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丹蔘滴丸能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水無常形28


血栓是血液裡各成分物質在血液流動的過程中,在血管或心臟內膜表面形成的一種半凝塊狀物質,它與心血管疾病關係密切,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隨著血栓形成的機制和特點的日益明確,抗血栓的藥物也品種繁多,尤其是阿司匹林和複方丹參滴丸,一個西藥,一箇中成藥,那麼,這兩個藥可以相互替代嗎?答案是:不能。

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有三大不同:

1)抗血栓機制不同:阿司匹林是通過不可逆的抑制環加氧酶的合成從而達到抗血小板凝聚,而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是動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阿司匹林是通過抗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從而達到抗血栓效果。複方丹參滴丸由丹參、三七、冰片等藥物組成,其中發揮抗血栓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丹參,丹參的有效成分為水溶性丹參素,可提高機體抗凝和纖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前列環素類物質,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紅細胞滲透脆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兩種藥物抗血栓機制不同。

2)適應症不同:阿司匹林適應症非常廣泛,用於抗血栓時臨床上常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等,美國胸科醫師學會抗栓和溶栓治療學會推薦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發生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風險。複方丹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痺、胸悶、心前區刺痛。

3)循證醫學證據不同:阿司匹林是一個已有百年曆史的老藥,抗血栓的機制明確,循證醫學證據充分,許多大型的研究涉及抗栓領域的很多方面,因此證據等級非常高。複方丹參滴丸在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預防方面缺乏循證醫學證據,如需明確其療效還需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綜上所述,二者在藥理作用機制、適應症用途和臨床地位大不相同,因此丹參滴丸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藥師方健


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藥物,但二者是不同的,丹參滴丸不能代替阿司匹林。

我們首先來看看丹參滴丸這個藥物。

丹參滴丸是一個複方中成藥,組方中含有丹參、三七、冰皮三味中藥。其中丹參活血祛瘀,通痺安神;三七理血止痛,改善心肌供氧;冰片善於串走,利於藥性的迅速發揮,同時還有提神止痛之功效。因此,這個藥物主要用於氣血不足導致的胸悶、胸痛;心臟的供血不足有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不適,因為此藥含有冰片,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胃部不適。

再來看看阿司匹林這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藥物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應用最廣的抗血小板藥物,主要目的是預防血栓的形成。

根據《抗血小板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3)》,若無禁忌證,所有確診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均應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如已發生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或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減少心血管危險事件的發生。

在一級預防中,對於尚未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患者,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高危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而低中危患者淨獲益不明顯。

雖然阿司匹林能為患者帶來很多益處,但是也可能給身體帶來一定的損傷。具有適應症的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當出現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就醫。

由此看來,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適用人群等都有不同,因此是不可以用丹參滴丸代替阿司匹林的。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其主要的藥理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因而在目前主要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丹參滴丸與阿司匹林相比,兩者都是冠心病治療中常用的措施,但兩種作用機理不同,丹參滴丸主要起著擴張冠狀動脈,但阿司匹林卻主要通過抗血小板聚集,進而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兩者並不能相互替代,相對來說,阿司匹林不僅是冠心病支架的手段,同時也能起到預防冠心病發生的功效。所以,丹參滴丸並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阿司匹林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病情變化,瞭解有無副作用發生,並做出針對性處理,以提高生活質量。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丹參滴丸並不能替代阿司匹林,這是由於兩者作用機理所決定的,我們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相應的藥物,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病情。


丹參滴丸是中成藥,其成份常由丹參、三七等構成,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因而能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要用於冠心病的治療、預防和急救中,其使用可以口服或舌下含服,起效迅速。

阿司匹林則主要有著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因而能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廣泛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不僅是冠心病治療的藥物,也能預防病情進一步發生,減少冠脈狹窄或閉塞的發生。

所以說,丹參滴丸並不能替代阿司匹林,其原因在於丹參滴丸主要起著活血的作用,如同三七一樣,但卻並不能預防血栓形成。而阿司匹林雖然能夠預防血栓形成,但卻並不能緩解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所以兩者各有優勢,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全科掃地僧


