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1、鯮鱼

地方名:尖头鳡、马头鲩、鲸鱼。

体长为体高6.3倍,为头长3.4倍。头长为吻长5.1倍,为眼径12.2倍,为眼间距6.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倍。

体细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尖长,前部略呈管状,后部侧扁。吻长,略平扁,略似鸭嘴,吻长为眼径2倍余。口端位,斜裂。上颌短于下颌。上颌骨仲达眼前缘下方。无须。眼较小,位于头侧前部约1/4处。眼间隔宽平,约为眼径2倍。鳃孔大,伸达前鳃盖骨后下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广弧形下弯。背鳍无硬刺,位于腹鳍后上方,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臀鳍有硬刺,位于背鳍基末端后下方,起点距尾鰭基较距腹鳍基为近。胸鳍短而尖,末端远不伸达腹鳍起点。鰭起点位于背鳍起点前下方,距臀鳍起点较距胸鳍基为近,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深分叉,下叶略长,后端尖。

鳃耙不发达,排列稀疏,下咽齿1行,细长,末端稍弯。鳔大,2室,后室约为前室2倍余,末端略尖。腹膜灰黑色。

体背部灰黑色,体侧及腹部银内色。胸鳍淡红色,背鳍和尾鳍灰色,尾鳍后深黑色,腹鳍和臀鳍浅灰色。

鯮鱼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栖息于江湖敞水区中下层水域,以小型鱼虾类为食。具江湖洄游习性,一般小个体均生活于湖泊。长江个体性成熟年龄雄鱼为4龄,雌魚为5龄。繁殖期为4〜7月。卵浮性。生长较快,1龄个体达440mm,5龄龟长达1m,体重10kg,最大个体可长至50kg以上。群体数量不大。对养殖鱼类有危害性。

鯮鱼分布于我国长江、闽江和珠江等水域。本种在太湖仅有伍献文1962年记录于无锡五里湖,以后未见报道。由于江湖通道日益被阻隔,目前鯮鱼在太湖也十分罕见,可能已绝迹。上述个体描述参照1尾体长为915mm的固城湖标本。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2、鳡鱼

地方名:黄占、黄秸秆、鳡鱼、竿鱼(张春霖)。

体长为体高5. 6〜6.0倍,为头长3.8〜4.4倍。头长为吻长3.0〜3. 2倍,为眼径8. 5〜9. 5倍,为眼间距3. 5〜4. 4倍。尾柄长为足柄高1.7〜2.1倍。

体延长,稍偏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尖长,锥形。吻尖长,呈哚状,吻长约为眼径3倍。口大,端位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下颌前端有一角质凸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吻合。无须。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鳃孔大,向前伸达眼后缘下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广弧形下弯。后部行于尾柄中央。

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基部后端上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远。臀鳍无硬刺,起点距尾鳍距腹鳍基约相等。胸鳍下侧位,后端远不伸达腹鳍。腹鰭起点距胸鳍基与距臀鳍约相等,末端不伸达肛门。尾鳍深叉形,下叶稍长,末端尖形。

鳃耙短,稀疏。下咽齿稍侧扁,顶端略呈钩状。鳔2室,后室较长,未端尖。腹膜银灰色。

体背侧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侧线上方具1条蓝色纵线。背鰭、尾鳍青灰色,其余各鳍淡黄色。

鳡鱼为江湖半洄游性鱼类,生活于水体中上层,幼鱼多在通江湖泊中摄食育肥。行动矫健善泳,性凶猛。追捕吞食其他鱼类,摄食量大,索饵时不集群,主耍捕食中上层鱼类,以身体修长、背部较低的鱼类为主,如达氏鲌和红鳍原鲌,其次为刀鲚、鲫、餐和虾类,也有同类相残现象。冬季在深水处越冬,仍有摄食现象。在水体生态系统中,鳡能起到调节被食鱼数量的作用;在养殖水域中则严重危害养殖鱼类。

在长江中,雌鱼4龄、雄鱼3龄性成熟。以Ⅲ期性腺越冬。在江河流水中产卵,孵化率较高。产卵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盛产期为5月。产卵场主要在长江中游。卵浮性。受精卵吸水后,卵膜透明,略带浅蓝色,卵径可达7〜8. 5mm,卵黄呈蔑黄色。水温21℃左右时约经40小时孵出。初孵仔鱼全长6mm左右。生长十分迅速。据调査,1龄鱼即可达1kg以上,2龄鱼达5kg以上,3龄鱼达8kg以上。

分布于我国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各水系。太湖从江湖渐被阻隔后,加之捕捞强度大,现在鳝已几乎绝迹。上述个体描述参照标本10尾,测量4尾,体长263〜355mm,采自苏州、东山、渡桥、席家湖、五里湖、湖州。

3、鯮鱼和鳡鱼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见下表: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其实鯮鱼和鳡鱼是“弟兄”,不仅因为它们是水体中的“上下霸王”,更主要的是,从鱼类分类学上来看,它们同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只不过鳡鱼是鳡属,鯮鱼是鯮属,具体见下表:

我国大型淡水鱼类,鯮鱼和鳡鱼,名副其实的水中霸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