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78岁老人瘫痪60多年,无儿无女却吃喝不愁,他说多亏了这4个女人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是当家里的长辈老人生病住院需要晚辈来陪床照顾。时间短了还行,但照顾的时间久了,就算是原本孝顺的晚辈,也会变得不耐烦。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家庭不可避免的情况。然而,在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奎山街道东长河村,78岁的刘培运老人就很幸运,他虽然一辈子无儿无女,但是被周围的亲人和晚辈无怨无悔的照顾了60多年。

刘培运老人出生于1942年,今年已经是78岁高龄,家里有三个哥哥。在他3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拉扯他们4兄弟长大。刘培运15岁那年,下地干活时不慎弄伤腰部,治疗无果后从此瘫痪在床,这一趟就是60多年。以前都是靠父亲和三个哥哥嫂子照顾,可随着父亲的去世,哥嫂们也已年迈,让刘培运老人没有想到的是,4个侄子和侄媳妇二话没说,主动接过了赡养他的重担。

图中张永英是刘培运三哥的儿媳妇,1986年,张永英嫁给了刘培运的侄子刘义贤。她说,我从嫁过来的第一天就知道,照顾叔公公是我们这个家族的责任。那时候家里每顿的第一碗饭都要先端给叔公公。婆婆还会挑最好的一碗,如果是吃鱼,婆婆会把鱼刺仔细挑出来后再送去给叔公公。长辈的做法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所以后来后辈们都是把叔公公当成亲爹一样伺候。


侄子刘义贤说,自己和其他三个弟兄都上班,照顾小叔的活儿,平时基本上都是妻子和三个嫂子、弟妹在干,她们最辛苦。一天吃饭,换洗,大小便,床单被褥的拆洗,房间的清洁打扫等等,都是她们自己动手。虽然小叔已经卧床60多年,可从来没有长过褥疮,就连头痛感冒都很少得,甚至都没进过医院。

20多年前瘫痪在床的刘培运突然双目失明,怕老人心烦孤单,张永英和其他3个妯娌就轮流过来陪老人说话,给老人说国家和村里的事情。张永英还给老人买来一台收音机,这台收音机也成了刘培运的宝贝。他爱听收音机里关于扶贫、社会养老和教育类的新闻。他说,我算是赶上了个好社会,国家政策好,侄子侄媳妇都孝顺,这样我才活到现在啊。78岁的老人虽然卧床这么多年,可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思维清晰。

该做饭了,张永英和54岁的丈夫刘义贤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刘义贤平时上班没时间,正好是周末,能帮妻子为小叔准备饭菜。张永英说,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这样做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教育,这样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不是都说家和万事兴吗。


在长辈的教导熏陶下,刘义贤的儿子和侄子们每到周末,也都会赶回家看望卧床的爷爷,给爷爷买好吃的,陪爷爷说话。张永英说,小叔饭量大,喜欢吃包子、饺子和鸡蛋,几个侄媳妇轮流给小叔做他老人家爱吃的。昨天晚上小叔就吃了8个包子,今天早晨喝了一大碗小米稀饭,还吃了3个荷包蛋!一定得让老人家吃好,吃好了才能开心。

刘培运老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却是明亮的。每次他都不忘叮嘱侄孙刘涛,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要努力工作等等。这个78岁的老人,尽管一辈子瘫痪在床,心中却始终怀抱着对国家的感恩之情。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对于刘家孝亲的事情,村民们也是纷纷称赞。而张永英和妯娌们却说,自家人照顾自家人,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她们虽然这样说,但我们都知道照顾瘫痪病人的难处,尤其是一直照顾几十年,更是普通人不容易做到的事。我们只能说,这妯娌四人确实让人感动。她们树立了好榜样,让我们一起来传递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