊稼豐收,另外養的豬可以賣錢,也可以到過年的時候殺了過個肥年,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農村不讓養豬了,就是養個豬還的達標,你說幾十年前沒汙染,現在就汙染了,我看是有的人餓得輕,吃飽飯沒事幹做辦公室想一出是一出,環保我贊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吧!養殖業的汙染可以各別對待,不能一刀切,我們必竟是人口大國,不能是事都依賴進口,食品及糧食安全還得牢牢抓在我們自己手裡,在發展工業和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是必不可少的,必竟民以食為天。


用戶15184537833


看過電影(決裂)的人都知道馬尾巴的功能,活脫脫的把專家教授描寫的太畢真了!當今中國的事也就讓這些專家教授給搞砸了,他們憑什麼?什麼也可是,全憑一張爛嘴,今天說這個汙染,明天說那個不行,把一個好好的中國搞的亂七八糟,那就還有百姓的天地?


用戶9613428838570


有人要搞規模化,就得逼著農戶撤出,把價格壓的及低,壟斷飼料市場,等農戶不賺錢撤出了他們就開始上規模了,抬高壟斷價格,這個時候農戶們看著能賺錢想上了,它們又開始搞環保,增加上准入條件,我勒個去,我們老百姓就想養幾頭豬賺個生活條件,養上幾年豬也賺不回成本,想偷偷的養就說你違建,豬排的糞便還有汙染,幾千年來老百姓自己養豬??違法啊......!!!!!!


秋高氣爽72


對再一次讓磚家和知道份子上山下鄉,向當年毛主席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才懂得農民生活的困難和艱辛,什麼是困難。


用戶1077509437795


為什麼有些豬農的改行是無奈的?就算以後價格高也決定不再養豬了?從2018年8月發生非洲豬瘟至今,退出養豬行業的大小豬場“不計其數”,尤其是農村散養戶被迫退出的很多,豬場被迫退出主要有兩個原因:

1、環保被迫禁養

從2015年開始就有大量的養豬場被迫退出養豬行業,主要原因就是環保不達標,而對於農村散養戶來說環保的硬件設施資金投入太高,他們是無法承擔的。雖然現在環保要求有所放鬆,但是後續怎麼樣誰也說不準,要是剛養上又來環保要求,結果就是虧本,這是很多養豬朋友決定不養豬的原因之一。



2、生豬價格高低不定

再就是生豬價格高低不定,雖然現在的生豬價格很高,養豬的利潤很可觀,但是去年生豬價格一度跌破5塊,這個價格一斤生豬要虧損2塊5,一頭豬就要虧損500多塊錢。記得去年年底有媒體報道,河南有超過30%的農村散養戶覺得退出養豬行業,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價格太低,養豬虧損嚴重,承擔不起不得不退出。

很多養殖戶都是高價時看別人賺到錢了,進入養豬行業的,但是因為生豬週期比較長進入後往往價格就掉了下來開始虧錢,養殖戶吃了這個虧也就理性了很多。



3、非洲豬瘟疾病危害大

再就是養豬朋友退出養豬行業的主要原因就是非洲豬瘟,現在的非洲豬瘟依然沒有疫苗可以用,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很多養殖戶發病後全場清欄損失慘重,很多養豬朋友也明確表示在非洲豬瘟疫苗出來之前,豬價再高也不養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