  現在人生活條件雖好,但是由於不健康的飲食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致使心腦血管病人增多。因此抗血栓工作是必須做好的,抗血栓除了注意飲食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外,就離不開藥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複方丹參滴丸最為常見,一個西藥,一箇中成藥。

  我國的患者,多數偏向中成藥,覺得中成藥的副作用較小,那麼用丹參滴丸能不能替代阿司匹林抗血栓呢?相信是我們大家都想了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其實阿司匹林和複方丹參滴丸之間有太多的不同,它們的區別如下:

  一、適應症是不一樣的,阿司匹林適應症更為廣泛一些,主要用於抗血栓時臨床上常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等。複方丹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痺、胸悶、心前區刺痛。

  二、抗血栓機制不一樣,阿司匹林是通過不可逆的抑制環加氧酶的合成從而達到抗血小板凝聚;而複方丹參滴丸發揮抗血栓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丹參,丹參的有效成分為水溶性丹參素,可提高機體抗凝和纖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前列環素類物質,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紅細胞滲透脆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

  三、醫學證據不同,阿司匹林是一個已有百年曆史的老藥,抗血栓的機制明確,循證醫學證據充分。複方丹參滴丸在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預防方面缺乏循證醫學證據。

  因此丹參滴丸在抗血栓領域是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的。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丹參滴丸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通常來說,我們再談一種藥物替代另一種藥物的時候,有一個前提,就是兩者作用相同,前者從各方面都優於後者,才可以說替代二字。

但實際上,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物,要說他們的聯繫,可能只有適用人群有所交叉,兩者均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藥物,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阿司匹林是一種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

阿司匹林是一種百年老藥,雖然也有消炎鎮痛的效果,但目前的應用更多是為了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的大面積形成,雖然有出血風險,但瑕不掩瑜。

丹參滴丸是一種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藥物!

丹參滴丸是一種中成藥,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雖然也應用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但主要是為了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

由於丹參滴丸、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同,沒有交叉點,所以無法進行比較,更加無法互相替代,對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不能互相取代,但可以搭配服用。


羅民教授


答案是:不能!

關鍵在於,這兩種藥物的作用機理是完全不同的!

臨床上常用的複方丹參滴丸是作為一種中醫方劑,由丹參、三七、冰片等成分組成,其功效主要是對症緩解冠心病引起的胸悶不適、心絞痛等症狀。

而阿司匹林則是作為抗血小板治療的核心藥物而一直髮揮著抑制血管內血栓形成、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作用!

我們常常聞之色變的急性心肌梗死,就是由於冠狀動脈內急性血栓形成或急性血管閉塞,從而導致該血管供血的心肌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壞死,最終危及生命;而另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腦梗塞,也就是由於腦血管內的急性血栓形成或血管閉塞,最後導致該血管供血的腦組織發生缺血壞死。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誘因常常是血栓形成,這就奠定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在這些疾病中的核心地位。而丹參滴丸則不具有抗血小板的藥理學作用,因此,其不能夠替代阿司匹林!


家有好醫


丹參滴丸能不能代替阿司匹林?這個問題的確是很多冠心病患者關心的問題,既然大家關心,張大夫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首先說,沒有一個指南推薦使用丹參滴丸來替代阿司匹林的,國外沒有,國內也沒有。所以,張大夫也不推薦有阿司匹林適應症的患者,使用丹參滴丸替代阿司匹林。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大家不要輕易挑戰,否則可能有比較嚴重的後果。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的基石藥物,全球有100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其有效,可以說是經典藥物,已經被人類現代醫學廣泛認可。

但是,我知道臨床上有一類人使用阿司匹林不合適,比如說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這種情況下,可不可以使用丹參滴丸代替阿司匹林呢?其實,到目前已有的臨床證據來看,尚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複方丹參滴丸可以用於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對那些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來說,我們還有很多其他有效藥物,比如說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藥物,這都是針對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好藥,不一定非要用丹參滴丸替代阿司匹林。

總之,對於那些已經明確診斷了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千萬別自行使用丹參滴丸替代阿司匹林。


張之瀛大夫


複方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一樣,都是心血管患者非常常用的藥物之一。但是複方丹參滴丸能夠替代阿司匹林嗎?這個問題卻非常的有意思,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兩者到底是什麼關係。

一、複方丹參滴丸有什麼作用?

複方丹參滴丸是一味中藥複方製劑,其主要成分為丹參等中藥物。複方丹參滴丸在中醫治療時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複方丹參滴丸被廣泛用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



二、阿司匹林有什麼作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恐怕大家都已經所熟知。阿司匹林是我們常用的一種環氧化酶抑制劑,其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進而可以減少因為血小板突然聚集而導致的急性血管事件。所以,阿司匹林被廣泛用於已經確診的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還有高危的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風險人群。


三、複方丹參滴丸能代替阿司匹林嗎?

兩者的作用不一樣,丹參滴丸是活血化瘀的作用,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以,丹參滴丸起不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當然也替代不了阿司匹林的作用。

看懂了嗎?兩者為同一疾病的常用藥物,但兩者不能相互替代。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丹參滴丸代替不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代替不了丹參滴丸!

這本來就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藥物,雖然這這兩種藥物,都和心血管疾病緊密聯繫在一起,但並不能相互替代。很多朋友有一個誤區,認為阿司匹林副作用大,就不願吃阿司匹林,其實對於必須服用阿司匹林的疾病,是不能用任何藥物的代替的,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用新型抗血小板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替換,但前提就是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才能替代,至少目前全世界沒有藥物可以作為首選代替阿司匹林。



我們別說說複方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的優缺點:

丹參滴丸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養血,清心除煩為主藥。輔以三七活血通脈,化瘀止痛。佐以冰片芳香開竅,行氣止痛。諸藥相配,共奏活血化瘀,芳香開竅,理氣止痛之功。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適用病症: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痺,症見胸悶、心前區刺痛;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也就是說丹參滴丸主要用於冠心病的治療。



但冠心病本身是一個現在醫學的名詞,在各大指南中,也就是治療冠心病的準則裡面,並沒有推薦冠心病可以吃丹參滴丸,冠心病的治療裡面有阿司匹林。所以一個是指南推薦,一個並未出現在指南。

當然有人說中藥就要按照中醫的標準,不能看吸西醫指南,那麼就是說丹參滴丸是用於胸痺,也就是類似現代醫學的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吧。首先肯定丹參滴丸用於心肌梗死肯定沒效,因為目前來說急性心肌梗死只能通過溶栓或支架搶救,並加強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單靠丹參滴丸肯定不行。

當然丹參滴丸使用最好找中醫大夫看看,看能不能使用在接近的一些冠心病症狀的中醫所診斷的疾病,通過活血化瘀來控制類似冠心病的症狀的加重,這可能是丹參滴丸的優點,預防在先,避免冠心病加重,避免心肌缺血發生,不治已病,治未病。

我們再看看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出現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阿司匹林久經考驗,在心血管領域的地位,至今無人撼動。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為了不讓把血管堵了,抗血小板聚集,防止斑塊破裂時形成血栓,以起到預防心肌梗死的作用。臨床研究顯示:心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各種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3。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獲益更多,可使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50%左右。陳舊性心肌梗死,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間,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再次心肌梗死的風險會升高1倍左右。

我們在臨床總能遇到私自停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結果發生了心肌梗死,有的甚至猝死。

當然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一直是大家不願意吃阿司匹林的原因,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吃阿司匹林的原則,該吃的一定吃,不該吃千萬別吃。對於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需要注意:

服用前評估風險,消化性潰瘍病、胃潰瘍等“胃病”的患者,高齡患者,吸菸、飲酒者,損傷胃粘膜,易誘發出血,同時在服用非甾體止痛藥或糖皮質激素,聯合多種抗血小板或抗凝藥時,可以合併使用胃黏膜保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儘量選用對胃腸道影響小的阿司匹林劑型,阿司匹林腸溶片對胃腸道刺激小,需要空腹服用。同時一般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我們建議長期服用100mg左右即可。

服用阿司匹林後需要養成觀察大便顏色的習慣,如果顏色變黑,一定及時就診,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同時還要觀察身體其它部位是否有出血跡象,如有及時就診,同時需要一定時間後複查血常規及凝血。

總之,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都用於冠心病或接近冠心病的中醫症狀。但並不能相互替代,各有長處,各有優缺點!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